登录注册
请使用微信扫一扫
关注公众号完成登录
为加快把生态资源优势转化为绿色发展优势,推动经济社会全面绿色低碳转型,经市人民政府同意,特提出如下意见。
一、总体要求
坚持以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为指导,全面贯彻落实习近平总书记考察湖北武汉重要讲话精神,发挥武汉山水湿地资源生态优势,统筹治山理水营城,创新“生态+”“+生态”绿色发展模式,加快城市绿色低碳转型,构建以湖为单元的城市空间布局结构,建设生态系统生产总值(GEP)核算成果应用实践区,筑牢武汉新质生产力的绿色本底,打造世界滨水生态名城、生态文明示范城市、新时代美丽中国武汉样板。
二、主要任务
(一)构建“两廊一心四城四区”生态格局,畅通生态资源优势转化空间通道
1.两廊。打造武汉百里长江生态廊道。保护发展武昌古城、汉阳古城和汉口历史风貌区。提升汉正街中央服务区、汉口滨江商务区、武昌滨江商务区产业集聚功能。激发青山区、汉阳区、长江新区、洪山区等区滨江区域发展活力。打造东西山系生态人文廊道。挖掘自然人文景观资源,建设西起九真山、东至九峰山的东西山系生态人文长廊,打造世界级城市生态廊道景观带与城市公共空间新典范。(责任单位:市园林林业局、市生态环境局、市水务局、市自然资源和城乡建设局、市住房和城市更新局、市发改委,各相关区人民政府)
2.东湖城市生态绿心。持续改善大东湖生态环境,拓展“旅游+”产业,发展数字经济、科创服务、赛事活动、荆楚文创等特色产业,打造山水相依、城湖相融、人文相映的生态典范,建成文旅胜地、世界名湖。(责任单位:东湖风景区管委会)
3.四城。武汉新城构建山水城融合的空间布局,营造显山达湖连江的生态环境,发展战略性新兴产业,打造世界级科技创新策源高地、国家战略性新兴产业高地、全国科创金融中心、国际交往中心和中国式现代化宜居湿地城市样板。军山新城构建“一轴两带多组团”发展格局,集聚高端科教资源、研发型总部企业,引育高能级创新平台,建设产城融合、宜居宜业的双智之城、未来之城。长江新区高品质推进城市建设,高质量搭建产业体系,提升科技创新策源功能、交通枢纽功能、国际交往功能、高端资源要素集聚功能,加快建设承载全球创新成果转化应用的未来之城、长江经济带绿色发展先行示范的大美之城、现代城市建设治理的典范之城。中法武汉生态示范城突出低碳交通体系和绿色建筑应用,促进高技术研发创新,加快打造产业创新之城、生态宜居之城、低碳示范之城、中法合作之城、和谐共享之城。(责任单位:东湖高新区、武汉经开区、长江新区管委会,蔡甸区人民政府)
4.四区。黄陂木兰生态文化旅游区,重点培育乡村民宿、研学、体育旅游等“生态+文旅”业态。江夏大都市郊野度假旅游观光区,重点建设泛鲁湖水韵休闲区、江夏环城山水公园、梁子湖旅游度假区、金龙大道都市风情带、梁子湖大道赏花慢游带等。东西湖滨水乡村休闲旅游区,重点发展乡村休闲、农业体验、运动休闲等旅游产业。新洲生态农文旅融合发展示范区,重点发展农业体验旅游、田园观光旅游、红色旅游等业态。(责任单位:黄陂区、江夏区、东西湖区、新洲区人民政府)
(二)加快生态产业化,畅通生态资源优势转化产业通道
1.实施生态赋能文旅产业行动。推进国家文化和旅游消费示范城市建设。创建木兰湖国家级旅游度假区,建设江汉路步行街、汉口里商业街、吉庆民俗街等国家级旅游休闲街区。到2026年,文化产业增加值占地区生产总值比重8%以上,年旅游总收入突破5000亿元,初步建成世界旅游目的地城市。(牵头单位:市文旅局;责任单位:市委宣传部,市园林林业局、市农业农村局、市商务局、市自然资源和城乡建设局,各区人民政府〈含开发区、长江新区、风景区管委会,下同〉)
2.实施生态赋能运动休闲产业行动。推进运动场地配套设施建设,发展运动休闲项目,形成环湖、滨江、绕山运动休闲带。实施马运动、冰雪、钓鱼产业发展三年行动计划。创建国家体育旅游示范基地。完善武汉市品牌赛事体系建设。办好武汉马拉松、国际渡江节等赛事活动。到2026年,建成全国知名的运动休闲目的地10个,推出自有品牌赛事活动5项,举办各类品牌赛事30项。(牵头单位:市体育局;责任单位:市自然资源和城乡建设局、市交通运输局、市水务局、市园林林业局,各区人民政府)
