登录注册
请使用微信扫一扫
关注公众号完成登录
我要投稿
1月13日,吉林经开区管委会关于印发《吉林经济技术开发区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十四五”规划》的通知,其中提到:综合利用能源资源。大力实施清洁能源建设规划,推广使用生物质、天然气、太阳能等清洁能源,替代煤炭、重油等高污染燃料使用。积极推进水力、太阳能光伏发电、生物质能利用等可再生能源发展,不断提高新能源在能源消费中的比重,加快构建新能源产业链。力争到2025年,单位规模工业产值综合能耗下降至0.76吨标煤/万元,年均综合能耗下降率3%。
原文如下:
吉林经开区管委会
关于印发《吉林经济技术开发区国民经济
和社会发展“十四五”规划》的通知
吉经开管发〔2021〕87号
各相关单位:
《吉林经济技术开发区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十四五”规划》已经管委会同意,现印发给你们,请认真组织实施。
吉林经开区管委会
2021年9月7日
吉林经济技术开发区
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十四五”规划
“十四五”时期,是吉林经开区推进产业转型升级的攻坚期、实现高质量发展的关键期和高水平实现“二次创业”的决胜期。科学编制《吉林经济技术开发区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十四五”规划(2021-2025年)》,是指导吉林经开区未来五年发展的宏伟蓝图和行动纲领,是吉林经开区管委会履行经济调节、市场监管、社会管理和公共服务职责的主要遵循,也是编制和实施各类规划、计划以及制定相关政策的重要依据,对吉林经开区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目标的实现具有十分重要意义。
第一章发展基础与挑战机遇
“十三五”时期是吉林经开区经济社会发展具有重大历史意义的五年,面对错综复杂的外部环境和改革发展的繁重任务,全区始终坚持把创新、协调、绿色、开放、共享的发展理念贯穿于经济社会发展全过程和各领域,以发展理念转变引领发展方式转变,以发展方式转变推动发展质量和效益提升,经济社会实现了平稳健康发展,努力走出一条总量更大、质量更高、效益更优、后劲更强的转型发展新路。
第一节现实基础
“十三五”期间,吉林经开区作为吉林市产业发展重要载体,面对错综复杂的宏观环境和艰巨繁重的改革发展任务,在市委、市政府的正确领导下,认真落实中央“四个全面”战略布局和省委提出全面振兴、全方位振兴发展要求,围绕吉林中部创新转型核心区和长吉产业创新发展示范区建设,攻坚克难、开拓创新,经济社会实现了长足发展。
——经济总量稳步提升。“十三五”期间,经济保持较好增长势头,2020年末,全区实现地区生产总值40.8亿元,是2015年的1.36倍,年均增长6.38%;规模工业增加值21.5亿元,是2015年的1.5倍,年均增长8.36%,是带动全区产业发展的重要力量;全口径财税收入5.25亿元,是2015年的1.2倍,年均增长3.66%;地方级财政收入3.1亿元,是2015年的1.3倍,年均增长5.5%;固定资产投资累计达到100亿元,是“十二五”时期的6倍;进出口总额突破5亿美元,达到5.8亿美元,占全市进出口总额比重超40%,是2015年的3.2倍,年均增长26.4%;其中出口总额3.8亿美元,是2015年的2.5倍,年均增长20.4%。
——产业结构优化明显。2020年末,三次产业结构不断优化,比重由2015年的1.3:86.0:12.7调整到1.4:68.2:30.4;主导产业日益突显,形成以精细化工、生物、医药、新材料为主导的新型产业发展格局,精细化工产业实现产值106.5亿元,占比55%;生物产业实现产值33.4亿元,占比17.2%;医药产业实现产值14.9亿元,占比7.7%,新材料产业实现产值6.7亿元,占比3.5%。四大主导产业占全区工业经济总量83.3%。现代物流等现代服务业得到有效推进,服务业比重达到30.4%,比2015年提高17.7个百分点,年均增长8.5%;产业结构进一步优化。
——自主创新成效凸显。“十三五”期间,持续加大投入,健全平台功能,强化自主创新、集成创新和引进消化再创新,创建国家级科技企业孵化器1个、省级特色产业基地(园区)3个、省级科技企业孵化器3个,研发服务机构达到39家,培育高新技术企业10家。承担国家和省市科技发展计划项目100余项,取得科技研发成果82项,其中达到国际领先(先进)水平17项、国内领先(先进)水平57项,科技成果转化率近70%。碳纤维原丝成本大幅降低并形成规模,T400大丝束碳纤维实现真正意义的工业化生产。
——项目建设成果丰硕。“十三五”期间,紧盯长三角、珠三角、京津冀等重点区域,抓住多省化工产业转移契机,密集开展招商引资活动,先后引进域外企业40余户,其中精功集团、四环制药、海默拉特等国内外知名企业成功落户。累计落地建设5000万元以上重点项目63项,完成固定资产投资100余亿元,特别是近两年来,通过创新出台《清理闲置及低效利用土地实施意见》《产业转型升级与创新发展引导资金管理办法》,大力实施土地清理盘活,累计清理17宗、共2平方公里闲置低效利用土地,盘活山梨酸、伊诺华化工、嘉达慧宇等“双停”企业27户,成功引进海默拉特、苏科化学等域外投资企业近30户,全部建成后可新增产值116亿元,新增税收近10亿元。
——基础设施日臻完善。20.4平方公里国批面积基本开发完成,累计完成城建投资110亿元,完成建设主次道路26条、蒸汽管网12公里、给排水管网37公里,“三横两纵”主干路网拓展延伸,“七通一平”配套设施功能完备。生活供水能力达到8万立方米/日、工业供水10万立方米/日、污水处理能力3万吨/日,供汽能力260吨/小时。精细开展市容管理,精致实施绿化彩化,精心组织村屯整治,全面落实河长制、路长制,经开“颜值”不断刷新,倍受各界高度评价。立足当前,着眼长远,大手笔启动北区开发,14.3平方公里规划调整成功获批,备留转型发展充裕空间。区域环评顺利通过验收,11项基础设施专项规划调整及重点配套工程方案编制完成,九江大路西段等19条道路推进顺利,北区开发迈出坚实步伐。
——体制机制创新卓著。“十三五”期间,重点推进投融资、土地管理、人才引进等领域的体制机制创新,为开发区积蓄了发展后劲。一是创新投融资机制。紧紧抓住城发集塑、君旺股份等“新三板”上市企业转板契机,创新实施股权投资2.73亿元,预计未来5年左右时间,可实现近25亿元的投资收益。二是创新破解征收难题。在土地征收模式、补偿方式和监督机制等方面大胆创新,先行先试,探索出“全有全无”“均价补偿”“阳光征收”“廉洁征收”等征收办法,有效破解了土地制约瓶颈,38个征收项目、近5平方公里土地征收到位,保证大项目落地建设。2017仅用1个月就完成九东村199户房屋、43万平方米土地征收工作,签约率100%。三是创新引进高端人才。出台支持鼓励科技创新和扶持碳纤维产业发展等政策,引进马宁宁、杨春才、江加标等3名“国千”专家,博士后科研工作站1个(吉林化纤)、院士工作站2个(吉林化纤、博大生化)。高薪定向招聘29名全国985、211重点高校应届硕博学子,通过导师制、基层锻炼、区聘市用、区聘企用等多种方式,进行综合培养和全面锻炼,力促尽快成为业务骨干。
——社会民生明显改善。坚持以人为本、发展为民,立足实际,尽力而为、量力而行,持续开展安居、就业、卫生、教育等民生实事。目前,区内农村泥草房、社区危房、暖房子工程、老旧小区综合改造全面完成,消除棚户区90%以上,惠及百姓2万余户。年均开发就业岗位3300余个、转移农村劳动力1100余人、安置失业人员500余人,失地无地农民社会救助率、城镇零就业家庭援助率和城镇居民医疗保险参保率100%、城乡居民社保参保率99%。公共卫生、基本诊疗服务实现全覆盖,义务教学、特色办学同步提质,重点高中录取率屡创新高。脱贫攻坚任务提前完成,16户贫困户脱贫出列,百姓福祉持续提升。
第二节发展环境
“十四五”时期,是全面开启社会主义现代化强国建设新征程的重要机遇期,也是我国改革开放以来国内外经济形势最为复杂的时期。
从国际看,世界格局和政治力量加速演变,国际经贸合作格局进入艰难重构期,经济震荡徘徊、增长乏力。但经济全球化符合历史发展潮流,多边贸易体制符合多数国家利益,新一轮信息革命和产业变革蓄势待发,将促使各国在更大范围、更高层次、更广领域参与全球合作与竞争,为世界经济增长提供有利支撑。
从国内看,受发达国家高端打压和发展中国家中低端挤出双重挤压,加之国内成本快速上升、金融去杠杆、环保约束强化等方面影响,经济下行压力增大,发展不平衡、不协调、不可持续问题仍然突出。但我国经济发展方式加快转变,新的增长动力正在孕育形成,消费结构逐步升级,新技术、新业态、新模式大量涌现,经济长期向好基本面没有改变。随着“一带一路”、国家大数据、美丽中国、健康中国、“碳中和”等新战略、新目标全面实施,将进一步推动创新、协调、绿色、开放和共享发展。
从全省看,东北亚国际局势趋好,国家“一带一路”战略、东北老工业基地全面振兴及吉林“一主六双”等战略深入实施,为我省发展创造了良好外部环境。吉林多年累积的老工业基地振兴、沿海开放战略实施、良好生态资源及科技人才等优势,为积聚和释放发展动能创造有利条件。但吉林长期积累的结构不优、体制不活、发展不畅等问题依然突出,现阶段更凸显有效需求不足、创新能力不强、人口严重流失等新问题,这些矛盾问题不仅严重影响经济社会健康持续发展,而且可能引发系统性风险,必须下大力气解决。
从全区看,经过多年稳健发展,对外影响和综合实力大为增强,精细化工、新材料、生物医药等主导产业成熟定型,为未来发展奠定坚实基础;新区开发全面铺开,为构建未来发展格局、推动产业升级预留发展空间;一大批重大产业项目落地建设,为后续发展提供强劲动力。同时,也必须看到经济发展粗放、创新能力不强、产业层次不高、增长动力不足等发展短板;生态环境质量与百姓要求和期望还有差距,环境污染治理任务仍然艰巨。
综合判断,未来五年,是吉林经开区“二次创业”“高质量发展”重要机遇期,必须准确把握深刻变化,积极有效应对各种风险挑战,着力在做大经济总量、提高发展质量、优化产业结构、增强创新动力、补齐民生短板上实现更大突破。
第二章指导思想与发展目标
第一节指导思想
以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为指导,全面贯彻落实党的十九大、十九届三中、四中、五中全会精神和吉林市委、市政府总体部署,坚持新发展理念,以“二次创业”为统领,以经济社会高质量发展为主线,以加快产业结构调整、优化升级为目标,充分依托地理区位、资源禀赋、产业基础、科技创新等优势,紧抓东北老工业基地振兴、长吉图开发开放等国家战略机遇,强化政策引领,加大科技创新,承接产业转移,拓展产业链条,努力将经开区打造全市转型升级创新发展示范区、高质量发展引领区。
第二节基本理念
——坚持创新发展。切实把创新摆在发展全局的核心位置,贯穿于一切工作之中。突出企业创新主体,不断推进机制创新、管理创新、产业创新,积极探索创新发展新模式、新途径,着力构建能够充分激发发展活力的市场环境和生态体系。
——坚持协调发展。牢牢把握发展基础优势和特点,正确处理发展中的重大关系,坚持产业统筹发展,促进优势产业、新兴产业有序协调发展,推进制造业、服务业协调互动发展,推动形成与经济发展相匹配的社会事业发展。
——坚持绿色发展。坚定走资源节约和环境保护发展之路,特别注重材料绿色化、制造过程低碳化、资源利用循环化,力争以更少的资源环境代价,获得更多的经济社会效益,促进经济、社会、环境协调和可持续发展。
——坚持开放发展。更加注重以对接城区和融入长吉一体化、长吉图区域发展,拓展开放合作领域和空间。强化制度建设,推进体制机制创新,着力加强江浙区域对口合作,积极融入长吉图一体化发展,积极融入“一带一路”、中蒙俄开发开放建设,加快增强国际经济竞争力。
——坚持融合发展。依托国家产城融合示范区,坚持依产兴城,以城促产,通过优化资源配置,加强区域合作,完善共享机制,促进城际间产业错位发展,区域内产业间协同耦合发展,提升产业整体发展水平。
——坚持共享发展。更加注重以人为本发展理念,积极有序推进农业转移人口市民化,稳步推进基本公共服务常住人口全覆盖,加快新型养老体系建设和教育卫生文化等社会事业均等化发展,强化社会保障,促进社会公平正义,切实提升居民幸福指数。
第三节发展布局
立足发挥产业、区位优势,着眼吉西北四区互联互通、协同发展,以“东优、西进、南接、北拓”为导向,按照“生产空间集约高效、生活空间宜居适度、功能分区合理”原则,进一步优化空间发展布局,有效整合要素资源,放大结构效应。东区在现有基础上,通过加强停产、半停产企业启动,加大闲置低效利用土地清理,加快相关产业项目引进,坚决防止产业项目随意摆放,进一步明晰产业空间布局。北区突出整体协调与产业拓展承载功能,重点发展精细化工、新材料及装备类产业,形成区域互补互通、相互协调、集约高效发展。西区以吉林自贸区经开片区建设为依托,重点发展现代物流、跨境电商、商贸服务、房地产业等生产性服务业及冰雪装备类产业,加快服务配套建设,促进人口集聚,带动建设吉林市北部工业新城。
第四节规划目标
