登录注册
请使用微信扫一扫
关注公众号完成登录
黄河“龙头”电站——龙羊峡水电站
随着全球最大可再生能源基地逐渐成型,当地开始流传一句话,“青海有三海:青海湖、龙羊峡、光伏海。”
而这一切,都与一家以“黄河”冠名的企业有关——国家电投集团黄河水电公司(以下简称“黄河公司”)。
十年逆变
2020年9月26日,对黄河公司和华为来说是个值得纪念的日子。
这一天傍晚17时18分,由黄河公司投资建设的青海共和2.2GW光伏电站最后一个标段并网发电,标志着支撑全球首条100%输送清洁能源的特高压输电工程(“青豫直流”)配套电源点正式通电。
同时,该项目也成为全球最大单体光伏电站、全球最短时间内建成的新能源发电项目(从中标到全部并网历时一年)。
与之配套的“青豫直流”,作为全球首条100%输送清洁能源的特高压输电线路,西起青海海南州、东至河南驻马店,全程跨越1563公里,源源不断地将来自西北高原的清洁能源送往中原大地,高原之光点亮中原万家灯火。
随着青海共和2.2GW光伏电站的全面并网以及青海省“十三五”存量风电项目的陆续并网,海南州、海西州可再生能源装机规模分别达到1543.6万千瓦和1012万千瓦,两个基地全部跃上千万千瓦级台阶,青海省“十三五”能源发展目标得以提前实现。
“青豫直流”特高压,跨越1563公里,高原之光点亮中原万家灯火
然而对华为人来说,这一历史性的时刻,是用270个日夜与黄河公司并肩奋战交出的完美答卷,更是十年坚守与精进铸就的勋章。
十年前,中国的逆变器市场还是集中式的天下。
2013年,华为携手黄河公司,在青海格尔木光伏电站中首开组串式逆变器应用于大型地面电站先河。此举不仅打破了原先集中式一统天下的局面,更引领了后来的光伏行业发展进程。
2014年,双方首次扛起智能光伏大旗,推出基于组串逆变器的智能光伏解决方案,对电站进行全面的数字化改造。
一年后,“智能光伏联合创新中心”在黄河公司成立。该中心孵化出的诸多行业首创技术,为全球新能源可持续发展发挥了前瞻性、战略性的科技支撑和示范引领作用。
例如现在重构运维体验的智能IV诊断技术,作为该中心的创新成果之一,不仅大幅提升了运维效率,该技术更为深远的影响,是贡献于光伏度电成本(LCOE)的大幅下降。
很快,组串式逆变器在2017年反超集中式,成为光伏逆变器主流。今天,智能IV诊断技术已在全球范围内得到大规模应用,用于替代原先繁杂低效的人工运维巡检,全球范围内的光伏平价得以提前到来。
星火燎原。智能光伏从中国黄河发轫,由于双方的不断尝试、突破与进取,占地609平方公里的全球最大光伏发电基地,连同百兆瓦实证基地一起,托举黄河发展成为真正的全球光伏产业与技术高地。
华为智能光伏服务塔拉滩现场,累计故障率控制在0.6‰
按照黄河公司董事长谢小平的话说,双方通过资源对接、优势互补,实现了“1+1>2”。
十年时间,依托一条大河、一片荒漠,这片土地创造了六个“世界之最”:
全球最大可再生能源基地、全球最大光伏发电运营商、全球最大单体光伏电站、全球首条100%清洁能源特高压、全球最大水光互补电站、全球最大百兆瓦实证基地。
依托一条大河、一片荒漠,这片土地创下六个“世界之最”
百兆瓦实证基地一隅
得益于华为贡献的数字信息技术、5G网络应用和智能手持终端,黄河公司同步建成中国最大的新能源集控中心,34座光伏场站接入、2000多万数据测点,实现光伏电站集中监控、大数据分析、远程诊断与实时维护。
根据规划,这里最终将建成609.6平方公里的光伏园区(接近新加坡国土面积)和2400平方公里的风电场。
截至2020年底,海南州可再生能源总装机1865万千瓦,其中光伏900万千瓦、水电550万千瓦、风电410万千瓦、光热发电5万千瓦,已壮大成为名副其实的可再生能源产业高地。
塔拉牧歌
塔拉,蒙古语意为“滩地草原”。
