北极星

搜索历史清空

  • 水处理
您的位置:电力企业正文

中国能建陕西院:生物质发电节能源 生光互补催再生

2020-05-25 08:59来源:中国电力新闻网作者:赵雅媛关键词:生光互补中国能建光热发电收藏点赞

投稿

我要投稿

2020年,中国能建规划设计集团陕西院进一步深化城市地下变电站、电缆线路工程、城市综合管廊等设计技术研究,挖掘生物质电厂、背压机组、兰炭尾气余热回收等关键应用技术,提质增效,以科技创新开拓市场、引领市场,实现高层次市场布局。

全地下紧凑布置 建和谐友好环境

地下变电站是近几年随着经济的发展、智能化电气的普及而逐步推广的一种全地下布置形式的紧凑型变电站。在有限的空间内综合考虑了建筑结构、电气设备布置、电缆敷设、设备运输、消防及通风等各种因素,利用城市地下空间实现电网布点的需求,提高土地利用率,节约土地资源,减少变电站建设运行对城市区域环境的影响,有效解决电网建设与城市规划的矛盾,创造友好和谐的城市环境。

陕西院自2008年以来一直在积极从事地下变电站设计技术的研究、优化和推广工作,积累了丰富的工程经验,可针对城市规划、周边环境、地质条件提出地下变电站整体解决方案。目前陕西院设计并已投运的全地下变电站有:西安地铁2号线行政中心110千伏主变电站、会展中心110千伏主变电站、西安地铁5号线荣家寨110千伏主变电站、新疆乌鲁木齐轨道交通1号线南门110千伏主变电站和植物园110千伏主变电站。正在开展设计和施工的全地下变电站有:三星环新110千伏变电站。由陕西院设计并已投运的半地下变电站有:西安地铁4号线飞天路110千伏主变电站。正在开展设计和施工的半地下变电站有:西安城南330千伏变电站,西安地铁9号线芷阳广场110千伏主变电站。基于工程形成的研究成果《湿陷性黄土地区全地下变电站的设计研究与应用》获2009年陕西省电力公司科技进步奖一等奖,《西安市地铁二号线北客站至会展中心段主变电站系统设计》获2013年度中国电力规划设计协会优秀工程设计一等奖,陕西院在地下变电站设计方面处于国内领先水平。

电缆迁改优结构 打造城市宜居圈

随着国民经济的高速发展,社会生产对于电力的需求正在逐渐增大。传统的输电系统都是在空中架设线路,现如今的输电系统则选择了电力电缆作为新的传输方式,具有节约土地成本、优化电网结构、改善人居和城市立体空间环境等优点。

陕西院是西北首家承担330千伏电缆工程设计企业,具有多个110千伏、330千伏电缆工程设计经验,特别是330千伏高压电缆工程设计能力在国内居于领先地位。陕西院具有“330千伏高压电缆工程”专业设计团队和“电缆线路关键技术研究与应用”研发团队,在电缆选型、电缆敷设、无功配置、过电压计算、隧道电缆支架,隧道供配电,综合监控,隧道消防,隧道工艺,隧道结构等各个方面进行了深入研究并形成十余项研发成果,积累了丰富的设计经验。

陕西院承揽的西安东北部330千伏架空输电线路迁改落地工程是西安奥体中心主场馆周边重要基础配套设施,承担着2021年8月召开的中华人民共和国第十四届全运会开(闭)幕式、赛事举办的电力保障任务,是国内330千伏以上单体规模最大的电缆工程。在设计过程中,创造了国内第一次超大规模使用330千伏电压等级2500平方毫米电力电缆,同时使用整体预制式和组合预制式高压电缆中间接头,整体工程单位数字化设计等多项全国第一的记录。除该工程外,陕西院还承担有西郊330千伏电缆工程、城南330千伏电缆工程、西安北-玄武330千伏电缆工程、西安东北部330千伏架空输电线路迁改落地、香积-滈河110千伏线路电缆工程等。