“十四五”期间,围绕经济社会全面转型升级和推动高质量发展总体目标,科学规划空间布局,不断优化经济结构,努力打造现代产业体系;加快完善市场体系,大力提高治理能力,全面提升宜居宜业宜产城市品质,创造满足高质量发展需求新环境。
——经济实力更快提升。到2025年,经济总量快速提升,地区生产总值达到80亿元,年均增长14.4%;规模工业产值达到390亿元,年均增长15.0%。财政保障能力显著增强,地方财政收入达到9亿元,年均增长10.8%;纳税超1000万元企业达到20户。累计完成社会固定资产投资120亿元以上。
——经济结构更加优化。三次产业占比更为合理,到2025年,三次产业比重调整为0.5:64.4:35.1,第三产业比重提高1.5个百分点,经济发展协调性进一步增强。主导产业集群化、链式化发展成效显著,占经济总量80%以上;百亿元产业板块发展到2个、50亿级产业板块3个、百级亿企业达到2户、10亿级企业10户以上。
——创新动力更为增强。到2025年,主导产业研究与试验发展(R&D)经费投入强度达到5%以上,培育科技创新型企业50户;新增高新技术企业10户,累计达到30户;院士工作站、企业技术中心等企业自主研发平台15家以上。新增域内主板上市企业3户以上。
——城市建设更赋魅力。产城融合初见成效,公共服务均等化水平、区域协调发展水平居全市前列;净化美化全面提升,城市环境特色突显;资源消耗、建设用地、碳排放总量得到有效控制,主要污染物排放总量大幅减少,能源资源开发利用效率大幅提高;水体治理成效显著,地表水劣V类水质全面消除,主要河流、重要水体水质达到或优于Ⅲ类;大气治理成效明显,PM2.5浓度显著下降,平均空气质量优良天数占比提高到75%以上。
——区域发展更相协调。区域协调、城乡统筹发展体制机制日臻完善,全域空间布局更加优化,三区联动、产城融合、乡村振兴协同发展,新型城镇化加快推进,功能互补、特色鲜明、优美宜居的现代工业新城形态基本形成。
——人民生活更具幸福。公民文明素质和社会文明程度显著提高,教育、文化、卫生等公共服务体系更加完善,居民健康水平继续提高,社会保障体系更加健全。城镇常住居民可支配收入、农民人均纯收入年均增长3%和7%左右。低保水平逐年提高,低收入群众收入持续较快增长,率先全面消除年收入10万元以下经济空白村。社会治理更为高效,公民权益和社会公平正义得到切实保障。
第三章构建现代产业体系,夯实高质量发展基础
突出高端、绿色、智能、高效,统筹优化产业布局,以重大产业项目带动提升发展“四大产业”,加快发展现代服务业,加快形成以高技术产业为引领、新兴产业为主导、传统优势产业为支撑、三次产业融合发展的现代产业体系。
第一节大力发展壮大主导产业
充分利用现有和潜在优势,把握产业发展趋势,引导技术、资金、人才、土地等资源要素向主导产业集聚,不断提升精细化工、生物、医药、新材料等四大主导产业,努力打造成为产业升级的突破口,经济增长的新引擎。
——以高端化学品为主导的精细化工产业。坚持原料路线多元化、产品加工精深化、产业发展集群化原则,依托吉化及园区现有化工原料优势,以苯胺及环氧乙烷等特色产业链为龙头,重点发展专用化学品、医药中间体、新能源化学品、各种制剂、汽车化学品等高附加值的精细化工产品。培育和建设一批具有自主知识产权及核心竞争力的骨干企业,打造中国知名精细化工产业基地。到2025年,精细化学品生产规模达到350万吨,产值达到190亿元。
——以生物资源转化为主导的生物产业。以区内现有生物乙醇为基础,不断提高生物资源加工规模和加工深度,加强生物与汽车、轻纺、食品、医药、能源等产业深度融合,推动生物基产品及其衍生物重点在化工、能源、医药、建筑材料、日用调味品等方面应用,努力构建融先进生物产品与生物能源综合利用为一体的现代生物产业链,建成国内重要的生物产业基地。到2025年,生物乙醇规模达到130万吨,产值达到50亿元。
——以高端医药中间体为主导的医药产业。依托北沙制药、四环制药、康乃尔圣业原料药等骨干企业,充分发挥石化化工基础原料优势,引进和联合国内外领先企业,大力推进市场需求量大、生产前景好的抗感染、抗肿瘤、抗心脑血管病类新产品药物的开发与产业化,加快新药、仿制药转化与提升,打造石工产品-化学原料药-化学制剂药和食品、保健品、化妆品等相关配套产业链,做大做强化学原料药(医药中间体)制造产业集群。突出生物诊断制剂、慢性病治疗药物,如抗生素、靶向药物,通过引进国内已通过GMP认证企业,加快布局,带动生物制药相关产业发展,努力打造国内重要原料药生产基地,到2025年,医药产业产值达到50亿元。
——以碳纤维、聚酰亚胺纤维为主导的新材料产业。以国家级吉林碳纤维高新技术产业基地建设为核心,依托现有产业发展基础,加强技术研发与新工艺应用,努力降低新材料生产成本,加快推进系列高端碳纤维、聚酰亚胺纤维及其复合材料研发制造,积极开发下游制品,不断拓展新材料在航空航天、汽车、轨道交通及军工民品装备领域应用。同时,加快新材料品种项目引进、开发与应用,建设国家级技术领先的碳纤维、聚酰亚胺纤维新材料研发、生产及装备制造基地,打造“中国碳谷”。到2025年,特种纤维规模达到20万吨,产值达到70亿元。
——品牌食品产业。积极培育和扶持规模大、实力强、具有辐射带动作用的品牌食品加工企业,着重引进采用高新技术,以精、深加工为主,以中高档功能性产品为导向的大、中型食品加工企业,依托吉林农林牧产品的丰富资源优势,继续扩大农副产品深加工产业规模。鼓励和扶持加工企业向高科技、标准化、绿色化、功能型方向发展。深度开发食品加工产业链,全面扩展品牌化、产业化经营模式,提高产品附加值和食品加工业综合效益。继续做大娃哈哈、中粮集团、黑沃土绿色食品等一批市场前景好、技术力量强、生产规模较大的加工龙头企业。扩大粮油加工生产能力,加快发展方便食品、新鲜天然食品、速冻食品和保健食品,做大做强饮用水、功能饮料、乳制品加工、农副产品深加工等产业,形成粮油食品加工基地。到2025年,食品加工规模达到100万吨以上,加工产值力争突破20亿元。
——装备制造业。依托长吉图机械电子及装备制造产业基础优势,大力发展通用设备制造业、专用设备制造业、交通运输设备制造业和电子设备制造业。促进装备制造产业特色化、规模化发展,形成区域性的装备制造产业基地,为汽车、化工、食品、能源等产业提供零部件、压力容器、机械、电子配套产品。扶持现有企业发展壮大,建成智能装备制造产业园等一批重点项目。到2025年,装备制造业产值达5亿。
第二节改造提升传统产业
——品牌食品产业。积极培育和扶持规模大、实力强、具有辐射带动作用的品牌食品加工企业,着重引进采用高新技术,以精、深加工为主,以中高档功能性产品为导向的大、中型食品加工企业,依托吉林农林牧产品的丰富资源优势,继续扩大农副产品深加工产业规模。鼓励和扶持加工企业向高科技、标准化、绿色化、功能型方向发展。深度开发食品加工产业链,全面扩展品牌化、产业化经营模式,提高产品附加值和食品加工业综合效益。继续做大娃哈哈、中粮集团、黑沃土绿色食品等一批市场前景好、技术力量强、生产规模较大的加工龙头企业。扩大粮油加工生产能力,加快发展方便食品、新鲜天然食品、速冻食品和保健食品,做大做强饮用水、功能饮料、乳制品加工、农副产品深加工等产业,形成粮油食品加工基地。到2025年,食品加工规模达到100万吨以上,加工产值力争突破20亿元。
——装备制造业。依托长吉图机械电子及装备制造产业基础优势,大力发展通用设备制造业、专用设备制造业、交通运输设备制造业和电子设备制造业。促进装备制造产业特色化、规模化发展,形成区域性的装备制造产业基地,为汽车、化工、食品、能源等产业提供零部件、压力容器、机械、电子配套产品。扶持现有企业发展壮大,建成智能装备制造产业园等一批重点项目。到2025年,装备制造业产值达5亿。
第三节大力培育头部企业、壮大板块经济
突出头部企业主导地位,大力实施企业规模化、科技化、高端化培育计划,重点培育化纤集团、燃料乙醇公司、康乃尔化工、四环制药等一批有竞争力的领军企业,支持建立由头部企业牵头、上下游产业链企业共同参与的产业板块战略联盟,开放龙头产业资源,在持续颠覆自身发展的基础上,积极寻找企业第二曲线,努力构建多方共赢发展生态,带动发展壮大精细化工、生物、化学纤维、化工新材料和医药五大板块,到2025年,形成百亿级板块2个,50亿级板块3个。
强化骨干企业中坚作用,积极实施重点企业培育工程,扶持乐斯化学、苏科化学、北沙制药等一批主业突出、核心竞争力强、同行业领先的骨干企业。到2025年,培育产值超过100亿元企业2户、超50亿元企业2户、超10亿元企业20户,骨干企业产值占规模工业产值80%以上。
第四节加快发展现代服务业
围绕企业日益增长的原材料及产品运输需求,对企业经营相关的管理、财务、法律、招聘等服务需求,企业工作人员及新增人口对便利生活的配套需求,积极引导和推动现代服务业的发展,形成以现代物流业为主,兼顾发展金融服务业、专业服务业和商贸流通及高端房地产业的现代服务业格局,加快实现由工业园区向生态工业新城转型,优先发展现代物流等生产性服务业,提质发展健康养老服务等生活性服务业,提升服务业发展质量,力争2025年服务业增加值占生产总值比重提高4个百分点,更好服务于制造业发展,不断提高居民生活水平。初步形成示范区商务中心区雏形。
一、优先发展生产性服务业
有效促进制造业与生产性服务业融合互动发展,积极发展现代物流、研发设计、现代金融、总部经济、节能环保服务等生产性服务业。加强现代物流、保税中心、研发基地、工业设计基地等生产性服务基地建设,提升物流产业集聚度与竞争力,加强研发、检测、信息、培训、交易等公共服务平台建设,推动生产性服务业向专业化和价值链高端延伸,形成特色生产性服务业与制造业互促共进发展格局。
——集聚发展现代物流业。以吉林自贸区吉林片区、吉林保税物流中心建设为契机,依托域内企业巨大原料、产品等货物运输总量优势、交通便利优势及近邻市区的区位优势,有效整合区内现有各种物流要素和资源,加快建设现代物流基地,大力发展以运输、仓储、装卸、加工、整理、配送、报关、检验为主要服务的第三方物流,以及区域农产品及冷链物流配送服务,不断延伸物流产业链条,构筑以现代物流企业为龙头,以各生产和供应实体为节点,以配送中心、交通网络为纽带的现代物流产业体系,满足域内及周边地区企业专业物流服务需要,降低企业物流成本,形成吉林市区域性物流中心。支持社会资本投资建设第四方物流平台,以互联网、物联网技术加快促进传统物流向现代物流转变。力争到2025年,努力建成吉西北重要多式联运中心和供应链管理中心,现代物流业收入达到10亿元以上。
——适度发展生产配套服务业。在完善区域服务功能基础上,为引领智慧园区建设和产业集群发展,面向全区生产服务业需求,积极探索生产服务业与制造业有机结合、相互促进的发展新模式,在大力发展物流业保障工业企业原料和产品运输同时,积极引进国内外各类科技服务、金融、证券、保险等金融机构,为工业的发展提供资金保障;适时发展高端商务服务区,促进专业市场、工业品研发设计和展示、技术转移、检验检测、职业培训、信息咨询、中介服务、融资担保等配套生产服务业集聚化发展,全面提升产业发展综合服务功能。
——配套发展节能环保服务业。加强政策扶持和引导,完善节能环保产业服务体系,加快推进园区污水处理设施改造升级,推广垃圾处理、危险废物安全处置、农村污染源治理等技术与装备服务,大力推行合同能源管理,积极发展环境工程总承包,加快节能环保新技术、新产品的推广应用。重点发展生态效率评价、清洁生产审核、环境影响评价、环境监测、环境投资及风险评估、环境保险理赔等节能环保咨询技术服务、合同能源管理及环境工程总承包等。
——加快发展跨境电商业。依托吉林自贸区吉林片区、吉林保税物流中心建设,构建各类企业开放、多维、立体的多边经贸合作模式,拓宽共同进入国际市场的路径,促进多边资源的优化配置与企业间的互利共赢,重点发展新型第三方电子交易平台,支持企业利用互联网开展大额国际贸易批发业务、小额在线支付贸易业务,鼓励有条件的企业建立独立的跨境交易网站。力争到2025年,跨境电子商务业交易额突破10亿元。
二、提质发展生活性服务业
以提升城市品位、满足消费需求为目标,突出“个性化、多样化、体验式、高品质”发展,推动生活消费方式向现代型、服务型发展,提质发展健康养老服务、现代商贸、社区服务和房地产业等生活性服务业,为扩大消费需求、拉动经济增长、保障改善民生提供持续动力和有力支撑。力争到2025年,生活性服务业收入达到10亿元。
——商贸服务业。充分发挥区域区位、产业、市场等综合优势,以西区开发为载体,围绕集商业、商务、展示、服务和社会活动于一体功能化趋势,不断优化调整商业用地,利用区域集散辐射能力和市场内在活力,建立“统一、开放、竞争、有序”的商品市场体系,合理布局商贸服务业及其关联行业空间和业态,大力引入现代商业业态,建设大型商业综合体,塑造现代化商业中心和商业街,构筑切合实际的商贸服务体系,提高资源配置效率,建设指导西区商业网点及其业态健康发展。同时,积极改造传统商贸服务业结构,利用现有专业市场,按照“尝试提升发展生活消费品市场和综合性市场”的原则,合理规划发展新的专业市场;按照便民利民原则,进一步完善落实商贸网点布局,加快社区、集镇商贸中心建设,发展人性化消费服务,形成比较完备的市场体系。力争到2025年,商贸服务业收入达到5亿元。
