北极星

搜索历史清空

  • 水处理
您的位置:电力电力新闻政策正文

实施新能源倍增行动 风光项目获批规模突破40GW!内蒙古2022年政府工作报告出台

2022-01-28 14:45来源:内蒙古人民政府关键词:光伏项目风光火储一体化内蒙古光伏市场收藏点赞

投稿

我要投稿

有效落实扩大开放举措。统筹“放”与“防”,一手抓实疫情防控,一手抓好口岸畅通,积极融入共建“一带一路”,深化同俄蒙各领域合作,组织实施口岸枢纽扩能改造、联运通道能力补强、集疏运设施补短板等建设项目,为打造我国向北开放重要桥头堡做实基础。充分发挥满洲里、二连浩特国家重点开发开放试验区功能作用,大力发展泛口岸经济。积极做大外向型产业,提高中欧班列参与度,扩大吸引外资和对外贸易规模。全面深化与京津冀、长三角、粤港澳和沿黄省份、毗邻省区的务实合作,特别要在能源、生态、旅游、商贸和科技、教育、医疗、人才等重点领域寻求突破,精准谋划一对一、一对多合作事项,更好承接高端产业、引进领军企业、吸纳先进要素、开拓消费市场。

(五)着力促进城乡区域协调发展,形成全区各地竞相发展的生动局面。深化落实新时代西部大开发、新一轮东北振兴战略举措,扎实推进黄河流域生态保护和高质量发展,大力推动集中集聚集约发展,加快构建城乡区域协调发展新格局。

全面推进乡村振兴。把防止返贫作为前提,完善监测和帮扶机制,抓好重点帮扶旗县倾斜支持和易地搬迁后续扶持,确保不发生规模性返贫,努力让脱贫群众生活更上一层楼。因地制宜发展特色种植养殖、农畜产品加工、乡村旅游等富民产业,提升产业规模质量,扩大就业创业容量,紧密农企利益联结,提高农牧民组织化和合作社规范化程度。支持本土人才、优秀大学生返乡创业,发展“能人经济”,深化京蒙协作、定点帮扶和“万企兴万村”行动。全面完成乡村规划编制,扎实开展人居环境整治提升行动,完成问题厕所整改,新建卫生厕所11万户,分区分类推进生活垃圾污水治理。加强边境地区苏木乡镇基础设施建设。巩固拓展牧区现代化试点成果,深入开展农区现代化试点工作。

统筹推进东中西部差异化协调发展。按照主体功能区定位,调整完善区域政策,引导各地立足优势特色、加强分工协作,走好生态优先、绿色发展之路。促进东部地区放大和发挥绿色生态优势,以生态农牧业、生态旅游业为支柱构建绿色产业体系。支持赤峰、通辽共建承接产业转移示范区,支持呼伦贝尔、锡林郭勒打造大草原品牌,支持兴安盟阿尔山创建国家级休闲旅游度假区。加快呼包鄂乌一体化发展进程,实施市场规则体系“三共三互”工程,打造1小时快速客运圈,一体建设智慧城市,加快形成强劲活跃的增长带动极。支持呼和浩特实施强首府工程、率先实现高质量发展,支持包头建设战略资源和现代装备制造基地,支持鄂尔多斯建设现代能源产业基地,支持乌兰察布打造物流枢纽和口岸腹地。促进西部地区补齐生态环境短板,优化整合采矿、焦化等产业,大力发展循环经济。支持巴彦淖尔加大河套灌区现代化改造力度,支持乌海加快资源枯竭型城市转型,支持阿拉善建设可再生能源基地。

(六)着力兜底线保基本补短板,持续增进民生福祉。统筹推进经济发展和民生保障,尽力而为、量力而行,重点在群众最关心的领域精准提供基本公共服务,朝着共同富裕目标稳健迈进。

切实稳定扩大就业。在高质量发展中强化就业优先导向,以稳企业来稳就业、以保企业来保就业,大力扶持就业带动力强的中小微企业、就业带动面广的个体工商户,提高经济增长的就业带动力。分类保障高校毕业生、退役军人、失业人员等重点群体就业,帮扶就业困难人员就业,转移农村牧区劳动力不低于240万人。健全灵活就业劳动用工和社保政策,保障快递小哥、外卖骑手等群体权益。深化“创业内蒙古”行动,支持各地创建重点群体就业基地和创业园区,统筹推进人力资源服务产业园建设。开展大规模职业技能培训,推广应用智慧就业服务平台,有效组织供需对接,帮助更多劳动者就业创业。

