登录注册
请使用微信扫一扫
关注公众号完成登录
在大多数行业人士眼中,高测股份主要是一家硅片切割设备及耗材的生产商,然而,令人瞩目的事实是,高测股份在硅片切割加工服务领域也取得了长足的进步,仅2023年上半年该业务收入已经高达8.4亿,成为高测股份营收增速最快以及营收最高的业务板块。
硅片切割加工服务业务增长为何会如此迅猛呢?当然,这并非偶然,而是“天时、地利、人和”等多重积极因素共同作用的结果。
产业“天时”已至
近年来,在我国“双碳”目标和全球光伏市场爆发式增长的驱动下,以光伏发电为代表的新能源已进入大规模、市场化、高质量发展阶段。
据中国光伏行业协会的统计,2023年上半年,国内光伏新增装机的容量达到了78.42GW,同比增长高达154%,新增装机容量的迅速扩张催生着硅片产能的新建需求。
但在当前光伏技术快速更迭的背景下,硅片厂大规模投资设备后很可能会面临技术产能落后的风险。因此,许多光伏上游的拉晶环节与下游电池企业开始倾向于选择硅片切割加工的服务模式,这样不仅可以实现轻资产运行,还有助于降低技术迭代的风险,同时能借助专业分工实现持续降本。
作为国内第一家同时提供切割设备、切割耗材与切割工艺的龙头,高测股份精准地察觉到了市场上这一需求,因此决定将业务触角延伸至下游市场。
2021年,高测股份正式启动了在光伏大硅片切割加工方面的产业化布局,实现了从产品供应向服务提供的纵向拓展,进一步巩固了该公司在行业内的分工优势。
凭借技术领先等优势,布局当年,高测股份硅片切割加工服务板块便实现业务收入超1亿元,2022年,这一数字更是急剧增长到9.29亿元,相较于上一年增长了惊人的778.15%。而到了2023年上半年,该业务就已经实现了8.4亿元的收入,同比增长达170.67%,成为高测股份增速最快的业务板块。
产能方面,高测股份在乐山、盐城、安阳、宜宾投资建设了多个光伏大硅片项目,硅片切割加工服务规划总产能达102GW。
受益于光伏行业需求旺盛,高测股份目前在手订单已经饱和,此次投产的“建湖(二期)12GW光伏大硅片项目”,将有效缓解市场现有优势切片产能不足问题,从而满足更多客户新增硅片切割加工服务需求,预计项目全部达产后,高测股份的硅片切割加工服务产能规模将达到38GW,这使其在行业中处于产能领先地位。
竞争力构筑的“地利”
地利,不仅是指地理特点和地缘战略因素,而且可以拓展理解为对一切客观条件的掌握和运用。
当前,硅片领域的风口无需赘述,但进入这一竞争区间,如何建立独家优势,成了考验一众参与企业的难题。如果企业竞争力较为薄弱,可能杀进市场后便“泯然众人矣”。
对业内众多参与者而言,硅片切割环节的技术壁垒,一个方面源自硅片的大尺寸和薄片化发展,给设备、材料和工艺都带来了更高的标准。
在降本和提效的双重因素驱动下,主流硅片尺寸从166硅片升级到以210/182为主的大尺寸硅片,硅片厚度也从180μm、150μm向130μm、120μm及110μm迭代,这种创新迭代导致硅片良率难以控制,需要企业对切片设备、切割耗材和工艺有深刻的理解。
另一方面,来自n型硅片、半片前置和矩形硅片等新兴硅片技术也对硅片切割设备或切割工艺提出了更高要求。
但这些挑战对高测股份而言,恰恰是其占据的“地利”因素,作为国内第一家同时提供切割设备、切割耗材与切割工艺的龙头供应商,高测股份在硅材料切割方面积累了丰富经验,其拓展硅片切割加工业务,能够利用“切割设备、切割工具和切割工艺”的联合研发能力,在切片环节技术实现闭环,保证后续硅片产品的高品质以及稳定性。
据悉,在大尺寸薄片化上,高测股份一直积极进行研发技术创新,积累切片环节Know-how。不断推动182mm、210mm大尺寸硅片厚度从170μm向150μm及130μm迭代并实现良率的持续提升,截至目前,已具备210mm规格110μm硅片半片的量产能力,并在研发端突破了60μm薄片化的技术壁垒。
