登录注册
请使用微信扫一扫
关注公众号完成登录
2020年上半年,8家企业营收超百亿,分别为通威股份、中天科技、隆基股份、特变电工、正泰电器、天合光能、晶澳科技、阿特斯。
其中,营收最高的企业是中天科技,实现营业收入208.95亿元,同比增长12.48%,其次是隆基,上半年公司实现营收201.41亿元,同比增长42.73%,排名第三的是通威股份,上半年营业收入达187亿元。
同比2019年上半年,营收增长幅度最大的则是上机数控,同比去年营收增长269.78%,2020年上半年营收为10.84亿元。
从87家企业的净利润来看,最高的企业为隆基股份,净利润达41.16亿,同比增长104.83%;其次是正泰电器,上半年净利18.11亿,同比增长1.49%;信义光能上半年净利润为12.37亿,同比增长47.6%。
同比2019年上半年,有55家企业上半年净利润实现正增长,32家企业上半年净利润同比下降。其中增长幅度最大的企业是综艺股份,同比增长1579.05%,2020年上半年净利为2.08亿元,而降幅最大的企业是中利集团,降幅高达2100.02%,2020年上半年亏损2.6亿元。
具体至产业链细分环节,光伏企业哪家强呢?
一、光伏原材料/辅料企业:91%盈利
23家光伏原材料/辅料企业中,有7家硅料/硅片企业,分别为隆基、中环、京运通、乐山电力、新特能源、卡姆丹克太阳能、保利协鑫能源。其中,卡姆丹克和保利协鑫上半年业绩亏损,而亏损的原因均为上半年硅片销量及销售价格下跌导致。
隆基上半年净利依旧遥遥领先,高达41.16亿元,同比增长104.83%,根据财报,公司上半年单晶硅片对外销售24.69亿片,同比增长14.98%,自用14.89亿片;单晶组件对外销售6578MW,同比增长106.04%,自用222MW;单晶电池对外销售338MW。公司境内收入124.87亿元,占营业收入比例为62%,境外收入76.54亿元,占营业收入比例为38%。
另一个硅片龙头中环股份2020年上半年中环净利润为5.38亿元,同比增长19.06%,财报显示,截至6月30日,中环股份单晶总产能已达45GW,预计2020年末总产能将达52GW,其中G12产品的产能年底将达19GW,未来三年新增的产能规划全部为G12。至2023年,随着前期投入的机台改造,G12的比例将进一步提升,涵盖G12产品总产能将达到85GW。
23家企业中有9家光伏玻璃企业,分别为信义光能、福莱特、南玻A、秀强股份、彩虹新能源、亚玛顿、安彩高科、海南发展、洛阳玻璃,9家玻璃企业上半年均盈利。其中信义光能上半年净利最高,高达12.37亿元,同比增长47.6%。亚玛顿是9家玻璃企业中净利润增幅最大的企业,增幅高达619.33%,上半年实现净利润0.41亿元,公司分析上半年受益于双玻组件市场渗透率不断地提升,光伏玻璃作为光伏组件封装必需品的市场需求进一步扩大。同时,凤阳窑炉投产后有稳定的原片玻璃供应,使得公司超薄光伏玻璃销量较去年同期大幅度增长,从而对公司业绩产生积极地影响。
此外,3家金刚线企业上半年也均盈利,其中恒星科技0.445亿元,东尼电子0.29亿元,岱勒新材0.02亿元。
二、电池、组件企业:75%盈利
在发布半年报的15家电池、组件企业中,11家企业盈利,4家企业业绩亏损,6家企业上半年净利润同比去年增加,9家同比减少。
其中,上半年净利润最高的企业是阿特斯,净利达9.26亿元,组件出货量5.1GW;晶澳位列第二,上半年净利润7.01亿元,组件出货量5.46GW;林洋能源位于第三,上半年净利5.5亿元;天合位列第四,上半年净利4.93亿元,组件出货5.84GW;净利润排名第五的是东方日升,上半年净利润3.45亿元,组件出货量3.37GW。