3.实施生态赋能农业行动。打造洪山菜薹、蔡甸莲藕、东西湖葡萄、汉南甜玉米、江夏法泗大米、新洲旧街白茶、黄陂脉地湾萝卜等优质生态农特产品品牌。发展都市型休闲农业和乡村旅游,推进都市田园综合体建设,培育市级农业产业化龙头企业400家以上。发展特色经济林产业,建设以经济林果为特色的美丽村镇和休闲农庄。到2026年,成为全国重要生态食品城和休闲旅居地。(牵头单位:市农业农村局;责任单位:市园林林业局、市商务局、市自然资源和城乡建设局、市文旅局,各区人民政府)
(三)创新绿色低碳科技,畅通生态资源优势转化技术通道
1.加强低碳零碳负碳技术攻关。加强能源领域“风光水火储”多能互补、特高压及柔性输电、新型煤清洁燃烧技术,碳汇领域生态系统减排增汇技术,钢铁石化行业低碳零碳工业流程再造技术,交通建筑领域燃料电池、高效传动、智能建造、绿色建筑改造技术等关键低碳技术研究攻关。(牵头单位:市科技创新局;责任单位:市发改委、市经信局、市生态环境局、市交通运输局、市自然资源和城乡建设局,各区人民政府)
2.构建高能级低碳创新平台。新建一批清洁低碳零碳负碳技术重点实验室、技术创新中心、工程研究中心。组建创新联合体,建立绿色技术创新孵化器、创新创业基地。鼓励高校增设碳达峰碳中和相关学科。到2026年,建设市级以上创新平台10个。(牵头单位:市科技创新局;责任单位:市发改委、市经信局、市生态环境局、市交通运输局、市自然资源和城乡建设局,各区人民政府)
3.加快绿色低碳技术推广示范。构建以市场为导向的绿色低碳技术创新与推广应用体系,完善绿色低碳技术评估、交易体系,加强技术与成果遴选和推广应用。促进“政产学研金服用”联动,建立健全低碳技术转移转化市场交易体系。开展低成本碳捕集利用与封存以及氢能等技术攻关和应用示范。(牵头单位:市科技创新局;责任单位:市发改委、市经信局、市教育局、市自然资源和城乡建设局、市交通运输局、市生态环境局,各区人民政府)
(四)健全生态产品价值实现机制,畅通生态资源优势转化市场通道
1.推进GEP核算试点建设。落实生态产品价值核算国家标准,完善地方核算办法,探索特定地域、特定生态产品等GEP核算机制,开展生态产品实物量和价值量核算。完善生态系统服务评估办法,建立服务价值核算平台。(牵头单位:市生态环境局;责任单位:市发改委、市财政局、市自然资源和城乡建设局、市水务局、市农业农村局、市市场监管局、市园林林业局、市统计局,各区人民政府)
2.探索建立排污权储备和出让机制。构建排污权储备制度,强化项目建设主要污染物总量指标要素保障。设立专门机构或者委托国有及国有控股企业,承担排污权储备和出让相关工作。(牵头单位:市生态环境局、市水务局;责任单位:市政府国资委、市发改委、市财政局,各区人民政府)
3.创新绿色金融发展模式。加大绿色金融产品与服务创新力度,发展绿色信贷、绿色债券、绿色保险等绿色金融业务。发展碳排放权、排污权、用能权等环境权益融资工具。完善生态环保类项目信贷风险分担、贷款贴息政策等激励机制。发挥“中碳登”国家级平台作用,打造以武昌区为核心承载区的碳金融集聚示范区。(牵头单位:市地方金融管理局、市生态环境局、市水务局;责任单位:市发改委、市财政局、市自然资源和城乡建设局、市农业农村局、市统计局、市园林林业局,各区人民政府)
(五)强化产业生态化,畅通生态资源优势转化转型通道
1.全面推进工业绿色低碳转型。支持企业建设绿色工厂,打造绿色供应链,示范带动生产模式绿色化转型。加快制造业数字化、智能化、绿色化转型,推进智能工厂、智能车间建设,每年打造智能化标杆工厂10家、智能化示范项目20个、数字化生产线100条。加快钢铁、石化等传统产业绿色化改造,到2026年,吨钢综合能耗下降2%、吨原油加工能耗下降5%、吨乙烯生产综合能耗下降3.5%。(牵头单位:市经信局;责任单位:市发改委,各区人民政府)
