登录注册
请使用微信扫一扫
关注公众号完成登录
1)金刚石颗粒的固定方式差异:树脂金钢线以树脂为结合剂,制造成本低;电镀金刚线以电镀金属为结合剂,成本相对较高。
2)固结强度差异:树脂结合剂对磨粒的结合能力较弱,因此耐磨性差,磨损大,使用寿命较低;电镀金刚线采用冶金结合的方式,固结强度较高。
3)破断力差异:树脂金刚线切割容易造成断线和硅片划伤;电镀金刚线切割锯口边缘整齐规则,无崩碎现象,切出的表面光滑,质量高。
4)线径差异:树脂金钢线最细线径约90微米;电镀金刚石线最细线径已达62微米。
图源:岱勒新材招股说明书
综合对比,电镀金刚线切割效率高、切割质量佳、材料损耗少,在金刚线细化发展的趋势下更具优势。且随着规模化效应的显现,电镀金刚线生产成本也已大幅下探,根据美畅股份官网报价,目前主流的Φ55规格(线径约70微米)电镀金刚线的含税售价仅52元/公里。
金刚线主要用于晶体硅、蓝宝石、精密陶瓷等高硬脆材料的切割加工。其最开始应用于蓝宝石切割,规模应用于蓝宝石切割始于2007年,应用于光伏晶体硅片的切割则到2010年才开始。
图源:上机数控招股说明书
02PART为什么要用金刚线
高硬脆材料加工难度很大,一是其自身硬度很高,较难加工,二是其脆性高,被加工物料容易在加工过程中断裂,传统的切割工艺主要有内圆锯切割和游离磨料砂浆线锯切割两种。
20世纪80年代以前,高硬脆材料一般采用涂有金刚石微粉的内圆锯进行切割。但随着光伏和半导体行业的快速发展,内圆锯切割的切缝大、材料损耗多的问题逐渐显现,且对高硬脆材料的切割尺寸也有限制,使得生产成本居高不下。
从20世纪90年代中期开始,切缝窄、切割厚度均匀且翘曲度较低的游离磨料砂浆线锯切割逐步发展起来。游离磨料砂浆切割是以钢线为基体,莫氏硬度为9.5的碳化硅作为切割刃料,钢线在高速运动中带动切割液和碳化硅混合的砂浆进行摩擦,利用碳化硅的研磨作用达到切割效果。
游离磨料砂浆切割在工业切割领域表现稳定,曾在光伏及半导体行业硅片切割领域广泛应用,如上市公司易成新能就曾从事晶砂浆切割刃料的研发及生产,并在行业内占据了较大的市场份额,2014年其晶硅片切割刃料销量达9.95万吨,营收达14.37亿元,毛利率达24.99%。
但砂浆切割仍存在加工效率较低、不利于加工更硬的材料且环境污染严重等问题,由此金刚线切割应运而生。金刚线切割相较砂浆切割而言,具有巨大优势:
1)大幅降低线耗成本;
2)提高材料利用率,大幅降低切割磨损;
3)提高切割速度,大幅提升切片效率;
4)摒弃游离磨料砂浆切割所使用的昂贵且不环保的碳化硅等砂浆材料。
图源:高测股份招股说明书
最直观的体现就是,每公斤硅料用砂浆切割只能切出48片,而用金刚线切割则可以切出近60片之多。因此,金刚线切割自2015年起开始对砂浆切割实现快速替代,目前已成为光伏行业晶硅切片的主流切割工艺。
03PART国产金刚线的发展历程
金刚线最早由日本厂商率先进行研发并生产,如日本旭金刚石工业株式会社早在2007年6月就推出了成熟的金刚线产品,日本中村超硬株式会社、日本爱德株式会社、日本联合材料株式会社等超过10家以上的日本企业均曾涉足电镀金刚石线行业。
在2014年以前,由于日企的生产技术领先,且产能较为集中,其占据了全球金刚线市场的大部分市场份额,长期处于垄断地位,其产品售价也居高不下,每米售价约0.4~0.5美元,约合人民币3元/米,再看看目前国产金刚线仅0.05元/米的价格,堪称脚后跟斩了。
那国产金刚线是如何在短短几年时间里从一个行业后来者迅速成长为价格屠夫的呢?要回答这个问题就不得不提到国内光伏产业的大发展,以及国内光伏单晶双巨头隆基股份和中环股份。
国内光伏产业的发展
光伏产业作为一种可再生的清洁能源,一直得到我国政府的大力扶持。国务院在2013年就发布了《关于促进光伏产业健康发展的若干意见》,国家能源局则从2015年开始实行“光伏领跑者计划”,对光伏产业进行专项补贴。
