登录注册
请使用微信扫一扫
关注公众号完成登录
隆基股份
(一)隆基股份:硅片订单充足价格坚挺,龙头优势难以颠覆
硅片在手订单充足,产能加速扩张:公司硅片在手订单充足,2019年至今累计签订硅片长单销售合同约134.9万片,根据当前售价对应营收约366亿元。公司2019年至今累计宣布硅片扩产项目约65GW,产能扩张速度超预期。主推M6大硅片,上下游并举刺激产线升级:公司在2019年推出M6大尺寸硅片,根据公司4月官网报价,M6与M2硅片价差为0.34元/片(含税)。鉴于公司当前硅片毛利率高达30%以上,后续有望通过缩小M6与M2价差刺激下游电池厂商升级产线。根据披露,2020年公司M6尺寸组件产能将超过20GW,占规划产能的80%,公司上下游并举推进M6渗透率提升,预计2020年M6出货占比有望达到70%以上。投资建议:我们预计公司2019-2021年营收分别为285.5亿元、381.8亿元、592.6亿元,归母净利润为47.8亿元、61.1亿元、74.6亿元,维持“买入-A”投资评级。
风险提示:扩产不及预期;产品价格大幅下滑;订单交付不及预期。
晶盛机电
(二)晶盛机电:新一轮大尺寸硅片扩产,2020年订单高增长
新一轮硅片扩产周期开启:从光伏产业链看,目前硅片环节盈利能力最好,产品供不应求,公司下游硅片厂商积极布局扩产,目前已宣布扩产项目接近100GW,2020年有望迎来硅片扩产新周期。公司客户中环、晶科、上机数控累计宣布扩产硅片约55GW,对应设备采购金额约100亿元(公司2019年营收31.3亿元),有望带动公司未来业绩增长。
背靠210硅片龙头,在手订单高增:公司目前已具备12英寸单晶炉制造能力,是210大硅片龙头中环股份重要供应商,去年11月、今年3月分别中标中环协鑫五期一、二批设备采购项目,合计金额28.5亿元。根据我们估算,公司2020年一季度在手订单约40~45亿元,预计2020年Q2-Q3将迎来业绩确认高峰。
投资建议:我们预计公司2020-2021年营收分别为34.6亿元、42.6亿元,归母净利润为9.0亿元、11.5亿元,维持“买入-A”投资评级。
风险提示:单晶炉需求不及预期;订单交付不及预期。
爱旭股份
(三)爱旭股份:率先实现210大尺寸电池片量产,PERC电池效率领先
率先实现大尺寸电池量产,产能规模持续扩张:继天津一期166mm大尺寸电池去年9月底投产后,公司2020年1月宣布义乌二期210mm大尺寸电池片量产,是业内第一家实现210电池片量产的企业。根据公司公告,今年将启动义乌三期4.3GW和改扩建天津基地1.6GW高效电池项目,预计2020年、2021年、2022 年底产能将分别达到22GW、32GW、45GW,其中今年底166和210电池产能有望分别达到10GW,大尺寸进程处于业内领先地位。
PERC电池效率行业领先,成本处行业第一梯队:公司自有专利管式PERC技术较其他PERC技术在效率、成本和产品可靠度方面更具优势,应用至今电池转换效率从21.56%提升到22.5%,高于CPIA预测行业的平均效率22.1%,产品有望享受溢价。根据公司公告,2019年上半年公司单晶PERC的非硅成本已降到0.253元/W,远低于行业平均的0.34元/W,处于国际领先水平。随着大尺寸电池片占比的提升,预计非硅成本有望进一步下降2-3分/W。
投资建议:我们预计公司2020-2022年营收分别为109.9亿元、162.7亿元、212.5亿元,归母净利润为12.1亿元、16.1亿元、24.4亿元,维持“买入-A”投资评级。
风险提示:扩产不及预期;产品价格下跌超预期。
通威股份