2.全面推进能源结构优化调整。构建清洁低碳安全高效的新型能源体系。推进非化石能源开发利用,创新发展“新能源+储能”。到2026年,光伏发电总装机达到120万千瓦,可再生能源综合生产能力达到100万吨标准煤,培育5—10家氢能产业链重点企业。推动化石能源清洁高效利用。推进“源网荷储”一体化电网建设,建成世界一流城市电网。强化“外电入汉”“绿电入汉”,提升绿电消纳比例。(牵头单位:市发改委、市经信局;责任单位:市自然资源和城乡建设局、市城管执法委、市生态环境局,各区人民政府,武汉供电公司)
3.构建低碳智能交通网络。提升多式联运水平,形成分工合理、协同高效的运输服务体系,到2026年,集装箱铁水联运量年均增长15%以上。推进交通工具向电气化、低碳化、智能化转型升级,扩大清洁能源在交通领域应用。推动大型交通枢纽设施绿色化改造,加强新能源汽车充换电基础设施建设。到2026年,累计建设改造充电桩50万个以上,港口泊位(油气化工码头除外)配备岸电设备实现全覆盖,具备接电条件的机场地面辅助电源设施实现全覆盖。(牵头单位:市交通运输局;责任单位:市经信局、市发改委,各区人民政府)
4.全面推进建筑绿色低碳发展。开展绿色城镇、绿色社区创建行动,建设绿色低碳城区,到2026年,城镇新建居住建筑能效水平提升至75%。促进建筑太阳能光伏、光热与建筑一体化应用。推动工业余热、地热能、生物质能等多元化应用。推动新建公共机构、大型公共建筑全面电气化。到2026年,城镇建筑可再生能源替代率达到10%,新建公共机构建筑可安装光伏屋顶面积力争实现光伏覆盖率达到50%,新建厂房屋顶光伏覆盖率达到50%。(牵头单位:市自然资源和城乡建设局、市住房和城市更新局;责任单位:市发改委、市生态环境局,各区人民政府)
(六)聚焦生态环境治理短板,畅通生态资源优势转化反哺通道
1.全面推进长江高水平保护。全力推进长江高水平保护十大攻坚提升行动。深入推进城市降温行动。打好蓝天、碧水、净土攻坚战。力争到2026年,全市空气质量优良率达到82.8%,重点建设用地安全利用率达到100%,重要江河湖泊水功能区水质达标率达到国家考核标准。(牵头单位:市生态环境局;责任单位:市发改委、市经信局、市自然资源和城乡建设局、市城管执法委、市交通运输局、市水务局、市农业农村局、市园林林业局,各区人民政府)
2.加强流域综合治理。深入推进小流域综合治理试点。加快推进河湖水环境治理,持续推进防洪水、排涝水、治污水、保供水“四水共治”,争取国家重点城市再生水利用试点。到2026年,累计新改扩建8座泵站、新建排水管网200公里、新增调蓄能力46万立方米。(牵头单位:市水务局、市生态环境局;责任单位:市自然资源和城乡建设局,各区人民政府)
3.创新生态保护补偿机制。完善生态保护补偿制度,构建差异化生态补偿标准体系。探索横向生态补偿机制,深化落实流域上下游生态保护补偿机制建设。引导激励社会主体参与生态环境保护和生态补偿各环节。综合运用价格、财税、金融等政策,激励引导市场主体探索生态环境导向开发模式。(牵头单位:市生态环境局;责任单位:市地方金融管理局、市发改委、市财政局、市税务局,各区人民政府,人行湖北省分行营管部)
三、保障措施
成立由市人民政府分管副市长任组长的市推进生态资源优势转化为绿色发展优势工作专班,工作专班下设办公室,在市发改委办公,负责统筹全市生态资源优势转化工作。加强项目建设用地、用能等要素保障,积极争取上级政策支持,强化资金保障,加快推动项目建设。适时开展督促检查,确保各项工作落实落地。
武汉市人民政府办公厅
2024年6月2日
特别声明:北极星转载其他网站内容,出于传递更多信息而非盈利之目的,同时并不代表赞成其观点或证实其描述,内容仅供参考。版权归原作者所有,若有侵权,请联系我们删除。
凡来源注明北极星*网的内容为北极星原创,转载需获授权。