在政策和补贴双重刺激下,到2017年,我国光伏新增装机容量首次突破50GW,达到53GW,全球占比跃升至56%,成为全球最大的光伏装机国家,同年我国光伏硅片产量也已达到87GW,约占全球硅片总产量的83%,成为全球硅片最主要的供应国。
抛开产业政策,国内光伏产业自身快速的技术迭代,推动度电成本不断下探,才是国内光伏大发展的根本原因。
度电成本,即产生每1度电所需的成本,是评判各种发电方式优劣性的重要指标。2008年,国内光伏发电的度电成本高达1元,而在国内光伏企业持续降本增效的努力下,如今这一数字已经下探到0.35~0.5元,在部分光照资源丰富的地区甚至可以达到0.1元。根据发改委公布的2020年光伏发电上网电价,I至Ⅲ类资源区分别为每度电0.35元、0.4元、0.49元,国内光伏发电已初步实现平价上网,甚至已经逼近火电0.35~0.45元的指导价区间。
图源:光伏发电度电成本测算与分析
在光伏行业里,技术路线大致可分为晶硅路线和薄膜路线,后者的代表企业是美国光伏巨头First Solar和中国的汉能。而晶硅路线又分为单晶硅和多晶硅两种技术路线。单晶硅内部晶核排列整齐,光电转换理论效率高,但生产成本也较高;多晶硅内部晶核排列不整,光电转换理论效率低于单晶硅,但生产成本较低。长期以来,在成本压力下,多晶硅在光伏行业的市场份额显著高于单晶硅,市场份额曾超过八成,但金刚线切割的出现则改变了这一切。
单晶硅因其质地均匀率先实现了金刚线切割工艺配套。凭借前文提到的工艺优势,单晶硅片的生产成本下降可达10%~15%,电池组件成本下降可达5%~8%,到2016年,金刚线切割在国内单晶硅切片环节对原有的砂浆切割实现了全面的渗透替代。凭借由此带来的成本降低,以及2015年第一期“光伏领跑者计划”对于转换效率的侧重,单晶硅的市场份额从2015年的18%跃升至2017年的30%。而随着近些年上游硅料价格的持续下跌,至2019年单晶硅的市场占有率已接近70%,业内预测2020年将接近90%,对多晶硅实现碾压式替代。
单晶双巨头对金刚线的探索与扶持
国内单晶巨头之一的中环股份于2002年实现了规模化应用砂浆切割工艺,在2009年就着手研发金刚线切割,于2012年开始规模化应用金刚线切片产线,并在此后不断优化切割工艺,提升切片速度,降低线材损耗,每张硅片的切割时间由原先的五小时降低到一个半小时以内,线耗则由原先的1.5米降低到0.5米。
在2016年,中环股份在超薄晶片金刚石线加工技术综合研究再度取得了重大成果,通过对切割钢线形态调整、循环系统化学平衡自主控制系统研发、关键工艺设备改造和工业自动化项目实施,推动行业标准硅片厚度由190微米逐步下降至170微米,至目前已减薄至160微米,而非量产品甚至可以做到100微米。对此,曾有市场研究指出:在不提高碎片率的前提下,光伏电池厚度从180微米降到160微米,其硅用量可减少10%,组件成本可下降3%。
而另一巨头隆基股份则稍晚半步,在董事长钟宝申的力主下,隆基股份于2012年基本完成“金刚石线切割工艺研究”实验,在国内率先完成了130微米薄片切割工艺的研究,并在2013年规模化推广应用金刚线切割技术。但在成绩的背后,却是一段披荆斩棘的坎坷历程。
当时金刚线切割技术被少数日本厂商垄断,为了寻找金刚线的供应商,隆基一开始找到了日本最大的一家生产商,但这家日本公司对中国公司的傲慢让钟宝申感到愤怒。后来,隆基决定与另一家国内公司合作。“尽管这家公司的工艺水平比不上那一家,但我们还是决定扶持它。”钟宝申曾如是说。
彼时,国内金刚线的上下游产业链极不完整,从金刚线到切割液、切割机均处于空白状态,但为了培育下游金刚线供应商,隆基必须去采购他们的设备,并对他们的技术提升抱有足够的耐心。“在这个过程中公司甚至会有利润损失,但如果不这么做,供应商肯定没法培育起来,公司在成本上也无法快速降低,这是相辅相成。”钟宝申说。按照钟宝申的测算,采用金刚线技术切割的硅片每片将亏损0.6~0.7元。从2012年底到2013年年中,隆基的金刚线切割量产曾持续亏损了数千万元。