(四)通威股份:产能全球第一,硅料电池双龙头
产能规模全球第一,HJT规划行业领先:公司现有电池产能约20GW,其中单晶PERC电池17GW。根据公司公告披露,2020年-2023年高效电池规划产能分别为30-40GW、40-60GW、60-80GW、80-100GW,产能规模全球第一。此外公司在PERC+、TOPCon、HJT等新型技术领域均有布局,已有400MW异质结电池中试线(规划2GW),是业内规模较大的HJT产线,预计2023年HJT转换效率有望达到25%以上。
大尺寸电池投产,新增产能非硅成本行业最低:根据公司公告披露,目前公司单晶PERC电池非硅成本平均为0.22元/W左右,处于行业第一梯队。2019年底成都四期166大尺寸电池投产,预计眉山210电池产线有望在今年Q2投产,随着大尺寸电池占比提升,到2020年底公司非硅成本有望进一步降到0.20元/W左右。根据公司规划,未来新增产能均兼容210及以下尺寸,到2023年非硅成本有望降至0.18元/W以下。
硅料产能将扩至22万吨-29万吨,成本优势凸显:公司现有硅料产能约8万吨,处于全球前三。其中乐山、包头6万吨新产能电价较低,生产成本均在4万元/吨以下,处于行业最低水平。根据公司规划,2021-2023年硅料产能将分别扩至11.5-15万吨、15-22万吨、22-29万吨,新增产能生产成本目标3-4万元/吨,现金成本目标为2-3万元/吨。低成本高品质硅料的释放,将使得高成本产能进一步出清,加速进口硅料替代进程。
投资建议:我们预计公司2019年-2021年营业收入分别为358.8亿元、455.0亿元、535.7亿元,归母净利润为27.4亿元、39.4亿元、47.8亿元,维持“买入-A”的投资评级。风险提示:扩产不及预期;产品价格下跌超预期。
中环股份
(五)中环股份:光伏+半导体双驱动,210大硅片有望放量
硅片盈利能力增强,210硅片需求Q3有望放量:公司光伏硅片2019年实现营收149.2亿元,同比增长23%;毛利率17.9%,同比增加2.8pct;累计销售51.4亿片,同比增长76%,硅片盈利、销量齐升带动公司净利润高速增长。目前中环五期210尺寸大硅片已实现产业化供应,根据我们统计,已公告的210电池组件规划产能达到100GW左右,预计今年三季度210硅片需求有望逐渐放量。
半导体业务获领先客户认可,电站业务稳步增长:公司半导体硅片2019年实现营收11.0亿元,同比增长8%;毛利率25.7%,同比减少4.4pct:累计销售4.5亿平方英寸,同比增长21%,在全球前十大功率半导体客户的销售收入提升2倍以上,获得全球领先客户认可。公司发电业务实现营收5.2亿元,同比增长54%;累计并网电站485.22MW,同比增长167%,在手电站容量稳步增长,为公司贡献利润。
现金流改善明显,研发投入创新高:公司2019年经营活动净现金流为25.1亿元,同比增长47%,其中四季度11.75亿元,同比增长39%。三项费用率合计12.6%,同比减少0.4pct,其中销售费用率、管理费用率、研发费用率、财务费用率分别同比-0.4pct、-1.22pct、+0.35pct、+0.88pct。公司抓住光伏平价上网和半导体国产替代的行业机遇,持续加大技术研发创新,2019年研发总投入约11.7亿元,同比增长51%,创历史新高。
投资建议:我们预测公司2020-2022年营业收入为232.5亿元、300.2亿元、366.7亿元,归母净利润为16.0亿元、21.8亿元、27.2亿元,维持“买入-B”投资评级。
风险提示:扩产项目落地情况不及预期;半导体硅片国产化不及预期。
迈为股份
