登录注册
请使用微信扫一扫
关注公众号完成登录
我要投稿
8月27日,由清华大学、中国石化集团有限公司指导,清华大学经济管理学院、清华大学碳中和研究院、中国经济出版社主办的第二届清华大学“碳中和经济”论坛在北京开幕。国家能源局新能源与可再生能源司司长李创军在会上就双碳目标下,我国“十四五”可再生能源发展,做了介绍演讲。
来源:零碳知识局
零碳知识局简要梳理了李创军司长的演讲全文,主要看点包括:
碳排放是气候变化的主因,能源,尤其是化石能源,是碳排放的主体。所以应对气候变化就必须减少化石能源的消费,推动能源的绿色低碳转型。
预测到2030年,风电、光伏发电装机容量将增长4倍,到2050年风光装机容量将增加15倍,光伏发电容量增加的更多,要增加到20倍。
目前,我国可再生能源总装机规模已经突破了11亿千瓦,到今年7月底,水电装机达到了4亿,风电装机和光伏装机目前都是3.4亿,生物质发电装机将近4000万千瓦。水电、风电、生物质发电的装机都是世界第一。
我们国家的光伏的各个环节的全球市场占有率都超过了7成,在硅片环节更是高达96%,在组件环节达到了76%。
锚定“碳达峰、碳中和”的目标,2025年非化石能源占一次能源消费将达到20%左右。到2025年,可再生能源消费量将达到10亿吨标准煤左右,在一次能源消费增量中的占比将超过50%。
某种意义上来讲,新能源就是一个农场,传统能源是个工厂,对土地的需求、对土地的依赖,就要有相关的土地政策保障新能源用地的需求。
以下为李创军司长的演讲全文:
尊敬的李毅中部长、赵东总经理、李寿生会长、王希勤校长,各位院士、专家,各位同仁:
大家上午好!
感谢论坛给予这样一个发言的机会。下面,我就双碳目标下,我国“十四五”可再生能源发展,做一个简要的介绍,主要讲三个方面的问题:
一、能源绿色低碳转型是全球普遍共识和一致行动。
当前,气候变化已经严重影响了人类的生存与发展。近年以来,世界多个地方出现了极端高温天气,尤其是在我们国家四川、重庆,今年极端天气也对能源供给造成了很大的影响,所以气候变化已经成为了全人类和各国的现实关切。碳排放是气候变化的主因,能源,尤其是化石能源,是碳排放的主体,所以应对气候变化就必须减少化石能源的消费,推动能源的绿色低碳转型。
发展可再生能源是绿色低碳转型的主要方向,国际能源署预测到2050年全球近90%的发电将来自可再生能源。国际可再生能源署也预测2040年全球新能源在电力供应中的比重将达到2/3,2050年将达到85%左右。在这里边风电、光伏等新能源将是今后可再生能源发展的重点领域。预测到2030年,风电、光伏发电装机容量将增长4倍,到2050年风光装机容量将增加15倍,光伏发电容量增加的更多,要增加到20倍。
发展可再生能源目前已经成为全球各国政府以及能源企业的一致行动,目前全球140多个国家和地区,也就是占到了全球能源版图70%份额的国家和地区已经相继明确了碳中和的时间表,最早有2030年,我们国家明确是在2060年。一些传统能源企业也纷纷将可再生能源作为重要的发展方向,推动企业的能源转型。壳牌提出来2050年转型成为净零排放的能源公司。道达尔提出来到2050年实现生产的净零排放和欧洲用户能源产品的净零排放。挪威国家石油公司提出来到2050年实现温室气体净零排放。
二、我国可再生能源是减排不减生产力的重要支柱。
当前,可再生能源已经成为各国竞相角逐、争相投入的一个重要领域,成为新一轮能源革命和科技产业革命的主战场,发展可再生能源有重大的意义,是减排不减生产力的一个重要的支柱。
一是发展可再生能源能够保障国家能源安全,可以有效替代化石能源,减少我国能源对外依存度,逐步实现能源自足。
二是发展可再生能源也是践行应对气候变化自主贡献承诺的主导力量,实现碳中和,能源是主战场,可再生能源是主力军。
三是发展可再生能源也是培养战略性新兴产业加速技术进步的重要途径,对于调整产业结构、促进转型升级、拉动有效投资,稳经济增长、扩就业都具有重要的意义。
“十三五”以来,我国可再生能源发展在政策的有力支持和全行业的共同努力之下,实现了由小到大、由大到强,由并跑到领跑、由先行军成长为生力军,进而成长为主力军,实现了跨越式发展。
