登录注册
请使用微信扫一扫
关注公众号完成登录
探一座站,减一份碳。国内首档光伏产业纪实探访类节目——《一站一探》系列专题片近期正在央视网财经频道热映,追踪央国企挥师大基地光伏建设,探寻传统能源领域绿色转型新方案。
青海,海拔3000米以上,高寒缺氧,同时可再生能源资源禀赋得天独厚,已多次创造全球清洁能源供电世界纪录。在这里,太阳能资源尤为丰富,可开发量超过30亿千瓦。《一站一探》第三站,来到世界屋脊上的青海,深入探访该省代表性大基地光伏项目——青海华电德令哈100万千瓦光储及3兆瓦光伏制氢项目,见证新能源发展蓝图中的青海力量。
“碳”路前行
高海拔的中国制造
在距离德令哈市区30公里之外的荒滩上,中国华电集团秉持生态优先理念,给青海德令哈荒漠化治理出新招,为荒漠穿上保持水土的“盔甲”,落成占地1776公顷的第一批国家新能源大基地项目。
华电(海西)新能源有限公司德令哈项目部负责人杜琰见证了这个项目从无到有的点点滴滴,据他介绍,项目占地1776公顷,约25000亩,“光开着车走一圈,都得一个多小时”。项目全容量建成后,年可发绿电22亿度,满足200万个家庭一年所需,年节约标煤54.39万吨,相应每年可减排二氧化碳148万吨。
然而,这座近25000亩的光伏电站的保供与交付,并非想象中的那么简单。来自隆基绿能的徐红斌曾经负责过30多个光伏项目的保供交付,德令哈这个项目却是令他最记忆犹新的。
“整个项目总共使用了230多万块隆基光伏板,当时铁运、汽运发运车数超过2700辆。工期紧,当地高寒、缺氧等都是挡在面前的难题。”徐红斌说,作为项目合作方之一,隆基绿能从四面八方调动资源,与中国华电通力合作,创造高原地区230万块光伏板的“保供奇迹”。
据徐红斌回忆,2022年最后一天,共计105辆满载光伏组件的卡车抵达项目现场,远远超出项目现场的卸货能力(正常情况下每日卸货量为40量卡车)。为了完成交付任务,隆基绿能紧急协调周边的人力、物力等卸货资源,从早上6点开始安排卸货,直到晚上7点,105辆光伏组件全部完成交付验收,刷新了行业单日交付纪录。
除了令人震撼的规模之外,光伏板在荒地上的架设也颇有讲究。杜琰介绍,光伏板错落有致的安装,是为了保持原始的地貌,尽量不破坏当地生态,而光伏板下的草也得益于光伏板对紫外线的遮挡,长势相比别处更茂盛一些。
华电(海西)新能源有限公司党委书记、董事长、总经理梁振飞的话也同样验证了光伏电站对于当地生态修复的积极作用,他说在2020年3月份项目建设之前,这里全部是荒漠和沙地,植被生态是非常脆弱的。项目建成后,当地的生态陆陆续续还是有一些变化和改善。
绿电+绿氢
从科学前沿到应用示范
作为我国首个高海拔光氢储项目,青海德令哈100万千瓦光氢储项目分别由“国家第一批大基地”50万千瓦光伏工程和“国家揭榜挂帅”50万千瓦光伏工程构成,同步建设一座3兆瓦光伏制氢站,旨在通过光氢储一体化的技术路线和技术体系推动氢能产业链延长、价值链提升,实现绿电、绿氢消纳。
众所周知,氢气可以通过电解水来生成。在电解槽内,水在直流电的作用下分解,产生氢气和氧气,可以利用可再生能源的电力,这也使得电解水制氢成为一种更加环保、可持续的能源生产方式。
据华电(海西)新能源有限公司制氢专责李丰年介绍,项目正好利用的是上不了网的“光伏弃电”(是指光伏发电系统中由于种种原因而无法有效利用的电能被浪费或丢弃的现象)进行电解水制氢,可降低制氢成本。项目一年大概可生产150吨左右的氢气,从制取、储罐到下游消纳,产业链直接消纳,无需做大规模储存。
2021年12月,国家能源局发布《“十四五”能源领域科技创新规划》,明确提出要开展多应用场景可再生能源-氢能的综合能源系统示范。随着光伏电力成本的不断降低,利用光伏发电进行电解制造绿氢的光伏-电解路线,有望成为最平价的绿氢制取方法。
梁振飞认为,通过绿电来制造绿氢,一方面绿氢可以当作储能来应用,存储后可以通过氢再发电,从而起到电网调峰作用;另一方面,绿氢还可以跟化工、交通产业对接。作为青海省首个绿氢项目和华电集团第一个投产的绿氢项目,该项目的成功投产投运对推动氢能规模化发展具有重要的示范意义。
中国科学院大学玉泉智库助理研究员、清华大学产业发展与环境治理研究中心博士后杨越认为,绿电和绿氢这样多能融合的解决方案,已经慢慢地从科学前沿到现在的应用示范。华电在这方面也是做出了非常多的贡献,也是给国内未来绿电和绿氢做了一个非常好的样本示范。
