登录注册
请使用微信扫一扫
关注公众号完成登录
“五大”领跑
肩负能源转型重任,“五小六小”电力央企也早已成为主要新能源投资商,截至去年底,11家企业光伏累计装机合计248GW,在全国光伏电站版图中占比40%以上。
其中,全球光伏“巨无霸”国家电投可谓一骑绝尘。截至2023年底,国家电投光伏累计装机规模超69GW,最新消息显示,今年7月底,这一数字已逼近73GW。“十四五”前三年,国家电投光伏装机保持年均30%以上的增速,三年时间合计新增光伏装机近40GW,稳步迈向“十四五”目标。
紧随其后的便是国家能源集团,从2020年底的不足2GW到2023年底的超35GW,这位风电“一哥”用20倍的增长强势将名字镌刻至光伏顶峰。“十四五”前三年,国家能源集团也是国家电投之外,唯二光伏新增装机达到30GW以上的投资商。
紧追不舍的还有华能和华电,截至去年底光伏累计装机分别为34GW、27GW,“十四五”前三年两者光伏新增装机均在20GW+。
接下来则并非是“五大”集团中的大唐,位列“六小”的中核集团、三峡集团在此轮光伏竞争中纷纷实现超越,前者光伏累计规模已跃上20GW+,后者则无限逼近。特别是三峡集团,其2021年发电装机容量突破1亿千瓦大关,2023年底增至1.5亿,新能源装机更是位列前五,一改传统“五大”格局的呼声愈演愈烈。
但值得重视的是,尽管大唐集团在光伏规模上稍显落后,但近三年来其光伏增速稳步上升。在去年的底的一次党组会议上,大唐集团董事长邹磊也强调,确保“十四五”新能源投产目标务期必成。
此时,再次回看各大集团“十四五”新能源装机目标,可以发现的是,有已完成,大部队有序推进,但也有差距甚大。
民企灵活“进退”
在光伏电站的投资军团中,民企仍旧活跃其中,包括正泰、信义光能、晶科科技、通威、天合、晶澳、特变电工、林洋能源等。
特别是正泰更是“一枝独秀”,领先部分央企闯入TOP10之列。根据上市企业公告披露,截至今年第一季度末,正泰持有光伏电站规模16.7GW,其中户用光伏电站14.4GW,占比86%。其2023年报显示,2023年户用光伏旗舰平台正泰安能新增装机容量超12GW,约占全国户用光伏新增装机容量的29%,可谓构成了正泰电站投资开发版图的最强推动力。
而增速较快的则为晶澳,近两年,晶澳光伏电站规模持续保持正增长。截至去年末,晶澳持有光伏电站规模2.165GW,与2020年同期相比增长392%。当然,作为重资产,飙升的光伏电站规模也极度考验着企业的资金情况。因此,灵活滚动开发也成为一众民营光伏电站投资商的共同选择。
一方面,积极争取指标以保障电站业务的可持续增长。如晶科科技在年报中披露,2023年共获取指标2899MW,其中光伏项目开发指标2397MW、风电项目开发指标520MW;信义光能截至今年上半年已核准并网规模6244MW;天合2023年末在手已核准电站容量4831MW;林洋能源累计储备光伏项目超 4GW。
另一方面,在保留部分优质电站资产以持续获得稳定发电收益外,加速转让电站资产,轻资产运行提高资金使用效率。2023年度,正泰出售光伏电站超9GW,其中户用电站占比九成;天合光伏电站出售规模近8GW、晶科科技光伏电站出售592GW;曾为民营光伏电站“一哥”的协鑫新能源,2023年末光伏电站规模仅剩134MW,极速“瘦身”则换来的是负债减压,负债率由2022年的51%进一步降低至2023年23%,核心主业全面转向天然气、液化天然气以及电站运维管理服务。
加速的地方能源集团
新能源装机曲线昂首向上的还有地方能源集团。承接地方政府能源转型的核心重任,地方能源集团自然不约而同地将目光聚焦于新能源赛道上。
目前,一众地方能源集团中,光伏规模领跑的为京能集团,其旗下主要包含两大新能源平台京能国际和京能清洁能源,截至2023年底,两者光伏累计装机规模分别为6GW、3.8GW,合力助推京能集团新能源规模突破20GW。
此外,新能源累计装机突破10GW级别的地方国企还有广东能源集团。截至去年底,广东能源集团新能源累计装机13.64GW,同比增长63%。
其余地方能源集团的规模规模亦或新能源规模虽然占比仍然较小,但显而易见的是“加速度”。如赣能股份,2020年末其光伏装机不足20MW,2023年底这一数字已飙至469MW,增长2889%;甘肃能源,从2020年到2023年,其光伏装机有136MW增长至736MW;云南能投集团2023年底新能源装机容量274.88MW,至“十四五”末,将力争实现绿色能源板块装机规模 5.13 GW。