1.开发规模持续扩大。
十八大以来,我国可再生能源年均保持了13%的快速增长,新能源增长速度更快,年均增长实现了28%。目前,我国可再生能源总装机规模已经突破了11亿千瓦,到今年7月底,水电装机达到了4亿,风电装机和光伏装机目前都是3.4亿,生物质发电装机将近4000万千瓦。水电、风电、生物质发电的装机都是世界第一。我们国家目前的风电、光伏的新增装机容量每年大概都占全球的一半。到2021年底,我国可再生能源发电装机占全球的1/3,风电装机占到全球的40%,光伏装机占到全球的36%,水电装机占到了全球的29%。
2.发电量也在不断增加。
2021年,全国可再生能源发电量达到了将近25000亿千瓦时,是2015年的1.8倍,占全社会用电量的比重达到了29.9%。这里边新能源发电量是1.14万千瓦时,这个电量基本上相当于全国的居民用电量,也就是说我们国家居民用电量基本上实现了绿色电力供应,占全社会电力的比重达到了13.7%。
3.可再生能源技术装备水平也在不断的提高。
目前,风电已经形成了低风速、低温、高原、海上多条成熟技术路线,机组大型化趋势明显。风电的主流装机机型从2000年前后的750千瓦已经提升到目前的3兆瓦左右,海上风电单机容量达到了15兆瓦。光伏也实现了从多晶到单晶,电池效率持续提升,量产的单晶电池转化效率达到了23.1%,电池转化效率多次刷新了世界的记录。
4.形成了完备的全产业链,集成制造体系。
风电也好、光伏也好,在全球的整个产业链当中的竞争优势已经是十分明显。我们国家的光伏的各个环节的全球市场占有率都超过了7成,在硅片环节更是高达96%,在组件环节达到了76%,全球排名前十的光伏制造企业当中,我们国家也都占到了7家以上。全球十大风机制造企业里边,我们国家占到了6家,所以去年在全国中央经济工作会议上,总书记讲到去年经济工作成绩的时候,特别强调风电、光伏产业国际竞争优势凸显,这也是我们引以为豪的一个事。
5.开发利用规模经济性能不断提升。
新能源开发利用的成本在不断下降,以光伏为例,目前的单位千瓦的造价在4000元左右,只有2010年的20%,上网电价也从2008年一度光伏电价4块钱左右,到现在只有3毛钱,降幅超过了90%。从去年开始,我们国家的陆上风电和光伏电站全部实现了平价,摆脱了补贴依赖,进入了平价发展阶段。
6.可再生能源政策体系也日益完善。
现在已经形成了以可再生能源法为基础,以战略规划、产业政策、标准体系和监管规则体系完备的一套可再生能源的政策体系。
三、推动“十四五”可再生能源高质量跃升发展的相关情况。
“十四五”应该说是可再生能源发展面临新的形势和新的任务,刚才前面几位领导也都讲了。2020年的9月,总书记在第七十五届联合国大会一般性辩论上提出来,二氧化碳排放2030年前达到峰值,努力争取2060年实现碳中和,也就是所谓“双碳”目标。这是以习近平同志为核心的党中央统筹国内国际两个大局作出的重大战略决策,也是能源发展新的根本的遵循。
在今年1月24日,中央政治局第36次集体学习中间,总书记进一步强调,在实现双碳目标的过程当中,要处理好四对关系:一是发展和减排的关系,二是整体和局部的关系,三是长远目标和短期目标的关系,四是政府和市场的关系。特别强调要坚持先立后破、通盘谋划,传统能源逐步退出必须建立在新能源安全可靠替代的基础上。
要加大规划建设,以大型风光电基地为基础,以其周边清洁、高效、先进、节能煤电为支撑,以稳定安全可靠的特高压输变线路为载体的新能源供给消纳体系。要把促进新能源和清洁能源发展放在更加突出的位置,积极有序发展光能源、硅能源、氢能源、可再生能源,加快发展有规模、有效益的风能、太阳能、生物质能、地热能、海洋能、氢能等新能源,统筹水电开发和生态保护。总书记这些论述、这些讲话,为我们下一步,尤其是“十四五”可再生能源发展提出了新要求、新任务,也提供了根本的发展遵循。
特别声明:北极星转载其他网站内容,出于传递更多信息而非盈利之目的,同时并不代表赞成其观点或证实其描述,内容仅供参考。版权归原作者所有,若有侵权,请联系我们删除。