切实提升教育质量。坚持立德树人,统筹推进大中小学思政课一体化建设。多渠道解决“入园难”问题,增加义务教育及学前教育经费投入和公办学位供给,持续提升“双减”成效,规范民办义务教育,推动县域义务教育优质均衡发展,努力让每个孩子都能就近上好学。启动高考综合改革,推动普通高中教育多样化特色化发展。实施职业教育“双高”、“双优”计划,推动部区共建“技能内蒙古”,对接重点产业和市场需求深化产教融合、校企合作。优化高校设置和专业布局,加大部区共建“双一流”高校力度,促进教育更好适应高质量发展需要。

切实保障人民健康。推进疾控体系改革,提升基层疫情检测预警、应急处置和定点医院救治能力。加快区域医疗中心建设,实施公立医院高质量发展促进行动,推进紧密型县域医共体试点建设,落实保护关心爱护医务人员长效机制。加强京蒙、沪蒙医疗机构合作,全面实施中医药(蒙医药)振兴发展重大工程。加大常见病医疗药品和医用耗材集中带量采购力度,扩大妇女“两癌”筛查覆盖面,提升重点人群家庭医生签约率,深化医保支付方式改革,努力减轻群众就医负担。

切实加强社会保障。深入实施全民参保计划,基本养老保险参保人数增加40万人、参保率提高到86%以上,落实企业职工基本养老保险全国统筹制度,建立地方政府补充基金投入长效机制。推进基本医疗保险、失业保险自治区级统筹,优化跨省异地就医直接结算。保障群众基本住房需求,实施城镇老旧小区改造21.37万户、棚户区改造1万套,建设保障性租赁住房1.2万套。高度重视“一老一小”问题,推进居家社区机构养老服务协调发展,构建县、乡、村三级养老服务网络,推动新的生育政策落地见效,调动多方力量增加养老、托育服务供给。全面落实妇女儿童“两纲”目标任务,加强未成年人保护。完善社会救助体系,做好低保、特困人员、残疾人、孤儿等救助保障工作。深化殡葬改革,补齐殡葬领域服务短板。

提升公共文化服务水平。培育和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深化文明创建,深入实施新时代公民道德建设“十大行动”。加强重点文物和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利用,推进长城、黄河国家文化公园和辽上京国家考古遗址公园建设。深化拓展智慧广电工程,支持乌兰牧骑、新闻广电、文艺创作事业守正创新发展,讲好中国故事、内蒙古故事。完善公共文化设施网络,打造群众身边的精神文化家园。开展全民健身和冰雪运动,办好第十五届全区运动会、第六届全区残疾人运动会。

(七)着力巩固发展团结和谐稳定局面,筑牢祖国北疆安全稳定屏障。牢牢把握边疆民族地区在国家推进现代化建设大局中的使命和任务,做实做细维护和谐稳定各项工作,让民族团结之花常开长盛,让祖国边疆稳定常筑长固。

持续巩固发展民族团结大局。紧紧围绕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加强和改进民族工作,全面推广普及国家通用语言文字,扎实推行使用国家统编教材,传播推广更多各民族共享的中华文化符号和中华文化形象,让“三个离不开”、“五个认同”思想和“四个与共”理念在各族人民心中深深扎根。深入持久开展民族团结进步创建,深化互嵌式社会结构和社区环境建设,加强各民族交往交流交融,促进各民族像石榴籽一样紧紧抱在一起,共同呵护“模范自治区”崇高荣誉。深入贯彻落实全国宗教工作会议精神,坚持我国宗教中国化方向,整治非法宗教活动,依法管理宗教事务,不断促进宗教和谐。