杨越进一步表示,我国现在在高原地区有着非常丰富的光伏发电资源去嫁接氢能产业发展,实际上就为未来的成本下降,提供了非常大的探索空间。绿电和绿氢的链接、融合,将会为我们真正地构建一个绿色、低碳、安全、高效的能源体系作出贡献。
特别声明:北极星转载其他网站内容,出于传递更多信息而非盈利之目的,同时并不代表赞成其观点或证实其描述,内容仅供参考。版权归原作者所有,若有侵权,请联系我们删除。
凡来源注明北极星*网的内容为北极星原创,转载需获授权。
7月11日,四川甘孜州发展和改革委员会发布《关于甘孜州道孚龚吕二期等5个光伏项目法人优选的公告》。根据公告,项目总规模280万千瓦,包含道孚龚吕二期130万千瓦光伏项目、道孚亚日二期50万千瓦光伏项目、道孚格哈普一期50万千瓦光伏项目、石渠10万千瓦供电保供光伏项目、雅江县7号地块光伏发电项目。
近日,有投资者通过互动平台向正业科技提问:公司异质结电池技术(0BB/去银工艺)已具备26%量产效率,近期光伏产业链价格普涨,请问该项技术是否进入客户量产导入阶段?预计何时贡献营收?另公司提及将借政策契机推进并购,是否已锁定半导体/光伏领域标的?7月11日,正业科技回答称,2024年基于光伏行
2025年5月份的装机数据公布,单月92GW的装机、同比暴涨388%,1-5月累计装机量已逼近200GW大关,相当于2023年全年装机量的70%,远超市场预期。值得关注的是,在此前光伏全产业链价格持续下行的背景下,光伏电站EPC工程总承包价格也呈现同步下降态势。这种“量增价减”的组合,一方面源于产业链成本端的
7月4日,内蒙古自治区人民政府发布《关于推进产品碳足迹标识认证工作的实施意见》。该《实施意见》将助力内蒙古构建系统的产品碳足迹管理体系,推动传统产业绿色低碳转型,提升产品绿色竞争力,促进绿色消费,同时也为内蒙古融入全球绿色经贸体系、实现“双碳”目标奠定坚实基础,对推动全区经济社会高
马来西亚知名汽车KOL戴祖億(TaiChooYee)不仅是汽车评测领域的意见领袖,也是一位环保理念的践行者。近日,他在自家屋顶安装19块正泰新能ASTRON7光伏组件,打造一套11.59kW的住宅光伏系统,每月可发电约1200度,实现家庭用电自给自足的同时,还将余电上网,为马来西亚的绿色能源发展贡献力量。作为一
7月10日,海南省人民政府发布《海南低碳岛建设方案》。《方案》明确,2030年前,全省实现碳达峰,经济社会发展向低碳方向快速迈进。2045年前,全面建成低碳岛,全省二氧化碳年排放量比峰值期下降70%,建成零碳、高效、智慧、韧性、安全的新型能源系统。2060年前,全省实现碳中和。重点任务方面,《方案
北极星储能网获悉,7月10日,内蒙古自治区人民政府印发《关于推进产品碳足迹标识认证工作的实施意见》,其中明确提出,在电解铝、纺织品(山羊绒产品)领域率先开展产品碳足迹标识认证,统一发布产品目录,分阶段拓展至新能源、稀土、冶金、化工、大数据、农牧等领域的重点产品,突出重点产品绿色电力
7月5日,我国首套抗浪型深远海漂浮式光伏平台——华能“黄海一号”顺利完成了二期“风光共结构”融合升级改造与调试工作,实现了深远海“垂直轴风机+漂浮式光伏”融合开发应用。▲垂直轴风机与光伏组件共结构融合平台“黄海一号”漂浮式光伏平台由中国华能清能院自主设计研发,是我国首套抗浪型深远海
北极星售电网获悉,7月4日,内蒙古自治区人民政府发布关于推进产品碳足迹标识认证工作的实施意见。文件明确,按照成熟一批推进一批、持续完善的原则,自治区统一发布产品目录,分阶段拓展至新能源、稀土、冶金、化工、大数据、农牧等领域的重点产品,突出重点产品绿色电力消费认证,鼓励使用绿电替代传
北极星售电网获悉,7月10日,海南省人民政府发布关于印发《海南低碳岛建设方案》(以下简称《方案》)的通知。《方案》指出,2030年前,全省实现碳达峰,经济社会发展向低碳方向快速迈进。2045年前,全面建成低碳岛,全省二氧化碳年排放量比峰值期下降70%,建成零碳、高效、智慧、韧性、安全的新型能源
在赞比亚凯布韦,非洲炽热阳光照耀下,一座承载着当地能源希望的百兆瓦级光伏电站正式并网发电!近日,由中国电建承建、全部采用晶澳科技DeepBlue4.0Pro光伏组件的赞比亚凯布韦100MW光伏项目举行盛大并网仪式。赞比亚总统哈凯恩德·希奇莱马(HakaindeHichilema)亲临现场揭牌剪彩,盛赞该项目为“赞比