在制造环节,高测股份全产线配备的都是行业最先进的切片设备,所有产能均支持大尺寸、薄片化及N型等新兴技术,在生产设备、生产稳定性、产品良率以及管理等方面具有显著优势,这有助于用户快速适应新的技术迭代,并匹配更薄厚度、更多新兴硅片技术的硅片。
可以肯定的是,高测股份的硅片切割服务由于其卓越的技术和生产能力,已经站在了行业的前沿。而这种成功还可以归功于其精准把握了进军硅片切割加工环节的“地利”因素。
产业链与“人和”
在天时和地利之后,再来谈高测股份的“人和”。“人和”在企业生产中的具象,其实就是产业链协同的能力,而这方面更是高测股份优势所在。
硅片的切割环节是一项难度较高的精密加工过程,需高精密的切割设备与高质量的金刚线及优良的切割工艺,才能保证硅片切割生产的高质、高效、低成本。特别是薄片化叠加大尺寸导致硅片良率难以控制,需要企业对切片设备、切割耗材和工艺有深刻的理解。
在这方面,高测股份本身就是行业领先的光伏硅片切割设备及切割耗材制造商,可以发挥“切割设备+切割耗材+切割工艺”技术闭环叠加大尺寸、薄片化、细线化、智能化等专业化切割技术优势,实现从装备端到各流程工艺全面掌控,减少碎片、大尺寸薄片可能产生的弯曲与翘曲等问题,提升切片质量。
具体来看,从2016年开始推出切片设备以来,高测股份产品竞争力不断提升,市场份额已超过50%,并且在持续、高强度的研发投入下,高测股份已建立了包括3项核心支撑技术及16项核心应用技术在内的完整的技术体系,能够保障在设备高速运转状态下,实现产品的“细线化、薄片化、大尺寸”的高精度切割,有效提升原料利用率,推动行业持续降本。
而且高测股份还通过持续的细线化迭代,不断提升切片出片率。自从2016年推出80μm线径以来,其每年都成功研发出更细线径的金刚线并投入量产。目前,高测股份已经向市场批量提供34μm和33μm及以下规格的金刚线,公司30μm金刚线正在客户端验证试用,同时积极开展更细线型及钨丝金刚线的研发测试。
在切割工艺方面,高测股份针对薄片化的需求领先行业创新性推出“半棒半片”切割技术路线,针对半棒加工环节已推出四种不同的半棒加工模式,分别为“截断-开方-中剖-磨倒”模式,“截断-开方+中剖-磨倒”模式,“截断-开方-磨倒-中剖-磨倒”模式,“前序-开方1-开方2-截断”模式,四种模式技术度均已达到成熟水平,可根据不同客户的切割应用需求,为客户提供个性化定制化的服务。
通过持续推进切割装备、切割工具、切割工艺协同研发,高测股份实现各环节大数据共享,进而具备了快速迭代现有产品和前瞻性布局新产品的研发技术能力。这种研发能力的提升,不仅能够满足用户日益增长的差异化、定制化产品需求,而且对切割设备及切割耗材品质以及切片良率的进一步提升将起到助推作用。
技术与规模优势加持之下,高测股份切片服务获得了诸多知名客户青睐。据了解,高测股份自2021年拓展硅片切割加工服务以来,已与通威股份、美科股份、双良节能等多家光伏龙头企业建立了长期切片合作关系,且得益于光伏行业需求旺盛,订单获取能力强劲,截至2023年上半年,在手订单充足,各切片基地均保持满产满销状态。
未来,具备了“天时、地利、人和”的高测股份,将继续发挥创新优势,持续不断地开发出更高效、更可靠的切片产品,不断助力行业降本增效,推动光伏行业高质量可持续发展。
特别声明:北极星转载其他网站内容,出于传递更多信息而非盈利之目的,同时并不代表赞成其观点或证实其描述,内容仅供参考。版权归原作者所有,若有侵权,请联系我们删除。
凡来源注明北极星*网的内容为北极星原创,转载需获授权。
5月15日,高测股份发布公告称,公司基于与润阳股份及其下属子公司润阳新能源(上海)有限公司(以下简称“上海润阳”)的长期良好合作关系,为方便结算,经协商,以2025年4月30日为债权债务基准日,高测股份同意上海润阳将其对高测股份全部债务中的1.00亿元人民币金钱债务转移给润阳股份;同时,高测股