所幸这种亏损并没有持续太久,“真正亏损大概6个月,我们也没想到成本降低的速度这么快。”钟宝申说。为了推广这项技术,钟宝申曾作出过一项决策,允许切片厂按照每年亏损不超过4000万元的标准来推广这项技术。
从2014年开始,在金刚线切割技术日趋成熟,下游设备、辅材供应商均被培育起来后,隆基的扩张步伐也明显加快。至2015年,隆基已全面实现金刚线切片,当年营收首次突破50亿元达到59亿元,净利润超过5亿元,而到了2019年,隆基全年营收则达到329亿元,净利润接近53亿元。
图源:美畅股份招股说明书
在2014~2016年这极为关键的几年中,正是在以隆基股份、中环股份为代表的国内光伏巨头的战略扶持下,美畅股份、高测股份、岱勒新材等多家国内金刚线企业加大研发投入力度,在产品性能达到日本进口产品的同时,通过自主设计研发的生产线,大幅提高了生产效率并降低了生产成本,如今国内金刚线企业产品已可以完全实现进口替代,实现了在短短数年间,突破日本技术垄断并迅速崛起成为价格屠夫的真实神话。
04PART金刚线的未来
国内金刚线发展至今,已经形成了一条完整的产业链,如美畅股份、岱勒新材、东尼电子等企业主攻金刚线线材,又如上机数控、连城数控等则主攻金刚线切片机、截断机,而高测股份则兼而有之,既做设备又做线材。其下游以隆基股份和中环股份为代表的光伏巨头则全面拥抱金刚线切割,以技术优势抢占市场份额,而金刚线也在技术和市场两方面的推动下继续向前发展。
技术上看,为契合光伏电池组件的薄片化,金刚线将延续细线化的发展趋势。金刚线母线直径及研磨介质粒度与硅片切割质量及切削损耗量相关,较小的线径和介质粒度有利于提高产品质量、降低切削损耗和生产成本。但同时,母线线径变细后对母线破断力、切片设备稳定性提出更高要求。以目前的技术水平测算,50微米为金刚线母线线径的价值平衡点。目前,美畅股份已实现47微米母线直径金刚线的量产,而实验室金刚线母线直径已降至40微米左右。
图源:申万宏源研究
市场上看,随着金刚线切割技术在光伏行业的全面渗透以及各厂商前期扩张产能的逐步投产,金刚线短期面临供过于求的局面,由此带来的就是产品价格的快速下降,并反向推动市场上的落后产能逐步淘汰,各上市公司也都在招股说明书和年报中重点提示了市场竞争加剧和销售价格下行的风险。但在光伏行业整体保持较快增长态势的大背景下,相关细分行业仍有巨大的市场空间,根据中国能源报数据和IHS对全球光伏发电新增装机容量的预测,至2022年,全球金刚石线市场年需求量将达到5781万公里。而如何才能在激烈的市场搏杀中谋得一席之地,正是每位企业家日思夜想的问题。
05PART结语
金刚线切割是中国光伏产业发展的一个缩影,在不断的技术创新和突破中,推动行业高速发展,从被发达国家垄断的阴影下迅速成长为掌握全球话语权的引领者,真正实现了由中国制造向中国创造转变。由此带来的不仅是相关企业的上市盛宴,更推动着可再生能源在不远的将来走入千家万户,为我国实现能源自给的目标添砖加瓦。
特别声明:北极星转载其他网站内容,出于传递更多信息而非盈利之目的,同时并不代表赞成其观点或证实其描述,内容仅供参考。版权归原作者所有,若有侵权,请联系我们删除。
凡来源注明北极星*网的内容为北极星原创,转载需获授权。
北极星储能网获悉,1月13日,四川省宜宾市叙州区人民政府发布《政府工作报告》。其中规划2025年重点任务,包括加快储能园区建设、加快中车储能创新中心、吉林东驰研发中心建设,推动天象产城科创中心建成省级科技孵化器。组建首城招商发展公司,聚焦新型储能、新型电力系统装备、数字经济等重点领域,