7月10日,中国电力企业联合会举办新闻发布会,中电联秘书长、新闻发言人郝英杰发布《中国电力行业年度发展报告2025》(以下简称“《报告》”)。这是中电联连续20年发布年度发展报告。作为中电联“1#x2B;N”年度系列报告的主报告,《报告》以电力行业统计与调查数据为依据,系统回顾了我国电力行业2024
第六章非化石能源发展本章作者伍梦尧(中能传媒能源安全新战略研究院)一总体发展概况01非化石能源成为发电量增长主要力量2024年,全国全口径非化石能源发电量同比增长15.4%,全口径非化石能源发电量同比增量占总发电量增量的比重达到84.2%。其中,水电、核电、风电、太阳能发电、生物质发电2024年度发
日前,国家电网有限公司西北分部依托仿真实验室ADPSS平台完成±800千伏昭沂直流近区新能源全电磁暂态仿真分析,初步建立了仿真实验室全电磁仿真流程。本次仿真分析针对昭沂直流控制区新能源500千伏汇集站单线送出场景,对极端工况下可能出现的非全相过电压问题开展精细化分析。此项工作的顺利开展为更
蒙古自治区能源局7月4日消息称,内蒙古首个沙戈荒大型风电光伏基地配套外送通道——蒙西(内蒙古西部)至京津冀直流输电工程,顺利取得中国国家发展改革委核准批复,标志着该工程正式转入建设实施阶段。蒙西至京津冀直流输电工程是国家“十四五”电力发展规划“三交九直”工程的重要组成部分,是中国首批
在“双碳”目标驱动下,我国能源绿色低碳转型持续推进,新能源占比不断提升。电力交易是服务新能源发展的重要手段。面对新型电力系统加快建设和新能源全面入市的新形势新挑战,如何更好发挥市场作用,实现新能源更高质量发展?本刊记者采访了北京电力交易中心总经理、党总支副书记谢开。《国家电网》:
6月26日,蒙西至京津冀±800千伏直流输电工程(以下简称“蒙西至京津冀工程”)取得国家发展和改革委员会的核准批复,每年可将来自内蒙古自治区鄂尔多斯达拉特旗库布其沙漠的360亿千瓦时“绿电”打捆送至京津冀地区。蒙西至京津冀工程是内蒙古自治区首条获批的以输送“沙戈荒”风电光伏大基地新能源为
近日,青海柴达木沙漠格尔木东基地1000万千瓦光伏项目获得备案,标志着华电青海公司“沙戈荒”新能源大基地开发建设迈出坚实一步。柴达木沙漠格尔木东基地是目前国内规划建设容量最大、总投资最大、新能源占比最高、包含海拔最高的超超临界火电项目的“沙戈荒”新能源外送基地电源项目,也是全国首个跨
盛夏时节,天山南北,绿意盎然。一排排光伏板整齐排列,风机叶片迎风转动,昔日的茫茫戈壁如今已是新能源产业发展的“风水宝地”。在新疆哈密,千万千瓦级风电基地和百万千瓦级光伏发电基地将风光资源转化为清洁电能。这些清洁电能通过“疆电入渝”工程直抵2260千米外的重庆,点亮巴渝万家灯火。6月10
北极星输配电网整理了6月23日~6月27日的一周电网项目动态。安徽安徽500千伏金牛输变电工程6月20日,安徽500千伏金牛输变电工程正式投运。安徽500千伏金牛输变电工程属于陕北—安徽±800千伏直流特高压的配套送出工程之一,线路全长152.8千米,新建500千伏变电站1座,新建铁塔370基。浙江浙江衢州衢江横
北极星售电网获悉,6月26日,建设全国重要的新能源及新能源装备制造基地推进会议在甘肃酒泉市召开,甘肃省委副书记、省长任振鹤出席并讲话。任振鹤强调,要做大基地,让“主阵地”作用更彰显。加快建设以沙戈荒地区为重点的大型风电光伏基地,推动分布式新能源发展,完善配套项目,谋实后续项目,打造
6月19日,内蒙古500千伏巴彦杭盖—胜利输变电工程投运,满足了锡林郭勒盟地区100万千瓦风电送出需求,对实现地区资源优势互补、提高能源安全保障水平、增强能源供应能力具有重要意义。巴彦杭盖—胜利输变电工程是国家“十四五”电力发展规划重点工程,也是±800千伏锡盟—泰州、1000千伏锡盟—山东两条
请使用微信扫一扫
关注公众号完成登录
姓名: | |
性别: | |
出生日期: | |
邮箱: | |
所在地区: | |
行业类别: | |
工作经验: | |
学历: | |
公司名称: | |
任职岗位: |
我们将会第一时间为您推送相关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