但在很长一段时间里,由于干旱少雨和过度放牧,这里是一片戈壁沙丘,是黄河上游风沙危害最严重的地区之一。
从2011年开始,得益于光伏电站的建设,太阳能电池板的铺设减弱了地表蒸发量,提高了土壤水分,这里的植被逐渐得到恢复,生态环境得到明显改善。
板上发电、板下牧羊,现代科技与传统自然和谐共生的巨幅画卷在青藏高原铺陈开来。
天苍苍、野茫茫、风吹草低见牛羊。
十年之后,塔拉滩也完成逆变,恢复了她“滩地草原”的本来面貌。
塔拉牧歌:板上发电、板下牧羊
“光伏羊”奔向光伏园
光伏园里牧羊的消息,几乎在一夜之间传遍大江南北,多年不闻的塔拉牧歌再次响彻高原。
在去往基地的途中,黄河公司光伏维检公司生产技术部副主任宦兴胜告诉我们,现在塔拉滩光伏羊已经成为这片土地上又一张响亮的名片,正在注册商标。
宦兴胜在基地
多苟杰,今年50岁,家在铁盖乡,他家的牧羊点就在13区附近。由于家里养了550多只小尾寒羊,需要优质牧草,多苟杰和老婆平时就在这里放牧。
“以前这里没有这么好的草,都是沙子,长出来的嘛,一丛一丛的,就像你们在路边看到的那种,硬,羊不吃的。”见到我们,多苟杰笑着说。
牧民多苟杰和老婆在自家羊圈门口
从塔拉滩光伏项目规划伊始,黄河公司就在思索,如何在工程建设的同时修复当地生态,“在保护中开发、在开发中改善”,实现光伏与生态的双赢。
一开始,为了减少荒漠风沙对太阳能光伏板的影响,他们就在园区周围撒下牧草种子。没想到的是,光伏园区内的草很快就比外面高出一大截。
“我们观察到,光伏板的遮挡减少了地表水分的蒸发,另外清洗光伏板的水渗透到地里,草也会长得快一些。”宦兴胜说。
然而新的问题又出现了:牧草长得过高,会对光伏板形成遮挡,影响发电量;冬天牧草干枯,还容易引发火灾。
从2015年开始,黄河公司试着在园区投入600只羊,效果不错:既方便了牧民,又让园区的草得以控制在一定的高度不至影响发电。
围绕国家及青海生态文明建设的战略需求,从2015年起,黄河公司开展了大型荒漠光伏电站生态环境效应研究。
研究结果显示:光伏电站建设对区域土壤水分条件的改善和植被恢复产生了良好影响,平均风速降低41.2%,空气温度日均减温0.5℃,空气湿度日均增湿2.1%,20厘米深度土壤增湿32%。
从此后,黄河公司调整了园区光伏支架设计,从原先离地50公分,升高到1.2米。
尽管由此带来了建设成本的增加,但通过与周边牧民签订园区放牧协议,加上光伏园区建设与运维给周边村民带来就业机会,以及在光伏电站内套种昆仑雪菊、透骨草等经济作物,黄河公司逐渐摸索出一套“光伏+生态+惠民”模式,发展光伏经济的同时,还带动了当地交通、城镇建设和旅游业的发展,加速了黄河上游少数民族地区的发展、繁荣与稳定。
基于黄河公司在塔拉滩的生态修复实践,2018年,西北旱区生态水利国家重点实验室分实验室在黄河公司成立,专门致力于以青海为代表的西北干旱荒漠化地区生态治理研究。
如今,5000多只光伏羊在园区里吃草、休憩,牧羊人的歌声从草原深处传来,空气里洋溢着幸福快乐的味道。
铁盖乡的小姑娘——多杰闹措
有全球最大可再生能源基地作为支撑,青海电网作为中国可再生能源占比最高的区域电网,自2017年以来陆续开展了“绿电7日、9日、15日、30日”活动并大获成功。
2021年8月16日,这一纪录再次被刷新至百日。
十年沧海桑田,塔拉荒漠重现绿洲。
站在30米高的巡检塔里向外望去,一汪蓝色的光伏海洋与不远处的青海湖相映成趣,“大美青海”的盛名大概是不负的。
大美青海,盛名不负
特别声明:北极星转载其他网站内容,出于传递更多信息而非盈利之目的,同时并不代表赞成其观点或证实其描述,内容仅供参考。版权归原作者所有,若有侵权,请联系我们删除。
凡来源注明北极星*网的内容为北极星原创,转载需获授权。