11月29日,厦门钨业投资者活动记录表发布,针对公司光伏用钨丝产品规格与细线化进展情况,厦门钨业表示,随着公司产能提高,光伏用钨丝产品规格得到极大丰富,从一开始的2-3款产品,到目前根据线径、强度等参数,已有十余款不同规格产品。目前公司主流产品线径为33u与31μ,大致对应金刚线牌号为26线与
11月4日,美畅股份投资者关系活动记录表发布,关于公司自产母线产能情况以及下一步钨丝母线的扩产计划,美畅股份介绍,随着成材率的上升,公司投资自建的100万公里钨丝生产线的实际产量已经超过100万公里/月。经过一年多时间在钨丝母线生产方面的探索,公司在工艺和设备方面进行很多的创新和改造,在传
10月24日,美畅股份发布2024年三季报,公司实现营业总收入约18.92亿元,同比下降43.21%,归属于上市公司股东的净利润约2.82亿元,同比下降79.72%。具体来看,美畅股份前三季度成本端营业成本约14.27亿元,同比下降3.11%,费用等成本约1.37亿元,同比下降27.63%。
当一个行业开始“卷”产品、“卷”品质之时,说明已到突围时刻。10月11日,在ATP上海劳力士大师赛现场,隆基绿能隆重推出了HPBC2.0技术平台及其最新一代分布式组件产品——Hi-MOX10,这是隆基绿能年内发布的第五款基于BC技术的革新之作。从去年9月,隆基官宣未来电池路线将以BC技术为主以来,短短一年
10月14日,郑州市工业和信息化局发布关于优化分布式光伏建设管理提升能源安全保障能力提案的答复,为充分利用我市有利的光照资源,提升光伏开发应用水平,切实推进我市光伏产业及上下游产业链健康发展,市工信局出台支持政策推进工业领域屋顶光伏建设。原文如下:关于优化分布式光伏建设管理提升能源安
北极星售电网获悉,10月14日,郑州市工业和信息化局发布了关于优化分布式光伏建设管理提升能源安全保障能力提案的答复,其中提到,下步将持续加大工业绿色微电网和源网荷储项目建设支持力度,对符合条件的工业绿色微电网和源网荷储一体化项目,按照不超过设备和软件投资额的12%给予奖励,最高不超过200
10月9日,美畅股份发布公告称,综合考虑到目前募投项目的实际进展情况,在项目投资总额、内容均不发生变更的情况下,公司决定将美畅产业园建设项目、研发中心建设项目的建设期截止时间由2024年12月延长至2026年12月。公告指出,美畅产业园建设项目的实施地点、研发中心建设项目的部分实施地点均在西安
宇晶股份公告称,近日与海外某光伏企业(以下简称“买方”)及国内某企业(以下简称“承包商”)签订三方《采购与服务合同》。以三方签署的《采购与服务合同》为基础,公司近日与承包商签署了《采购合同》,公司作为分包商向承包商销售切片机等生产设备及金刚石线生产线,合同金额约人民币4亿元(含税)
10月9日,宇晶股份发布公告称,公司近日与海外某光伏企业及国内某企业签订三方《采购与服务合同》。以三方签署的《采购与服务合同》为基础,公司近日与承包商签署了《采购合同》,公司作为分包商向承包商销售切片机等生产设备及金刚石线生产线,合同金额约人民币4亿元(含税)。根据公告,因本次合同部
当前,光伏产业处于周期性低谷,企业IPO之路也变得愈发艰难。据不完全统计,今年以来共有38家光伏企业冲刺IPO,但截至目前仅有艾罗能源、西典新能、许昌智能、汇成真空、永臻股份5家成功上市,21家企业处于上市辅导、问询、过会等不同阶段,12家企业宣布终止。从主营业务来看,9家企业的主业集中在硅料
北极星储能网获悉,4月22日,安徽省先进光伏和新型储能产业集群建设领导小组办公室发布《关于征集先进光伏和新型储能领域专家库的通知》。其中明确要求,应具有高级以上专业技术职称,或具有丰富的相关工作经历和管理经验,专业造诣较深,熟知其所在专业或者行业的国内外情况及相关法律、法规、政策和
2025年宁夏光伏计划装机将超3250万千瓦,正处在政策驱动、资源加持、产业扩张的高速发展期。2025年4月18日,在宁夏回族自治区工业和信息化厅的指导下,由宁夏清洁能源产业促进会主办、隆基绿能科技股份有限公司(以下简称“隆基绿能”)协办的“宁夏新能源产业链协同发展暨新技术应用交流会”在银川成