——房地产业。大力推进老旧小区改造和西区新城开发,围绕区域企事业单位职工商住,以及金融、总部经济、物流、商贸流通、商务服务业快速发展需要,进一步优化住房供应总量规模和区域分布,把控土地出让节奏,防止低水平建设,进一步引进优质企业参与房地产开发,依托西区开发建设,规划发展高端写字楼、住宅、医疗教育等房地产,适度发展物流、商业地产,以及休闲酒店式公寓、专家公寓、娱乐场所等地产业,以满足区域经济社会发展需求。大力发展城市开发经营服务、地产开发服务、房地产交易服务、房屋评估和测绘、房地产投资服务、房地产金融服务、物业管理服务、相关商务地产服务等。
——社区服务业。以便民服务、便捷消费为目标,以提高服务水平、服务质量为核心,全力推进社区服务业资源整合与品牌提升,重点发展家政服务、养老服务、社区照料服务、家教服务和病患陪护等业态。到2025年,全区基本建成覆盖城乡社会化服务体系。
第四章推进区域协调共进,重构经济发展新格局
充分发挥地理区位优势,不断优化区域空间布局,促进各类要素高效集聚,彰显区域发展主体地位,形成更加有效的区域牵引作用,进而促进吉西北“四区”及长吉区域互补、融合联动发展,构建层次清晰、优势彰显、融合互动、高质量发展新格局。
——统筹区内协同发展。吉林经开区地处吉林市北部工业片区核心,立足发挥产业、区位优势,着眼四大片区互联互通、协同发展,以“东优、西进、南接、北拓”为导向,打造吉林市北部副中心核心服务区。东区建成区着眼做大做强工业,发挥创新优势,进一步提升经济总量、经济质量、科技水平和城市管理能力。西区走产城融合创新发展之路,着力发展高端装备制造业、高端服务业,加快路网及公共设施建设,建成吉林市北部副中心城市综合配套区,形成以服务全区为主、辐射周边片区的现代服务业基地。北区依托航空产业园辐射带动作用,加快形成以高端装备制造业、现代物流、对外贸易于一体的面向长吉图、辐射东北亚的物流集散中心。南部区域加快承接中心城区金融、商贸、居住、休闲等生产生活性服务业转移,推动与城区融合互动发展。
——加快周边片区融合发展。吉林经开区地处吉西北“四区、一园”(高新北区、化工园区、金珠工业区、航空产业园)核心区域,充分发挥要素资源和吸纳人口集聚优势条件,未来紧紧抓住国家新型城镇化试点建设等有利机遇,统筹推进新型工业化和城镇化发展,走“以产为基、因产兴城、产城融合、协同发展”之路,稳固建成区工业基础优势,强化产业支撑,加快新区服务配套建设,促进人口集聚,努力打造吉西北“四区、一园”核心服务区,带动建设吉林市北部城市副中心、吉林市北部工业新城发展,打造全省中部产城融合新样板。
——推动区外联动发展。依托交通区位和合作基础,对接和担当省级层面赋予的战略功能,努力打造成为多重战略经济腹地和重要节点,真正实现长吉区域协同发展格局。加大吉林市保税物流中心与长春兴隆山保税区联动对接,复制一批投资管理、贸易便利化等改革试点经验,加快打造成为辐射东北亚重要贸易集聚地、跨境贸易外源地、对外加工贸易承接地,促进外贸提质提速发展。
——建设融入长吉协同发展战略先导区。依托区域产业、技术、人才发展基础,充分发挥毗邻长吉区位优势,率先融入长吉协同发展战略,打造吉林开放合作门户和新增长极。加强长吉两地通道对接、产业对接、平台对接、市场对接,吸引企业、资本、人才。主动承接产业转移,积极与中省直企业、金融机构、科研院所、高校等开展对接合作,深化与长吉产业发展对接协作、资源要素双向流动,建设长吉一体化发展新高地和东北振兴发展增长极。
——加快建设吉林北部中心城区。依托吉西北“四区”中心区位优势,以推动集中市场建设、基础设施一体高效、公共服务共建共享、产业专业化分工协作、城乡融合发展为重点,合理确定城市规模、人口密度、空间结构,促进与吉林市中心城市和周边城镇协调发展。加快推进西区重大基础设施建设,提升城市能级,更好发挥中心城市集聚辐射和带动效应,增强区域经济和人口承载能力。充分发挥科技和人才资源优势,提升科技创新策源能力,建设综合性区域科研中心。大力发展枢纽经济和总部经济,建设区域现代综合枢纽。加快产业转型升级,努力实现高质量发展,打造新型工业化的示范区,推进产城融合发展。
——构建国土空间开发保护新格局。立足区域资源环境承载能力,不断优化区域重大基础设施、重大生产力和公共资源布局,逐步形成城市、产业与生态三大功能区空间格局。重点扩大城市功能区发展布局高效集聚人口,扩充城市规模,优化产业功能区发展布局高效集聚产业,发展壮大主导产业,大力支持生态功能区聚焦保护生态环境和发展空间实现绿色发展,形成主体功能明显、优势互补、高质量发展的国土空间开发保护新格局。
第五章健全基础设施体系,大幅改善发展条件
“十四五”时期,要特别注重智慧城市发展理念,统筹加大传统基础设施和新型基础设施建设,推进公共基础设施一体化建设,提供优质高效的公共产品和公共服务,解决聚集规模扩张带来的外部条件改善,加快构建覆盖城乡、功能完备、支撑有力的基础设施体系,增强对经济发展的支撑能力、对城乡居民生活的保障能力。
第一节加强公共基础设施建设
一、主要路网建设
以贯通吉林市主城区、经开北新区、西区主要干道为目标,围绕松江北路、九江大路西段、杏林路、九溪路、九东路、昆仑街、规划一街、规划二街、双吉南路、双吉北路等一批园区配套道路为纵贯线的“六横四纵”重点项目,全面开展路网建设,加强新区与建成区(东区)、开发区与吉林市主城区联系,拓展发展空间,提高开发区基础设施承载能力,为城市发展创造有利条件。规划新修建道路35条,新增道路长度69.6公里,新增道路面积316万平方米。维修改造道路长度33.6公里,面积168万平方米;日供水能力达到10万吨,集中供热面积能力达到1200万平方米;敷设天然气管线40公里,供气能力达到1.8亿立方米。
二、配套基础设施建设
继续优化供水、污水处理、垃圾处理、通讯、变电站、燃气等配套设施服务区域及服务半径,全面提升园区建设和运行管理水平,不断增强园区综合承载能力,进一步提高能源资源利用率。
——给排水设施建设。重点对东区供水、排水、蒸汽管网进行升级改造,敷设主干路、次干路以及支路生活给水管网共约60公里,工业给水管网共约50公里。对建成区老旧给排水管网全部进行改造,改造道路约30万平方米、生活给水管网0.57万米、生产给水管网0.63万米、雨水管网1.34万米、污水管网1.22万米。
——垃圾处理设施建设。计划建设生活垃圾收集中转站1座(北区双吉附近),取消25座垃圾收集点实现生活垃圾不落地,设立分类垃圾桶。建设一体化水洗公厕4座(北区),配备无尘扫路车10辆(湿扫车辆5辆、干扫车辆5车辆),挂式桶垃圾压缩车4辆,道路宝10台。
——供热、蒸汽、燃气设施建设。在积极争取新上背压机组的同时,同步推进经开区综合智慧能源项目,一期40吨生物质锅炉力争2021年投入使用。加强蒸汽管网建设,沿九东路、九溪路、昆仑街、规划一街和规划二街建设配套蒸汽管网,总长约7.6公里。加快更换东区约30公里蒸汽管网管材、保温材质、隔热支座及内漏阀门,增加智能控制系统,实现远程控制阀门开闭。
三、信息化基础设施建设
围绕智慧城市建设总体要求,以国家大数据战略和“数字吉林”建设为引领,充分发挥“互联网+”智能化提升优势,持续保障信息化建设投入,全面实施“数字经开”行动计划,不断推进企业网络宽带、网络基础建设与其他基础设施同步规划、同步建设,扩大公共无线网络覆盖范围,建设“云”和大数据中心,加快推进新信息技术运用,为区内企业提供安全可靠、高效节能信息化监控服务。加快村屯及交通沿线通信信号覆盖,加速城乡光纤入户延伸,推进智慧城市、智慧政府、智慧民生、智慧产业等信息化应用,提高城市运行管理信息服务智能化水平,努力打造“智慧园区”。到2025年,4G互联网实现全覆盖,5G互联网普及率达到85%以上。在工业设计、物流集散、科技服务等领域大力建设产业互联网,增进两化深度融合,促进经济社会安全绿色发展。
第二节加快农村水利基础设施建设
大力推进水利基础设施和民生水利工程建设,实施一批水利水源工程和输水工程,实现农村饮水安全全覆盖,巩固提升农村饮水安全,提高城乡生产生活供水安全保障能力。加快解决工程性缺水问题,实施和规划建设引水、提水工程,有效解决工程性缺水问题。到2025年,城乡供水保证率显著提高,城乡居民饮水安全得到全面保障。建立完善防洪抗旱减灾体系,抓好二乜河、通溪河等中小河流治理工程及重要城镇防洪工程建设,进一步推进基层防汛抗旱体系建设,努力提高防汛抗旱综合应急反应能力。到2025年,满足国家要求防洪标准,消除洪涝灾害威胁。
第三节突出园区环境品质提升
发挥工业园区特色,按照“规划优、设计优、标准优、建设优、管理优”总要求,推进园区城市功能和环境提标提档。主动对接松花江清水绿带生态圈,推进“七边”环境卫生治理,实施一批“点线面区”提质改造项目。全面启动园区景观亮化提质改造工程。实施经开大街、九江大路、昆仑街等主干路网提质改造工程,建设一批具有园区特色的生态景观。提升园区建设标准,强化提质项目管理,发挥企业、社区、群众在城市管理中主体作用,强化基础设施维护管理,不断提高城市管理智能化水平。
第六章强化创新驱动,着力塑造经济发展新优势
继续做好国家专利产业化试点基地、国家碳纤维高新技术产业化基地创建,加快推进可持续发展创新基地建设;以提升市场主体创新能力和区域创新平台建设为重点,大力开展创新能力提升行动。到2025年,形成以企业为主体、市场为导向、政产学研紧密结合的区域创新体系,全区研发经费支出占生产总值比重达到3%,建成全省重点科技成果承接与转化基地。
一、强化企业创新主体地位
以企业需求为导向,以激发企业活力为核心,充分发挥企业技术创新主体作用和财政科技资金杠杆作用,激励企业加大研发投入,鼓励全社会科技资金投入,加快形成以政府投入为引导、企业投入为主体、社会资本广泛参与的多元化创新投入体系。到2025年,规上工业企业研发投入占主营业务收入的比重达到3%以上。支持有条件的企业采取并购、收购或直接投资等形式,积极融入全球研发体系,就地消化吸收国外先进技术,提升企业国际竞争力。支持企业产学研协同创新,重点鼓励一批“专精特新”科技型企业与中科院、北京大学、浙江大学等高校院所加强产学研用合作,围绕产业链进行合作研发,争取先进技术率先实现产业化。到2025年,高新技术增加值占工业增加值比重5%以上。
——环氧乙烷产业链。重点开发生物法聚乙二醇型功能表面活性材料,包括应用于水泥混凝土领域的聚羧酸乙二醇共聚物外加剂;应用于日化消费品配方组分的聚乙二醇醚非离子型表面活性剂等。
——苯胺产业链。重点开发苯胺下游产品,包括聚苯胺重防腐涂料;二苯胺及其下游橡胶助剂、染料;N,N-二甲基苯胺及其下游香兰素、香料;N-甲基苯胺及其下游汽油抗爆剂;聚氨酯及其下游聚氨酯弹性体、聚氨酯泡沫塑料、聚氨酯纤维、聚氨酯涂料等。
——高性能纤维及其复合材料。碳纤维方面,重点开发满足工业、民用用48K及以上低成本、高品质大丝束碳纤维预氧化、碳化及表面处理技术;满足军工、航空航天用高强高模型碳纤维生产技术;大丝束碳纤维预浸料展纤、快速浸润技术;碳纤维增强材料编织技术及装备;油剂和上浆剂谱系化;树脂基体材料谱系化;轻量化复合材料快速成型制造及大型结构复合材料成型制造技术;碳纤维复合材料回收再利用技术等。聚酰亚胺纤维方面,重点开发特种工程塑料及制品、耐热纤维和高强度纤维及织物、薄膜、泡沫、纳米无纺布等。差别化纤维方面,重点研发新型超细纤维、阻燃纤维、易染纤维、亲水性合成纤维、抗起球纤维、抗静电纤维、高收缩性纤维、新一代再生纤维素纤维制造技术等。
——生物技术及下游产品。重点开发非粮生物乙醇、生物柴油、生物燃气等生物能源产品制造过程的共性关键技术和专用设备,建立生物能源产品的规模化生产技术示范。开发山梨醇及其下游维生素C、乙二醇、丙二醇、聚醚多元醇;L乳酸及其下游聚乳酸、可降解塑料;丁二酸及其下游四氢呋喃、氨纶等产业化技术。开发生物肥料、新型动物疫苗和诊断试剂、动物用生物技术药物和兽药、生物饲料添加剂等技术。
——化学原料药及医药中间体。维生素方面,进一步提高维生素E生产技术水平,适时开发维生素B3、维生素A、β-胡萝卜素等品种。加快心脑血管等原料药与医药中间体的产业化开发,支持手性合成、酶催化等化学药制备技术的产业化应用,提升化学药工艺技术和质量控制水平。农药原药中间体方面重点开发高效、低毒、无残留新型药剂所需原药及中间体技术,以及开发绿色合成工艺。
——节能环保技术应用。加快发展高效节能、先进环保、资源循环利用关键技术装备、产品和服务,着力构建国内一流的节能环保产业创新生态系统。互联网+节能技术方面,重点发展基于互联网的智慧节能管理系统,开展秸秆智能生物质锅炉及相关配套设备等研发。清洁生产方面,重点开发节能环保共性关键技术的开发,降低工业生产过程中的废气、废液和固体废弃物的产生量。资源循环利用方面,重点开发工业废油、废水、污泥及有机固体废弃物的分解、生化处理及回收利用技术。
二、构筑技术创新平台
以建设企业技术中心、工程(技术)研究中心、重点(工程)实验室和研发联盟等技术创新平台为抓手,切实增强科技创新内生动力,重点创建区域性创新平台。发挥龙头企业创新引领作用,围绕四大主导产业,以产业共性、关键技术为重点,建设一批国家级、省级企业技术中心、工程实验室(研究中心)等,“十四五”末,建成省级以上企业技术中心10家以上。加快推进中国吉林国家碳纤维公共应用研发中心等建设应用,围绕精细化工、新材料、高端智能制造等重点领域开展技术攻坚,加强与大专院校、科研院所开展合作,吸引设立分支机构共建重点实验室、研究所、中试基地和博士后流动站,成果转化率达到80%以上。推进专利信息平台和专利数据库建设,提升知识产权创造、运用、保护和管理能力,力争培育市级以上专利示范企业20家以上。