近期,多座储能电站获最新进展,北极星储能网特将2025年4月27日-2025年4月30日期间发布的储能项目动态整理如下:65MW/100MWh!广东韶关市浈江区首个电网侧独立储能站开工4月25日上午,广东韶关浈江独立储能项目开工奠基仪式在国粤(韶关)电力有限公司举行。该项目由广东电网能源投资有限公司与国粤(
4月29日,江苏省发展改革委与江苏能源监管办联合印发《关于贯彻落实〈分布式光伏发电开发建设管理办法〉的实施意见》(苏发改规发〔2025〕2号),通过优化上网模式、简化备案流程、保障接网消纳、规范整村开发、强化安全管理,多维度破解分布式光伏发展痛点,为企业、投资者及从业者注入信心。上网模式
在国家“双碳”战略与低空经济政策的双重推动下,一场关于能源与空间利用的变革正在悄然上演。深圳安泰科清洁能源股份有限公司勇立潮头,以前瞻视角锚定光伏柔性支架为核心技术,布局“低空经济+光伏产业”融合新赛道,致力于为“低空经济+光伏”赛道土地立体化开发与绿色能源高效利用带来创新解决方案
4月29日,在福建省漳州市东山县海域,随着最后一组光伏发电单元完成调试发电,中国首个建设在高风速海域的海上光伏项目——三峡集团东山杏陈180兆瓦海上光伏电站项目实现全容量并网。该项目总装机容量180兆瓦,配套建设一座110千伏靖海陆上升压站和18兆瓦/36兆瓦时的储能系统,年平均可提供清洁电能约3
4月29日,山西省能源局发布关于《分布式光伏发电开发建设管理实施细则(征求意见稿)》第二次征求公众意见的公示。文件提出,采用自发自用余电上网的工商业光伏,自发自用电量占年发电量的比例应在50%以上,鼓励通过储能等方式优化涉网安全与电网友好性。年自发自用电量占发电量的比例未达到要求时,调
为深入贯彻落实习近平生态文明思想,积极推动光伏发电与生态修复协同发展,加快构建云南新型能源体系,云南能源监管办聚焦新能源开发堵点难点问题,持续强化监管力度,护航云南以光伏为主的新能源高质量发展。近日,云南首个尾矿库光伏电站—背阴山尾矿库分布式光伏发电项目顺利投产,打造“光伏+生态
一季度全国能源供应充足,消费保持增长,供需总体宽松,价格稳中有降,能源生产和用电增速呈现积极信号。在4月28日举行的国家能源局例行新闻发布会上,国家能源局发展规划司副司长邢翼腾表示:“今年一季度,我国能源生产稳步增长,规上工业原煤产量12亿吨,同比增长8.1%;规上工业原油产量5409万吨,
4月26日,由中国电建北京院总承包的内蒙古最大光伏草业项目——商都县150万千瓦光伏草业项目全容量并网发电,为调整内蒙古地区能源结构,改善当地生态环境质量,培育新能源产业新质生产力注入了新的动力。项目位于内蒙古自治区乌兰察布市商都县十八顷镇,光伏区总占地面积约4141公顷,项目规划交流侧装
4月28日,国家电投集团黄河上游水电开发有限责任公司发布了青海省德令哈托素储能电站工程EC总承包工程项目招标公告。项目位于青海省海西蒙古族藏族自治州德令哈市西出口光伏光热园区的西部,该项目最终配置储能系统容量为150MW/600MWh(储能系统设备由招标人提供),其中集中式储能系统容量为100MW/400MW
4月27日,上海梓涅新能源在太仓投资建设的1.075MWh用户侧储能项目并网运行。该项目采用低充高放的储能策略,最大限度地弥补了光伏发电不足的部分,确保了电力的全面消纳与高效利用,并大大提升了绿色能源使用的稳定性和可靠性。
4月28日,全国规模最大、广东省首个垃圾填埋场光伏项目——宝安老虎坑垃圾填埋场光伏项目顺利实现全容量并网发电。项目由深圳能源集团所属湾区新能源公司负责投资建设,利用约14.6万平方米垃圾填埋场堆体资源建设光伏发电系统,装机容量13MW,年发电量约1400万度。结合国家分布式光伏发电最新政策,项
4月30日,阿坝藏族羌族自治州公共资源交易中心发布阿坝县“光热#x2B;”200万千瓦项目竞争优选评审评分结果公示。此次,共有5家企业入围,四川蜀道清洁能源集团有限公司、中广核风电有限公司、中国电建集团成都勘测设计研究院有限公司组成的联合体排名第一。中国能源建设集团西北电力建设工程有限公司排