6月30日,山东省烟台市发展改革委发布《第144613号:关于“深化工业余热与光伏等可再生能源融合应用,加速烟台打造绿色低碳高质量发展示范城市”建议的答复》。文件提到,截至2024年底,全市光伏装机容量698.8万千瓦,占全省光伏装机容量的9.2%,占全市清洁能源装机容量的40.8%。其中,陆上集中式光伏
今年来,漳州市发改委依托全省最优的光伏资源优势,坚持集中式和分布式并举,因地制宜积极服务推动漳州市光伏产业加快发展,着力构建能源枢纽。一是强化规划引领。按照“统筹布局、科学规划、有序开发、高效利用”的原则谋划储备一批集中式光伏电站项目,做深做实项目前期工作,确保后续项目可快速落地
贸易战背景下,中越地理位置可能成为深层次能源合作的基础。(来源:微信公众号“能源新媒”作者:罗佐县)中越两国山水相邻,双方经济社会联系交往紧密,有着深厚的历史渊源。近年越南通过大力推动对外开放、依托人口红利和接纳产业转移等手段成功实现了经济腾飞,成为东南亚乃至全球经济增长最快的经
全区新能源汽车充电枪口数达8621个、新增光伏装机容量5756千瓦、地源热泵项目获市级补贴237万元……6月23日,丰台区2025年全国节能宣传周启动仪式在丽泽城市运动休闲公园拉开帷幕。此次活动以“节能增效,焕‘新’引领”为主题,由丰台区发展和改革委员会主办,北京丽泽金融商务区管委会协办,旨在全区
根据《12398能源监管热线投诉处理办法》和《12398能源监管热线举报处理办法》要求,现将2025年5月12398能源监管热线投诉举报处理情况通报如下。一、投诉情况(一)投诉接收情况2025年5月,12398能源监管热线平台接收投诉1736件。从投诉内容看,电力领域1573件,新能源领域163件。从被投诉对象看,国家
6月23日,国家能源局发布1-5月份全国电力工业统计数据。截至5月底,全国累计发电装机容量36.1亿千瓦,同比增长18.8%。其中,太阳能发电装机容量10.8亿千瓦,同比增长56.9%;风电装机容量5.7亿千瓦,同比增长23.1%。1~5月,光伏新增装机19785万千瓦,其中5月新增9292万千瓦,环比大涨105.45%。1-5月份,
6月17日,安徽省能源局关于省十四届人大三次会议第1106号代表建议答复的函。根据答复文件,截至2025年5月底,安徽全省可再生能源发电累计并网7286万千瓦、占全省发电装机的比重提升至53.2%。其中,光伏发电装机5370万千瓦,同比增长49.2%。鉴于国家能源局今年初印发的《分布式光伏发电开发建设管理办法
日前,美国住宅太阳能行业现在可能正处于崩溃的边缘。面对宏观经济挑战以及州和联邦政策的变化,美国住宅太阳能市场正急剧下降,而最新的《一大美丽法案法案》草案使市场变得更糟。该法案的最新草案对清洁能源不利,对户用光伏的损害尤其严重,削减联邦税收抵免的时间远超预期。2024年,美国住宅太阳能
日前,太阳能行业协会(SEIA)和WoodMackenzie发布《2025年第二季度美国太阳能市场洞察》报告预测,由于第二季度征收的关税,光伏装机量下降可能导致当地社区投资损失、能源短缺和美国人能源费用增加。除了最近征收的关税外,能源税收抵免的取消无疑会加剧对太阳能行业的损害。随着Mosaic和Sunnova的破
6月11日,SNECPV+2025上海国家会展中心2.1号馆C110展台人潮涌动。康奋威科技重磅发布的全球最快12,000片/小时多主栅划焊一体机,以极速稳定的动态运行演示,成为全场焦点。其同步展示了第三代串焊系统平台在无主栅、xBC以及多主栅等不同电池技术端的应用方案与技术创新,引发行业的高度关注。12,000片/
6月9日,嘉兴市发展改革委关于印发《嘉兴市2025年碳达峰碳中和工作要点》的通知,通知指出,大力发展非化石能源,新增火电100万千瓦,光伏80万千瓦;到2025年底,可再生能源发电装机占比64%以上。原文如下:市发展改革委关于印发《嘉兴市2025年碳达峰碳中和工作要点》的通知市级有关部门(单位),各县
在局势风云变幻、能源安全与碳中和目标日益紧迫的背景下,可再生能源的转型与发展始终是全球瞩目的焦点。日本,作为面临显著能源短缺挑战的工业强国,正积极寻求提升可再生能源技术与完善产业链的解决方案。如何快速构建高效的再生能源产业链?深化与在新能源技术领域占据全球领先地位的中国合作,成为