(六)迈为股份:在手订单充足,布局HJT全线设备
外购设备拉低毛利率,单位人工成本下降:公司丝网印刷成套设备2019年实现营收11.8亿元,同比增长78%,占总收入的82%;毛利率为31.2%,同比下降7.7pct,主要是低毛利率的外购设备增加所致。丝印成套设备销量为198条(换算成单线),同比增长69%,平均单价596.8万元,同比增长5%。从成本来看,成套设备单位人工成本同比下降18.5%,占比2.1%,同比下降1.0pct,主要系规模扩大生产效率提升。
在手订单充足,预收货款大增:截至2019年底,公司预收账款14.1亿元,同比增长60%,已签订未执行订单充足。存货价值为20.7亿元,同比增长61%,其中发出商品17.0亿元,同比增长57%,根据行业9~10个月验收周期,我们预计发出商品有望在2020年下半年确认收入。
研发投入大幅增长,布局下一代光伏核心设备:2019年研发投入9429万元,同比增长141%,占营收比重为6.6%,同比增加1.6pct。公司积极进行印刷、激光和真空相关技术研发,前瞻性布局大硅片、HJT、IBC、钙钛矿等先进光伏电池核心设备以及OLED面板激光切割设备,有望在技术迭代中抢占先机。
疫情影响Q1订单交付,行业向上基本面不变:受疫情影响,公司一季度订单交付及确认情况较原计划延迟,导致Q1净利润同比持平。但我们认为光伏设备行业景气度向上基本面不变,2021年光伏全面平价上网在即,产业链提效降本需求强烈,大硅片、HJT等高效电池技术即将进入密集导入期,晶科、天合、隆基、通威、阿特斯等核心客户公布扩产产能超100GW,公司凭借前期产品布局,未来业绩有望进入快车道。
1、大尺寸硅片下游拓展不及预期。虽然大尺寸硅片在电池端良率水平表现良好,但下游组件和电站的应用尚需厂长时间验证,若下游拓展情况不及预期,可能会导致电池厂商盈利受损。
2、新型高效电池技术发展不及预期。目前TOPCon、HJT等新型高效电池量产技术处于起步阶段,如果技术发展不及预期,可能导致被其他高效电池技术取代。
3、新型高效电池技术成本下降不及预期。目前TOPCon、HJT等新型高效电池成本较高,虽然现在降本路径相对比较清晰,但是若成本下降幅度不及预期,可能会导致市场拓展较慢。
特别声明:北极星转载其他网站内容,出于传递更多信息而非盈利之目的,同时并不代表赞成其观点或证实其描述,内容仅供参考。版权归原作者所有,若有侵权,请联系我们删除。
凡来源注明北极星*网的内容为北极星原创,转载需获授权。
5月27日,隆基绿能发布公告称,为提高募集资金使用效率,加快公司BC电池先进产能建设,根据战略规划和经营需要,公司拟终止芜湖(二期)年产15GW单晶组件项目投入,并将原计划投入芜湖(二期)年产15GW单晶组件项目建设的募集资金108,000万元,变更用于投资建设铜川隆基12GW高效单晶电池项目。本次涉及
不论你是光伏设计师、EPC承建商,还是工商业业主,你的光伏电站肯定会被这些问题所困扰,热斑、积灰、承重、起火、积雪、冰雹等等,电站业主往往是这些问题的直接承受者,正因如此,选择什么样的光伏组件,直接关乎业主未来三十年投资收益的稳定性。随着“531新政”即将落地,光伏电站迈入“消纳为王”
5月25日,在联合国全球契约组织与印度尼西亚政府等联合举办的“首届全球企业共建高质量‘一带一路’峰会”活动上,隆基绿能携手晶澳科技、晶科能源、通威股份、协鑫集团等光伏行业产业链企业,共同发布《全球光伏行业可持续发展联合倡议(GlobalSolarSustainableAlliance,GSSA)》,旨在促进光伏行业在