此外,电池、组件企业中,净利润同比2019年上涨幅度最大的是天合光能,同比上涨245.81%,上半年净利4.93亿元。今年上半年,天合光能组件总出货5.84GW,较2019年同期增长37%。截至本报告披露日,天合600W+至尊组件订单已接近1GW。TrinaPro业务实现了快速稳定发展,全球交付订单882MW,比去年同期增长100%以上。国内电站系统业务稳步发展,报告期内获得近1GW光伏竞价和平价项目,较去年增长25%以上。
而电池、组件企业中上半年净利同比降幅最大的是中利集团,降幅高达2100.02%,上半年业绩亏损2.6亿元,中利集团表示受国内外疫情的影响,公司光伏组件海外业务受到一定冲击,客户项目延期导致组件订单延期交货,订单出货量未达预期。上半年由于受资金限制,产能无法开足,光伏组件销售为539.43MW,较同期下降31.51%。除此以外,商业电站未能批量转让,扶贫EPC未有新增项目,光伏板块整体业绩受到影响。
根据PV InfoLink发布的2020上半年全球光伏组件出货排名,前十的企业有晶科、隆基(6.578GW)、天合(5.84GW)、晶澳(5.46GW),阿特斯(5.1GW)、韩华Q-cells、东方日升(3.37GW)、First Solar、正泰(2.22GW)、尚德。此外,根据企业财报,中来股份上半年组件出货0.69GW、亿晶光电1.27GW、协鑫集成1.66GW、中利集团0.54GW。
三、逆变器企业:100%盈利
12家逆变器企业上半年均实现盈利,无一亏损,其中仅有3家企业同比2019年净利润下降。
上半年盈利最多的逆变器企业是正泰电器,上半年净利润为18.11亿元,同比增长1.49%;其次为特变电工上半年净利9.2亿元、阳光电源4.46亿元、易事特1.86亿元、科士达1.32亿元。
逆变器企业中,同比去年净利润增长幅度最大的是英威腾,增幅为658.08%,上半年净利0.6亿元,据悉,上半年英威腾采取控费、降本等措施及国家推出降税减费等系列优惠政策致报告期内期间费用有所下降,以及上年同期亏损主要系公司2016年收购深圳市英威腾电源有限公司少数股权。
四、光伏设备企业:86%盈利、14%亏损
14家光伏设备企业中,12家企业盈利,2家企业亏损。其中,大族激光2020年上半年净利润最高,为6.23亿元,同比增加64.26%,其次为晶盛机电2.76亿、捷佳伟创2.49亿、先导智能2.28亿。两家亏损企业为天龙光电和罗博特科,分别亏损0.1433亿和0.1434亿。
五、电站开发企业:82%盈利
22家电站开发企业中,上半年净利润最高的企业是中天科技10.8亿元,其次是太阳能6.05亿、吉电股份4.63亿、太极实业3.16亿。
同比2019年,15家企业净利润同比增长,增长幅度最高的是综艺股份,同比上涨1579.05%,上半年净利达2.08亿,而降幅最大的企业是东旭蓝天,同比减少403.02%,上半年业绩亏损2.81亿元。
特别声明:北极星转载其他网站内容,出于传递更多信息而非盈利之目的,同时并不代表赞成其观点或证实其描述,内容仅供参考。版权归原作者所有,若有侵权,请联系我们删除。
凡来源注明北极星*网的内容为北极星原创,转载需获授权。
随着年报和一季报的逐一揭开,光伏组件企业的出货量数据成为市场焦点。2025年第一季度,在价与量的平衡之间,TOP20榜单再次更新。整体来看,相比去年,位列TOP10的企业仍未变化,但排位微调。前四仍旧是晶科、隆基、晶澳、天合,一季度组件出货量达10GW+。实际上,这一格局自2018年后便稳定至今,虽排
4月29日,由晶澳智慧能源承建的北京中海广场23.4千瓦屋顶分布式光伏发电项目正式并网运行。项目由晶澳智慧能源与三菱电机电力机电装备(北京)有限公司联合打造,通过在中海大厦中楼屋面铺设60块385Wp单晶硅轻质柔性光伏组件,实现直流侧装机容量23.1kWp,以"自发自用、余电上网"模式接入低压电网,通
