登录注册
请使用微信扫一扫
关注公众号完成登录
三、重点任务
(一)推进以农光牧光为主的光伏治沙模式,助力打赢科尔沁、浑善达克沙地歼灭战。在科尔沁、浑善达克沙地及周边未利用地,采用抗浮尘、高效率光伏技术路线,在集中连片沙地推进光伏规模化开发,在沙地边缘居住区推进光伏分布式开发。到2025年建成光伏装机450万千瓦,到2030年达到1200万千瓦。同时,推进牧光互补、防风固沙和沙产业一体化沙漠治理模式,在光伏板下、板间种植耐旱、固土的多年生草本植物,发展沙生灌木种植业。到2025年完成光伏治沙面积14万亩,到2030年完成光伏治沙面积约32万亩。
(二)推进以林光牧光相结合的光伏治沙模式,助力打赢黄河“几字弯”攻坚战。在毛乌素沙地、库布其沙漠、乌兰布和沙漠、腾格里东部沙漠及周边,采用适应干旱、半干旱环境的抗沙尘、高效率光伏技术路线,统筹光伏开发、生态旅游、工业园区等分区域用途管理,对较集中区块进行光伏规模化开发,在沙漠、沙地边缘居住区进行光伏分布式开发。到2025年建成光伏装机1590万千瓦,到2030年达到7200万千瓦。推进种植耐旱、固土的多年生草本植物,在有条件的地区探索种养结合模式,实现林光互补和牧光互补。到2025年完成光伏治沙面积47万亩,到2030年完成光伏治沙面积约185万亩。
(三)推进林光互补的光伏治沙模式,助力打赢河西走廊—塔克拉玛干沙漠边缘阻击战。在腾格里西部沙漠、巴丹吉林沙漠及周边,避开高大密集型沙丘和沙丘链,采用抗扬沙、高效率的光伏技术集中连片布置光伏项目。到2025年建成光伏装机100万千瓦,到2030年建成500万千瓦。推广种植梭梭、驼绒藜等超旱生灌木,蒙古冰草等牧草,形成种植耐旱、固土的多年生草本植物为主的防风固沙治理模式。到2025年完成治沙面积3万亩,到2030年完成治沙面积13万亩。
(四)提升沙区电网主干网架,加速跨省跨区通道建设。延伸500千伏主干网架,向沙漠、沙地延伸500千伏主网架,进一步提升电网主网架覆盖面和承载力,提升电网对新能源资源配置能力。加快推进“十四五”电网主网架项目建设,科学规划布局“四大沙漠”、“三大沙地”大型新能源基地配套电网工程,到2025年,在建成蒙西电网“四横五纵”、蒙东电网“八横两纵”500千伏主干网架基础上,初步形成支撑有力、配置灵活、保障消纳的沙漠、沙地地区新能源送出主干网架结构。加快已批复外送通道建设,“十四五”期间加快推进蒙西“四大沙漠”、“三大沙地”大型风电光伏基地建设,推动蒙西至京津冀通道建成投产,库布其至中东部等3条通道全部开工,初步形成以“四大沙漠”为重点的新能源外送格局。积极谋划新增一批外送通道,按照大型基地、支撑性调节电源、跨省跨区输电通道三位一体推进的基本原则,统筹“四大沙漠”、“三大沙地”大型新能源基地布局,研究谋划、争取新增纳规2—4条特高压外送通道。继续推动锡林郭勒盟浑善达克沙地“绿电进京”或外送新能源基地及通道纳入国家规划。
(五)发展光伏治沙产业,提升沙区经济效益。树立市场化、产业化思维,把光伏治沙与发展地方经济紧密结合。依托充裕的沙区光伏建设用地、丰富的沙生植物资源,推动设施农牧业、沙区节水型种植业和中药材等在板下板间发展,助力特色林草生态产业壮大。依托广阔的市场需求和丰富的土地资源,带动光伏装备制造全产业链发展,扩大就业水平,提高经济效益。发挥好“光伏+”特色旅游优势,深入挖掘沙漠旅游潜力,加大旅游路线建设力度,助力沙漠地区服务业升级,带动经济收入增长。
