登录注册
请使用微信扫一扫
关注公众号完成登录
我要投稿
关注光伏行业的人,想必绝不会错过光伏龙头晶澳科技的财报。
8月30日,晶澳科技披露2023上半年业绩报告,公司实现营业收入408.43亿元,同比增长43.47%;实现归母净利润48.13亿元,同比大增182.85%;实现扣非净利润51.63亿元,同比增长超过两倍,达216.19%;基本每股收益1.46元/股,同比增长高达170.37%;ROE(加权平均净资产收益率)为16.10%,在头部光伏组件企业中优势最为突出。从业绩来看,这堪称是晶澳上市以来的一份最牛中报。
晶澳科技董事长靳保芳提出“全年千亿营收”目标,与此同时,晶澳科技上半年净利润不仅刷新了公司有史以来最高半年度净利润纪录,更比肩了2022全年盈利规模!公司2023全年净利润势必将再创新高。
在如此优秀的中期业绩基础上,晶澳科技还进一步展示了对未来高速发展的笃定。
在上半年财报发布同期,晶澳科技公布了最新的股权激励计划方案。其中考核目标显示,2023-2025年,公司致力于实现三年净利润分别不低于95亿元、125亿元、160亿元;或实现三年营业收入分别不低于1,000亿元、1,200亿元、1,500亿元。这份业绩目标不可谓不震撼,直接彰显出公司对未来长期发展的信心,以及经营势能的强劲。
达成可观的业绩,并对日后抱有超级增长信心,晶澳科技到底做对了什么?底气又是从何而来?
“内功”出众:经营能力全盘领跑行业
晶澳科技创立于2005年,2007年美国纳斯达克上市,是全球光伏行业老牌一体化龙头企业,2019年回归A股。
创业至今,晶澳科技凭借稳健的战略理念,塑造出了业界难以企及的优秀经营“内功”,由此屡次穿越光伏行业周期,发展态势愈发高涨。
自2019年上市至2022年,晶澳科技的营业收入从211.55亿元一路增长至729.89亿元,复合年均增长率达到51.11%;归母净利润从12.52亿元一路增长至55.33亿元,复合年均增长率达到64. 1%,双双领跑全行业。
至今年上半年,晶澳科技的“内功”又再上一层楼。
2023年中期报告显示,在销售规模持续扩大的背景下,晶澳科技总资产周转率为0.51,同比增加15.34%;存货周转率为2.53,同比增加17.88%;流动资产周转率为0.98,同比增加24.33%,公司运营能力提升由此可见。
与此同时,基于光伏行业周期性,以及外部融资环境的不确定,“造血能力”一直是评判一家光伏企业能否实现稳健经营的关键指标,也是行业企业重点修炼的“内功”。今年上半年,晶澳科技经营活动产生的现金流量净额为48.32亿元,同比显著提升878.13%,对比行业企业优势明显。
事实上,晶澳科技“经营现金流净额”已连续10年以上保持为正,这在波澜起伏的光伏行业中十分难得,是晶澳稳健力的最佳注脚。
此外,在营业成本同比上升33.32%的基础上,上半年晶澳科技的毛利率达到19.35%,进一步突破一季度创下的19.11%的高额毛利率水平,并比上年同期高出6.14个百分点,在头部光伏组件企业中保持领先。
毛利率引领行业意味着晶澳科技的单瓦盈利水平继续处于领先地位——2023上半年,晶澳科技组件单瓦净利维持高位,达0.201元/W(不考虑汇兑、减值因素),明显高于同行业水平。
从运营能力、造血能力到毛利率,皆透露出晶澳科技上半年的“内功”再次突破,这为公司中期业绩提升做出了巨大贡献。
值得一提的是,在晶澳科技“内功”再登高峰的基础上,上半年公司总资产达到了879.13亿元,较上年同期增长22.28%,稳居行业前十,同时ROE、EPS(每股收益)也延续了一贯的行业领先优势,分别为16.10%、1.46元/股,进一步加深了投资者的信任。
踩准时代:先进n型产能稳步落地
众所周知,光伏行业是典型的技术密集型产业,相关技术和产品更新迭代频繁,行业潮流一直在变,唯有踩准时代的企业,懂得何时跟进、扩张,何时守成、变革,才可勇立潮头,保持领先。
2014年,晶澳根据自身研发实力与规划,率先实现单晶PERC量产,踩准了时代风口,自此进入高速发展期,奠定了公司行业头部地位。截至2023上半年,晶澳光伏组件累计出货已达到152GW,其中上半年出货为23.95GW,机构统计位列全球前三。