北极星太阳能光伏网获悉,5月20日,秦晋绿能新能源(山西)有限公司正式成立,法定代表人为寸小涛,注册资本3100万元,公司位于山西省运城市绛县经开区,经营范围包含合同能源管理、太阳能发电技术服务、光伏设备及元器件制造、光伏发电设备租赁、电力行业高效节能技术研发、新兴能源技术研发等。天眼查
北极星售电网获悉,中信重工伊滨厂区源网荷储项目EPC总承包中标结果公布,中标人为隆基森特新能源有限公司,中标价14643683.18元。详情如下:
从高空俯瞰,海南昌化江畔的戈枕水电站进场公路宛如一条蜿蜒的“蓝色丝带”,6.5公里的光伏廊道上,近3万块高效BC组件整齐排列,在热带阳光下熠熠生辉。近日,华能东方电厂投资建设的戈枕进场公路风雨连廊光伏示范项目全容量并网发电,标志着海南省单体容量最大、建设里程最长的风雨连廊分布式光伏项目
5月26日,关于2025年内蒙古自治区先进级智能工厂拟认定名单的公示(内工信装工字〔2025〕277号)。其中包括内蒙古双杰塞都电气有限公司的双杰塞都电气新能源高端装备先进级智能工厂、内蒙古中环光伏材料有限公司的内蒙古中环光伏智能工厂、鄂尔多斯市隆基光伏科技有限公司的年产30GW高效单晶电池智能工
5月26日,隆基绿能发布公告称,李振国辞去公司董事、总经理及法定代表人职务,但继续担任公司中央研究院院长、科技管理中心首席技术官,将专注带领团队聚焦光伏前沿技术攻关。众所周知,提升转换效率、降低度电成本是光伏产业发展的永恒主题,而技术持续进步是光伏发电成本下降的最大推力。创新是隆基
5月23日,帝科股份发布公告称,公司拟以人民币现金69,600.00万元收购浙江索特材料科技有限公司(下称“标的公司”)60%的股权。本次交易完成后,浙江索特将成为公司的控股子公司,公司将通过浙江索特控制原杜邦集团旗下Solamet#xAE;光伏银浆业务。目前已通过第三届董事会第十次会议审议。具体来看,5月
在全球加速能源转型的浪潮中,隆基再下一城。近日,隆基与芬兰领先能源企业达成战略合作,将为其供应102MWHi-MOX10太阳能组件。这不仅是隆基在北欧市场的重大突破,更是践行绿色使命、助力全球能源转型的重要一步。技术赋能助力芬兰绿色发展Hi-MOX10太阳能组件采用先进的背接触(BC)技术,量产组件效
5月16日,《财富》中文网发布2025年《财富》中国ESG影响力榜单,共有100家企业登上了今年的榜单。其中,TCL科技集团股份有限公司、双良节能系统股份有限公司、晶澳太阳能科技股份有限公司、晶科能源股份有限公司、正泰集团股份有限公司、通威股份有限公司、阳光电源股份有限公司、隆基绿能科技股份有限
5月23日,帝科股份发布公告称,公司拟以人民币现金69,600.00万元收购浙江索特材料科技有限公司(下称“标的公司”)60%的股权。本次交易完成后,浙江索特将成为公司的控股子公司,公司将通过浙江索特控制原杜邦集团旗下Solamet#xAE;光伏银浆业务。目前已通过第三届董事会第十次会议审议。具体来看,5月
据北极星太阳能光伏网统计,2025年1月至今,河北省秦皇岛市北戴河新区公示了13个分布式光伏项目备案信息,总装机规模8280kW,项目合计投资额2998.2万元。项目详情如下:1、轩能北戴河生命科学园分布式光伏电站项目项目建设单位:秦皇岛轩能新能源科技有限公司。项目建设地点:秦皇岛北戴河新区北戴河生
2024年,光伏企业集体度过了一个寒冬,个别公司出现上市以来的首次亏损,更有甚者走向退市、破产终局。展望2025年,尽管挑战犹存,但仍有多家企业使尽浑身解数保住了现金流。据北极星统计,2025年一季度共有31家企业经营活动产生的现金流量净额在百万元以上,其中正泰电器以24.18亿元领先。此外,阳光