4月29日,由晶澳智慧能源投资建设的广东日日顺供应链有限公司5.99MW屋顶分布式光伏发电项目成功并网发电。该项目由晶澳智慧能源与海尔新能源联合打造,利用园区5座建筑彩钢瓦屋顶铺设12150块N型高效单晶组件,总装机容量达7.6545MWp,采用“全额上网”模式接入电网,作为2023年双方启动“碳乡融合”战
是中国最早自主通商口岸,是环渤海经济圈中心地带,更是世界最大能源输出港。如今,河北省秦皇岛市的海又被赋予了新意义,共计1.8GW海上光伏项目相继落户秦皇岛昌黎县,在燕赵大地实现了该项目类型零的突破。近日,由晶澳科技供货的海上光伏组件“耀蓝”完成首批交付,以切实保供行动,助力华电昌黎海
4月28日,由晶澳智慧能源总承包建设的东海县太阳光新能源有限公司5.95MW屋顶分布式光伏项目成功并网发电。该项目位于江苏省连云港市东海县,依托连云港太阳光石英陶瓷有限公司5.2万平方米彩钢瓦屋顶资源,采用“自发自用、余电上网”模式,并网电压等级为10kV,共设置1个并网点,分布式光伏并网发电子
4月28日,由晶澳智慧能源承建的恒安(中国)卫生用品有限公司9.662MW分布式光伏发电项目顺利实现全容量并网。作为国内生活用纸及卫生用品领域的领军企业,恒安集团拥有安尔乐、心相印、七度空间、安儿乐四枚中国驰名商标,卫生巾、纸尿裤、生活用纸三大主导产品在国内市占率名列前茅。此次合作,双方以
面对行业内卷、资本收紧新周期,储能企业正在批量扎堆港股IPO。2024年下半年以来,宁德时代、海辰储能、思格新能源、南都电源、双登集团、正力新能等多家储能企业进击港股,港股上市成为2025年储能行业的重要战略选择。高工储能据此提出简单五问,希冀揭秘储能企业扎堆港股IPO的来龙去脉以及行业影响。
北极星太阳能光伏网获悉,近日,上海振华重工电气有限公司挂牌转让公司部分资产,共涉及12个分布式光伏项目,实际总装机容量21.13842MW,转让底价合计10492.18万元。据了解,上海振华重工(集团)股份有限公司成立于1992年,是国有控股A、B股上市公司,其控股公司为中国交通建设集团有限公司。项目详情如
4月27日,由晶澳智慧能源投建的重庆奥博铝材制造有限公司5MW屋顶分布式光伏项目正式并网投运,通过绿色能源与工业场景的深度融合,为传统制造业低碳转型按下“加速键”。此项目依托重庆奥博铝材园区3万平方米厂房彩钢瓦屋顶,采用BIPV一体化建设方案,通过专用一体夹具固定与防水支架安装技术,在屋顶
4月25日,中核集团2025-2026年度光伏组件设备一级集中采购项目及中核集团2025-2027年度逆变器设备一级集中采购项目公布中标候选人。据知情人士透露,本次光伏组件集采规模为29GW。公告显示,本次组件集采共有36家企业投标,入围候选人为:第一名晶澳太阳能科技股份有限公司,第二名隆基绿能科技股份有限
4月18日,北极星太阳能光伏网发布一周要闻回顾(2025年4月21日-4月25日)。政策篇山东:推动虚拟电厂示范可在受限区新装分布式光伏4月17日,山东省发展改革委、山东省能源局、国家能源局山东监管办公室联合发布《关于推动虚拟电厂试验示范工作高质量发展的通知》,提出对符合条件的虚拟电厂试验示范项
4月23日至25日,韩国国际绿色能源展(GreenEnergyExpo2025)在韩国大邱EXCO会展中心盛大举行。作为全球领先的太阳能科技公司,本次展会隆基携高效、高可靠的BC组件重磅亮相,以创新实力再次成为展会焦点。眼见为实,BC实力惊艳全场在隆基展台的核心区域,BC组件的动态演示吸引了众多观展者驻足。现场与