在多年出货引领行业的过程中,晶澳建立起一支由行业科学家及国内外知名院校毕业的博士、硕士组成的尖端技术团队,并与美国、荷兰和澳大利亚等国家的科研机构均达成了长期合作关系。当前公司拥有授权专利1,296 项,其中发明专利 259 项,获得了国家知识产权局授予的“国家知识产权优势企业”称号,并于今年1月获批建设国家级“光伏产业知识产权运营中心”,技术实力全面位于行业前列。
在此基础上,如今光伏行业已正式进入n型时代,相关技术趋于成熟,降本空间逐渐明晰,市场接受度也已打开。晶澳科技2023年中报显示,公司正依照自身节奏,稳步推进先进n型产品的量产,抓住产品技术迭代的历史性机遇,奠定大尺寸 n 型产品产业化发展的领先优势。这预示着公司已再一次踩中时代风口,为未来业绩增长打开了新局面。
在n型产品方面,当前晶澳科技已推出重磅旗舰DeepBlue 4.0 Pro系列产品。该组件采用的n型倍秀(Bycium+)电池量产转换效率高达25.6%,72版型组件功率达630W,组件效率超过22.5%,性能优势显著,且具有更低的衰减和工作电压、更优的温度系数、更高的双面增益、更好的弱光性等。
与此同时,基于182mm*199mm创新尺寸矩形硅片,DeepBlue 4.0 Pro可在保持182组件标准宽度1134mm不变的前提下,同时具备1762mm、2333mm、2384mm和2465mm四种市场主流版型长度,满足户用、工商业和大型地面电站等不同光伏细分市场对组件功率的不同需求,终端接受无障碍。
在n型产能方面,中报指出,公司至2023年底的一体化产能目标已从硅片70GW、电池70GW、组件80GW,上调至硅片85GW、电池85GW、组件95GW,其中n型电池产能预计超过57GW,该规模无疑将奠定晶澳在n型时代的领先地位。
当下,晶澳科技的规划产能正在稳步落地,越南2.5GW拉晶及切片、包头10GW拉晶及切片(即包头20GW拉晶及切片项目一期)、宁晋6GW电池、邢台10GW组件、合肥10GW组件等项目相继顺利投产,各环节产能规模有序增加。
出众的产品、具备竞争力的产能规模及落地速度,老牌龙头光伏企业的实力可见一斑,争创新时代市场领导地位势必更加从容。
雄视全球:多极发展打造百年基业
自创立伊始,晶澳科技便立足于全球化战略,靳保芳董事长曾多次提及公司要稳步推进全球化,更好地为全球客户提供优质产品和服务,并在全球化方面实现新突破,打造百年基业。
当下,世界光伏产能80-90%都集中在中国。在此背景下,欧洲、美国、印度等全球几大主要市场,都在努力打造自己的光伏产业链,光伏竞争格局或将改变。对此,中国能源研究会可再生能源专业委员会的主任委员李俊峰表示,中国光伏企业要积极在全世界布局,以全球化的产业链方式赢得全球市场,这无疑印证了晶澳全球化战略的正确性与先见性。
在2023年中报里,晶澳科技再次强调了全球化战略,由此展现了自身面向未来,在世界范围内打造本土化竞争力、抵御不可控风险、保持稳健发展力的布局和决心。
截至目前,晶澳科技在稳固中国、欧洲、美国、日本等主要光伏市场的同时,还在积极布局东南亚、澳洲、中美、南美及中东地区等新兴市场,与诸多客户建立了长期战略合作关系,与主要分销渠道商达成了共赢发展,进而成功建立起品牌领先地位。
在此基础上,多年来,晶澳境外组件出货占比稳定在60%左右,在各个国家和地区的出货比例,与当地市场的新增光伏装机比例相近。
除了销售以外,当下晶澳还在积极打造海外产能,公司在东南亚建设5GW垂直一体化产能,并开始在美国建立2GW组件工厂,全球产业链布局优势明显。
面对已有的全球化基础,晶澳科技更计划把海外销售公司从单纯的产品销售职能升级为具备技术、财务、法务、物流等一系列运营职能的地区运营中心,未来再进一步结合海外生产工厂和供应链能力,在当地打造职能完整的区域中心。届时晶澳将在海外拥有集生产、销售和运营“三位一体”的全功能阵地,同时,积极布局海外研发中心,增强公司全球化研究能力,助力公司形成良性循环,保持稳健的发展态势。目前,晶澳已针对欧洲和美国这两大重要海外市场,着手落地相关计划。