——实施规模企业研发机构覆盖计划。重点支持规上企业建立企业技术中心、工程技术研究中心、科技创新基地等研发机构,梯次开展企业研发机构提档升级;支持骨干企业建设一批具有国际先进水准的科技创新平台,拓展完善区域创新网络,营造区域科技创新集群优势,提升产业整体竞争力。
——实施产学研协同创新工程。深化与高校、科研机构的战略合作,加快培育一批市场化导向的高等学校协同创新中心、产业研究开发院、行业技术中心等新型研发机构,示范带动关联企业协同创新发展。选择产学研结合基础好、创新氛围浓的科技型企业作为产学研合作示范企业,综合运用科技创新政策对示范企业产学研活动给予重点支持。完善产学研用协同创新机制,与相关院校共建区域性技术转移中心,为我区企业搭建与国内外知名高校、科研院所开展先进技术对接和技术转移的平台,促进重大创新成果在我区转化。
——不断完善创新平台建设。加快中国(吉林)碳纤维应用研发中心、精细化工中试基地、科技企业孵化器等创新平台建设。完善碳纤维及其复合材料研发小试、中试、检验检测、科研办公、金融管理等服务,全方位服务碳纤维行业的科技创新与产业发展,努力建设成为国内碳纤维行业新概念验证中心,科技企业孵化器,行业标准创新基地,碳纤维复合材料基因组互联网服务平台,最终建成国家碳纤维产业创新中心。同时,积极推进校地共建、大企业联合共建、政企共建、异地孵化等多元化孵化器建设模式,聚集政、产、学、研、金、介等优势资源,增强载体孵育能力。
——主动融入“长吉协同发展”战略。加强与长春新区在知识产权服务、科技金融服务、技术转移服务、检验检测认证服务和创业孵化服务等方面资源共享,完善区域协同创新配套,错位开展区域科技合作,大力拓展高性能纤维在新能源汽车、轨道交通、通用航空等领域应用,完善上下游一体化、产学研用协同创新机制,加快促进碳纤维全产业链创新发展。同时,充分发挥精细化工产业竞争优势,拓展产业发展空间,积极承接全省化工产业转移搬迁项目。
第七章建设和谐生态体系,守住生态环境生命线
“十四五”时期,要牢固树立“绿水青山就是金山银山”发展理念,特别注重以创建绿色安全化工示范园区为目标,将生态文明建设融入经济建设、政治建设、文化建设、社会建设各方面和全过程。把吉林经开区建设成为工业共生、物质循环、自然和谐为特征的资源节约型、环境友好型和低碳经济型开发区,实现绿色可持续发展。以“一江、两河”为重点,进一步完善“河长制”“路长制”等长效管理机制,推进水环境整治和水资源保护;更大力度开展重污染高排放行业专项整治,加快推进化工、医药、食品加工、农业养殖加工等重点行业污水治理,促进工业污水全域入网及集中深度处理达标排放;加快建设一批乡村污水处理设施,实现截污纳管;全面开展饮用水源环境整治和保护,完善河流水质监测布点,强化供水全过程管理,确保饮用水安全。到2025年,建成区绿化率达到40%以上,生活垃圾无害化处理率100%。
第一节推进低碳示范园区建设
强化规划引领作用。开展园区生态建设、污染控制和重点项目建设,要做好规划运行、管理和监督,设定科学合理目标指标,提出具备较强可操作性实施方案,并将目标任务细化分解到各部门,签订目标责任书,将建设目标指标纳入干部政绩考核体系,确保生态工业园区建设有序持续推进。
提升低碳经济理念。牢固树立绿色、低碳和循环经济发展理念,以建设建设国家级低碳经济示范园区为目标,全力推进能源构成低碳化、产业结构低碳化、社会生活低碳化。调整和改善能源消费结构,加大能源管理及重点用能单位监督力度,采用鼓励和惩诫方式改变企业以往粗放式能源管理,大力倡导企业清洁生产和居民绿色出行方式,以自然山体绿化、沿江绿带、小区绿化、道路隔离绿地等共同组成绿化体系,在减少碳排放的同时,增加碳汇能力。力争到2025年,碳排放总量较常规模式削减20%。
合理利用水资源。实施最严格的水资源管理制度,全面落实“三条红线”。采取综合性节水措施,加强对饮料制造等重点行业,娃哈哈饮料、顶津食品、黑沃土食品等重点食品饮料企业的工业节水;优化产业结构,优先发展生物医药、新材料等节水型产业;发展集中式污水处理设施和中水回用设施,节约新鲜水用量。通过全面运行污水处理厂、建设中水回用设施和雨水收集设施再利用等三大工程,将园区节水能力提升到一个新水平。
综合利用能源资源。大力实施清洁能源建设规划,推广使用生物质、天然气、太阳能等清洁能源,替代煤炭、重油等高污染燃料使用。积极推进水力、太阳能光伏发电、生物质能利用等可再生能源发展,不断提高新能源在能源消费中的比重,加快构建新能源产业链。力争到2025年,单位规模工业产值综合能耗下降至0.76吨标煤/万元,年均综合能耗下降率3%。
第二节加强大气污染防控
实现清洁能源全覆盖,逐步淘汰企业现有燃煤锅炉,削减主要大气污染物。对松花江热电有限公司、化纤集团有限责任公司、燃料乙醇有限公司等重点企业针对性开展大气污染物综合减排工作。加强工业废气的治理,在严格实施环境准入的基础上,积极推行化工行业挥发性有机物控制。
一、烟(粉)尘污染防治
1.加强涉粉煤灰企业监管。严格监控企业,确保在物料转移、加工施工、运输存贮等环节防尘抑尘措施到位,有效减少对环境的污染。
2.优化能源结构,推行清洁能源,大力推动企业燃气用电比重,促进清洁生产。
3.采取有效措施,控制道路交通扬尘。严格落实工程运输车覆盖要求措施,有效遏制道路遗撒,对主要干道适时提高抑尘喷水频次,减少二次扬尘。
4.加强建筑施工管理,严格实行喷水拆迁、封闭施工、残土密闭运输;加强堆放场扬尘管理,对产生烟尘、粉尘的物料堆放场所综合整治、规范管理,施行洒水抑尘、苫布覆盖、喷洒覆盖剂等措施,减少扬尘产生量,改善堆场周围环境状况。
二、二氧化硫污染防治
严格审核新、改、扩建排放二氧化硫的项目,严格监控排放二氧化硫的企业,应安装在线监测设施企业必须安装,强制要求采取有效除尘脱硫措施,并保持正常运行,减少二氧化硫的排放。
三、二氧化氮污染防治
引导改善能源结构,推广使用天然气和二次能源,加强对清洁能源的利用;推进燃煤企业采取烟气脱氮技术;大力减少机动车尾气污染排放。
四、VOCs污染防治
加强源头和过程控制,严格监管区内石油化工、涂料、农药生产、工业清洗等企业,对VOCs产生量大新上项目严格把关;着重末端治理与综合利用,推动企业在工业生产过程中积极做好VOCs回收利用、吸附排放、焚烧净化措施;鼓励企业研发应用新技术、新材料和新装备,减少VOCs产生和高效处置;做好日常运行与监测,鼓励企业自行开展VOCs监测,并及时主动报送监测结果。
第三节加强水资源污染防控
一、工业废水污染防治
1.大力推行企业清洁生产、回收利用、分类处理。鼓励企业应用清洁能源,积极节能环保,发展绿色经济,生产全过程排污达标;改进废水处理和回收利用技术;对工业废水进行分类收集处理。
2.加大工业产业结构的调整力度。按照2019版国家《产业结构调整指导目录》,积极引进鼓励类、严格把关限制类、坚决禁止淘汰类严控项目入区,对区内耗水量大、水污染物排放量大的企业,根据国家政策和省市要求逐步整改淘汰,推动促进工业企业主动治理污染,确保涉水工业企业污水排放稳定达标。
3.提高工业废水处理设施的运营水平。加快推进经开区污水处理厂改扩建工程,为北区、新区开发建设,入驻企业污水处理提供坚实保障。
二、城市生活污水防治
加大城市污水管网等基础设施建设。积极推进东区污水管线新建及维修工程、北区污水管线工程、市政供水排水管网提升改造工程、园区污水系统建设工程,并对年久失修的管线进行维修,提高污水管网的覆盖率和利用率。
三、农村污水防治
积极委托第三方机构开展农村污水现状摸查,编制《农村生活污水治理专项规划》,拟定目标任务、规模、资金投入、运行维护要求等。摸清经开区内污水排放与治理现状;规划衔接城镇污水处理设施建设、城镇排水系统、乡村旅游、农村改厕和黑臭水体治理等工作,为科学规划和统筹治理农村生活污水提供依据。
四、松花江经开段水污染防治
加强沿江流域环境水污染防治。对沿江流域入河雨污排口严格监控,严肃查处非法采沙、私排偷倒等破坏生态环境、污染水质的违法行为。
第四节加强固体废弃物与垃圾处置
确保一般工业固废中灰渣的综合利用渠道保持畅通,同时通过改善能源结构,巩固并进一步提高工业固体废物的综合利用率。实现装备制造业和食品饮料行业固废减量化,重点监管重点企业固废排放。提高工业固体废物的综合利用,扶持资源回收企业发展。加大绿色消费理念的公众宣传,推进生活垃圾减量化工作,实施垃圾分类收集。力争到2025年,单位工业增加值固废产生量下降为0.05吨/万元,危险废物安全处置率、生活垃圾无害化处理率、废物收集和集中处理能力均达到100%。
一、生活垃圾污染防治
1.实施城市生活垃圾分类回收管理。将生活垃圾分为可回收利用、不可回收利用和有毒有害三类,实行分类收集、统一运输、集中处理和综合利用。
2.鼓励居民将生活垃圾进行分类存放,在社区、街道以及公共场所设置垃圾分类回收箱等公共设施,便于生活垃圾分类收集和运输。
3.采用政府购买服务方式开展生活垃圾转运处置工作。完善垃圾收运系统和处置设施,用封闭式运输车运输生活垃圾,对有毒有害以及可回收利用的垃圾进行定期收集,统一送至无害化处置中心和回收利用单位进行处置。
二、一般工业固体废物控制
1.加大对固体废物监管力度,规范固体废物暂存、转运、流向等具体环节,严查企业违规处置、区外固废流入偷倒等问题。
2.采用先进工艺、技术,选择清洁原材料,改变能源供应方式,引导工业企业选用清洁能源,减少固体废物产生量。
3.通过资源化途径,提高综合利用率,控制固体废物产生量。¬推行企业内部清洁生产审核,循环利用固体废物,提高固体废物综合利用率。提高粉煤灰、炉渣等固体废物综合利用率。
4.加强污泥污染防治工作。根据各类污泥特性,注重分类指导科学防治。扶持企业引进污泥资源化处理技术,推进污泥的资源化利用;对不可利用的污泥做好收集贮存、转移运输、处置流向的监管工作。
三、危险废物处置
1.加大淘汰落后危险废物利用、处理处置设施力度,加强危险废物经营管理;依托危废处置企业和资质三方,确保区内产生的危废全部得到有效处置。
2.通过吉林省危险废物全过程智能监管平台,实现对危险废物处置全程跟踪,对危废产生单位、经营单位进行实时监管,提高危险废物的信息化管理水平,降低企业在贮存、处置和利用危险废物等过程中的风险,实现企业与监管单位之间信息互联互通。
3.医疗废物处置。依托吉林省固体废物处置中心,对全区产生的医疗废物进行无害化处置。各医疗单位设置封闭式专用医疗垃圾箱;医疗废物封闭式运输,配备有制冷功能的封闭箱式运输车,高感染性医疗废物单独冷冻保存运输。
第五节强化土壤污染管控和修复
1.积极做好建设用地土壤污染状况调查、风险评估、风险管控及修复效果评估报告评审等工作,根据调查分析结果做好重点土壤地块监管和土壤重点监管企业拆除工作。
2.加强土壤环境的监督管理。农用土壤环境保护监督管理以基本农田为监管重点,开展农用土壤环境监测、评估与安全性划分。加强影响土壤环境的重点污染源监管,农村土壤方面严格控制污水灌溉,强化对农药、化肥、除草剂等农用化学品管理控制。
3.结合土壤污染状况调查,完善污染场地土壤档案和信息管理系统。严格执行污染土壤风险评估和污染土壤修复制度,降低土地再利用对人体健康影响的风险;对遗留污染物造成的土壤及地下水污染等环境问题,由原生产经营单位负责治理并恢复土壤使用功能。同时,加强对化工、油料存储等重点行业、企业的监督检查,确保土壤污染问题及时发现及时处理。
第六节加强噪声防治
一、工业噪声防治
1.合理规划布局。对新、改、扩建项目严格把关选址地点、设备选用,依法执行环评;倡导企业优先采用低噪声设备,进行合理布局,调整工业噪声源的布置,尽量设置在远离或背向噪声敏感点厂房内,并对厂房进行降噪处置减轻对噪声敏感区的影响。
2.加强污染源管理。对噪声污染严重的工业噪声源进行分批治理,督导企业采用消声、隔声和减振措施,在传播途径上增加吸声、隔声等设施,保证达标排放;对噪声超标排放的企业依法限期整改,督促企业淘汰落后设备和工艺,直至噪声排放达标。
二、施工噪声防治
依照国家《建筑施工场界噪声限值》(GB12523-2011)标准要求,加强各行业施工期间噪声管理。对施工现场进行监测,保证施工噪声达标排放,对不达标的施工现场,限期整改;严格控制建设项目夜间施工,禁止在居住区、敏感区夜间施工,特殊情况必须夜间施工的,严禁使用强噪声设施,对需夜间连续作业施工的项目,建设单位必须经经开区管委会或者有关主管部门同意,并事先向附近居民解释和告知。
三、社会噪声污染防治
1.严格控制商业活动的噪声污染。禁止未经批准在公共场所使用大功率扬声器和广播宣传车,禁止在商业活动中使用扬声器招揽顾客。
2.强化对娱乐活动的噪声管控。文化餐饮娱乐场所要严格按吉林市环境噪声功能区标准执行,严格限制夜间营业时间,对居民住宅小区内噪声污染超标的娱乐场所和作业单位限期整改。
3.合理规划新噪声污染源。严禁在居民集中、学校、医院等敏感区内建设新的噪声污染源。
第八章全力推进乡村振兴,打造美丽宜居乡村
坚持以规模化、组织化、信息化提升农业综合生产能力和改善农村生产生活条件为重点,加大“三农”投入,强化农业基础设施,推进特色农业、高效农业、现代农业、生态农业发展,提升农业现代化水平。改善农村生产生活条件,统筹推进城乡一体化发展,建设美丽乡村,加快乡村振兴,切实促进农业增效、农民增收、农村繁荣。