“光伏的建材就是让建筑既体现它的功能性、美观性,同时这个建筑能够发电。我相信零碳建筑未来会成为全社会的一种潮流。”近日,隆基绿能董事长钟宝申参加央视财经频道“绿”动未来#x2014;#x2014;《对话》栏目录制时表示,全球深度脱碳的大背景下,零碳建筑将成为潮流并对全球深度脱碳意义重大。当天的
随着年报和一季报的逐一揭开,光伏组件企业的出货量数据成为市场焦点。2025年第一季度,在价与量的平衡之间,TOP20榜单再次更新。整体来看,相比去年,位列TOP10的企业仍未变化,但排位微调。前四仍旧是晶科、隆基、晶澳、天合,一季度组件出货量达10GW+。实际上,这一格局自2018年后便稳定至今,虽排
4月25日,在山东省市场监督管理局的指导下,国际独立第三方检测、检验和认证机构德国莱茵TüV大中华区(简称“TüV莱茵”)联合山东省储能学会、山东省产品质量检验研究院在青岛举办“2025华北区新能源产业先进技术研讨会”。本次研讨会以“探索绿色可持续开创能源新未来”为主题,汇聚了专家学者和行
4月28日,国家能源局印发《关于促进能源领域民营经济发展若干举措的通知》,促进能源领域民营经济加快发展,引导民营经济在推进能源绿色低碳转型和建设新型能源体系中做大做优做强。在国家政策与技术创新双重驱动下,中国光伏行业正加速构建政策-技术-市场三维联动发展新格局,以突破性技术革新引领全
2025年4月27日,由深圳创维光伏科技有限公司主导建设的“智慧光伏产业园项目”主体工程开工仪式在深圳市光明区竹田路项目现场隆重举行。创维光伏高层,创维建设、新隆基、中建八局等合作单位代表及行业嘉宾共同出席,见证这一里程碑时刻。作为深圳新能源产业的重要布局,该项目将深度融合智能制造与绿
4月27日,中国电力企业联合会、德国莱茵TV集团、鉴衡认证中心、爱旭股份、隆基绿能联合于北京发布了《背接触(BC)电池技术发展白皮书》(以下简称《白皮书》)。作为全球首份面向光伏行业和社会公众的BC技术权威报告,《白皮书》系统阐释了BC技术的产业化路径、核心优势与可持续发展潜力,标志着这一“
4月27日,中国电力企业联合会、德国莱茵TÜV集团、鉴衡认证中心、爱旭股份、隆基绿能联合于北京发布了《背接触(BC)电池技术发展白皮书》(以下简称《白皮书》)。作为全球首份面向光伏行业和社会公众的BC技术权威报告,《白皮书》系统阐释了BC技术的产业化路径、核心优势与可持续发展潜力,标志着这一
近日,隆基在西班牙马德里签署了一项合作协议。根据协议,隆基将为拉美地区一地面电站项目提供超过100MW的BC二代组件Hi-MO9,更具价值的BC技术与产品将进一步加速拉美区域能源转型,成为应对气候问题的有力武器。拉美大部分地区位于低纬度地区,以热带气候为主,常年热量充足,降水丰沛,整体呈现暖湿
4月25日,中核集团2025-2026年度光伏组件设备一级集中采购项目及中核集团2025-2027年度逆变器设备一级集中采购项目公布中标候选人。据知情人士透露,本次光伏组件集采规模为29GW。公告显示,本次组件集采共有36家企业投标,入围候选人为:第一名晶澳太阳能科技股份有限公司,第二名隆基绿能科技股份有限
4月16日,经美国国家可再生能源实验室(NREL)认证,隆基自主研发的晶硅-钙钛矿两端叠层电池转换效率达到34.85%,再次刷新晶硅-钙钛矿叠层电池转换效率世界纪录。消息一出,关于隆基“量产一代、研发一代、储备一代”的产品研发体系再次引发行业关注和讨论。1年零5个月,提升0.95%光电转换效率是光伏技
2024年以来,全球光伏行业经历“冰火两重天”:一面是能源转型需求持续增长,另一面是阶段性产能过剩引发的价格快速下滑。作为硅料、电池片双料全球龙头,通威股份(600438.SH)保持了一贯的稳健经营步调,通过加强技术研发与生产降本增效,进一步巩固提升主要业务环节领先的技术、成本、品质、品牌等