从经营内功到推动n型,再到全球布局,这是晶澳对企业、行业、时代和空间的全面规划,光伏龙头的魄力与实力跃然眼前,由此不难看出,晶澳所创下的最牛业绩,远远未到定论之时。
特别声明:北极星转载其他网站内容,出于传递更多信息而非盈利之目的,同时并不代表赞成其观点或证实其描述,内容仅供参考。版权归原作者所有,若有侵权,请联系我们删除。
凡来源注明北极星*网的内容为北极星原创,转载需获授权。
北极星碳管家网获悉,7月5日上午,晶澳智慧能源与东台高新区零碳园区战略合作签约仪式举行,双方将重点围绕清洁能源、资源循环化利用等领域深化合作,致力打造国家级零碳园区标杆。盐城市副市长、东台市委书记商建明,晶澳科技董事长靳保芳出席并见证签约。晶澳智慧能源BG总裁施俊代表企业方签约。(图
7月8日,A股光伏板块集体大涨,多只光伏ETF涨幅超5%,光伏设备板块涨幅5.68%。截至发稿,首航新能涨幅超过20%,艾能聚、大全能源、拉普拉斯、亿晶光电、拓日新能、亚玛顿、欧晶科技、弘元绿能、通威股份、钧达股份涨幅均过10%;此外,双良节能、阳光电源、锦浪科技、爱旭股份、东方日升、TCL中环、晶
7月5日上午,晶澳智慧能源与东台高新区零碳园区战略合作签约仪式举行,双方将重点围绕清洁能源、资源循环化利用等领域深化合作,致力打造国家级零碳园区标杆。盐城市副市长、东台市委书记商建明,晶澳科技董事长靳保芳出席并见证签约。晶澳智慧能源BG总裁施俊代表我方签约。商建明指出,近年来,东台坚
认证标准总是滞后于行业发展?质量、性能、成本是不可能三角?极端工况下产品技术怎样创新?2025年6月30日,在晶澳科技北京总部,TÜV北德光伏总经理缪存星先生、江苏沃莱新材料副总裁朱晓六女士及晶澳科技组件研究部负责人,作为晶澳科技首期“JASolarPowerTalk”栏目的嘉宾,面向全球从业者举行了一
北极星储能网讯:当SNEC2025的聚光灯聚焦于能源变革前沿,储能产业正以“协同”为笔,在全球能源转型中勾勒新发展图景。展会期间,海博思创、宁德时代、中车株洲所等近百家企业就储能业务密集签署战略合作协议,总规模预计超26.2GWh,从技术研发到系统集成,从产业链协同到全球化市场布局,一场产业聚
6月20日,北极星太阳能光伏网发布一周要闻回顾(2025年6月23日-6月27日)。政策篇新疆136号文承接方案:增量电价0.15-0.262元/kWh、存量0.25-0.262元/kWh6月25日,新疆发改委官网发布文章《深化新能源上网电价市场化改革助力新能源高质量发展》及《自治区贯彻落实深化新能源上网电价市场化改革实施方案
6月24日,2025新财富500创富榜发布,今年上榜的500位企业家(或家族)总持股市值为13.7万亿元,平均持股市值为273.8亿元,上榜门槛为66.2亿元,持股市值百亿以上的企业家为341位。其中光伏企业有31位企业家(或家族)登榜,分别有东方希望集团刘永行、合盛硅业罗立国、阳光电源曹仁贤、通威集团刘汉元/
在2025年上海SNEC展会之前,“永远不争第一,但永远在第一梯队”所塑造的低调和稳健,是这家企业最明显的标签。但展会开启后,晶澳科技集中曝光了TOPCon组件效率纪录、BC专利技术、钙钛矿叠层技术,直接勾勒出一条横跨未来十年,把组件效率从25%推到30%以上的清晰路径,且有理有据,成果详实,进展惊人
近日,TaiyangNews发布了2025年4月版《TOPSOLARMODULESListing》报告。报告指出,在全球光伏组件竞争愈发激烈、产能过剩与价格触底的大环境下,组件效率正成为最核心的产品差异化因素,也是推动单瓦成本下降的动因之一,这一趋势在2025年6月更新的列表中得到了充分体现。本月最新列表不仅带来了多项效
2025年SNEC上海光伏展览会已圆满收官,展会期间,全球光伏精英齐聚上海,展示代表行业顶尖水平的先进工艺与创新产品。而更鲜活跃动于各展位之间的,正是那些被称为“光伏人”的与会者#x2014;#x2014;无论是沉浸于技术交流的专家学者,还是探寻合作机遇的企业代表,抑或怀抱梦想的行业新锐,每一道身影都