(六)坚持利益共享,实现惠民利民。支持农村牧区集体经济组织以资金、资源、土地入股,保障农牧民的权益,提高本地农牧民在光伏治沙项目、种养殖产业的经营收入和务工收入,激发集体经济活力带动群众增收。扩大光伏治沙多元化利用,因地制宜,鼓励发展多元化经济,坚持治沙惠民,形成以特色经济林、药材、灌木原料、沙漠生态旅游、光伏治沙等产业为主,以“企业+合作社+基地+农户”为利益联结机制的多层次产业发展模式,提高农牧民防沙治沙积极性,助力实现农牧民增加收入。
(七)完善政策支撑体系,推进光伏治沙落地落实。坚持政府主导、企业主体、农牧民参与,有效激发全社会防沙治沙的积极性,制定激励政策,调动社会资本光伏治沙的积极性,形成政府、企业、社会、群众多元投资机制,结合自治区治沙布局,开展区域集中治理,助力防沙治沙,提高光伏发电效率。强化科技创新,支撑光伏治沙,积极向国家有关部委争取在自治区建立国家光伏治沙及沙产业技术创新中心,加大对光伏治沙领域的科技研发投入力度,促进科研院所、高等院校与沙产业和新能源开发企业合作。充分发挥库布其国际沙漠论坛平台作用,分享各方光伏治沙经验,大力推广库布其模式,积极参与光伏治沙国际合作。创新绿电合作模式,以光伏治沙为抓手,促进沙区的产业转型,带动沙区产业发展,以光伏治沙推动灌木加工业、牧草加工业、中草药加工业就近取材、就近用电,光伏治沙项目与配套产业协同推进,吸引对绿电有需求的企业在沙区周边布局,提升区内绿电消纳水平。制定保障性光伏治沙项目竞配规则,引导新能源开发企业积极开展光伏治沙,以承诺沙漠治理面积作为主要竞配标准。
四、保障措施
(一)加强组织领导。坚持政府统筹,凝聚工作合力,研究完善政策,建立自治区推进光伏治沙发展工作机制,统筹解决重大问题,推进光伏治沙工作落地见效。
(二)强化责任落实。自治区各级能源主管部门要加强对光伏治沙项目建设运行的监管。发展改革、自然资源、生态环境、水利、农牧、林草等相关部门要协调联动,共同推进重点任务落实,开展光伏治沙项目联合选址,优化精简审批流程,为项目落地创造有利条件。林草、农牧、自然资源等各级主管部门要落实光伏治沙项目建设的用地性质,并指导实施生态治理模式。水利主管部门考虑当地的水资源承载能力,出台光伏治沙工程用水政策,疏通黄河凌汛水、城镇园区中水、火电厂冷却水、矿区疏干水等用水渠道。各盟市、旗县(市、区)要主动作为,切实承担属地责任,压实部门责任,认真履行审批和后续监管职责,保障光伏治沙项目平稳落地。
(三)强化监督管理。明确能源主管部门牵头、有关部门单位配合的监督责任,建立光伏治沙建设运行评估机制,定期调度工作推进情况,按年度评估规划、建设、并网消纳等开展光伏治沙建设情况、运行效果评估,发现典型问题、重点问题共同研究解决,保障光伏治沙按规划落地实施。
特别声明:北极星转载其他网站内容,出于传递更多信息而非盈利之目的,同时并不代表赞成其观点或证实其描述,内容仅供参考。版权归原作者所有,若有侵权,请联系我们删除。
凡来源注明北极星*网的内容为北极星原创,转载需获授权。
7月19日,国家电投集团党组书记、董事长刘明胜到西藏公司调研。刘明胜听取了西藏公司党的建设、生产经营等方面工作汇报,对企业近年来取得的发展成绩与领导班子建设取得的成效予以肯定。刘明胜强调西藏公司要深入贯彻习近平总书记关于西藏工作的重要论述和新时代党的治藏方略,在服务国家战略大局中找
十四五以来,国家发改委和国家能源局相继印发三批大型风光大基地建设项目清单,依托西北地区禀赋的风光资源,积极推动新能源产业升级、地区效益回报及沙戈荒生态治理的高质量融合,依据最新规划布局方案推算,截至2030年,以沙漠、戈壁、荒漠地区为重点的新能源总装机容量将突破455GW,低碳经济蓬勃发