一、聚焦产业兴农,提质增效现代农业
深入实施“藏粮于地、藏粮于技”战略,以高标准农田建设为重点,巩固农业基础地位,严守耕地保护红线,抓好农业防灾减灾,耕地播种面积保持在2900公顷左右,粮食产能稳定在2.5万吨以上。推动粮食生产良种化、机械化和服务全程社会化,引领粮食生产向绿色、高质、高效方向发展,农业机械化播收率达到80%以上。突出种养结合壮大现代养殖业,加快推进畜牧产业规模化发展,年生猪存栏力争达到万头以上。以土地资本流转为纽带,发展适度规模经营,大力推进农业品牌建设,力争培育出市级农民示范合作社和示范家庭农场。
二、聚焦补齐短板,根本改变生活条件
充分尊重乡村发展规律和农民意愿,遵循乡村发展规律,体现乡村特色,因地制宜,分类施策,聚焦农村基础设施短板弱项,优先完成宜居村屯生产生活保障项目建设,推动村屯基本公共服务完善提升;深入实施农村公路改造工程,推动城镇集中供气、供热施设向农村延伸;持续推进农村生活垃圾治理,改善农村卫生环境,努力补齐影响农民群众生活品质的短板。实施“信息进村入户”工程,加快布局农村5G网络,开发适应“三农”领域新技术、新产品和新服务,推动智慧农业应用普及。到2025年,全区乡村公路通达率均达100%,乡村通信网全覆盖,行政村卫生室覆盖率100%,农村安全饮水达标率100%,群众生产生活条件得到了彻底改观。
三、聚焦生态宜居,环境治理显现效益
把农村人居环境整治作为统筹推进乡村振兴第一场硬仗,大力实施“厕所革命”,继续实行政府购买服务农村环卫一体化保洁,实现城乡生活垃圾集中收集处理。大力开展畜禽渔污染源整治,促进养殖业规模化发展。建立完善村规民约,大力开展农户家庭卫生、勤劳致富、遵纪守法、邻里和睦、诚信感恩为内容的星级评选活动,让群众有标杆、有遵循、有约束。进一步发挥基础组织战斗堡垒作用,鼓励村级集体牵头创办产业(合作社),大力发展村集体经济,到2025年,全区各村级集体经济收入均达到10万元以上。
四、聚焦互补共进,加快城乡融合发展
牢固树立城乡一盘棋理念,推进城乡土地、劳动用工、生产资料等要素有偿流转、平等交换和公共资源合理配置,建立起工农共生、城乡互补、全面融合新型城乡关系。以人的城镇化为核心,以基本公共服务均等化为关键,构建城镇和农村新型社区等载体,持续增强区域人口集聚功能,不断提高常住人口城镇化率。全面放开放宽户籍限制,推动乡村常住居民有序市民化。保障征地农民享有基本权益,推动基本公共服务常住人口全覆盖。继续落实征地农民财政支持政策,发展建设用地增加规模与吸纳转移人口落户数量挂钩,通过发展主导产业促进农村劳动力转移就业和就地就业创业,健全农民工劳动权益保护机制。加快农村新型社区建设,构建区域融合发展格局,培育人口超万人街区,促进产城融合发展。到2025年,全区常住人口城镇化率达到60%。
五、聚焦机制创新,深化农村制度改革
巩固完善农村基本经营制度,落实第二轮土地承包到期后再延长三十年政策。完善农村承包地“三权分置”制度,依法保护土地经营权。稳妥推进土地经营权流转,发展适度规模经营。落实宅基地集体所有权,保障宅基地农户资格权和农民房屋财产权,适度放活宅基地和农民房屋使用权,农民宅基地使用权可以依法由城镇户籍的子女继承并办理不动产登记。规范宅基地有偿转让、有偿收回等方式,盘活农村闲置宅基地资源。维护进城落户农民土地承包权、宅基地使用权、收益分配权,支持引导其依法自愿有偿转让退出。统筹新增建设用地指标和挖潜指标,优先保障农业项目用地。建立财政对农业投入稳定增长机制,稳步提高土地出让收入用于农业农村比例,确保“十四五”末全区土地出让纯收益用于农业农村比例达到50%。在符合国土空间规划、用途管制和依法取得前提下,允许农村集体经营性建设用地入市。健全农村金融服务体系,加强涉农金融产品创新,积极发展农业保险,推动普惠型涉农贷款余额持续增长。
第九章强化民生保障,满足人民美好生活新期待
顺应人民群众对美好生活新期待,突出保障和改善民生,尽力而为、量力而行,统筹公共服务资源,加强基本公共服务供给,合理布局教育、医疗、文体、养老等公共服务资源,实现农村社区公共服务资源全覆盖和服务水平逐步提高,健全完善城乡一体化社会事业服务体系,扎实办好民生实事,切实推动共同富裕,让人民群众获得感、幸福感、安全感更加充实、更有保障、更可持续。
第一节多渠道促进就业创业
加强风险防范兜牢就业底线。加强就业形势的分析研判,健全更加完善的就业形势监测分析制度,完善企业用工、农村劳动力转移就业、城镇就业等监测,做好人力资源市场职业供求分析。制定应对预案,做好各类就业补贴资金稳就业的支持工作。制定并实施保障性、援助性兜底政策,竭力化解经济结构调整等因素对就业的冲击,将失业人员再就业工作做在前面。
精准施策促进重点群体就业。针对高校毕业生,开展青年群体就业见习计划、实施推进大学生基层服务项目,健全政校企互动合作机制,促进高校毕业生就业。针对农村劳动力和返乡农民工实施返乡创业工程,加强农民工返乡创业载体建设,强化创业培训和劳务对接,不断提高组织化输出程度和返乡农民工创业质量。分类促进下岗失业人员再就业,加强失业人员再就业专项帮扶,切实发挥公益性岗位安置就业困难群体就业的兜底作用。做好失业人员实名信息登记制度,加大职业培训、职业指导和职业介绍力度,促进失业人员尽快就业。对符合就业困难人员条件的及时纳入就业援助范围,优先提供政策扶持。到“十四五”期末,实现城镇新增就业2000人、失业人员再就业300人、困难人员再就业200人。
全面推进技能提升行动。推行终身职业技能培训制度,面向职工、就业重点群体、建档立卡贫困劳动力等城乡各类劳动者,大规模开展职业技能培训,全面提升劳动者就业创业能力,加快建设知识型、技能型、创新型劳动者大军,推动新型学徒制培训。充分利用专项资金支持职业技能提升行动,加大培训政策扶持,提高就业补助资金对职业培训的促进效果。激发培训主体积极性,有效增加培训供给,支持企业设立职业技能培训中心,推动职业院校扩大培训规模。鼓励支持社会培训和评价机构开展职业技能培训和评价工作。加强职业技能培训基础能力建设,大力推广“工学一体化”“职业培训包”“互联网+”等先进培训方式,鼓励建设互联网培训平台,推动职业技能培训实名制管理系统建设。广泛开展技能大赛,促进技能人才培养。
完善公共就业创业服务体制。完善城乡统筹的公共就业服务制度,扩大服务供给,创新运行机制,提供覆盖全民、贯穿全程、辐射全域、便捷高效的全方位公共就业服务。推进智慧化、便民化服务,简化优化服务流程。拓展网上服务平台、移动客户端、自助终端等渠道,构建线上线下就业服务平台,完善统一的公共就业服务平台,打造互联互通的公共就业服务体系。落实购买基层公共服务政策,探索建立向社会购买基本公共就业创业服务成果措施办法。
实施就业创业公共服务能力提升计划。合理配置公共就业服务机构和基层平台专业服务和管理人员结构,加强职业指导、职业介绍、创业指导等专业队伍建设。定期开展培训,提升公共就业服务工作人员业务能力和服务水平,提供专业化、均等化、智慧化的公共就业服务。
大力扶持灵活就业。将灵活就业供需信息纳入公共就业服务范围,摸清灵活就业重点群体人员底数,按需组织专场招聘,送岗位进基层、进社区,提供职业指导等服务,支持劳动者灵活就业。依托吉林就业创业网零工招聘和灵活就业求职平台,免费发布短工、零工、兼职及自由职业等信息,帮助快递、家政等企业高效匹配人力资源。
第二节推动教育高质量发展
围绕深化教育体制改革,落实立德树人根本任务,以促进公平为基本要求,以优化资源为主攻方向,以健全法治教育为可靠保障,全面实施素质教育、提高教育质量、促进教育公平、创新职教发展模式;深化教育评价改革,加强新时代教师队伍建设,培养德智体美劳全面发展的社会主义建设者和接班人。加大城乡学校建设和学位供给,推动义务教育均衡发展和城乡一体化。加快学前教育公益普惠发展,推进高中教育优质化、多样化、特色化发展,支持和规范民办教育发展,积极发展在线教育,努力实现教育优质均衡发展要求。到2025年,学前三年毛入园率达到98%,学前一年毛入园率达到100%,普惠性幼儿园覆盖率达到90%,公办园在园幼儿占比达到50%;初中教育巩固率达到100%,小学专任教师专科及以上学历比例达到98%,初中专任教师本科及以上学历比例达到95%,幼儿园专任教师专科及以上学历达到90%;残疾儿童义务教育阶段入学率达到97%;高中阶段毛入学率达到99%。
一、全面落实立德树人根本任务
始终坚持德育为先,充分发挥德育课程、学科教学、社会实践和校园文化建设的协同育人作用,营造有利于学生健康成长的社会环境,把增强学生的社会责任感、创新精神、实践能力作为重点任务贯穿教育全过程。根据不同年龄阶段学生的身心特点,发挥课堂主渠道作用,深入开展理想信念教育,建立培育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中华优秀传统文化教育的长效机制。把劳动教育作为重要突破口,开展校内劳动、组织校外劳动、鼓励家务劳动。
二、推动学前教育普惠优质发展
加快西区公办幼儿园建设,确保“十四五”期间投入使用,保障区域内公办幼儿园覆盖率,保证公办园在园幼儿占比50%以上的目标。实施普惠性民办幼儿园扶持政策,支持、引导民办幼儿园提供普惠、优质的学前教育服务。扩大普惠性学前教育资源的覆盖面,实现公办和普惠性民办幼儿园在园幼儿比率达到90%。提高学前教育保教质量。遵循幼儿身心发展规律,落实《幼儿园办园规程》和《3—6岁儿童学习与发展指南》,开展科学保教。加强学前教育管理,进一步规范办园行为。强化财政奖补资金监管,规范幼儿园收费行为。
三、推进义务教育优质均衡发展
推动义务教育均衡发展,重点改善薄弱学校的办学条件,缩小校际间差距。适应全区经济发展需要,保障随迁子女享有义务教育公共服务,消除义务教育学校“大班额”。提高义务教育质量,更新办学理念,提升学校管理水平,形成良好校风学风;加强课程管理,全面落实国家课程方案和学科课程标准,配齐各学科教师,开全开好规定课程。提高教师业务素质,引导教师探索实践先进的教学理念,改进教学方式,丰富教学手段,提高课堂教学效率,着力培养一批优秀学科骨干教师。
四、规范民办教育健康发展
强化审批职能,严格准入机制,坚决执行审批标准和政策法规文件。强化管理职能,建立完善监督管理长效机制,严格落实“双随机一公开”制度。强化年度检查职能,严格执行年度检查报告制度,切实加强财务审计工作,规范民办教育机构科学发展。
五、提高教育投入水平
增加财政性教育投入。切实把教育作为财政支出重点领域予以优先保障,加大教育投入力度,保证财政教育支出总量的增长。提高教育经费使用效率,加强对教育经费使用的监管,逐步形成财政和审计部门专业监督、教育部门日常监管相结合的监督管理制度,逐步实现教育财政支出预算公开化、透明化。
第三节集中统筹社会事业发展
按照“集中建设、功能升级、分类引导、节约高效”原则,合理布局医疗、文体、养老等公共服务资源,实现农村社区公共服务资源的全覆盖和服务水平的逐步提高,健全完善城乡一体化的社会事业服务体系。提高公民科学文化素质,积极培育尊重创造、更加开放、勇于探索、宽容失败的科学环境,在社区形成浓郁的创新文化氛围,提升公民科学素养。
一、繁荣文化体育事业
加强文体基础设施建设,鼓励和支持各类符合主旋律、群众喜闻乐见的文体活动,不断满足社区群众日益增长的文体需求。
1.完善提升公共文化服务体系。加大政策争取、财政资金投入及社会资金筹入力度,不断建立或完善基层文化服务体系,力争在20个村(社区)成立综合文化服务中心,充实街道、村(社区)文化人员配备,服务民众业余文化生活。扩大文化馆服务规模,在文化馆增设多功能活动厅、书刊阅览室、培训教室,配齐配全工作人员,成立特色文艺队伍、开展群众品牌文化活动。建立健全在职人员培训教育制度,加强宣传文化干部的培训,专业技术人员每年参加脱产培训时间不少于15天。
2.重视全社会文化体育建设。配套建设街、村(居)两级综合性公共文化服务场所,加强村(居)文化活动室建设,建成覆盖街、村公共文化服务网络,广泛开展“农民运动会”“邻里节”等群众性文化体育活动,丰富城乡居民精神文化生活。大力协调组织学校、团委、工会、企业等单位,定期组织开展歌咏比赛、长跑比赛等各种青少年喜闻乐见文化体育活动,引导和鼓励学校建立“一校一项”“一校多项”训练队伍,丰富学生多彩课余体育锻炼活动。倡导企业加强自身文化建设,引导企业加大文化资金投入,为企业提供党建、企业管理、素质教育、通用技术图书等,帮助企业建立职工文化室,组织开展文体活动、读书活动,书画展览活动,增强文化活力,促进经济迅猛发展。加强社区(农村)精神文明建设。在主要公共场所、居民小区设立“公共图书阅览空间”,配置阅览设施设备,在文体广场设置阅报栏或电子阅报屏,开展全民阅读活动,推进全民阅读数字化;免费为群众提供报纸阅读服务,有条件的地方提供免费wifi服务;每年举办的全民阅读活动不少于1次。
3.实施全民健身发展战略。加大财政资金投入,加强民营资本引入,大力推进全民健身运动。“十四五”期间,九站街松花江堤坝建设1条沿江健身户外步道,开展跑步等群众性体育活动;建设2座灯光篮球场,开展青少年足球、篮球等比赛活动;改造双吉运动场,满足夏季足球、篮球、田径,冬季滑冰、冰球等项目需求;加大优势项目扶持力度,借助区内三所国家级冰雪特色校、足球特色校优势,重点开展足球、速滑、冰球项目培训,提高学生的参与度,为上级学校培养更多的专长运动人才。
二、提升医疗卫生水平