科学有力抓好疫情全链条精准化防控。将疫情防控要求落实到一切经济社会活动之中,以最强的责任感和执行力抓好外防输入、内防反弹,坚决防止突发疫情冲击安全稳定大局。强化口岸风险隐患专班排查、专项演练、专业管控,强化口岸城市疫情防控资源布局和应急救治能力建设,强化人、物、环境闭环管理。细化常态化防控措施,健全多点触发监测预警机制,动态完善应急预案,加强疫情应急能力建设,既要确保一旦出现疫情能够快速有力处置,又要尽最大努力减轻代价、减少影响。

深入推进平安内蒙古建设。把为党的二十大胜利召开营造良好环境摆在第一位,全力做好北京冬奥会、冬残奥会服务保障工作,将所有措施筹备在前、落实到位。深化“枫桥经验”内蒙古实践,提升市域社会治理水平,健全社会工作体系,有效化解信访积案。强化食品药品安全监管,加强生物安全风险防控。强化安全责任落实,开展重点领域安全生产起底式排查整改,高质量完成安全生产专项整治三年行动任务。加强应急救援力量、应急物资储备、区域性应急救援基地和应急管理信息化建设,提高防灾减灾救灾能力。支持国防和军队建设,做好国防动员、军民融合、人民防空等工作,健全退役军人工作体系和保障制度,军政军民团结一心守护祖国北疆安宁。

四、全面提升政府治理能力和水平

新时代政府工作必须有新标准新质量、新作为新形象,政府自身建设必须有新加强新跃升。

旗帜鲜明讲政治。深入学习贯彻党的十九届六中全会精神,推进党史学习教育常态化长效化,深化对党忠诚教育,不断提高政治判断力、政治领悟力、政治执行力,坚决拥护“两个确立”,坚定做到“两个维护”,始终在思想上政治上行动上同以习近平同志为核心的党中央保持高度一致。

一门心思抓落实。紧紧围绕党中央决策部署,按照自治区党委工作要求,不折不扣抓好落实,百折不挠推动落实。坚持岗位就是责任、职位就是责任,坚决杜绝不落实、落不实的现象。工作举措要更严、更细、更实,让一线工作成为常态、闭环落实形成长效,持续为基层减负,坚决反对不担当、不作为、慢作为、装样子、搞花架子、盲目铺摊子,定下的事要紧抓快办、见效果、有结果。

用心用情办实事。认真践行以人民为中心的发展思想,把群众的小事当大事,把群众的急事难事当要事,持续推进“我为群众办实事”。走好新时代党的群众路线,各级政府要建立领导干部接访机制,面对面倾听群众诉求,实打实解决群众问题,真心实意为企业服务。严格控制“三公”经费,自治区本级非重点、非刚性支出预算再压减29.5亿元,带动各级各地节支节约,坚决反对铺张浪费、大手大脚,用好每一分钱、办好每一件事。

清正廉洁干事业。全面落实管党治党责任要求,严格执行中央八项规定精神,严格遵守各项纪律规矩,防止党内政治生活庸俗化、交易化,对“四风”问题特别是形式主义、官僚主义问题露头就打,对贪腐现象坚决做到零容忍,使严的主基调在政府系统一贯到底,努力营造风清气正、干事创业的政治生态。深入推进法治政府建设,坚持用制度管权管事管人,健全守信践诺机制,言必信、行必果,决不能“新官不理旧账”。自觉接受人大监督、政协监督、监察监督、司法监督、统计监督、社会监督、舆论监督,强化审计监督,习惯在监督下开展工作,善于在监督中履职尽责。

各位代表!新时代赋予我们光荣使命,新征程召唤我们砥砺前行!让我们更加紧密地团结在以习近平同志为核心的党中央周围,在自治区党委的团结带领下,同全区各族人民一道,牢记嘱托、感恩奋进,守望相助、团结奋斗,以优异成绩迎接党的二十大胜利召开,为建设亮丽内蒙古、共圆伟大中国梦作出新的更大贡献!

投稿与新闻线索:陈女士 微信/手机:13693626116 邮箱:chenchen#bjxmail.com(请将#改成@)

特别声明:北极星转载其他网站内容,出于传递更多信息而非盈利之目的,同时并不代表赞成其观点或证实其描述,内容仅供参考。版权归原作者所有,若有侵权,请联系我们删除。

凡来源注明北极星*网的内容为北极星原创,转载需获授权。

光伏项目查看更多>风光火储一体化查看更多>内蒙古光伏市场查看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