凡来源注明北极星*网的内容为北极星原创,转载需获授权。
3月18日,国家能源局召开绿证专题新闻发布会,发布《关于促进可再生能源绿色电力证书市场高质量发展的意见》(以下简称《意见》)。《意见》提出了17条具体措施,推动可再生能源绿色电力证书(以下简称“绿证”)“供得上”“买得值”“用得好”。国家能源局新能源和可再生能源司司长李创军表示,国家
3月18日,国家能源局举行新闻发布会,发布《关于促进可再生能源绿色电力证书市场高质量发展的意见》《中国绿色电力证书发展报告(2024)》等,并回答记者提问。发布会文字实录【综合司副司长张星】:各位记者朋友,大家上午好!欢迎大家出席国家能源局绿证专题新闻发布会。今天的新闻发布会将发布《关
3月18日,国家能源局召开绿证专题新闻发布会,新闻发布会将发布《关于促进可再生能源绿色电力证书市场高质量发展的意见》《中国绿色电力证书发展报告(2024)》,并回答记者提问。其中,国家能源局新能源司司长李创军先生表示:全力推动绿证工作再迈新台阶绿证的推广应用和绿色电力消费的逐步提升,离
3月7日,北极星太阳能光伏网发布一周要闻回顾(2025年3月3日-3月7日)。政策篇重磅!国家能源局圈定2025年重点工作2月28日,国家能源局召开全国可再生能源电力开发建设月度(2月)调度视频会。国家能源局党组成员、副局长万劲松出席会议并讲话。会议指出,2025年是“十四五”收官之年,也是谋划“十五
推动新能源和可再生能源发展再上新台阶国家能源局新能源和可再生能源司司长李创军2025年全国能源工作会议强调,要坚持稳中求进工作总基调,更好统筹发展和安全,深入推进能源革命,加快规划建设新型能源体系,在新的起点上奋力谱写能源高质量发展新篇章。国家能源局新能源和可再生能源司(以下简称“新
近期,国家能源局新能源和可再生能源司司长李创军发表了题为《推动新能源和可再生能源发展再上新台阶》的署名文章。文章指出,2025年是“十四五”规划的收官之年,也是谋划“十五五”规划的关键一年。新的一年,我们将坚持扩量提质、守正创新,在继续大力发展、做大总量的基础上,着力实现可再生能源质
近日,国家能源局新能源司司长李创军来陕西渭南白水尧禾330千伏新能源汇集站进行调研。陕西省能源局副局长刘齐,渭南市委常委、常务副市长高振鑫,白水县委副书记、县长李扩及相关部门、企业负责人参加调研。李创军一行前往汇集站中控室和设备区等区域,通过听取汇报、实地查看详细了解了电站运营管理
8月29日,国务院新闻办公室发布《中国的能源转型》白皮书。在当日举行的新闻发布会上,国家能源局局长章建华等介绍了相关情况。能源转型投资去年达6760亿美元,为全球绿色转型作出重要贡献章建华说,白皮书介绍了中国能源转型的实践成就,主要体现为四个“新”。清洁能源发展实现新跨越。截至2023年底
8月29日收盘,光伏概念股集体反弹,强势领涨。光伏设备涨幅为4.4%,上涨企业74家,其中快可电子、上能电气、钧达股份等涨超10%,锦浪科技、禾迈股份、固德威等涨超7%。从消息面上来看,27日前后两大硅片龙头隆基绿能和TCL中环双双宣布上调了硅片价格。对此业内人士认为,将有望抑制市场无序低价竞争,
国务院新闻办新闻局局长、新闻发言人寿小丽:女士们、先生们,上午好!欢迎大家出席国务院新闻办公室新闻发布会。今天,中国国务院新闻办公室发布《中国的能源转型》白皮书,同时举行新闻发布会,介绍和解读白皮书的主要内容。白皮书以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为指导,深入贯彻习近平总书记关
8月29日,国新办举行新闻发布会,发布《中国的能源转型》白皮书,国家能源局局长章建华、国家能源局副局长万劲松、国家能源局法制和体制改革司司长宋雯、国家能源局新能源和可再生能源司司长李创军和国务院新闻办公室新闻发言人出席,介绍白皮书有关情况并答记者问。文字实录如下:国务院新闻办新闻局