2025年6月11日-13日,SNEC2025在上海国家会展中心隆重举办,众多光伏企业携新产品、新技术亮相。展会期间,供货订单以及战略合作签约接连不断,为光伏行业发展注入强劲活力。集邦新能源整理发现,晶科、晶澳、隆基、天合、通威等超21家企业在展会上达成签约合作,累计规模超9GW,涉及TOPCon、HJT、BC、
7月9日,爱旭ABC零碳示范电站开服#x2014;东莞站活动成功举行。凤顺新能源、伊西思等多家爱旭伙伴参加,庆贺锦多宝科技园ABC分布式光伏5.6MW电站这一ABC零碳示范电站的正式投运,见证爱旭ABC组件在工商业场景中的超高价值。领导致辞共庆ABC零碳示范电站开服东莞市凤顺新能源总经理丁国良发表致辞,欢迎
近日,全球权威独立光伏组件测试机构KiwaPVEL发布《2025年光伏组件可靠性记分卡》,中来组件凭借出色性能再次荣获“最佳表现”称号。尤为值得关注的是,在涵盖全维度性能考核的7大测试项目中,中来是行业内极少数在全部7项测试中表现最佳的企业之一。全项达优,中来的“满分答卷”KiwaPVEL的独立测试和
近日,隆基与墨西哥知名光伏组件回收机构Rafiqui达成合作,将携手推动墨西哥光伏组件回收产业的基础设施发展,为光伏组件的回收与再利用提供切实可行的解决方案,强化区域循环经济与光伏产业的健康可持续发展。目前,墨西哥在光伏组件回收与利用方面的选择比较有限,当地的废旧组件通常被送往垃圾填埋
近日,天合跟踪获得DNV颁发的中国支架行业首张风洞实验第三方审查报告。该风洞报告由天合跟踪与同济大学合作,针对开拓者1P跟踪支架进行了全新的刚性模型测压试验和先进动力学分析研究,并由DNV进行独立第三方审核。这不仅是三方合作的里程碑,更是中国光伏跟踪支架技术迈向国际高标准的重要一步。DNV
7月8日,河南济源市玉川产业集聚区源网荷储一体化项目施工中标结果公布,中标供应商为中国建筑第二工程局有限公司,中标价80799418元。该项目招标人为河南交投新能源发展有限公司,主要是利用集团管辖新建沿太行高速K8--K19路段约12公里沿线边坡及互通区等,设计光伏安装容量29.81MWp,为35kV电压等级
近日,中国光伏行业协会分享了年度报告中第七篇,我国钙钛矿太阳能电池发展情况我国钙钛矿太阳能电池发展情况:(一)钙钛矿技术概述钙钛矿(Perovskite-PVK)是指以俄国地质学家LevPerovski名字命名的一类具有ABX3结构的矿物化合物(如CaTiO3),而具有光伏效应的钙钛矿材料主要是一类具有相同晶体结
7月9日,中铁建网络信息科技有限公司2025年度光伏组件框架采购评标中标候选人公布,中标候选人第一名为隆基乐叶光伏科技有限公司。招标公告显示,中铁建网络信息科技有限公司2025年度光伏组件框架采购,预估采购总量3GW,光伏组件工艺为N型单晶硅双面双玻TOPCon,有效期至2025年12月31日。在框架采购执
7月8日,天合光能发布关于变更公司副总经理的公告,公告显示,天合光能副总经理丁华章先生因工作调动原因不再担任公司副总经理一职,调整后丁华章先生继续在公司子公司天合富家担任董事的同时,还拟进一步担任天合富家的副总经理,并将聚焦于天合富家的运营管理工作。同时,公司聘任财务负责人吴森先生
7月8日,北京市发展和改革委员会发布关于《公开征集市政府固定资产投资支持新能源供热、光伏发电项目》的通知。文件提到,光伏发电项目支持范围包括:光伏发电设施作为建筑构件的建筑光伏一体化项目、应用光伏发电的综合能源服务、虚拟电厂项目等新技术、新材料、新模式应用类项目;产业园区(经国家、
7月酷暑,古尔班通古特沙漠热浪蒸腾。在这片中国第二大沙漠上,正泰新能ASTRON5光伏组件正以卓越性能经受着极端环境的考验。正泰新能独家供应古尔班通古特沙漠基地华电135万千瓦新能源项目(木垒25万千瓦光伏部分)全部组件,将茫茫沙漠改造成清洁能源绿洲。木垒25万千瓦(交流侧装机)光伏项目年均发