根据TrendForce集邦咨询新能源研究中心4月16日最新报价,N型复投料人民币价格为RMB41/KG,N型致密料人民币价格为RMB40/KG。N型颗粒硅人民币价格为RMB38/KG。非中国区多晶硅料美金价格有所变动,最新价格为US$18.7KG。N型182单晶硅片人民币最新价格掉落至RMB1.23/pc,较之前减少了1.6%。N型210单晶硅片
近日,琏升科技热度持续飙升,接连抛出重磅炸弹。4月17日,琏升科技发布公告称,下属控股孙公司眉山琏升与华晟新能源签订不少于1GW的A级G12异质结电池片销售框架合同,销售金额超2亿元,超过其2023全年主营业务收入。而仅在十天前,琏升科技刚刚抛出猛料,宣布拟以“股权#x2B;现金”方式,收购兴储世纪
4月18日,四川省经信厅关于印发《四川省新能源产业链建圈强链工作方案(2025—2027年)》的通知,通知指出,到2027年,主要承载地和协同发展地融合态势基本形成,新能源产业链关键材料、核心技术和装备自主可控水平大幅提升,市场机制、标准体系和管理体制更加健全,链主链核企业规模实力不断壮大,产
北极星售电网获悉,4月18日,四川省经济和信息化厅发布关于印发《四川省新能源产业链建圈强链工作方案(2025—2027年)》(以下简称《方案》)的通知。《方案》指出,进一步完善电力市场交易机制,促进省内发电企业充分竞争,推动电源企业和新能源制造业用户在更大范围内协商形成交易价格。鼓励“三州
本周硅片价格大幅下跌,其中N型G10L单晶硅片(182*183.75mm/130μm/256mm)成交均价在1.22元/片,周环比跌幅3.17%;N型G12R单晶硅片(182*210mm/130μm)成交均价在1.43元/片,周环比跌幅5.92%;P型G12单晶硅片(210*210mm/150um)成交均价在1.63元/片,周环比跌幅1.81%;N型G12单晶硅片(210*210mm/150μm)成
近日,正泰新能ASTRON系列组件凭借380kgCO₂/kWc的碳足迹值,获得法国权威机构Certisolis授予的碳足迹PPE2证书。这一成绩较行业平均水平降低15%以上,为全球光伏产业低碳转型树立新标杆。法国高度重视绿色发展,是光伏领域碳足迹规范的先行者。2019年以来法国能源监管委员会(CRE)将光伏组件产品的碳
4月17日,集邦新能源发布最新光伏产业链价格。硅料本周N型复投料主流成交价格为41元/KG,N型致密料的主流成交价格为40元/KG;N型颗粒硅主流成交价格为38元/KG。交易状况:周内交易略显疲惫,签单零星,下游延续优先消化库存为主,少数厂商采购亦以低价混包料为主,但拉晶厂亦不急于趁势压价,成本支撑
近日,安徽华晟新能源科技股份有限公司(以下简称“华晟”)与中航建投能源科技(北京)有限公司(以下简称“中航能科”)的异质结光伏组件合作项目正式进入首批交付阶段。自协议签署后,华晟仅用两周时间即完成了首批G12R-132版型高效异质结组件的生产,并成功发往中国航空工业新能源投资有限公司投资
硅料价格本周硅料价格因签单较少暂时持稳,近期并无新发货,暂时价格维持上期水平。国产块料前期现货执行价格,约落在每公斤38-42元人民币范围,主流厂家交付价格落在每公斤40-42元人民币、二三线厂家则约落在每公斤39-40元人民币。国产颗粒硅当期交付以主流厂家供货为主,价位落在每公斤37-39元人民币
4月21日,钧达股份发布公告称,截至本公告出具之日,香港联交所上市委员会已举行上市聆讯,审议了公司本次发行上市的申请。根据本次发行上市的安排,公司按照有关规定在香港联交所网站刊登本次发行上市聆讯后资料集,该聆讯后资料集为公司根据香港联交所、香港证券及期货事务监察委员会的要求而刊发,