后“531”时代,分布式光伏尤其是工商业光储市场如何高质量开发成为行业从业者亟待探索的新命题。复杂市场环境下,智能化、数字化创新或是破题的创新秘钥。在2025SNEC光伏展上,阳光新能源焕新发布iSolarBP分布式智能设计软件2.0,新品以标准版与专业版双产品布局(iSolarBP/iSolarBPPro),在技术上实
6月23日,济南市住房和城乡建设局发布2025年度济南市光伏建筑试点项目的通知,通知指出,经自愿申报、专家评审,决定将“中建八局建筑科技(山东)有限公司产业基地项目(一期)扩建研发中心”等3个项目列为2025年度济南市光伏建筑试点创建项目。原文如下:济南市住房和城乡建设局关于公布2025年度济南
近期,全国首座LONGiHiROOFS工商业光伏电站,山东恒圣新材料有限公司二期光伏项目成功并网发电。作为一家专注于石墨烯新材料及光伏新能源产品研发、生产与销售的高新技术企业,恒圣新材料在业务高速发展中,面临用电成本攀升、稳定性需求高和节能减排的多重压力。这座光伏电站的落成,不仅为企业自身解
6月11日,第十八届上海SNEC展盛大开幕。作为钙钛矿产业化的全球引领者,极电光能携行业领先的钙钛矿量产技术成果、BIPV全场景应用生态及创新产品矩阵惊艳亮相,向全球光伏行业从业者展示了公司在钙钛矿领域的创新实力、卓越产品和多元化布局。展会首日,极电光能展台精彩纷呈,亮点不断。下面,就让我
近日,在中国绿色供应链联盟光伏专委会推介下,固德威凭借在光电建材领域卓越的品牌影响力、过硬的产品质量及丰富的全球项目实践经验,正式成为国际能源署IEAPVPSTask15“EnablingFrameworkfortheDevelopmentofBIPV”工作组成员单位!固德威也成为该工作组中第三家具有行业代表性的中方企业,未来将代
根据权威报道,光伏电站火灾案例中,直流电弧引发的火灾占比较大,成为光伏电站火灾的“带头大哥”。光伏电站直流电弧故障是一种时常发生、隐蔽性强、具有发展性、可以引起灾难性后果的“顽疾”。本文着重分析直流电弧火灾的主要类型,及国内外对相关内容的主要规范要求。在光伏电站中,直流电弧的产生
2025年6月11日至13日,第十八届SNECPV#x2B;国际太阳能及智慧能源(上海)展览会圆满落幕。作为异质结技术的全球引领者,华晟携喜马拉雅、珠峰和昆仑三大系列组件与多款“光伏#x2B;”创新产品及解决方案重磅亮相,凭借在技术突破、场景创新及可持续发展等方面的卓越表现,华晟荣获多项重磅荣誉,充分彰
2025年6月11日至13日,全球光伏盛会#x2014;#x2014;第十八届SNEC国际太阳能光伏与智慧能源展览会在上海国家会展中心隆重举行。国家级高新技术企业、专精特新“小巨人”厦门晶晟能源科技有限公司(晶晟集团)携旗下柔性支架、智能跟踪系统、浮体系统、PHC桩支架、BIPV幕墙及屋顶支架等全场景光伏支架解决
6月11-13日,第十八届国际太阳能光伏与智慧能源大会(SNEC2025)在上海国家会展中心盛大开幕。超过3600多家企业从全球各地奔赴而来,共同擘画绿色能源的未来图景。宏润泰阳携最新一代TOPCON以及BC高效组件产品亮相展会,为海内外客户呈现光伏组件、电站开发、EPC、储能等一站式解决方案。5.2H馆宏润泰
2025年6月11日,第十八届国际太阳能光伏与智慧能源(上海)大会暨展览会(SNEC展会)在上海国家会展中心盛大开幕。中来股份以“智动新生,质行臻远”为主题,携多项创新产品和技术精彩亮相,向全球展示了其在光伏领域的创新实力与最新成就,吸引了众多行业内外人士的高度关注。一、高层定调:拒绝内卷
6月23日,湖北省神农架林区发改委发布《关于进一步规范户用屋顶光伏发电项目建设管理工作的通知《通知》明确,项目自备案之日起,分布式光伏发电项目应在6个月内建成并网运行。个人户用屋顶光伏发电项目安装竣工后,由供电部门进行验收并签署意见,报供电部门留存。企业屋顶光伏发电项目安装竣工后,由