生物质发电节能源 生光互补催再生

陕西院是国内较早开展生物质发电项目的设计院之一。陕西院在生物质气化和燃机发电技术路线率先开展探索,对生物质裂解气化-高温除尘脱硫脱硝技术进行研究,首家引进太阳能光热发电互补和生物质整体气化发电技术路线,技术处于国内领先。

经过十多年的努力,在生物质发电领域先后完成了项目开发、项目可研、初设、施工图和竣工图等各个阶段的设计任务。2008年,陕西院设计礼泉县蓝鸟生物质发电工程,燃用果树枝的灰杆,项目装机规模2×30兆瓦,为当时国内最大装机的规模,该项目于2011年完成了项目设计并开工建设。2009年,陕西院与榆林榆阳新能源发电公司签订了榆林榆阳生光互补项目,白天利用太阳能进行光热发电,夜间燃用沙柳灰杆,项目装机规模2×50兆瓦,为国内最先引入美国E-solar技术的光热发电项目,也是国内最早的生光互补项目。在2010至2019年间,陕西院完成陕西省和甘肃省20余个生物质发电项目的前期可行性研究并签订设计咨询合同,积累了丰富的开发、设计、建设和运营经验。

尾气利用减污染 兰炭技术领前沿

陕西院从2008年开始涉足兰炭尾气资源综合利用领域,采用“兰炭尾气余热回收利用成套装置”回收焦化行业排放的兰炭尾气,已完成兰炭尾气余热回收利用发电项目设计近10项,投运机组有:神木县恒东资源综合利用发电厂(;2×55兆瓦);、神木县洁能资源综合利用发电厂(;4×55兆瓦);、神木县亿通煤化工有限公司综合利用发电工程(;2×30兆瓦);等,累计装机容量超过800兆瓦,已投运装机容量500兆瓦,年发电量约30亿度,年回收兰炭尾气55亿标方,年替代燃煤120万吨,经济和环保效益非常突出。该装置解决了焦化行业兰炭尾气排放污染环境和资源浪费的问题,属于国家鼓励的废弃资源综合利用的环保项目。该成套装置技术方案国内领先,热电效率大于30%,尾气回收率达到100%,取得10余项国家专利。陕西院作为牵头单位,主持起草了《兰炭尾气余热回收利用成套装置技术条件》和《兰炭尾气余热回收利用成套设备性能测试方法》两项行业标准,该项技术荣获多项科技进步奖、质量奖和电力创新技术奖。

背压机组工艺强 供汽采暖显能效

近年来,陕西院大力开拓背压机组设计市场,完成青海盐湖集团金属镁一体化资源综合利用项目供热中心工程、国投新疆罗布泊钾盐有限责任公司120万吨/年钾肥项目扩能改造工程、金川集团有限公司三厂区热源建设工程、大唐河北下花园背压机网源一体化项目等多个重点能源化工项目配套的工业供汽型背压机组。在民生采暖方面开展了综合能源服务方面的探索,并与中国大唐集团科学技术研究院就燃煤蒸汽背压机分布式供能系统方面进行深入的合作研究,提出了等价千瓦造价的概念和多种能源综合服务解决区域功能需求的理念与方案。

陕西院背压机组项目设计方案充分考虑蒸汽需求参数多,可靠性差异大、输送距离长等工艺特点,兼顾高海拔、盐碱地质、地处严寒地区等特殊环境条件,已在工业蒸汽背压机组设计中广泛应用,应用效果显著,项目投运后得到建设各方的一致好评。

科技创新既要注重前沿,更要登高望远,陕西院将密切关注行业发展趋势和市场需求,在巩固发扬现有技术优势的基础上,进一步提升自主创新能力,积极推进多领域技术突破,助推企业创新发展。

原标题:中国能建陕西院:技术引领勇当先
投稿与新闻线索:陈女士 微信/手机:13693626116 邮箱:chenchen#bjxmail.com(请将#改成@)

特别声明:北极星转载其他网站内容,出于传递更多信息而非盈利之目的,同时并不代表赞成其观点或证实其描述,内容仅供参考。版权归原作者所有,若有侵权,请联系我们删除。

凡来源注明北极星*网的内容为北极星原创,转载需获授权。

生光互补查看更多>中国能建查看更多>光热发电查看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