4月21日,*ST中利披露年报显示,2024年公司营业收入为23.6亿元,同比下降41.8%;归母净利润自去年同期亏损15.0亿元变为亏损11.7亿元,亏损额有所减少;扣非归母净利润自去年同期亏损13.0亿元变为亏损22.5亿元,亏损额进一步扩大;经营现金流净额为-6.59亿元,同比下降327.6%;EPS(全面摊薄)为-0.3904元
4月21日,全球知名知识产权综合信息服务提供商IPRdaily发布了《全球太阳能电池及组件发明专利排行榜(TOP50)》《全球钙钛矿太阳能电池发明专利排行榜(TOP30)》和《全球TOPCon太阳能电池发明专利排行榜(TOP30)》三大榜单。其中,在全球钙钛矿专利布局前三的企业中,天合光能作为唯一的中国企业,以
当地时间4月14日,继与保加利亚合作方签订战略合作框架协议后,林洋集团总裁、林洋能源董事长陆永华,林洋能源高级副总裁方壮志等公司高管赴保加利亚多个项目现场开展深度调研,重点围绕项目落地规划展开协商,为后续合作奠定坚实基础。在首站高海拔山地光伏项目调研中,针对极端气候挑战,陆永华董事
近日,PV-Tech发布的2025年第一季度组件制造商可融资性评级出炉,隆基连续第21次荣膺AAA最高评级。连续21次获得AAA评级,不仅是隆基在技术创新、产品价值、经营水平等多维度卓越表现的有力证明,还凸显了权威机构对隆基企业实力和发展潜力的信心。实力加冕PV-Tech可融资性评级体系是业内权威的分析工具
北极星储能网获悉,4月21日,琏升科技发布重组预案,拟通过并购兴储世纪布局下游“光伏+储能”及智能微电网相关业务,并定于4月21日开市起复牌。文件显示,琏升科技拟通过发行股份及支付现金的方式,向自贡金马产投、福州数字新基建产业投资合伙企业(有限合伙)、青创伯乐大海(青岛)股权投资合伙企
在固有印象中,光伏产业可谓“分工明确”,敏锐且灵活的民营企业主攻上游光伏制造,而资金与实力雄厚的央国企则驰骋下游光伏电站开发运营。然而,在“双碳”战略实施以及残酷的光伏去产能淘汰赛下,曾经的分界线愈加模糊,国资早已或主动或被动控股多家光伏组件企业。最近市场熟知的莫过于一道新能,于
4月18日,北极星太阳能光伏网发布一周要闻回顾(2025年4月14日-4月18日)。政策篇广西、重庆、广东、江苏……6地工商业分布式光伏上网比例敲定日前,广西、重庆就分布式光伏发电开发建设管理实施细则征求意见。据北极星统计,截至目前,已有6个省区市出台相关文件,对分布式光伏上网电量比例作出规定。
4月15日,钧达股份发布关于申请境外公开发行股票(H股)并上市的进展公告。公告称,公司已于2025年4月15日向香港联交所再次更新递交了本次发行上市的申请,并于同日在香港联交所网站刊登了本次发行的申请资料。值得注意的是,这已是该公司第三次冲击港股上市,前两次申请分别在2024年8月、2025年4月,主
国家统计局数据显示,2025年3月份,全国规上工业太阳能电池(光伏电池)产量7844万千瓦,同比增长23.6%;2025年1-3月份,全国规上工业太阳能电池(光伏电池)产量17267万千瓦,同比增长18.5%。2025年3月份,全国规上工业太阳能发电量418亿千瓦时,同比增长8.9%;2025年1-3月份,全国规上工业太阳能发电
近期,随着关联公司海源复材的控制权变更,曾制霸光伏市场的赛维再次进入话题中心,当然牵引而出的还有赛维神话的缔造者——彭小峰。这一昔日新能源行业最年轻的首富,自国内光伏事业坍塌后,远遁美国再造“光伏梦”,并且近几年大有高歌猛进之势。然而,这一次似乎又要梦碎了。两造“光伏神话”21世纪
请使用微信扫一扫
关注公众号完成登录
姓名: | |
性别: | |
出生日期: | |
邮箱: | |
所在地区: | |
行业类别: | |
工作经验: | |
学历: | |
公司名称: | |
任职岗位: |
我们将会第一时间为您推送相关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