北极星输配电网整理了6月30日~7月4日的一周电网项目动态。广东“零碳岛”智能微电网项目6月30日,大湾区首个真正意义上的“零碳岛”智能微电网项目在担杆头片区隆重举行并网仪式。该项目总投资675万元,构建了以208千瓦光伏发电为核心,集成430千瓦时储能系统、25千瓦微风发电机及智能充电设施的综合微
7月2日至4日,2025年泰国可持续能源周(ASIASustainableEnergyWeek2025)在曼谷圆满举办。作为东南亚地区最具影响力的新能源展会之一,本届展会汇聚了来自全球的光伏、储能与绿色出行技术企业,共同探讨可再生能源技术创新与市场合作新趋势。安泰新能源携TAI-Simple智能跟踪系统及铝合金车棚系统亮相H1
7月1日,中共中央总书记、国家主席、中央军委主席、中央财经委员会主任习近平在主持召开中央财经委员会第六次会议时强调,要做强做优做大海洋产业,推动海上风电规范有序建设,发展现代化远洋捕捞,发展海洋生物医药、生物制品,打造海洋特色文化和旅游目的地,推动海运业高质量发展。作为为中国经济发
“预计2025年新投产装机规模再创历史新高,风电、太阳能发电合计新投产装机规模突破5亿千瓦。到2025年底,预计全国发电装机容量达到39.9亿千瓦,其中新能源装机占比达到48.2%。”7月4日,由国网能源研究院有限公司、国家气候中心主办的“2025年电力供需分析报告成果发布会”上,国网能源研究院有限公司
6月25日,锦州市人民政府办公室关于加强协作合力推进全市电网建设的通知(锦政办发〔2025〕9号)。其中提到,电力部门及时组织编制电网规划,电网规划要与能源发展规划、国土空间规划有机衔接。电网规划应依法纳入能源发展规划,对无法及时纳入的项目,按法定程序评估后调整。在国土空间规划修编中,应
北极星电力网整理了2025年6月30日至2025年7月4日一周火电项目,涉及项目的核准、开工、投运等。广州知识城恒运天然气热电联产项目开工6月20日,广州知识城恒运天然气热电联产项目顺利开工建设。该项目位于广州市黄埔区中新知识城生物安全生产基地内,项目建设2台460兆瓦级(9F型)燃气蒸汽联合循环热电
7月1日,湖南中广核桃江县牛田风电场项目110千伏线路工程核准获批。1、为了满足益阳地区的负荷发展需求,提高供电能力,同意建设中广核桃江县牛田风电场项目110千伏线路工程(项目编码:2505-430000-04-01-555213),项目单位为桃江县广竹新能源有限公司。2、建设地点为湖南省益阳市桃江县。3、主要建
北极星电力网整理了2025年6月30日至2025年7月4日一周电力项目:涉及火电、水电、核电项目的核准、开工、并网等。火电项目广州知识城恒运天然气热电联产项目开工6月20日,广州知识城恒运天然气热电联产项目顺利开工建设。该项目位于广州市黄埔区中新知识城生物安全生产基地内,项目建设2台460兆瓦级(9F
第五章电力行业发展本章作者王雪辰(中能传媒能源安全新战略研究院)一、电力生产01全国发电量同比增长6.7%,电力生产供应能力进一步提升2024年,全国全年电力系统运行保持稳定,供需总体平稳,电力生产供应能力进一步提升。《2024年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统计公报》显示,2024年全国规模以上电厂发电量10
7月4日,北极星太阳能光伏网发布一周要闻回顾(2025年6月30日-7月4日)。政策篇六部门:加快新能源清洁能源推广应用推动形成绿色航运产业链近日,交通运输部、工业和信息化部、财政部、自然资源部、生态环境部、水利部发布《关于推动内河航运高质量发展的意见》解读。文件在加快绿色低碳转型方面,提出
“目前公布的细则已显露出鲜明的地域逻辑,地方差异的本质,是资源禀赋与市场成熟度共同作用的结果。”在自然资源保护协会(NRDC)和厦门大学中国能源政策研究院近期联合举办的“电力低碳保供研讨会”上,有业内人士指出。《关于深化新能源上网电价市场化改革促进新能源高质量发展的通知》(发改价格〔
湖北能源两度挂牌却无人问津的营口能投公司65%股权,最终仍由同属三峡系的三峡能源“内销”接盘。从西北“沙戈荒”基地的煤电招标,到东部沿海的燃机调峰项目重启,三峡集团正以“风光水火储”多能互补模式,重塑火电的战略价值。两度流拍终“内销”,三峡能源接手困局项目2024年4月,湖北能源集团股份
