北极星

搜索历史清空

  • 水处理
您的位置:光伏光伏系统工程市场正文

节能环保企业抢滩新能源

2022-09-15 09:34来源:中国能源报作者:朱妍关键词:光伏跨界光伏项目开发环保企业收藏点赞

投稿

我要投稿

2022年半年报陆续出炉,上百家节能环保上市公司已公布成绩单。记者梳理发现,全行业正在加速开辟新领域,或通过并购重组延伸产业链,或依托自身优势跨界新项目,其中,电力及新能源板块成为企业抢滩的热门。

建设风光电站、开发锂电材料、投资生物质发电项目……相比过去,更多是作为第三方,为能源企业提供烟气治理、污水处置、固废处理等环境服务,越来越多节能环保企业开始进军能源“主战场”,选择直接着手布局。趋势因何而起?跨界胜算几何?

主动跨界拓新局

2022年服贸会上,国能龙源环保有限公司展示了生态共享型燃煤电站。该电站不再仅限于发电本身,而是以电站为中心,向周边提供电力、蒸汽、压缩空气、热源、净水等综合能源,并可通过高效燃烧,消纳城市产生的生活垃圾、工业污泥、制药残渣等固废。

“上下游产业形成循环联动,在提供清洁煤电的基础上,具备类似人体动脉供能、静脉除废功能,力争成为综合能源服务的引领者。”相关负责人举例,该理念已在江苏常州、海南乐东等城市落地。“比如山东禹城牧场规模化大型沼气发电项目,在处理牧场粪污的同时生产清洁能源沼气,降低煤耗0.6克/千瓦时,碳减排量达3.5吨/小时,发电效率提高44%。”

诸如此类从提供节能环保服务的配角,到主动进军能源主领域的企业不在少数。

清新环境董秘秦坤介绍,依托烟气治理工程建设团队与经验优势,公司延伸拓展的新能源工程业务,去年以来实现大幅增长。“今年上半年,公司承接的山东丰源炭素项目成功并网发电,集余热发电、脱硫、脱销、除尘、循环水减排和废水零排为一体,可满足厂内95%以上用电负荷,最大限度进行节能减排。我们还在关注电化学储能等业务,目前在公司盐城生产基地进行了用户侧储能自用示范项目,逐步进入调试阶段。”

“在‘双碳’目标下,清洁电力及新能源产业迎来大发展,这也成为节能环保企业谋转型、拓新局的重要方向,扎堆进入趋势明显。”E20研究院执行院长薛涛进一步证实。

既是突破也是自救

跨界绝非偶然之举。“在战略重塑过程中,我们是经过深思熟虑的。”秦坤透露,清新环境成立了战略研究院,并聘请业内各细分领域外部专家,对发展前景、市场空间、竞争环境等进行了调研分析,同时实地走访调研了部分优秀企业。“说实话,中间也有过自我推翻、自我淘汰,前后大概一年半时间才确定最终战略。”

再如,以固废处理为主业的伟明环保,日前签署了《温州锂电池新材料产业基地项目合资协议》,首次涉足电池新材料制造领域,总投资就达百亿元以上。这不是一次“无准备之战”,其已与永青科技、盛屯矿业、欣旺达等产业链企业达成合作,在项目开发中将各自发挥所长。

“‘节能环保+新能源’是一个理想结合点。”对此,中国新能源电力投融资联盟秘书长彭澎给予肯定,“我们也发现,节能环保公司纷纷布局风电、光伏发电项目,尤其是分布式电站很受欢迎。过去,这些企业多是为业主方做服务,提供能源合同管理业务,若能自主建设运营一个分布式电站,并将其嵌入原有服务中,由此带来绿色、低价的供能方式,形成一整套‘节能+供能’模式,不失为节能环保企业的一大优势。”

薛涛认为,跨界亦是自救之举。“从半年报来看,全行业日子不算好过,六七成企业净利下滑。最直接的原因是原有业务越来越难做,传统业务市场空间缩小,比如像大中城市的垃圾焚烧产能已趋于饱和,基本告别高速增长阶段。寻求新路迫在眉睫,而清洁电力、新能源与节能环保产业属于‘近亲’,部分企业掌握节能降碳相关技术,在工艺技术上与新能源板块沾边,部分企业常年为工业客户提供服务,基于客户接近性,从后端治理直接转战前端布局。”

需找准比较优势

前景广为看好,却也面临挑战。

彭澎坦言,新能源领域尤其是电站端,如何创造更多价值,需要企业深入研判、合理布局。“目前来看,节能环保企业所持有的电站数量非常少,量的积累需要时间沉淀。此外,布局新能源项目难免占用资金,节能环保行业又以民企居多,融资能力是核心竞争力之一。

秦坤表示,对于跨界布局的企业而言,一要选好方向,在众多细分领域中选择有协同基础、资源优势的方向;二要重视技术人才储备。“实际上,清新环境很早就展开积累,大量研发投入与重点拓展领域都是相互匹配的。除了自主培养技术人才,还通过并购方式,在获得股权的同时,引进新领域的优秀人才。我们也注意到,业内企业开始涉足储能、锂电回收等越来越广泛的业务,这些变化很有可能打破环保企业原有天花板,开辟新的增长空间,是机遇也是挑战。”

多份半年报也披露风险。例如,伟明环保表示:“公司介入新材料业务,通过投资印尼高冰镍项目生产镍金属制品。高冰镍项目投资、建设和生产面临工艺技术革新、海外原材料供应和产品市场销售、海外人力资源组织、资金外币汇兑、所在国政治经济等方面的风险,从而对未来项目的盈利性带来不确定性。”

薛涛直言,除了行业内部竞争,节能环保企业还面对能源企业甚至其他跨界能源领域的企业竞争,需找准自身比较优势。“很多环保企业是做政府采购业务出身,对城市地域特征、客户用能习惯,乃至地方基础设施运营有着更加深刻的理解,可以提供更加精准的服务。相比大型项目,一些分散性、分布式的新能源业务更合适。”


投稿与新闻线索:陈女士 微信/手机:13693626116 邮箱:chenchen#bjxmail.com(请将#改成@)

特别声明:北极星转载其他网站内容,出于传递更多信息而非盈利之目的,同时并不代表赞成其观点或证实其描述,内容仅供参考。版权归原作者所有,若有侵权,请联系我们删除。

凡来源注明北极星*网的内容为北极星原创,转载需获授权。

光伏跨界查看更多>光伏项目开发查看更多>环保企业查看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