以有效提升全区人民群众健康水平和生命质量为目的,切实落实“保基本、强基层、建机制”的基层卫生事业发展总体要求,在推进公立医院体制机制改革的基础上,鼓励民营医疗机构加快发展,进一步完善全区医疗服务体系,全面加强服务能力建设,提升服务质量,基本满足城乡居民看病就医的基本医疗服务保障需求。
1.进一步深化卫生监督体系改革。政事分开,理顺关系,健全卫生监督工作运行机制,建成职责明确、行为规范、执法有力、保障到位、快速高效卫生监督执法体系。加大投入,加强基础设施建设和执法装备建设,改善卫生监督机构仪器设备、防护设施、交通通讯、取证工具、信息网络等硬件设施条件,基本满足卫生监督工作正常开展。不断充实一线卫生监督执法力量,加快建设高素质卫生监督人才队伍,“十四五”期间,配置卫生监督人员5人以上,基本满足处理各类公共卫生突发事件能力。认真贯彻实施《传染病防治法》、《执业医师法》和《医疗机构管理条例》等法律法规,加强卫生监督执法,严厉打击非法行医、非法采供血和科室出租等违法违规行为,规范市场秩序。积极推行公共场所卫生监督量化分级管理,强化公共场所卫生监管。着眼重点行业、重点企业,分类抓好落实,依法尽责开展监督检查,督促各企业进一步增强防治认识,彻底改善职业病防治领域落后面貌。
2.加强人口监测管理服务。在省、市行业部门统一指导和指挥下,建立完善互联互通的人口健康信息平台,持续推进覆盖全生命周期的健康管理一体化国民健康信息服务,建立规范的人口健康信息标准体系和安全保护机制。到2025年,实现省、市、县三级人口健康信息平台互通共享,实现人口监测管理支持人口健康信息规范管理。优生优育,满足个性化健康服务需求。全面落实和完善人口发展政策体系,促进人口长期均衡发展;改革计生服务管理方式,更加注重服务家庭,建立完善包括生育支持、幼儿养育、青少年发展、老人赡养、病残照料、善后服务为主题的家庭发展政策,引导群众负责任、有计划、按政策生育;合理规划配置儿童照料、三周岁以下婴幼儿托育服务等资源,全面落实完善国家计划生育技术服务政策,加强再生育计划生育技术服务保障力度;全面推行知情选择,普及避孕节育、优生优育和生殖健康知识;进一步完善计划生育家庭扶助制度,实行农村奖励扶助金标准动态调整,逐步落实城镇独生子女父母年老奖励政策,妥善解决计划生育特殊家庭的生活照料、养老保障、大病治疗、失能护理和精神慰藉等问题;坚持和完善计划生育目标管理责任制,完善宣传倡导、依法管理、优质服务、政策推动、综合治理计划生育长效工作机制;进一步健全出生人口监测工作机制,继续开展出生人口性别比治理,到2025年,辖区出生人口性别比实现自然平衡。
3.加强居民心理健康服务建设与管理。加大全民心理健康科普宣传力度,提升心理健康素养,重点对辖区重点人群抑郁症、焦虑症等常见精神障碍和心理行为问题干预,加大对儿童青少年、老人等重点人群和特殊职业人群心理问题早期发现和及时干预。到2025年,建立与辖区经济社会发展水平相适应的心理健康预防、咨询、辅导等服务体系,基本满足人民群众心理健康问题得到关注和及时疏导,计生特殊家庭人员等重点人群心理健康问题得到关注和及时疏导。
三、强化残疾人保障服务
构建与经济社会发展相协调、与残疾人康复需求相适应的多元化康复服务体系、多层次康复保障制度,普遍满足全区残疾人的基本康复服务需求。到2025年,有需求的残疾儿童和持证残疾人接受基本康复服务的比例达80%以上。
1.做好辅助器具推广和服务。到2025年,初步建立覆盖城乡较完善的辅助器具服务网络,形成保障残疾人基本辅助器具服务的政策体系,显著提升辅助器具服务能力,改善服务状况,使有需求持证残疾人、残疾儿童基本辅助器具适配率达到80%以上。
2.加强无障碍环境建设。以解决残疾人无障碍日常出行、获取信息为重点,加强无障碍设施规范化、系统化建设,加快推进政府机关、学校、社区、社会福利、公共交通等公共场所和设施无障碍改造,深入开展信息交流无障碍建设,稳步推进农村无障碍环境建设,为残疾人参与社会生活、获得公共服务创造更好条件,全面提升城乡无障碍环境建设水平。通过多种措施,推动全面开展残疾人家庭无障碍改造,解决影响残疾人日常起居、基本生活的家庭环境障碍。
3.积极促进残疾人就业。扎实做好残疾人就业促进、就业培训和就业服务工作,免费提供职业技能培训,着力提高残疾人就业能力,努力实现有意愿就业残疾人就业率达到80%以上。强化残疾人就业服务,实现有创业就业需求和能力残疾人普遍获得职业介绍、职业指导等服务。
4.做好残疾人托养服务。完善基层残疾人服务体系,推进基层综合服务平台建设,构建区、(街道)、村(社区)三级联动互补的基本公共服务网络,普遍建立残疾人日间照料服务平台,鼓励有条件的社区(村)开展残疾人日间照料服务。不断完善残疾人托养服务补贴制度,建立残疾人托养服务机构运营补贴制度和服务补贴制度。加快培育发展助残社会组织,引导和鼓励社会力量为残疾人提供托养服务,扶持一批社会力量兴办的残疾人托养服务机构。促进残疾人康复体育、健身体育、竞技体育发展,提高残疾人体育锻炼参与率与覆盖面,提高残疾人竞技体育水平。
四、健全社会保障体系
1.完善社会保障制度,实现全民参保。加快实现城乡基本养老保险人员全覆盖。实施全民参保登记计划,全面实施城乡居民大病保险,工伤、失业、生育保险基本覆盖职业群体,积极拓展补充保险和商业保险,大力发挥失业保险和工伤保险功能,鼓励发展企业年金、职业年金和补充医疗保险,积极发展适应城乡居民的商业养老和健康保险。到2025年,城乡基本养老保险覆盖率达到95%以上。
2.完善社会救助体系,持续提高低保标准。健全以城市低保、农村低保、农村五保供养、城乡医疗救助、灾害应急救助为基础,以临时救助和慈善救助为补充的新型社会救助体系。巩固和完善城乡医疗保险制度,积极做好农村、城镇医疗保险并轨运行,不断扩大城乡医疗保险受益面。大力发展社会福利、社会慈善、社会优抚等保障事业。以扶老、助残、救孤为重点,建立社会福利服务体系;全面落实各项优抚政策,大力发展慈善事业,积极开辟募集渠道,培育慈善组织,形成社会慈善与社会救助相互补充制度机制。加快发展城乡居民大病保险、商业健康保险,建立完善以城镇居民基本医疗保险和城乡医疗救助为主体的多层次医疗保障体系,逐步提高人均筹资标准及保障水平;落实留守儿童、空巢老人关爱措施,加强自然灾害救助和临时救助工作,实现特殊困难群体帮扶救助全覆盖。
五、积极应对人口老龄化
提高优生优育服务水平,建立健全3岁以下婴幼儿照护服务体制机制,发展普惠托育服务体系,降低生育、养育、教育成本,促进人口长期均衡发展。开发老龄人力资源,积极发展银发经济。推动养老事业和养老产业协同发展,稳步推进公办养老机构改革和建设,发展普惠性养老和互助型养老,扩大适老产品和服务供给,支持家庭承担养老功能,构建居家社区机构相协调、医养康养相结合的养老服务体系。建立健全高龄失能老人长期照护保障体系,加强养老服务综合监管。
第十章加强和改善党的领导,凝聚发展合力
加强和改善党的领导,是实现“十四五”时期经济社会发展目标的根本保证。必须大力加强党的执政能力和执行力建设,不断提高党领导经济社会发展能力和水平。特别注重以促进经济社会发展为先导,通过创新治理,为经济社会发展创造安全稳定的社会环境、公平正义的法治环境和优质高效的服务环境。
第一节创新完善党领导经济社会工作体制机制
始终坚持党委总揽全局、协调各方的领导核心作用,加强制度化建设,改进工作体制机制和方式方法。坚持党对经济工作的领导,进一步完善党委研究经济社会发展战略、定期分析经济形势,加强对重大经济问题的调查研究,将工作重点转到经济高质量发展上来。健全决策咨询机制,提高决策科学化水平;完善信息发布制度,正确引导社会舆论;坚持全面从严治党,严明党的纪律和规矩,认真落实党风廉政建设主体责任和监督责任,深入贯彻落实中央八项规定,不断强化权力运行制约和监督。健全完善作风建设长效机制,以制度建设保障党风廉政建设责任落实,努力营造干部清正、政府清廉、政治清明的良好发展环境。
第二节实夯实基层党的执政组织基础
扎实推进基层组织建设,优化组织设置,健全组织网络,创新运行机制,形成科学严密组织架构,增强基层组织政治功能、发展功能和服务功能。建立健全基层民主议事决策机制,完善党内重大决策征求意见、党员讨论党内事务等制度,提高基层党组织议事决策科学化、民主化水平。深化党建乡村振兴行动,完善党员领导干部和部门党建乡村振兴责任,抓好街道党工委书记、村党组织书记、农村致富带头人“三支队伍”建设”,持续发展壮大村级集体经济,切实增强基层党组织服务发展、引领发展能力。加大基层党组织活动经费保障力度,巩固提升村级组织活动场所建设整体水平。抓好部门党委(党组)书记和基层党组织书记抓基层党建工作责任落实,提升基层党员干部发展经济、改革创新、依法办事、化解矛盾和更好带领群众全面实现乡村振兴的能力。
第三节夯实社会治理基础
以创新基层社会稳定管理体制机制为基础,以重点人员、重点组织、重点场所为着力点,以专项排查、专项整治等活动为载体,不断加强执法队伍建设,强化有效管理与服务,努力提高全民法制意识,加快推动社会稳定与社会管理创新。
1.强化社会治理主体责任。确立“小机构,大社会,强基层”管理理念,经济建设与社会治理并重,理顺各部门职责关系。充分发挥社会组织的服务作用,强化基层社会管理服务能力,畅通沟通渠道,协调各社会群体利益,形成多元互动,协调和谐的社会治理格局。
2.健全社会治理体制机制。加强法制建设,树立科学的综治维稳理念。依托区综治中心数字化监督指挥平台,各街道建立相应的监督指挥分平台,畅通群众诉求渠道,坚持边排查、边疏导、边化解。建立健全绩效考评体系与问责制,积极践行“一线工作法”,继续实施“工作成果倒逼”制度。
3.提升社会自我管理能力。加快市场主体、中介机构培育发展,加强行业管理,发挥市场在资源配置中基础性作用。深入推进公共服务由政府直接提供、直接管理向政府购买公共服务转变。建立健全社区治理体制,加快形成以群众自治为基础、社区服务为核心、多元主体参与为支撑的社区治理体系。强化基层组织建设,壮大基层力量,整合基层资源,不断增强街道、村、社区自治功能。
4.加强治安防控体系建设。健全落实平安建设领导、部门责任制和目标管理责任制,大力推动社会治安防控“六张网”建设。加强警务工作和警务室建设,集中排查整治治安混乱小区,认真落实特殊人群管理和帮扶工作。全面推行社区网格化服务管理,加快推进基层综合服务管理信息平台建设,积极构建区、街道、社区(村)级联动网格化服务管理体系。
5.健全社会风险稳定评估体系。依法严厉打击各类违法犯罪活动,重点针对“两抢一盗”、环境污染、金融诈骗等群众普遍关注、反应强烈的违法犯罪行为,坚持专项打击与重点整治相结合,确保人民群众安全感稳步提升。健全重大决策社会稳定风险评估机制,建立健全社会稳定风险评估信息收集、分析、整理与科学研判的工作机制,妥善处理好环境保护、劳动关系、经济纠纷等领域突出问题。
6.推进防控反恐能力建设。树立全新安全观,形成“网络化布控,精细化防控,信息化支撑,社会化参与”的防恐反恐机制。进一步加强反恐情报信息和预警能力,深入推进涉恐情报体系建设,强化重点人员排查和动态管控。加强处突应急力量建设,成立专业化处突队伍,加强防恐反恐演练,进一步提升防恐、识恐、反恐技能,做到快速反应,高效处置。
第四节持续加强干事创业人才队伍建设
强化干部人才队伍建设。着力加强务实创新型领导班子和领导干部队伍建设,不断建立健全科学有效选人用人机制,突出德才兼备、人岗相适,大力培养选拔讲政治、懂专业、会治理、善改革、敢担当的领导干部。坚持把从严管党治党要求贯穿干部队伍建设全过程,完善政绩考核评价体系和奖惩机制,着力打造政治过硬、能力过硬、作风过硬干部队伍。落实人才优先发展战略和政策举措,突出“高精尖缺”导向,大幅度增加人才发展投入,建立多元化人才投入体系。充分发挥人才市场在资源配置中的基础性作用,运用市场导向和政策导向,引导人才合理流动。推进人才发展体制改革和政策创新,实施重大人才工程,着力发现、培养、集聚科技领军人才、企业家人才、高技能人才和农村实用人才队伍,实施高层次创新型人才培养计划,健全人才培养机制和激励机制,鼓励企业、高校、科研院所、社会组织、个人等参与人才资源开发和人才引进,完善人才服务保障体系,营造人人皆可成才的社会环境。实行人才带团队、带项目、带资金来区创办企业,在创业厂房租赁、启动资金、产业引导等方面给予倾斜。引导企业出台股权和分红激励政策,以股权奖励、股权出售等方式对高层次人才实施股权激励,吸引更多人才到我区创业发展。
第五节健全完善保障措施
一、建立组织协调机制
加强组织领导。成立“十四五”规划实施领导小组,负责规划的组织领导和总体协调,对规划实施的相关事项进行统一部署和科学决策,及时解决各种重大问题,确保规划顺利实施。
注重分工合作。建立健全工作协调机制,加强协调配合,最广泛地调动各方资源,形成联动效应和规划合力,使规划确定的目标、任务及重点项目得到贯彻落实。
注重评价考核。实行规划目标责任制,制定规划实施方案,将目标任务细化分解,明确各部门工作职责,建立客观公正的考核评价制度和工作推进监督制度,将规划落实情况纳入年终考核评价体系,确保规划目标全面完成。
二、健全运行调度机制
注重年度责任落实。根据规划科学合理制定年度推进计划,将目标任务按进度细化落实,每年实施一批项目、突破一批项目、建成一批项目,逐年推进规划实施。
强化动态监测和综合分析。坚持月、季监测制度,完善主要经济指标、生产要素保障、重大项目建设为重点的月报、季报监测体系,及时发现问题并加以解决。