在刚刚结束的欧洲国际太阳能展览会(IntersolarEurope2025)上,爱旭成功与海外客户签约1GW集中式订单,接连斩获340MW欧洲最大BC地面电站、225MW非洲最大BC地面电站等高价值项目。爱旭ABC组件以其领先的效率实力与卓越的综合性能,正在全球集中式市场发挥更为重要的作用。备受分布式市场认可的ABC组件
回首我国能源发展长河,关键节点必然又有新增。2025年开年,国家发改委、能源局下发《关于深化新能源上网电价市场化改革促进新能源高质量发展的通知》(发改价格〔2025〕136号)(以下简称136号文),将新能源全面推向市场的同时,也促使整个能源格局发生深刻变革。短期阵痛、长期利好——新机遇涌现13
随着年报和一季报的逐一揭开,光伏组件企业的出货量数据成为市场焦点。2025年第一季度,在价与量的平衡之间,TOP20榜单再次更新。整体来看,相比去年,位列TOP10的企业仍未变化,但排位微调。前四仍旧是晶科、隆基、晶澳、天合,一季度组件出货量达15GW+。实际上,这一格局自2018年后便稳定至今,虽排
4月27日,中国电力企业联合会、德国莱茵TV集团、鉴衡认证中心、爱旭股份、隆基绿能联合于北京发布了《背接触(BC)电池技术发展白皮书》(以下简称《白皮书》)。作为全球首份面向光伏行业和社会公众的BC技术权威报告,《白皮书》系统阐释了BC技术的产业化路径、核心优势与可持续发展潜力,标志着这一“
4月27日,中国电力企业联合会、德国莱茵TÜV集团、鉴衡认证中心、爱旭股份、隆基绿能联合于北京发布了《背接触(BC)电池技术发展白皮书》(以下简称《白皮书》)。作为全球首份面向光伏行业和社会公众的BC技术权威报告,《白皮书》系统阐释了BC技术的产业化路径、核心优势与可持续发展潜力,标志着这一
天眼查App显示,近日,创维爱旭(百色)太阳能科技有限公司成立,注册资本9亿人民币,经营范围包括太阳能发电技术服务、光伏设备及元器件制造、光伏设备及元器件销售、化工产品生产、化工产品销售、新兴能源技术研发等。股权全景穿透图显示,该公司由创维光伏旗下广西创维新能源投资有限公司、爱旭股份
4月12日,爱旭股份发布公告称,控股子公司浙江爱旭太阳能科技有限公司与广西百色市人民政府、深圳创维光伏科技有限公司签订《投资协议》,拟共同发起设立合资公司,投资建设创维-爱旭(百色)光伏ABC电池西南基地项目。同时,浙江爱旭拟与成立的合资公司签署《技术咨询服务协议》,由浙江爱旭为合资公
光伏行业仍处于深度调整期,且产能出清与内卷结果尚不明朗,企业经营承压,人事格局变动也同步变得频繁。北极星根据公开信息统计,2025开年至今,共有24家光伏上市企业高级管理人员出现变动,变动次数达到32起。按业务领域来细分,人事变动范围涵盖行业多个环节,其中电池组件环节人事变动最为频繁,约
5月25日,在联合国全球契约组织与印度尼西亚政府等联合举办的“首届全球企业共建高质量‘一带一路’峰会”活动上,隆基绿能携手晶澳科技、晶科能源、通威股份、协鑫集团等光伏行业产业链企业,共同发布《全球光伏行业可持续发展联合倡议(GlobalSolarSustainableAlliance,GSSA)》,旨在促进光伏行业在
2025年1—4月,太阳能发电新增装机量达到104.93GW,4月单月新增装机45.22GW,基本为上半年光伏装机史上月度最高水平。随着“430”、“531”抢装结束,光伏产业链上硅片、电池片、组件各环节价格经历涨跌波动后目前均有持稳倾向,而多晶硅环节则在本已现金流亏损的状态下,于4月中旬再次进入价格下行通