7月8日,ST中利发布公告称,公司股票自2025年7月8日开市起停牌一天,并于2025年7月9日开市起复牌。公司股票自2025年7月9日开市起撤销其他风险警示,公司股票简称由“ST中利”变更为“中利集团”,股票代码仍为“002309”,股票交易日的涨跌幅限制由“5%”变为“10%”。公司符合申请撤销其他风险警示的
7月3日,麦迪科技发布2025年半年度业绩预告。公告显示,麦迪科技预计2025年半年度归属于母公司所有者的净利润为2,500万元至2,700万元,上年同期为-7,633.52万元,将实现扭亏为盈。预计2025年半年度归属于母公司所有者的扣除非经常性损益的净利润为400万元至600万元。本期业绩扭亏为盈的原因,麦迪科技
1月24日,TCL中环发布《2024年度业绩预告》。公告显示,公司预计2024年度实现归母净利润亏损为82亿元到89亿元,与上年同期相比,将出现亏损。对于2024年的业绩变动,TCL中环在报告中阐述了原因:报告期内,全球光伏装机继续保持上升态势,但主产业链各环节产能集中释放,市场供需失衡,产品销售价格持
10月31日,三峡能源发布2024年三季度报。公司前三季度实现营业收入217.6亿元,同比增长12.8%;完成归母净利润50.93亿元,同比下降6.3%;扣非归母净利润50.89亿元,同比下降4.9%;经营现金流净额为142.39亿元,同比增长22.2%。其中第三季度,公司收入67.01亿元,同比增长20%;归母净利润10.55亿元,同比
10月30日晚,光伏龙头晶澳科技发布第三季度报告,净利润环比实现扭亏为盈,展现出极强的经营韧性和盈利修复能力。根据报告,第三季度公司实现归母净利润近4亿元,前三季度实现营业收入544亿元;经营活动产生的现金流持续优化,连续两个季度实现净流入;电池组件出货量创新高约57GW,同比大幅增长超51%
10月29日晚间,江苏林洋能源股份有限公司(简称“林洋能源”或“林洋”或“公司”)披露《2024年第三季度报告》。公司前三季度实现营收51.66亿元,同比增长约8.76%,归母净利润9.10亿元,同比增长约6.95%。其中三季度单季实现营收约17.03亿元,同比增长约10.63%,归母净利润约3.12亿元,同比增长约15.4
10月16日,国投电力控股股份有限公司发布2024年三季度主要经营数据公告,公告显示,国投电力境内控股企业累计完成发电量559.13亿千瓦时,上网电量546.50亿千瓦时,与去年同期相比分别增加12.46%和12.79%。2024年1-9月,公司境内控股企业累计完成发电量1332.77亿千瓦时,上网电量1299.09亿千瓦时,与去
8月31日,中国能源建设股份有限公司2024年半年度报告摘要发布,报告显示,今年上半年,中国能建新签合同额、营业收入、归母净利润分别为人民币7386.01亿元、1,942.62亿元和27.82亿元,同比分别增长14.35%、1.11%和4.67%,整体呈现出动能更强、韧性更足、质效更优的全新局面。此外,上半年新能源与综合
8月30日晚,晶澳科技发布2024年半年报,今年上半年实现营业收入374亿元。其中,受益于销售规模的扩大,公司电池组件出货量超38GW(含自用1GW),同比大幅增加高达59%,创历史新高。另据第三方统计,位居行业第二位,市场波动前提下,展现出充分的竞争优势和韧性。截至2024半年度,晶澳科技全球累计光伏
8月29日,隆基绿能2024年上半年的业绩报告正式揭晓。报告期内,公司实现营业收入385.29亿元,硅片出货量44.44GW(对外销售21.96GW);电池对外销售2.66GW;组件出货量31.34GW。面对复杂多变的市场环境,公司展现出较强的韧性和市场适应力。全球光伏市场持续增长,新兴市场成为新引擎2024年上半年,全球
请使用微信扫一扫
关注公众号完成登录
姓名: | |
性别: | |
出生日期: | |
邮箱: | |
所在地区: | |
行业类别: | |
工作经验: | |
学历: | |
公司名称: | |
任职岗位: |
我们将会第一时间为您推送相关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