加强信息发布和舆论引导。加强新闻宣传和舆论引导工作,通过新闻发布会、门户网站等方式向社会发布规划实施的有关信息,及时引导社会认知,建立起双向沟通和良性互动的舆论氛围。
三、强化项目管理机制
充实完善项目库。根据国家宏观政策和产业政策导向,围绕规划目标,以基础设施建设、优势产业发展、生态环境保护和公共服务均等化为重点,不断充实完善“十四五”规划重点项目库,为完成“十四五”规划目标提供项目支撑。
保障项目顺利实施。不断创新招商引资方式,完善项目代办机制和审批制度,做好项目前期工作,完善项目建设的规划、国土、环保等手续,用改革创新办法解决资金、土地、征地拆迁等瓶颈问题,通过项目观摩、集中开工等方式,每年集中力量启动实施一批影响大、示范效应好、拉动作用强、能带动经济社会持续健康发展的重大项目和示范工程。
强化项目管理。落实工程项目建设招投标、法人、合同和监理四制,进一步建立完善领导联系服务项目制度,强化项目建设进度,制定详细的施工组织计划,明确项目责任人、项目建设工期和节点目标,确保项目推动快、效益好。
第六节优化投资发展环境
一、打造宽松灵活的政策环境
坚持“非禁即入、平等待遇”的原则,进一步放宽投资领域和范围,凡是国家法律法规未明确禁止准入、市场能够有效配置资源的行业和领域,一律向社会投资放开,对社会投资的经营性基础设施、公用事业、农业开发、技术创新和技术改造、资源节约、环境保护、社会福利等项目符合相关条件的,在法律法规规定范围内以贷款贴息等方式予以支持。同时,坚决贯彻落实国家和省、市、区出台的一系列促进企业发展的政策措施,全面落实各项优惠扶持政策。
二、建立充满活力的信用环境
加快建立多元化的信用担保体系,建立覆盖全社会的征信系统,大力推进政务诚信、商务诚信、社会诚信和司法公信建设,严厉打击违反市场秩序行为,对违背市场竞争原则和侵害消费者权益的企业建立黑名单制度,加大褒扬诚信、惩戒失信力度,建立信用档案,努力营造守信光荣、失信可耻、守信得益、失信难行的良好社会信用环境。
(一)着力促进金融体系创新
1.紧扣“服务、创新、防范”三大重点,着力扩大银行信贷总量,努力提高直接融资比重,以市场为导向,以提高金融服务能力和效率为根本目的,鼓励加强金融产品和服务模式创新。
2.以金融科技为着力点,推动科技金融产品业态发展。发挥我区投融资平台推动作用,引导商业银行及担保公司向科技企业的科技创新与成果转化项目贷款。
(二)着力引导区内中小企业发展
1.通过搭建银企交流平台,鼓励银行、股权投资基金和风险投资基金支持现代服务、高新技术、文化创意等重点产业发展。发挥银行、信托公司、债券市场的优势,发展政策性和商业性担保机构,为中小企业提供增信服务,完善中小企业融资平台,拓宽中小企业融资渠道。
2.纵深推进“降成本、优环境”金融定向帮扶,加大对重点产业和重大项目的金融支持,加快绿色金融和普惠金融发展,扎实推进金融帮扶,不断增强金融的服务保障能力。
(三)着力维护金融市场稳定
1.进一步推动全区有关部门加强上下联动与协作配合,健全和完善防范和打击非法集资宣传教育工作长效机制,按照“7+4”类金融机构分布状况,制定宣传活动方案。通过宣传教育活动达到切实提高群众的风险防范意识,让群众远离非法集资陷阱,保护群众切身利益、维护我区金融秩序稳定,全面提高群众识别、抵制非法集资的能力,强化风险意识和防范能力。
2.加强与政府有关部门、金融监管部门以及金融机构的协调配合,更加注重长效机制建设,努力营造和谐的金融发展环境。逐步建立完善的法人金融机构专项监测、金融机构风险自评估、稳健性现场评估、重大事项报告和非银行机构突发事件应急管理等工作机制,形成了全面有效的金融风险监测、评估、预警和处置体系。
三、健全便捷高效的政务环境
推进政务服务标准化建设。围绕“互联网+政务服务”“互联网+监管”等,纵深推进“放管服”改革,打造服务型、标准型、透明型智慧政府。
提升政务服务供给能力。大力推进“一网通办”,全面发挥好吉林市政务服务网效能,进一步做好政务服务事项标准化梳理和流程优化再造,全面落实“三集中、三到位”,在新办公地址建成综合窗口,对公共服务事项等开展无差别受理,做到大厅之外无权力、无审批。继续推进权力事项集中进驻、网络服务集中提供、数据资源集中共享,推进“一网、一门、一次”办结,深入推进“最多跑一次”改革,网上可办率达到100%。加快推进政务公开标准化建设,梳理公开事项,编制标准目录,发布事项信息。进一步健全政务公开制度,规范公开行为,提升公开质量,2023年,基本建成与市统一的基层政务公开标准体系。
加快行政审批事项改革。进一步精简审批事项,减少办事材料、优化审批流程、缩减办事期限,做好“一件事情”审批服务和流程简化优化和“一窗受理”。强化事中和事后监管,提高监管效能和质量,加快推进机构、职能、权限、程序和责任法定化,完善权力清单、责任清单和服务清单,营造更加公平、开放的投资环境,为企业松绑、为创业开路,发展壮大市场主体,形成内外资企业扩大投资、大中小企业共同发展良好局面。
提升信息化政务服务水平。建立健全政务办事信息公开、一窗受理、首问负责、否决事项备案、一次性告知、容缺受理等套制度体系;加快应用省市政务服务“好差评”系统,建立完善政务服务网上办事“好差评”清单制度,政务大厅设立综合咨询窗口,为群众和企业提供标准的咨询服务;加快推动政务服务向基层延伸,推进一体化服务平台向街道覆盖;探索建立“街道前台综受理、管委会大厅后台分类办理、统一窗口出件”政务服务新模式,实现政务服务事项在街道受理或办理。拓展“指尖办事”服务,推动相关政务服务向“两微一端”延伸拓展,依托全市政务服务信息系统,结合移动应用建设,拓展更多服务事项实现指尖办理;持续推进商事登记领域改革,开展好第二批“证照分离”改革试点;进一步压缩企业开办时间,推动实现企业登记、刻制公章、申领发票和税控设备、职工参保登记等线上“一表填报”,一次实名验证;全面推行市场主体退出e窗通系统,进一步整合审批流程,强化协同和业务共享。推进纳税便利化,推行主税、附加税费合并申报,持续压缩办税事项和时间,推动办税事项实现一次办结。全面推广使用OA办公系统软件,对公文处理、收发文、审批、请示、汇报、专门会议等实现网络流程自动化,提升全区政务办公信息化和安全性。
四、营造健康向上的人文环境
加强文明素质的培养提升和优化发展环境的宣传教育,牢固树立“人人都是服务者、环环都是服务链”的理念,制定科学有效的管理制度,严厉惩处破坏投资环境的不良行为,努力营造健康文明、积极向上的社会文化环境,积极塑造对外开放良好形象。
第七节建立安全稳定发展环境
深入推进“平安经开”建设,加强社会治安防控体系建设,完善防控网络,大力提升技防设施建设水平。建立健全应急管理组织体系,建立统一指挥、专常兼备、职责清晰、分工明确、反应灵敏、协作联动、高效运行的应急管理体制,安全生产和综合防灾减灾形势持续好转,生产安全事故总量持续下降,较大以上事故坚决遏制,重大风险防范化解能力、突发公共事件应急能力、防灾减灾救灾能力显著增强。确保“十四五”期间安全生产事故总量和事故死亡人数继续“双下降”。
一、推进应急管理体系和能力现代化。全面深化应急管理体制机制改革,加大构建安全、应急、减灾体系,健全应急管理综合行政执法体系,健全应急救援力量建设,加强基层综合应急救援队伍建设,提升基层应急救援能力,积极发挥社会救援力量作用。建设区应急救援指挥中心,持续提升应急管理数字化、智能化水平,健全应急物资储备保障体系,提升应急保障、救援和应对能力。
二、健全安全生产体制机制。牢固树立“生命第一、安全至上”的安全发展理念,深化安全生产领域改革,不断完善安全生产责任制和管理制度,全面落实“党政同责、一岗双责、失职追责”和“三个必须”要求,开展“双重机制”建设,持续推进道路运输、危险化学品、消防安全、建筑施工、特种设备等行业领域安全专项整治行动,健全遏制重特大生产安全事故机制,强化安全生产执法,新建化工危险化学品企业100%进入园区,规上企业安全生产二、三标准化达标率达到100%。
三、提升防灾减灾救灾能力。开展灾害风险调查和重点隐患排查、地震易发区房屋设施加固等自然灾害防治重点工程,完善自然灾害防治体系,开展自然灾害普查。建立健全防灾减灾救灾体系建设,增强各类灾害风险防治能力,构建政府主导、部门配合、社会参与的防灾减灾新格局,有效应对自然灾害、事故灾害、公共卫生、环境安全、社会安全等突发公共事件,最大限度地减轻和避免自然灾害对人民生命安全威胁和财产损失。
四、建立更加精准的消防治理体系。建立火灾隐患感知与监测预警网络,提升火灾风险监测预警能力。持续深化消防执法改革,创新监管方式,强化源头治理,深化简政放权,加强事中事后监管,构建消防监督管理体系。完善公共消防设施建设基础建设,农村公共消防设施建设要与农村公共基础设施同步建设、同步发展。夯实群防群治工作基础,推动乡镇街道消防救援委员会开展实体化运行,组织开展群众性的消防工作。全面提升应急救援实战能力,坚持“训战结合、实战检验”原则,开展专业技术培训、实战劳动演练、比武竞赛,推动训练模式从处置“单一灾种”向“全灾种”转型。加强多种形式消防队伍建设,积极推动消防任务较重的大型企业,建立和巩固企业专职消防队。大力发展志愿消防队伍和民间救援队伍,形成平战结合、快速机动的志愿消防救援力量体系。构建立体式消防宣传新格局。大力开展消防宣传“五进”示范工作,推动消防宣传工作向纵深发展。壮大群众性消防宣传队伍,指导社会单位建立宣传队伍,引导农村、社区组建群众性消防宣传队伍,分发挥广大消防志愿者的作用,增强城乡消防宣传力量。建成统一领导、权责一致、权威高效的应急救援力量体系,全社会消防安全环境显著改善,消防救援工作社会化水平稳步提升,城乡整体防范抗御灾害的能力明显提升,实现消防救援工作与经济社会协调发展。
五、严格食品药品安全监管
建立科学严格的食品药品监管制度,完善市场准入、信息可追溯等制度,落实食品药品安全风险和舆情监测,强化质量抽检及监测,强化电子化信息化监管手段运用,不断提升食品药品安全保障能力。严厉打击非法添加、虚假宣传、假冒伪劣等违法违规行为。完善优质食品供给体系,推行源头联合防控食用农产品治理工作机制,提高食品风险应急处置能力。健全食品安全执法体系,完善科学高效的监管体系和风险防控体系。深入开展食品安全放心工程建设攻坚行动,加强农贸市场综合治理,严格管控校园食品、外卖食品安全。全面提高食品安全保障水平。完善药品不良反应监测机制,加强高风险药品的重点监管,强化疫苗全生命周期监管。强化药品信用体系建设,建立完善药品信用惩处机制,不断增强事中事后监管靶向性。
重点建设工程设施:
1.在松花江边建设消防车取水的消防车道和取水码头,增强园区配套功能设施保障能力。
2.在松江北路沿线建设危险化学品泄漏收集池系统,增强危险化学品运输事故处置能力。
3.建设完成应急管理信息化系统平台、危险化学品企业安全生产监管信息系统,提升全区应急管理和安全生产信息化管理水平。
4.不低于《城市消防站建设标准》中特勤消防站建设标准,完成经开区北区(面积14.3平方公里)城市消防站建设,满足安全事故处置需要。
5.建设完成危险化学品专用停车场及配套设施建设,提升危险化学品运输车辆全流程安全监管水平。
第十一章保障措施与分工责任
一、保障措施
(一)政策保障。吉林省委省政府出台《关于进一步优化区域协调发展空间布局的意见》,做出构建“一主六双”区域协调发展空间重大战略,为经开区片区建设中部创新转型先导区与助推长吉一体化协同发展创造条件;吉林市化学工业循环经济示范园区经开区片区规划布局调整为今后开发建设提供了发展空间;吉林经开区出台域外企业搬迁优惠政策与转型升级创新发展引导资金管理办法,为域企业引进提供政策支持。
(二)组织保障。成立由党工委书记、管委会主任为组长、各分管副主任为副组长的领导小组,编制出台《吉林经开区总体开发建设实施方案》,领导小组下设规划调整、土地征收、基础设施建设、产业项目推进、投融资合作及协调保障等6个推进组,落实责任,加强调度,强化督导,严格奖惩,分类推进解决开发建设过程中出现的各类困难和问题,快速推进开发建设,为开发区经济社会发展创造有利条件。
(三)基础设施保障。依托东区(建成区)完善的基础设施配套网络,对新区包括“七通一平”工程进行整体规划,结合入驻企业需求,逐步完成包括给水、排水、污水、电力、通信、供热等基础设施配套建设,同步开展北区“三横两纵”道路建设工作,为项目顺利落地奠定坚实基础。到2025年,达到“九横七纵”道路主路网、生活给水20万立方米/日、工业给水10万立方米/日、污排26万立方米/日、88万千伏安供电、覆盖规模5万户通信网络、1.8亿标立方米/年天燃气供气量、1200万平方米供热面积的基础设施配套能力。
(四)科技保障。依托吉林化纤、众鑫化工、博大生化等重点企业技术优势,引导企业强化主导技术、关键核心技术和成套技术引进与吸引再创新,催生一批拥有自主知识产权的创新型企业。继续推进建设国家、省、市级各类企业技术、研发机构建设,到2025年,新增院士工作站、企业技术中心等自主研发平台15个以上;支持骨干企业与科研院所、高等院校合作,促进产学研合作,放大创新成果;支持和引导科技型企业深度研发,积极组织申报国家、省、市科技项目,促进产业深度开发;鼓励企业间建立技术创新战略联盟,扩大企业联合创新。到2025年,新增创新联盟、联合实验室及产学研合作基地等协同创新平台5个以上。依托碳纤维研发应用中心、精细化工孵化基地、民营经济创业园平台,进一步完善综合服务功能,为创业者提供研发、检测、试产量产等平台。