事实上,云南能投集团之外,众多地方能源集团也设立了积极的新能源装机目标。
回归始终,无论是从经济效益出发,亦或契合能源转型大势,各大新能源投资商的装机或将继续稳步向上,但规模飙升之下,日益凸显的土地矛盾以及市场化交易下的电价风险,均将成为接下来投资商开疆拓土征途上的重要挑战。
会议通知:2024 年光伏新时代论坛,即将于2024年9月5-6日在江苏南京举办,报名咨询:153 1319 9667(微信同号)。
特别声明:北极星转载其他网站内容,出于传递更多信息而非盈利之目的,同时并不代表赞成其观点或证实其描述,内容仅供参考。版权归原作者所有,若有侵权,请联系我们删除。
凡来源注明北极星*网的内容为北极星原创,转载需获授权。
国家能源局数据显示,截至2025年2月底,风、光累计装机容量达1456GW(光伏占比64%),超越火电高居全国第一大电源。这一趋势同样在更多地方省份快速蔓延,据北极星统计,截至2024年底,15个省份新能源装机规模超过火电跃居省内第一大装机电源。当规模之基已筑牢,“质”自然成为下一个目标。2月9日,市
3月29日,川能动力发布公告,经公司第九届董事会第三次会议审议通过,同意控股子公司马尔康川能新能源开发有限公司投资建设阿坝马尔康日部英郎光伏发电项目。马尔康英郎光伏项目场址位于四川省阿坝藏族羌族自治州马尔康市日部乡境内,场地海拔高程3500m-4400m,项目装机容量为300MW。建设工程包括300MW
2025年3月26日,为期三天的第十五届中国国际清洁能源博览会(CEEC2025)在北京国家会议中心盛大开幕。CEEC2025以“聚焦能源新质生产力,绿动电力生态供应链”为主题,展览面积超5万平方米,汇聚全球535家行业领军企业、2000多项前沿技术成果,同期举办32场行业论坛,吸引来自70余个国家和地区的政企学
当前,光伏电站投资面临多重不确定性:政策调整、电价波动、光照条件差异、设备衰减风险……如何在变化中寻找确定性收益成为行业难题。隆基BC2.0电池组件技术以“高效率、强性能、超可靠”为核心,为光伏电站投资者提供了一份有效期长达25年的“定心丸”,用技术确定性抵御市场波动风险。高效率:降低
北极星太阳能光伏网获悉,3月22日,易成新能披露2024年年度报告,报告期内,易成新能实现营业收入34.22亿元,同比降幅为65.38%,实现归母净利润-8.51亿元,同比降幅高达1948.2%。易成新能称,公司营收减少的原因主要为出售平煤隆基股权及电池片产品销量减少,收入减少;利润下降的主要原因一是受光伏行
近日,新能源入市政策出台。一石激起千层浪,引起广泛讨论。本公众号也做了诸多思考,到底根本影响在哪里?必须清楚,高层对发展新能源的决心是明确的,那就是促进新能源的长期发展,但要求不断提高,不仅要发展,还要可持续发展,更要高质量发展。这应该是高层不断加码新能源政策的初心和目标,在这个
2024年,我国光伏产业规模保持增长,产业供需错配加剧,产品价格低位运行。在行业自发性调整作用下,各环节开工率下降、产量增速明显放缓、产业链价格已出现一定企稳信号。海外方面,我国光伏仍面临贸易壁垒围堵加码,海外产业竞争加剧等问题。展望2025年,在全球能源绿色低碳转型和我国双碳目标背景下
北极星太阳能光伏网获悉,1月10日,晶澳科技发布投资者关系活动记录表(2024年12月),并表示现在海外除美国有贸易壁垒外,其他地区关税壁垒相对少,成本曲线趋于成熟,自动化水平提高使产业全球复制更容易,像越南产能落地效果好,成本控制水平与国内接近,所以布局较多。公司在选择其他国家地区进行产
北极星太阳能光伏网获悉,1月10日晚,中节能太阳能发布2024年度业绩预告,公司预计实现归母净利润12亿元-12.5亿元,同比下降20.82%-23.99%;预计实现归母扣非净利润11.4亿元-11.9亿元,同比下降20.42%-23.77%;预计实现基本每股收益0.3067-0.3195元/股,去年同期为0.4038元/股。太阳能表示,公司2024年
北极星太阳能光伏网获悉,1月7日,陕西能源发布公告称,公司董事长赵军因已达法定退休年龄,辞去公司董事、董事长及战略委员会主任委员职务。根据《公司章程》规定,辞职报告自送达董事会时生效。为保障董事会正常运转,董事会同意选举公司副董事长王栋先生担任公司第二届董事会董事长,任期自董事会审