6月16日,湖北省加快建成中部地区崛起重要战略支点领导小组办公室发布了关于印发《加快建成支点推动经济高质量发展的若干政策(2025年)》的通知,其中提到,降低企业经营成本。①聚焦营造一流营商环境,深化“高效办成一件事”改革,年底前实现容缺受理、容缺办理政务服务事项250项,企业和群众异地办
6月4日,湖北应城市政府发布年产1.2万吨光伏材料、表面处理化学品和相关副产品项目环境影响评价第一次公示。根据公示文件,此项目建设单位为湖北吉和昌化工科技有限公司,总投资10834万元,建设地点位于湖北省孝感市应城市长江埠赛孚工业园,总建筑面积约70000m2,生产车间25055m2,综合楼3375m2,仓库131
1月20日,湖北省能源局关于2024年常规新能源发电项目竞配排序结果的公示。《公示》显示,湖北2024年常规新能源发电项目竞配结果共41个风光项目,总规模为204万千瓦,其中风电项目30个,规模135万千瓦;光伏项目10个,规模49万千瓦;风光一体化项目3个,规模15万千瓦;另一个5万千瓦项目未明确类型。而
1月15日,浙江省平湖市人民政府印发《平湖市分布式光伏发电项目建设管理办法》,《办法》指出,光伏项目建设应符合城乡总体规划,并与周边建筑物、景观等相协调,光伏组件应按集中优先、整齐对称、色调和谐、美观统一的原则布置。应采用数字高效、全生命周期运维的管理模式,并放开数据接口,接入平湖
12月26日,湖北省能源局公布2024年第一批新能源发电项目名单的通知,通知指出,本次公布的新能源发电项目共5个,容量合计300MW。其中风电项目4个,容量230MW;光伏项目1个,容量70MW。5个项目均位于湖北天门市,投资企业均为国家电投集团湖北电力有限公司。原文如下:省能源局关于公布2024年第一批新能
12月10日,湖北省能源局关于开展2024年常规新能源发电项目竞争性配置的通知。根据通知,2024年常规新能源发电项目竞争性配置总规模为100万千瓦。各市州申报规模不超过15万千瓦,直管市不超过5万千瓦;单个项目不超过5万千瓦,单个企业以省级公司为单位不超过5万千瓦。关于调节能力,文件指出,为支撑全
12月6日,湖北省能源局发布《湖北省2025年电力中长期交易实施方案》,对风电、光伏项目入市的具体要求如下。1、集中式风电、光伏项目110千伏及以上新能源场站:须直接参与中长期及现货交易;110千伏以下新能源场站:可直接参与市场交易或作为价格接受者,直接参与中长期交易后须报量报价参与电力现货交
当下,随着光伏发电走入农村,通过自己持有或出租屋顶等方式安装光伏项目成为老百姓实现家庭收入增长的方式。然而,这也引来了一批不法分子的觊觎,他们利用老百姓对光伏知识的匮乏和对美好生活的向往,炮制出一个个看似诱人实则凶险的光伏骗局。为了充分保护村民的合法权益,避免产生矛盾纠纷,提防上
近日,《湖北省玻璃行业大气环境综合整治实施方案》发布。《方案》提出,2026年底前,全省8家平板玻璃企业基本完成综合整治工作;2028年底前,光伏压延玻璃、日用玻璃等企业基本完成综合整治工作。全文如下:鄂环发〔2024〕12号湖北省玻璃行业大气环境综合整治实施方案为深入贯彻《中共中央国务院关于
9月12日,湖北随州市曾都区发展和改革局发布《关于分布式光伏发电项目备案管理有关事项的通知》。通知指出,户用分布式光伏(包括“全款购”和“光伏贷/融资租赁”两种模式)由居民提供有效身份证明、房屋自有证明、项目自投承诺等材料后备案;租用屋顶的需提供与屋顶产权单位(或个人)签订的合同能源
请使用微信扫一扫
关注公众号完成登录
姓名: | |
性别: | |
出生日期: | |
邮箱: | |
所在地区: | |
行业类别: | |
工作经验: | |
学历: | |
公司名称: | |
任职岗位: |
我们将会第一时间为您推送相关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