五月前后,2024年和2025年一季度财报相继公布。行业寒冬,在光伏主产业链无序扩张之下,“卖铲子”设备企业依旧赚到了钱。据统计,与光伏制造环节大面积亏损相比,2024年及今年一季度,11家光伏设备企业中10家营收、净利润均为正数,2024年11家核心设备企业营收近900亿元,净利润近百亿元,其中捷佳伟创
4月25日,某分销商拿到一款组件产品规格书的预览版,显示该产品系隆基Hi-MO9,组件效率达到24.4%,功率在625-660W。据业内人士分析,如果24.4%高效光伏组件量产,将成为当前主流版型之下的最高效率,该组件对应的电池技术潜力也备受关注。如今,光伏产业链正在面临着技术同质化和市场环境变化的双重风
北极星太阳能光伏网获悉,3月27日,高测股份发布2023年年度报告。报告期内,该公司实现营收61.84亿元,同比增长73.19%;实现归母净利润14.61亿元,同比增长85.28%;实现扣非净利润14.4亿元,同比增长91.32%。高测股份近3年的主要会计数据和财务指标单位:元据了解,高测股份成立于2006年10月,总部位于
据高测股份官微,3月11日,高测股份年内第10亿张硅片在盐城切片基地下线,相当于进入2024年以来,每秒就有165张硅片在高测股份切片基地下线。硅片生产效率再创新纪录,对比去年年内,2023年5月20日第10亿张硅片下线。目前,公司已经与通威股份、京运通、英发睿能、双良节能等多家光伏龙头企业建立了长
3月5日,高测股份发布投资者关系活动记录表,活动中,高测股份表示,公司硅片切割加工服务业务目前规划产能102GW,已完全落地产能38GW,宜宾(一期)25GW项目正在爬产过程中,预计今年上半年可全部达产。依托公司“切割设备+切割耗材+切割工艺”技术闭环优势,公司硅片切割加工服务业务竞争力持续提升
2024年1月4日,设备企业奥特维以2.1亿元大单开局。根据奥特维公告,公司及全资子公司与天合光能合计签署约2.1亿元(含税)订单,交易内容为划焊一体机设备。再早一些,拉普拉斯科创板IPO过会,计划募资18亿元,用于光伏高端装备研发生产总部基地项目等。1月16日,金辰股份发布公告称,公司2023年度向特
1月24日,高测股份发布公告称,公司预计2023年年度实现归属于母公司所有者的净利润为144,000.00万元到148,000.00万元,与上年同期(法定披露数据)相比,预计将增加65,138.80万元到69,138.80万元,同比增加82.60%到87.67%。预计2023年年度实现归属于母公司所有者的扣除非经常性损益的净利润为140,000.0
人才的重要性,对于一个企业来说不言而喻,对于发展迅猛的光伏行业,亦是如此。2023年光伏行业快速发展,国家能源局数据显示,1-11月光伏累计新增装机163.88GW,同比增长149%,超2022年全年装机水平。行业快速发展的背景之下,光伏人才短缺,企业人才争夺战愈演愈烈。北极星太阳能光伏网不完全统计,20
1月9日,宜宾高测新能源科技有限公司首刀硅片成功下线。据介绍,高测股份50GW光伏大硅片切片项目是宜宾高新区2023年独立运行以来正式签约的首个重大项目,其中宜宾高测项目(一期)25GW光伏大硅片项目于2023年5月开工,总建筑面积107340平方米,项目建设实现超预期推进。
12月6日,有投资在投资者关系互动平台向高测股份提问,请问现在高测开工率是多少?高测股份于12月14日回复投资者,目前公司各项业务稳步推进,光伏设备按计划正常交付,金刚线处于满产状态,切片服务开工率80%左右,碳化硅、半导体等创新业务进展顺利,公司各项业务经营正常,基本面稳健扎实。