4月29日,江苏省发展改革委与江苏能源监管办联合印发《关于贯彻落实〈分布式光伏发电开发建设管理办法〉的实施意见》(苏发改规发〔2025〕2号),通过优化上网模式、简化备案流程、保障接网消纳、规范整村开发、强化安全管理,多维度破解分布式光伏发展痛点,为企业、投资者及从业者注入信心。上网模式
在国家“双碳”战略与低空经济政策的双重推动下,一场关于能源与空间利用的变革正在悄然上演。深圳安泰科清洁能源股份有限公司勇立潮头,以前瞻视角锚定光伏柔性支架为核心技术,布局“低空经济+光伏产业”融合新赛道,致力于为“低空经济+光伏”赛道土地立体化开发与绿色能源高效利用带来创新解决方案
4月29日,在福建省漳州市东山县海域,随着最后一组光伏发电单元完成调试发电,中国首个建设在高风速海域的海上光伏项目——三峡集团东山杏陈180兆瓦海上光伏电站项目实现全容量并网。该项目总装机容量180兆瓦,配套建设一座110千伏靖海陆上升压站和18兆瓦/36兆瓦时的储能系统,年平均可提供清洁电能约3
4月29日,山西省能源局发布关于《分布式光伏发电开发建设管理实施细则(征求意见稿)》第二次征求公众意见的公示。文件提出,采用自发自用余电上网的工商业光伏,自发自用电量占年发电量的比例应在50%以上,鼓励通过储能等方式优化涉网安全与电网友好性。年自发自用电量占发电量的比例未达到要求时,调
从中建六局交通建设公司官微获悉,4月26日,由中建六局交通公司承建的申能新疆塔城和布克赛尔县200万千瓦光伏项目(标段一)在各标段中率先开工。据悉,项目位于新疆维吾尔自治区塔城地区和布克赛尔蒙古自治县,属于大型光伏PC项目,项目直流侧装机容量为616.07MWp,交流侧装机容量498.9MW。项目建成投
为深入贯彻落实习近平生态文明思想,积极推动光伏发电与生态修复协同发展,加快构建云南新型能源体系,云南能源监管办聚焦新能源开发堵点难点问题,持续强化监管力度,护航云南以光伏为主的新能源高质量发展。近日,云南首个尾矿库光伏电站—背阴山尾矿库分布式光伏发电项目顺利投产,打造“光伏+生态
4月26日,由中国电建北京院总承包的内蒙古最大光伏草业项目——商都县150万千瓦光伏草业项目全容量并网发电,为调整内蒙古地区能源结构,改善当地生态环境质量,培育新能源产业新质生产力注入了新的动力。项目位于内蒙古自治区乌兰察布市商都县十八顷镇,光伏区总占地面积约4141公顷,项目规划交流侧装
4月28日,国家电投集团黄河上游水电开发有限责任公司发布了青海省德令哈托素储能电站工程EC总承包工程项目招标公告。项目位于青海省海西蒙古族藏族自治州德令哈市西出口光伏光热园区的西部,该项目最终配置储能系统容量为150MW/600MWh(储能系统设备由招标人提供),其中集中式储能系统容量为100MW/400MW
4月28日上午,宝钢股份湛江钢铁——华润电力分散式风电场项目顺利开工,挖机轰鸣声与海浪声交织,海滨工地上“钢铁蓝”与“生态绿”交融的画卷缓缓铺开。湛江钢铁与华润电力合作建成国内首个工业园区大型分散式风电项目,首次在钢铁厂区应用抗台风海上风机,实现“就地发电、就地使用”的新模式。通过
北极星太阳能光伏网获悉,4月29日,河北省自然资源厅(海洋局)批复了中广核易县40兆瓦光伏项目建设用地申请,同意转用、征收集体农用地0.2006公顷(非耕农用地),以出让方式供地,作为中广核易县40兆瓦光伏项目建设用地。
4月9日,青海省能源局公示拟推荐第五批能源领域首台(套)重大技术装备项目的通知。通知指出,拟将“PCS-8813百兆瓦高压直挂式构网型储能系统、MW级光伏同步友好并网发电系统”等八个项目纳入青海省推荐项目清单。原文如下:为深入贯彻“四个革命、一个合作”能源安全新战略和创新驱动发展战略,坚持应用