2005年前后,SmartGrid概念出现,欧美的SmartGrid选择了配网智能化、微电网、分布式电源、虚拟电厂的路径。中国的SmartGrid更强调集中投资,集中管理,特高压+风光大基地。路径没有对错,中国和欧美选择了当时各自合适的发展路线。时过境迁,新型电力系统的挑战,不仅来自“双高”,也就是高比例可再生
“羊肚肚手巾三道道蓝,泪蛋蛋抛在沙蒿蒿林……”一首苍凉的陕北民歌,诉说着昔日旱塬的干涸与贫瘠。然而,当无人机的镜头掠过这片土地,映入眼帘的却是另一番景象:陕西首个百兆瓦级BC电站,随着地形起伏铺展,宛如镶嵌在大地上的科技铠甲。这是国能锦界公司神府百万光伏基地的一角,曾经渴望甘霖的黄
北极星储能网获悉,6月16日消息,我国首个“沙戈荒”新能源外送基地首批机组投产发电,该基地电源装机规模1420万千瓦。其中,煤电400万千瓦、风电700万千瓦、光伏300万千瓦、光热20万千瓦,配套建设120万千瓦/480万千瓦时的电化学储能,新能源装机占比超70%。基地以大型风电、光伏为基础,以当地电煤就
编者按绿氢之新,新在定位。绿氢之难,难在创业。在全球加速奔向碳中和的时代洪流中,绿氢正从实验室和示范项目快步驶入产业化赛道,成为我国战略性新兴产业中备受关注的前沿阵地。4月28日,国家能源局发布了我国首份氢能发展报告——《中国氢能发展报告2025》。《报告》显示,2024年我国氢能生产消费
6月13日,北极星太阳能光伏网发布一周要闻回顾(2025年6月9日-6月13日)。政策篇国家能源局:因地制宜开展离网制氢等试点构建风光氢储一体化能源架构6月10日,国家能源局综合司发布关于组织开展能源领域氢能试点工作的通知,通知指出,在深远海、沙戈荒、“高海边无”等电网薄弱地区,因地制宜开展离网
5月30日,国家能源局召开全国可再生能源电力开发建设月度(5月)调度视频会。国家能源局党组成员、副局长万劲松出席会议并讲话。会议总结了2025年1-4月全国可再生能源发展总体情况,听取了上次月度调度会提出的意见建议落实情况、全国可再生能源重大项目建设进展、风电光伏产业链供需及发展情况,分析
5月30日,国家能源局召开全国可再生能源电力开发建设月度(5月)调度视频会。国家能源局党组成员、副局长万劲松出席会议并讲话。会议总结了2025年1-4月全国可再生能源发展总体情况,听取了上次月度调度会提出的意见建议落实情况、全国可再生能源重大项目建设进展、风电光伏产业链供需及发展情况,分析
5月9日,国家发展改革委以2025年第30号令发布《承装(修、试)电力设施许可证管理办法》(以下简称《办法》)。《办法》明确,许可证分为承装、承修、承试三个类别,每类按电压等级划分为一级、二级、三级。一级许可证可从事所有电压等级的电力设施安装、维修或试验;二级、三级许可证分别限330千伏以
在“双碳”目标稳步推进的大背景下,加快新能源基地建设已然成为能源转型进程中的核心攻坚任务。六大发电集团作为能源行业的先锋力量,近年加大了新能源大基地项目的开发建设。据初步统计,目前六大发电集团牵头的新能源基地,总规模约400GW,北极星整理如下:华能集团华能集团牵头的新能源基地,总规
4月29日,吉电股份发布2024年度报告及2025年一季度报告。报告显示,2024年公司实现利润总额19.98亿元,归母净利润10.99亿元,首次叩开“10亿俱乐部”大门,清洁能源装机占比达77%,清洁能源板块营业收入首超火电;2025年一季度公司实现扣非净利润6.05亿元,同比增长5.65%。这背后,正是在国家电投集团
请使用微信扫一扫
关注公众号完成登录
姓名: | |
性别: | |
出生日期: | |
邮箱: | |
所在地区: | |
行业类别: | |
工作经验: | |
学历: | |
公司名称: | |
任职岗位: |
我们将会第一时间为您推送相关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