全球异质结光伏技术迎来里程碑式突破!东方日升新能源股份有限公司(股票代码:300118)今日宣布,其基于自主创新的n型异质结(HJT)技术平台开发的伏曦系列组件,量产平均功率正式突破740Wp,刷新行业量产效率纪录。电池转化效率经权威认证(福建计量院)达26.61%,成功应用在740Wp伏曦Pro组件中,实
为精准掌握产业发展动态,科学制定产业政策,推动经济高质量发展,大同市发改委近期积极行动,全力配合省发展改革委做好相关产业产能调查及有关领域摸底调查工作,为产业规划与发展提供坚实数据支撑。根据国家发改委、省发改委工作安排,大同市发改委精心组织、周密部署,组织各县(区)对本地汽车及汽
国家知识产权局显示,嘉兴阿特斯技术研究院有限公司、苏州阿特斯阳光电力科技有限公司申请一项名为“HBC电池及其制备方法”的专利,申请日期为2023年12月,公开号CN120224789A,申请公布日为2025年6月27日。摘要:本发明揭示了一种HBC电池及其制备方法,所述HBC电池包括:硅片;异质结构,包括层叠于第
6月28日,晶盛机电发布公告称,公司根据实际情况终止向特定对象发行股票募集资金投资项目“年产80台套半导体材料抛光及减薄设备生产制造项目”,并将剩余募集资金继续存放公司募集资金专用账户管理,将“12英寸集成电路大硅片设备测试实验线项目”达到预定可使用状态日期由2025年6月30日延期至2027年6
6月29日,人民日报发表金社平文章《在破除“内卷式”竞争中实现高质量发展》,点名:光伏组件、新能源汽车、储能系统的内卷式竞争。文章以光伏行业的现状为例,剖析“内卷”产生原因:一边,行业各环节年产能均超1100吉瓦,出现阶段性供大于求。企业疾呼,产品价格像“坐滑梯”一样,从多晶硅、硅片、
6月27日,硅业分会公布最新硅片价格,本周N型硅片价格持续下降。
光伏技术创新,正处于一个特殊窗口期。关键技术变革胶着不前,BC、HJT、TOPCon等技术路线争论不休,叠层电池、钙钛矿等新兴技术蓄势待发,新一轮“超级创新”尚无突破,“微创新”成为支撑当前光伏行业进步的重要力量。目前,光伏“微创新”立足降本增效,主要涉及四条主线:少银/无银化、电池技术优化
根据TrendForce集邦咨询旗下新能源研究中心《全球光伏产业链价格趋势月报》最新调研数据,多晶硅和硅片价格下跌,价格难稳。多晶硅本周多晶硅价格:N型复投料主流成交价格为34.5元/KG,N型致密料的主流成交价格为32.0元/KG;N型颗粒硅主流成交价格为31.5元/KG。交易状况:多晶硅采购趋缓,鉴于7月下游
6月26日,TrendForce集邦发布产业链最新价格信息。多晶硅环节本周多晶硅价格:N型复投料主流成交价格为34.5元/KG,N型致密料的主流成交价格为32.0元/KG;N型颗粒硅主流成交价格为31.5元/KG。交易情况多晶硅采购趋缓,鉴于7月下游订单能见度较差,且硅片本身亏损状况已较为严重,拉晶端为下月备货采购意
6月26日,InfoLink发布最新光伏产业链价格。硅料价格目前成交量持续低迷,多数商谈尚未底定,采购方因自身仍有一定量体的硅料库存,整体压价明确态度,对于硅料采购要价下探到30-34元人民币不等,仍持续听到下探30块钱以下的迹象,目前尚无匹量成交。对于卖方而言,目前正是艰苦时期,厂家仍有提产计划
北极星售电网获悉,6月18日,云南省发展和改革委员会、云南省工业和信息化厅、云南省能源局印发《云南省关于促进光伏发电与光伏制造融合发展的政策措施》的通知。文件明确,鼓励企业参与境外光伏项目开发。鼓励企业结合主责主业,按照市场化原则,开展老挝、缅甸等境外光伏项目投资开发,研究通过现有
上合组织国家能源绿色发展报告(来源:中能传媒研究院作者:邱丽静)(中能传媒能源安全新战略研究院)上海合作组织自2001年成立以来,已发展成为全球幅员最广、人口最多的区域性国际组织,目前有10个成员国、2个观察员国、14个对话伙伴。随着全球气候变化问题日益严峻,能源绿色转型已成为国际社会的