2015年7月15日,经国务院批准,由中国电力投资集团公司和国家核电技术有限公司合并重组而成的国家电力投资集团,在北京正式挂牌。这一天,两大能源央企的整合完成,不仅开创了我国能源产业体制改革的先河,也为中国能源转型提供了新的动力支撑。国家电投集团成立之初,就成为国内唯一同时拥有火电、水
2015年7月15日,经国务院批准,由中国电力投资集团公司和国家核电技术有限公司合并重组而成的国家电力投资集团,在北京正式挂牌。这一天,两大能源央企的整合完成,不仅开创了我国能源产业体制改革的先河,也为中国能源转型提供了新的动力支撑。国家电投集团成立之初,就成为国内唯一同时拥有火电、水
茫茫烈日,石嘴山红崖子乡的沙丘如金浪起伏,由正泰新能供货267MWASTRON7组件的宁夏石嘴山100万千瓦光伏发电复合项目在戈壁黄沙上与光共舞,孕育着澎湃的绿色动能。宁夏石嘴山100万千瓦光伏发电复合项目这是石嘴山市规模最大的光伏发电项目,总投资33.8亿元,占地2.51万亩。项目于2025年6月30日全容量
日前,国家林草局、国家发改委、国家能源局联合印发了《三北沙漠戈壁荒漠地区光伏治沙规划(2025—2030年)》(以下简称《规划》)。《规划》明确:到2030年,“三北”地区将新增光伏装机规模2.53亿千瓦,治理沙化土地1010万亩,进一步推动生态保护、清洁能源和区域发展协同并进,奏响生态修复与能源转
十年蜕变——国家电投重组成立以来改革发展成就综述2015年7月15日,经国务院批准,由中国电力投资集团公司和国家核电技术有限公司合并重组而成的国家电力投资集团有限公司(以下简称“国家电投”),在北京正式挂牌。这一天,两大能源央企的整合完成,不仅开创了我国能源产业体制改革的先河,也为中国
7月14日,中国电建中南院中广核和田策勒80万千瓦光伏治沙项目光伏组件采购项目入围公布,中标企业安徽国晟新能源科技有限公司。
7月13日,在距离新疆民丰县城约70公里的萨勒吾则克乡,随着最后一相导线顺利跨越和若铁路、国道315线并抵达188号铁塔,和田—民丰—且末—若羌750千伏输变电工程全线贯通,标志着我国最大的750千伏超高压环网工程——新疆环塔里木盆地750千伏输变电工程历时15年建设实现全线贯通。这项规模宏大、建设艰
7月10日,华电新能首次上市新股发行结果公告,网上投资者认购数量为21.86亿股、认购金额为69.53亿元,网上投资者弃购数量为823.09万股,网上弃购率为0.375%。经核查确认,共有419家网下投资者管理的4883个有效报价网下申购,申购数量为101312500万股,网下投资者全额认购。另外根据公告,本次发行初始
北极星储能网获悉,7月10日,华电新能首次上市新股发行结果公告,网上投资者认购数量为21.86亿股、认购金额为69.53亿元,网上投资者弃购数量为823.09万股,网上弃购率为0.375%。经核查确认,共有419家网下投资者管理的4883个有效报价网下申购,申购数量为101312500万股,网下投资者全额认购。另外根据
7月21日,呼伦贝尔市能源局发布关于公开征求《呼伦贝尔市分布式光伏项目开发建设管理实施细则(征求意见稿)》意见的公告。公告指出,分布式光伏上网模式包括全额上网、全部自发自用、自发自用余电上网三种。自然人户用、非自然人户用分布式光伏可选择全额上网、全部自发自用或者自发自用余电上网模式
7月11日,由内蒙古自治区政府办公厅、自治区市场监督管理局组成调研组,为深入了解呼和浩特市在光伏、低空经济领域及相关工作中推动落实公平竞争审查制度的情况,到呼和浩特市进行专题调研座谈。呼和浩特市人民政府及市发改委、市工信局、市市场监督管理局,呼和浩特市光伏、低空经济领域重点企业代表