1月2日,宁波斯凯蒙太阳能有限公司的控股股东SkycorpSolarGroupLimited(以下简称“斯凯蒙太阳能”)更新招股说明书。此次,斯凯蒙太阳能下调了即将进行的IPO规模,计划通过发行200万股股票,以每股4至5美元的价格区间筹集900万美元。此前,其曾计划以每股4美元至5美元的价格发行270万股,拟募资范围在10
光阴荏苒,时光如梭。2025年,新一轮电力市场化改革迎来十周年。(来源:微信公众号“电联新媒”作者:赵克斌)2017年,甘肃成为全国首批8个电力现货市场建设试点之一;2024年,甘肃成为全国第四个转正式运行的省级电力现货市场。今年4月底,甘肃电力现货市场连续不间断结算运行整四年。回头看,把新能
“双碳”目标大背景下,分布式新能源作为清洁能源的重要组成部分,其发展模式和市场机制创新备受关注。近年来国家及地方层面出台了一系列支持分布式电源聚合交易的政策,保碧新能源科技有限公司智慧能源事业部副总监吴静文在北极星太阳能光伏网、北极星储能网日前举办的“2025分布式光伏创新论坛(江苏
在固有印象中,光伏产业可谓“分工明确”,敏锐且灵活的民营企业主攻上游光伏制造,而资金与实力雄厚的央国企则驰骋下游光伏电站开发运营。然而,在“双碳”战略实施以及残酷的光伏去产能淘汰赛下,曾经的分界线愈加模糊,国资早已或主动或被动控股多家光伏组件企业。最近市场熟知的莫过于一道新能,于
4月16日,由中国光伏行业协会指导、晶澳科技主办的沙戈荒专场论坛暨光伏极限挑战团「极境寻光」之旅第二站盛大启幕。继漠河“极寒攻坚”后,本次活动直接跨越至中国排名第四的沙漠#x2014;#x2014;浩瀚壮丽的腾格里,开展“大漠平沙”。政企领导、权威专家、合作伙伴及行业媒体齐聚于此,共同探讨沙漠光
近期,随着关联公司海源复材的控制权变更,曾制霸光伏市场的赛维再次进入话题中心,当然牵引而出的还有赛维神话的缔造者——彭小峰。这一昔日新能源行业最年轻的首富,自国内光伏事业坍塌后,远遁美国再造“光伏梦”,并且近几年大有高歌猛进之势。然而,这一次似乎又要梦碎了。两造“光伏神话”21世纪
136号文下发后,自6月1日起,新能源上网电量将全面参与市场化交易。这意味着,不论是央企、地方国企以及民营企业,都需要直面新能源发电既不保量也不保价的重大变化,投资决策将更加困难。而不具备交易能力的企业,则无法在这轮新变革中保持竞争力。风光全面入市下的新困境近两年,在“双碳”目标、能
4月9日,晶科科技发布公告称,为进一步推进全球化战略布局,公司全资下属公司PhotonEnergy拟向关联方Sweihan香港收购其持有的SweihanHolding50%(以下简称““标的公司”)股权,并签署相关股权转让协议。本次交易以2024年12月31日为定价基准日,确定标的公司50%股权的初始转让价格为1,350万美元。标的
光伏行业仍处于深度调整期,且产能出清与内卷结果尚不明朗,企业经营承压,人事格局变动也同步变得频繁。北极星根据公开信息统计,2025开年至今,共有24家光伏上市企业高级管理人员出现变动,变动次数达到32起。按业务领域来细分,人事变动范围涵盖行业多个环节,其中电池组件环节人事变动最为频繁,约
据天合富家官微3月17日消息,3月14日,天合光能董事长、天合富家联席总裁高纪凡,天合光能联席董事长、天合富家董事长兼总裁高海纯率公司各业务板块负责人到京拜访华能新能源股份有限公司党委书记、董事长赵建勇,党委副书记、总经理石冠海及其他相关分管领导。值得关注的是,这则消息中天合富家总裁一
新增277.57GW,同比增长28.33%!赶在2025蛇年除夕前一天,国家能源局向社会公布了光伏行业2024年装机成绩单,不同于制造端的愁云惨淡,电站市场尽管装机增速放缓,但新增总量依旧创历史新高,这无疑给身处行业“谷底”的光伏人注入一剂“强心针”。但欣喜同时,业内对于下游市场未来发展也心存焦虑,用
在这个绿色能源蓬勃发展的时代,户用分布式光伏作为新能源领域的一颗璀璨明珠,正以前所未有的速度走进千家万户。它以其清洁、高效、分布式的特点,被视为实现能源转型和碳中和目标的重要推手。然而,在这股热潮之下,金融租赁的商业模式悄然兴起,然而,随着这一模式的广泛应用,一系列弊端也逐渐浮出