4月29日,锦浪科技发布2025年第一季度报告。报告期内,锦浪科技营收1,517,642,435.90元,同比上涨8.65%,归属于上市公司股东的净利润194,703,647.78元,同比大涨859.78%。
4月29日,泉为科技发布系列公告,其中2025年一季度营业收入23,096,175.83元,同比减少61.58%,归属于上市公司股东的净利润16,678,468.13元,同比增加13.29%。同日另一则公告显示,近日泉为科技控股子公司安徽泉为绿能新能源科技有限公司(以下简称“安徽泉为”)、山东泉为新能源科技有限公司(以下简
4月29日,协鑫能科发布2024年度报告及2025年一季度报告。2024年度,协鑫能科实现营业收入97.96亿元,归母净利润4.89亿元。其中,扣非归母净利润2.94亿元,较上年上升190.83%。在行业同质化内卷严重的大背景下,协鑫能科取得骄人业绩,得益于持续优化资产结构,深入推进“双轮驱动”战略。2025年首季,
北极星太阳能光伏网获悉,4月28日晚,阿特斯发布2024年年度报告和2025年第一季度报告。报告显示,阿特斯在2024年度实现营业收入461.65亿元,实现归属于上市公司股东的净利润22.47亿元,经营业绩的贡献主要来源于公司的高质量光伏业务以及高速发展的储能业务。2025年第一季度,阿特斯实现营业收入85.86
4月28日,亚玛顿发布2025年第一季度报告,报告期内,公司营业收入559,591,875.72元,本期较上年同期减少36.80%,主要原因系报告期受光伏市场影响,虽然光伏玻璃销售价格较上年环比有所上升,但与上年同期比较仍处于低位,因此营业收入较上年同期减少,近利润5,049,424.71元,同比下降58.25%。营业成本
北极星太阳能光伏网获悉,4月25日,美畅股份发布2024年度报告及2025年第一季度报告。报告显示,2024年,美畅股份实现营业收入22.71亿元,同比下降49.66%;实现归母净利润1.46亿元,同比下降90.84%;实现扣非净利润9329万元,同比下降93.91%。对于2024年业绩下滑的原因,美畅股份在公告中表示,报告期内
4月23日,能辉科技发布2024年度报告,公司实现营业收入10.97亿元,同比增长85.74%;实现归母净利润5254万元,同比下降9.71%;实现归母扣非净利润4862万元,同比下降9.74%;实现基本每股收益为0.35元/股,同比下降10.26%。财报指出,相较于2023年年末,报告期内光伏产业链上游的多晶硅、硅片、电池片和
4月23日,ST聆达发布2025年第一季度报告,公司实现营业收入为285.72万元,同比下降89.94%;归母净利润为-2692.13万元,同比增长37.19%;扣非归母净利润为-2341.65万元,同比增长46.32%。公告提到,2025年2月27日至2025年2月28日安徽省铜陵市中级人民法院于在淘宝网司法拍卖网络平台上公开拍卖原控股股
4月24日,乐凯胶片发布乐凯胶片股份有限公司2025年第一季度报告。报告期内,乐凯胶片营业收入289,979,103.84元,归属于上市公司股东的净利润-28,596,200.17元,主要原因是公司收入规模下降,成本费用率上升,利润减少。据其披露的2025年第一季度主要经营数据显示,今年一季度太阳能背板产量为190.92万
请使用微信扫一扫
关注公众号完成登录
姓名: | |
性别: | |
出生日期: | |
邮箱: | |
所在地区: | |
行业类别: | |
工作经验: | |
学历: | |
公司名称: | |
任职岗位: |
我们将会第一时间为您推送相关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