5月16日,《财富》中文网发布2025年《财富》中国ESG影响力榜单,共有100家企业登上了今年的榜单。其中,TCL科技集团股份有限公司、双良节能系统股份有限公司、晶澳太阳能科技股份有限公司、晶科能源股份有限公司、正泰集团股份有限公司、通威股份有限公司、阳光电源股份有限公司、隆基绿能科技股份有限
北极星储能网讯:5月21日,四川发改委公示2025年度拟纳入电网侧新型储能项目清单,共有27个项目纳入,申报规模合计3.77GW/9.725GWh。不过,四川发改委对八个项目规模提出调整建议,调整后总规模为3.02GW/8.24GWh。具体来看,申报单位包含中创新航、蜀道集团、大唐、四川能投、乐山电力、通威、金风、中
2025年4月,内蒙古电力集团售电量277.23亿千瓦时,同比增长11.95%;区内售电量241.68亿千瓦时,同比增长10.67%;外送电量35.55亿千瓦时,同比增长21.51%,9家盟市供电公司售电量全部实现正增长。售电量与外送电量增速双超10%背后,是各部门和各单位将售电量做为第一指标,紧紧围绕“稳存量、拓增量、挖
近期,华润电力云浮、中节能太阳能华东、浙江省新能源、长峡电能、通威太阳能最新招聘岗位,北极星整理如下:华润电力控股有限公司(简称“华润电力”)成立于2001年8月,是世界500强华润集团旗下香港上市公司,是中国效率最高、效益最好的综合能源公司之一,业务涉及风电、火电、水电、光伏发电、分布
2024年以来,全球光伏行业经历“冰火两重天”:一面是能源转型需求持续增长,另一面是阶段性产能过剩引发的价格快速下滑。作为硅料、电池片双料全球龙头,通威股份(600438.SH)保持了一贯的稳健经营步调,通过加强技术研发与生产降本增效,进一步巩固提升主要业务环节领先的技术、成本、品质、品牌等
随着年报和一季报的逐一揭开,光伏组件企业的出货量数据成为市场焦点。2025年第一季度,在价与量的平衡之间,TOP20榜单再次更新。整体来看,相比去年,位列TOP10的企业仍未变化,但排位微调。前四仍旧是晶科、隆基、晶澳、天合,一季度组件出货量达15GW+。实际上,这一格局自2018年后便稳定至今,虽排
4月25日,中核集团2025-2026年度光伏组件设备一级集中采购项目及中核集团2025-2027年度逆变器设备一级集中采购项目公布中标候选人。据知情人士透露,本次光伏组件集采规模为29GW。公告显示,本次组件集采共有36家企业投标,入围候选人为:第一名晶澳太阳能科技股份有限公司,第二名隆基绿能科技股份有限
4月18日,北极星太阳能光伏网发布一周要闻回顾(2025年4月21日-4月25日)。政策篇山东:推动虚拟电厂示范可在受限区新装分布式光伏4月17日,山东省发展改革委、山东省能源局、国家能源局山东监管办公室联合发布《关于推动虚拟电厂试验示范工作高质量发展的通知》,提出对符合条件的虚拟电厂试验示范项
4月22日,河北发改委发布《河北省2025年风电、光伏发电年度开发建设方案第一批拟安排项目情况公示》。本次拟公示项目共50个、448.387万千瓦。其中,光伏项目172.325万千瓦,风电项目276.062万千瓦。从业主来看,国家能源集团所获规模最多,达到91万千瓦,主要以风电项目为主,华电集团拿到64.4万千瓦,
请使用微信扫一扫
关注公众号完成登录
姓名: | |
性别: | |
出生日期: | |
邮箱: | |
所在地区: | |
行业类别: | |
工作经验: | |
学历: | |
公司名称: | |
任职岗位: |
我们将会第一时间为您推送相关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