2024年我国持续推动“双碳”战略和“新基建”建设,新能源、新型电力系统、充电桩等政策机遇带来输变电设备需求新的增长点。在此背景下,公司紧抓新能源行业高速发展、电网投资加速增长的机遇,持续聚焦输变电设备制造主业,深入实施大集团客户营销战略和“铁三角”营销模式,大力拓展新能源发电、电网
4月24日,贵州省能源局发布2024年12月-2025年4月核准备案风电光伏发电项目情况,共计94个项目,规模796.893万千瓦。其中光伏项目7个,项目容量合计100万千瓦;风电项目87个,项目容量合计为696.89万千瓦。从项目业主来看,国家电投获取风光规模145.21万千瓦、华电115.05万千瓦、中广核71.25万千瓦、中
4月22日,河北发改委发布《河北省2025年风电、光伏发电年度开发建设方案第一批拟安排项目情况公示》。本次拟公示项目共50个、448.387万千瓦。其中,光伏项目172.325万千瓦,风电项目276.062万千瓦。从业主来看,国家能源集团所获规模最多,达到91万千瓦,主要以风电项目为主,华电集团拿到64.4万千瓦,
“十四五”期间,我国光伏投资开发狂飙突进。2021-2024四年时间里,光伏新增装机规模达到636.33GW,是此前十数年累计装机规模的2.5倍。在装机规模大幅攀升的同时,光伏投资商阵营也出现多轮转换,从2024年各企业风光装机数据中,可以看到哪些新变化?最新装机数据五大发电集团曾是光伏项目开发主力,尤
内蒙古是传统能源大区,也是新能源大区、绿色能源大区。2024年全区新能源新增装机4100万千瓦、总装机1.35亿千瓦、发电量达2000亿千瓦时,实现了多个全国第一。随着新能源倍增行动深入实施,内蒙古自治区新能源发展仍然处于快车道,第二、第三批新能源大基地、防沙治沙、蒙能保障性等大批新能源项目需要
2025年4月10日,在ESIE2025第十三届储能国际峰会暨展览会(以下简称“2025储能展览会”)上,中创新航正式宣布392Ah储能电芯及6.25MWh液冷集装箱系统产品全球首发量产下线,并展示了314Gen2.0超长循环电芯、600Ah#x2B;大容量电芯等创新产品,为储能电站的规模化应用提供了更经济高效的解决方案,是现阶
近日,各大央企旗下上市公司纷纷发布2024年报,综合多家公司的年报来看,在新形势下,也呈现诸多新特征。从新增装机来看,装机量几乎与去年相当,大部分企业较去年有小幅度增幅,增长较为突出的为华润电力、龙源电力、大唐发电。其中。华润电力新并网装机容量为9168兆瓦,其中风电为3646兆瓦、光伏为41
自“十四五”规划实施以来,新能源项目投资在各省(区/市)发展战略中占据关键地位。其中,风光指标的分配与下发,对新能源建设起到了基础性支撑作用,成为推动我国能源转型的重要驱动力。北极星太阳能光伏网统计数据显示,2021-2024年间,全国25个省(区/市)发布的风光开发项目指标超10亿千瓦,涉及
北极星电力网获悉,3月20日,华润电力公布年度业绩,截至2024年12月31日止年度,公司拥有人应占利润(净利润)143.88亿港元,较2023年净利润110.03亿港元增加33.85亿港元或30.8%;每股基本盈利为2.97港元,较2023年每股基本盈利2.29港元上升29.7%。2024年,可再生能源业务核心利润贡献为92.28亿港元(2023
在“双碳”目标驱动下,储能技术已成为构建新型电力系统的关键环节。作为全球最大的清洁能源发电企业,国家电投的储能招标动向历来是行业技术演变的“风向标”。2025年3月,国家电投5GWh储能集采中组串式占比达20%(1GWh),首次将组串式与集中式并列为主流方案。对比2023年前不足5%的渗透率,组串式已
自“十四五”规划实施以来,新能源项目投资在各省(区/市)发展战略中占据关键地位。其中,风光指标的分配与下发,对新能源建设起到了基础性支撑作用,成为推动我国能源转型的重要驱动力。北极星太阳能光伏网统计数据显示,2021-2024年间,全国25个省(区/市)发布的风光开发项目指标超10亿千瓦,涉及
请使用微信扫一扫
关注公众号完成登录
姓名: | |
性别: | |
出生日期: | |
邮箱: | |
所在地区: | |
行业类别: | |
工作经验: | |
学历: | |
公司名称: | |
任职岗位: |
我们将会第一时间为您推送相关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