比攀峰更难的,是于挫败后重新鼓起再战的勇气;而比重拾勇气更显不易的,是历经狂风暴雨洗礼后,仍能再度傲然屹立于行业之巅。回望光伏行业数十年的风云变幻,几番大浪淘沙,无数企业在残酷的市场竞争中折戟沉沙,能够重燃生命力的企业寥寥无几,英利能源当为其一。01重返巅峰的“三驾马车”提及英利,
北极星售电网获悉,6月18日,云南省发展和改革委员会、云南省工业和信息化厅、云南省能源局印发《云南省关于促进光伏发电与光伏制造融合发展的政策措施》的通知。文件明确,鼓励企业参与境外光伏项目开发。鼓励企业结合主责主业,按照市场化原则,开展老挝、缅甸等境外光伏项目投资开发,研究通过现有
日前,云南省发展和改革委员会、云南省工业和信息化厅、云南省能源局印发《云南省关于促进光伏发电与光伏制造融合发展的政策措施》的通知,为贯彻落实“3815”战略发展目标,壮大“三大经济”,推动光伏产业高质量发展,促进光伏发电与光伏制造融合,支撑产业强省建设,特制定以下政策措施。(一)成立
6月24日,世界经济论坛第十六届新领军者年会(夏季达沃斯论坛)在天津举行。隆基绿能创始人、中央研究院院长、CTO李振国出席论坛,他指出,中国光伏产业正以技术创新与低碳实践引领全球绿色发展。在“能源转型现状如何”圆桌对话中,李振国与ACWA电力公司创始人兼董事长穆罕默德阿布纳扬,埃及规划和经
“未来两到三年内,将有一半以上的企业退出光伏制造。”当警报初响时,或许更多光伏人视之为“言过其实”。然而,时至当下,当停产、裁员、延期、破产等如泄洪般倾泻直下而无止意之时,或许无人不意识到这场深度调整的光伏周期之战短时难以停歇,突围与生存是每家光伏企业正在奋力解答的生死命题。而“
根据权威报道,光伏电站火灾案例中,直流电弧引发的火灾占比较大,成为光伏电站火灾的“带头大哥”。光伏电站直流电弧故障是一种时常发生、隐蔽性强、具有发展性、可以引起灾难性后果的“顽疾”。本文着重分析直流电弧火灾的主要类型,及国内外对相关内容的主要规范要求。在光伏电站中,直流电弧的产生
6月12日,上海市发展和改革委员会关于印发上海市2025年陆上风电、光伏电站开发建设方案的通知,通知指出,本年度全市拟推进的陆上风电规模31.641万千瓦、光伏电站规模146.877万千瓦。原文如下:关于印发上海市2025年陆上风电、光伏电站开发建设方案的通知文号:沪发改能源〔2025〕112号各有关单位:根
北极星售电网获悉,6月12日,上海市发展和改革委员会发布关于印发上海市2025年陆上风电、光伏电站开发建设方案的通知。保障电源电网协调发展。项目立项单位应组织电网企业,及时将开发建设方案项目配套电网申报列入电网建设计划,并加快手续办理,确保配套电网与风光项目建设时序相匹配。对电网企业建
6月11日,全球最具影响力的国际化、专业化、规模化光伏盛会“SNEC第十八届国际太阳能光伏与智慧能源大会暨展览会”于上海如期拉开帷幕。晶澳科技以“光储赋能智慧零碳”为主题盛装亮相6.2H馆B190展位。重磅新品揭晓、大型供货协议、多轮战略签约、行业首张认证等高能表现,持续掀动展位人气,收获空前
6月6日,陇川县王子树茶光互补等4个光伏发电项目业主优选中标结果公布,中标人为中电建新能源集团股份有限公司。3月3日,云南省发展和改革委员会、云南省能源局联合发布关于印发云南省2025年第一批新能源项目开发建设方案的通知。根据文件,此次开发建设的新能源项目共计175个,合计规模约14.49GW。其
请使用微信扫一扫
关注公众号完成登录
姓名: | |
性别: | |
出生日期: | |
邮箱: | |
所在地区: | |
行业类别: | |
工作经验: | |
学历: | |
公司名称: | |
任职岗位: |
我们将会第一时间为您推送相关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