(五)资金保障。一方面全力将重点建设项目纳入省、市城建重点工程计划中,积极争取相关政策及资金扶持;另一方面,通过大力争取国家专项债券、发行地方企业债、市场化运作以及资本化运营、特许经营、融资租赁等方式,为城市建设奠定稳定持续的资金保障。
(六)管理保障。严格执行城市总体规划和土地利用总体规划,切实履行用地报批程序;科学合理规划产业布局,集约节约进行项目选址;强化项目入区评审,严格落实投资强度、容积率等各项指标;高标准落实环保要求,严控高污染、高耗能、高排放、低产出项目入区;严把安全条件设计审查,严守安全生产红线,确保区域实现最大的经济效益和社会效益。
二、责任到位
全面落实“十四五”规划工作职责。对《规划》及专项规划确定的发展目标、重点任务和政策措施进行任务分解,明确牵头部门和工作责任,并作为绩效考核的重要内容列入部门年度考核目标。各部门要细化落实方案,明确措施、确定期限、责任到人,确保规划目标任务落到实处。要建立规划实施的监督机制,对规划明确的约束性指标、主要政策措施和重大项目建设情况进行监督检查,保证《规划》及专项规划顺利实施。要完善社会监督机制,鼓励公众积极参与规划的实施和监督。
特别声明:北极星转载其他网站内容,出于传递更多信息而非盈利之目的,同时并不代表赞成其观点或证实其描述,内容仅供参考。版权归原作者所有,若有侵权,请联系我们删除。
凡来源注明北极星*网的内容为北极星原创,转载需获授权。
陕西省铜川市人民政府11月18日印发《铜川市深化大气污染治理推进实现“十四五”空气质量目标实施方案》,其中提出,铜川市将全面推进VOCs综合治理。持续开展排放高浓度有机废气污水处理厂(站)排查整治;加强含VOCs有机废水储罐、装置区集水井(池)排放的有机废气的密闭收集处理,不断提升涉VOCs企业治理
北极星储能网获悉,今日,嘉峪关市“十四五”第三批风光电项目建设指标200MW风电项目竞争性配置公告发布。公告显示,本次共有200兆瓦配置规模,根据项目选址区域实际情况划分2个项目进行竞配。申报项目储能系统要求储能配置不低于项目装机规模的15%,连续放电时长不低于4小时。原文如下:嘉峪关市“十
延安市人民政府11月13日印发《延安市深化大气污染治理推进实现“十四五”空气质量目标实施方案》,进一步深化全市大气污染治理,持续改善环境空气质量。其中提出大力培育环保产业。加大政策支持力度,在环境监测、环保装备、环境咨询、深度治理等领域培育若干龙头企业。详情如下:延安市深化大气污染治
今天小石头了解到中国石化位于天津的两个项目建成投产了!小石头带大家去看看1中国石化天津南港乙烯项目建成投产11月11日,天津南港120万吨/年乙烯及下游高端新材料产业集群项目一次开车成功并产出合格产品,投产后每年可为下游提供400万吨高端化工产品和精细化学品原料,带动千亿级下游产业,助力我国
北极星储能网获悉,11月5日,河南省获嘉县人民政府印发《获嘉县“十四五”现代能源体系和碳达峰碳中和规划》(以下简称《规划》)的通知。《规划》指出,加快壮大新型储能产业体系:1.积极布局发展新型储能产业。依托新乡市电池研究院等技术研发优势,着力推动我县新型储能多元化技术和装备研发,培育
10月26日,中煤新集能源发布“十四五”发展规划(中期调整)纲要。纲要发展目标提出,到2025年,建成多能互补、绿色低碳、智慧高效、治理现代的能源示范企业。经济效益稳步增长。企业规模保持合理增长,资产规模达550亿元,年营收达150亿元,年利润超40亿元。质量效益显著提升,资产负债率控制在65%以内
北极星电力网获悉,10月26日,中煤新集能源发布“十四五”发展规划(中期调整)纲要。其中提出,到2025年,建成多能互补、绿色低碳、智慧高效、治理现代的能源示范企业。经济效益稳步增长。企业规模保持合理增长,资产规模达550亿元,年营收达150亿元,年利润超40亿元。质量效益显著提升,资产负债率控制
10月22日,绍兴市柯桥区发展和改革局发布关于区政协二届三次会议第290号提案的答复,现阶段区行政审批局对光伏项目备案收取资料包括:1、项目实施方案;2、项目用地或屋顶场址使用证明;3、项目如采用合同能源管理方式,需提供与电力用户签订的能源管理合同等材料;4、地方电网企业出具的项目并网初步
2024年9月,非化石能源发电综合指数为147.8,比2020年基期增长了47.8%,同比增长11.1%;其中,新能源发电综合指数为221.1,比2020年基期增长了121.1%,同比增长31.6%。在“双碳”目标引领下,非化石能源发电综合指数快速增长。其中:9月,非化石能源发电装机规模指数为181.4,“十四五”以来非化石能源
为推动空气质量持续改善,陕西省人民政府制定并于9月23日发布《陕西省人民政府关于深化大气污染治理推进实现“十四五”空气质量目标的实施意见》,陕西省将有序开展重点行业深度治理。完成国家下达的钢铁、水泥、焦化超低排放改造任务。推进玻璃、石灰、矿棉、有色等行业深度治理。加强生物质锅炉监管
10月11日,青海省能源局发布答复关于支持光伏制造民企发展、助力打造国家清洁能源产业高地的提案”——青海省能源局关于省政协十三届二次会议第2024057号提案的函,文件指出,截至2024年6月底,全省电力装机规模达5718万千瓦,其中光伏规模达2685万千瓦,占总规模的47%,集中式光伏2663万千瓦,居全国
11月19日,国家能源局云南监管办公室发布关于征求云南省内电力市场五个实施细则意见建议的通知,通知指出,包含《云南电力市场现货电能量交易实施细则(V2.0版)》、《云南电力市场结算实施细则(V2.0版)》、《云南电力市场交易信用管理实施细则(V2.0版)》、《云南电力市场售电公司履约保函(保险)
11月18日,国家能源局印发《12398能源监管热线投诉处理办法》的通知,通知指出,本办法自2025年1月1日起施行,有效期五年。《国家能源局关于印发12398能源监管热线投诉举报处理办法的通知》(国能监管〔2017〕25号)同时废止。原文如下:国家能源局关于印发《12398能源监管热线投诉处理办法》的通知国
12月21日,中国电建电建新能源华中分公司枣阳200MW光伏发电及配套制氢项目升压站EPC总承包招标:本项目位于湖北省襄阳市枣阳市,按照光伏+电解水制氢项目一体化开发模式,包含枣阳光伏电200MW项目、枣阳市4000Nm3/h电解水制氢项目,拟选配具有国际先进水平1000Nm3/h电解水制氢设备,拟选场址位于湖北省
2024年10月,河南省全社会用电量311.39亿千瓦时,同比增长3.45%;年累计用电量3623.98亿千瓦时,同比增加7.07%。全省发电量270.71亿千瓦时,同比增长13.37%;年累计发电量3137.27亿千瓦时,同比增加10.80%。一、电力生产情况(一)发电量情况。10月份当月,全省发电量270.71亿千瓦时,同比增长13.37%。
11月22日,国家能源局发布1~10月份全国电力工业统计数据。10月,太阳能发电装机新增容量20.42GW,1-10月太阳能发电装机新增容量181.3GW。截至10月底,全国累计发电装机容量约31.9亿千瓦,同比增长14.5%。其中,太阳能发电装机容量约7.9亿千瓦,同比增长48.0%;风电装机容量约4.9亿千瓦,同比增长20.3%
把内蒙古建设成为我国重要能源和战略资源基地是习近平总书记交给内蒙古的五大任务之一。通辽新能源资源丰富,政策条件集聚,新能源发展优势突出。一方面,通辽风光资源富集,属于二类资源区,风能资源具有风向稳定单一、持续时间长、无破坏性风速等特点,新建大型机组平均利用小时数达3500小时以上,利
中国国家主席习近平于2024年11月20日对巴西进行国事访问。访问期间,双方签署38项合作文件,具体清单如下:一、两国联合声明《中华人民共和国和巴西联邦共和国关于携手构建更公正世界和更可持续星球的中巴命运共同体的联合声明》二、双方签署和达成一致的合作文件1.《中华人民共和国政府和巴西联邦共和
11月21日,黑龙江省发展和改革委发布关于2023年全省承担可再生能源消纳责任市场主体消纳量完成情况的公告。原文如下:黑龙江省发展和改革委员会关于2023年全省承担可再生能源消纳责任市场主体消纳量完成情况的公告为加快构建清洁低碳、安全高效的能源体系,促进可再生能源开发利用,按照发改能源〔2019
今年以来,青海省能源局党组坚持以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为指导,深入学习贯彻习近平总书记三次视察青海重要讲话和关于国家能源安全重要论述以及对能源工作的重要指示批示精神,立足主责主业,认真践行“干部要干、思路要清、律己要严”要求,聚焦青海打造国家清洁能源产业高地,扎实推动各
11月18日从国网浙江省电力有限公司获悉,1~10月,浙江新增风电、光伏发电装机容量1037万千瓦。截至10月31日,浙江风电、光伏发电装机总量达5000万千瓦,占省内电源总装机容量的34.7%,其中光伏发电装机容量4357万千瓦,风电装机容量643万千瓦。新能源发电装机规模的增长带动了新能源发电量大幅增长。1
8月2日,吉林省发展改革委发布关于优化分时电价政策的通知。通知指出,平时段电价按市场交易购电价格或电网代理购电平均上网价格执行,高峰和低谷时段用电价格在平时段电价基础上分别上下浮动55%;尖峰时段用电价格在高峰时段电价基础上上浮25%。政府性基金及附加和系统运行费用不参与浮动。本通知自20
6月13日,吉林省自然资源厅吉林省林业和草原局吉林省能源局关于印发《吉林省光伏发电项目用地实施办法(试行)》的通知,通知指出,光伏发电项目建设应符合国土空间规划,与自然环境、生态保护、军事设施、矿产资源开发以及其他产业项目建设用地统筹安排,合理确定新增用地规模、布局和开发建设时序,
日前,辽源市人民政府关于印发辽源市碳达峰实施方案的通知,通知指出,加强光伏发电配套电网建设和改造,确保配套电网与光伏发电项目同步建成、同步并网。实施“光伏+农业”“光伏+旅游”“光伏+直流+智能充电桩”等一批复合型分布式光伏项目。推动辽源矿业集团分布式光伏项目建设。大力开发全市风能资
从白城市能源投资集团有限公司官微获悉,2023年12月29日,吉西基地鲁固直流140万千瓦外送项目大安单元成功并网发电。据悉,项目总装机容量为140万千瓦,其中大安单元装机容量70万千瓦,包括风力发电400MW,光伏发电200MW,光热发电100MW。集团下属的白城市能源投资开发有限公司在项目建设承揽代建了大
1月10日,吉林省白城市人民政府印发《白城市碳达峰实施方案》,《方案》提出,加快发展新能源产业。推动风电、太阳能发电规模化开发与产业集群式发展同步推进,充分发挥我市丰富的风光资源和盐碱地资源优势,围绕建设西部国家级清洁能源生产基地、百万吨级“氢田”,加快推进风电、光伏两个千万千瓦基
1月2日,吉林省松原市人民政府办公室发布《关于松原市新能源产业统筹发展的实施意见》,《意见》提出,到“十四五”期末,新能源发电装机规模达到1600万千瓦以上,其中风力发电装机规模1100万千瓦,光伏发电装机规模500万千瓦,建设吉林省西部国家级清洁能源基地;强化电网网架及储能电站建设,增强新
1月2日,吉林省松原市人民政府印发《松原市碳达峰实施方案》,《方案》提出制定能源领域碳达峰实施方案,立足能源禀赋,推动煤炭和新能源优化组合,提升能源安全底线保障能力,加快构建清洁低碳安全高效的能源体系。大力发展可再生能源。大力推进风电建设,加快集中式风电项目布局。推进风力发电产业化
2023年12月29日,吉林省人民政府办公厅印发《吉林省干线公路网中长期规划(2023-2035年)》,《规划》提出,推进绿色低碳发展。将生态保护、绿色低碳理念贯穿公路规划、设计、建设、运营、管理、养护等全过程、各环节,降低全寿命周期资源能源消耗和碳排放,因地制宜建设绿色公路,具备条件的项目要力
1月3日,吉林省通化市人民政府印发《通化市碳达峰实施方案》,《方案》明确加快建设新型电力系统。充分发挥我市水力资源丰富优势,建设抽水蓄能电站,大力开发太阳能、风能、生物质能等非化石能源,构建以新能源为主体的新型电力系统,提升清洁能源本地消纳能力,促进绿色能源转型。鼓励电网、发电企业
1月8日,吉林省人民政府印发关于促进吉林省新能源产业加快发展若干措施的通知,提出十八条措施加快推进新能源产业发展。通知表示,多策并施培育高质量发展增长极,多措并举加快形成新质生产力,加快绿能产业园区创建,完善项目建设政策支持,加大项目建设要素保障,强化“绿电+消纳”项目电网支撑,加
2024年1月2日,长白山管委会关于印发长白山保护开发区碳达峰实施方案的通知,通知指出,加快可再生能源建筑规模化应用,大力推进光伏发电在城乡建筑中分布式、一体化应用。在保障能源安全的前提下,继续调整和优化能源消费结构,加快煤炭减量步伐。推动冬季清洁取暖,实施可再生能源替代行动,大力发展
请使用微信扫一扫
关注公众号完成登录
姓名: | |
性别: | |
出生日期: | |
邮箱: | |
所在地区: | |
行业类别: | |
工作经验: | |
学历: | |
公司名称: | |
任职岗位: |
我们将会第一时间为您推送相关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