3月19日,黄南藏族自治州同仁市召开2025年招商引资工作启动大会,签约45亿元新能源项目。活动现场,青海同仁新型压缩空气储能及风光互补国家级高原示范型基地建设项目成功签约。同仁市委副书记、市长赵建国代表同仁市人民政府与中湘资本控股有限公司、中储国能(北京)技术有限公司相关负责人签订招商
3月18日,青海省委书记、省人大常委会主任吴晓军,省委副书记、省长罗东川莅临海东红狮调研。亚洲硅业总经理郭旭明详细汇报亚洲硅业生产经营及海东红狮建设情况。其中,海东红狮项目一期年产14万吨多晶硅项目已进入试生产阶段。海东红狮一期项目原计划建设10万吨多晶硅项目,目前年产能已提升至14万吨
北极星太阳能光伏网自红狮控股集团官微获悉,3月18日,青海省委书记、省人大常委会主任吴晓军,省委副书记、省长罗东川莅临海东红狮调研。亚洲硅业总经理郭旭明详细汇报亚洲硅业生产经营及海东红狮建设情况。其中,海东红狮项目一期年产14万吨多晶硅项目已进入试生产阶段。据了解,海东红狮硅基新材料
3月13日,州委副书记、州长扎西才让会见大唐青海能源开发有限公司党委书记、董事长、总经理韩宏洲一行,双方就推进绿色算电协同发展、清洁能源开发等合作事宜进行座谈。扎西才让对韩宏洲一行表示欢迎,向大唐青海能源开发有限公司长期以来给予黄南的支持和帮助表示感谢,并介绍了黄南绿色算电协同发展
为深入贯彻省委、省政府和省安委办有关工作要求,有力确保全国两会及项目集中开复工期间全省新能源建设和施工领域安全稳定,3月5日至8日,青海省能源局联合行业专家组成检查组赴全省重点在建新能源项目施工现场开展安全督导检查。检查组重点围绕近期事故警示教育、应急处置逃生演练、安全生产治本攻坚
2月28日,青海湖边最大的光伏项目——青海海北公司扎苏合一期16.7万千瓦光伏项目并网发电,有效助力青海省打造国家清洁能源产业高地。项目位于青海省海北藏族自治州刚察县,距青海湖约3千米,平均海拔3300米,是青海湖边最大的光伏项目。该项目分两期建设,其中扎苏合一期光伏项目装机容量为16.71万千
近日,青海海西州发布《海西州招商引资目录导引》(以下简称《导引》)。《导引》根据国家现行产业结构调整指导目录、鼓励外商投资产业目录和西部大开发新增青海省鼓励类产业目录,分为盐湖资源开发类、新能源开发类、装备制造产业类、新材料产业类、数字经济类、循环经济产业示范类、现代物流和国际陆
2月6日,青海省人民政府办公厅印发了《青海省2025年一季度“开门红”若干举措》,旨在推动重点项目稳产满产投产,确保全省经济良好开局。其中提到,推动重点项目稳产满产投产。加快海东红狮10万吨多晶硅、东耀智显新型显示模组、南玻日升10万吨多晶硅、莱德宝20GW单晶拉棒等项目投产。实施传统产业优化
北极星太阳能光伏网获悉,1月25日,2025年青海省政府工作报告发布,报告明确了2025年目标任务和重点工作。报告提出,2025年要加快新型工业化。实施传统产业优化升级行动,以标准提升、数智技术、绿色技术改造提升传统产业,延展“绿电—电解铝—铝精深加工”产业链,构建以汽车铝合金轮毂、高端铝箔等
加快推进以沙漠、戈壁、荒漠化地区为重点的大型风电光伏基地建设,是国家推动能源清洁低碳转型的重大战略举措。截至2024年12月31日,青海省第一批大基地风电、光伏项目已全部建成投产,总装机规模1050万千瓦(光伏800万千瓦、风电250万千瓦)。第一批大基地项目于2021年10月集中开工以来,按照国家能源局
请使用微信扫一扫
关注公众号完成登录
姓名: | |
性别: | |
出生日期: | |
邮箱: | |
所在地区: | |
行业类别: | |
工作经验: | |
学历: | |
公司名称: | |
任职岗位: |
我们将会第一时间为您推送相关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