7月4日,内蒙古自治区人民政府发布《关于推进产品碳足迹标识认证工作的实施意见》。该《实施意见》将助力内蒙古构建系统的产品碳足迹管理体系,推动传统产业绿色低碳转型,提升产品绿色竞争力,促进绿色消费,同时也为内蒙古融入全球绿色经贸体系、实现“双碳”目标奠定坚实基础,对推动全区经济社会高
7月7日,内蒙古自治区能源局党组书记、局长曹思阳与巴彦淖尔市人民政府、国家电投内蒙古公司、蒙能集团主要负责同志座谈,围绕乌兰布和沙漠送电京津冀鲁大基地建设、防沙治沙工程等方面交换了意见,协商配合支持事项。巴彦淖尔市市长张鸿福代表市委、市政府对自治区能源局一直以来给予巴彦淖尔市新能源
蒙古自治区能源局7月4日消息称,内蒙古首个沙戈荒大型风电光伏基地配套外送通道——蒙西(内蒙古西部)至京津冀直流输电工程,顺利取得中国国家发展改革委核准批复,标志着该工程正式转入建设实施阶段。蒙西至京津冀直流输电工程是国家“十四五”电力发展规划“三交九直”工程的重要组成部分,是中国首批
6月29日,中国能建天津电建承建的大唐内蒙公司乌兰察布防沙治沙和风电光伏一体化工程四子王旗一期30万千瓦光伏项目并网发电。项目位于内蒙古自治区乌兰察布市四子王旗,规划建设容量为300兆瓦(直流侧360兆瓦),是内蒙古自治区光伏治沙行动重点项目之一,选用N型单晶硅双面双玻电池组件685瓦及以上组
6月28日,国网内蒙古东部电力有限公司发布新能源上网电价市场化改革政策告知函。按照《内蒙古自治区发展改革委能源局关于印发深化蒙东电网新能源上网电价市场化改革实施方案的通知》(内发改价费字〔2025〕661号)要求,自2025年7月1日起,在集中式新能源项目上网电量已基本全部进入电力市场的基础上,推
乌兰现代农牧科创园项目是乌兰集团深入贯彻落实鄂尔多斯市和伊金霍洛旗两级党委、政府关于“二产拉动一产、工业反哺农业”和“推进一产重塑”的战略部署实施的重大项目。乌兰科创园于2023年6月2日获批乌兰集团奶牛肉牛养殖6MW光伏项目和乌兰现代农牧科创园6MW光伏项目指标,两项目于2025年6月6日顺利并
近期,内蒙古自治区发展改革委自治区能源局发布《深化蒙西电网新能源上网电价市场化改革实施方案》、《深化蒙东电网新能源上网电价市场化改革实施方案》政策解读。详情如下:一、内蒙古深化新能源上网电价市场化改革背景是什么?随着新能源大规模发展,新能源上网电价实行固定价格,不能充分反映市场供
近日,内蒙古自治区发展改革委、能源局印发关于《深化蒙西电网新能源上网电价市场化改革实施方案》的通知。方案显示,蒙西电力市场2024年市场交易新能源电量占比已达92%以上。方案指出,推动新能源上网电价全面由市场形成。新能源项目上网电量全部进入电力市场。在集中式新能源项目上网电量已基本全部
截至今年5月底,内蒙古自治区新能源总装机达到14309万千瓦,占全区电力总装机的52%,成为全国首个新能源装机突破1.4亿千瓦的省区,继续在全国新能源发展中保持领先地位。今年1—5月,全区新能源发电量1247亿千瓦时、同比增长39.5%,占全区总发电量的36%、同比提高9个百分点。其中,外送新能源430亿千瓦
请使用微信扫一扫
关注公众号完成登录
姓名: | |
性别: | |
出生日期: | |
邮箱: | |
所在地区: | |
行业类别: | |
工作经验: | |
学历: | |
公司名称: | |
任职岗位: |
我们将会第一时间为您推送相关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