登录注册
请使用微信扫一扫
关注公众号完成登录
隆基股份
(一)隆基股份:硅片订单充足价格坚挺,龙头优势难以颠覆
硅片在手订单充足,产能加速扩张:公司硅片在手订单充足,2019年至今累计签订硅片长单销售合同约134.9万片,根据当前售价对应营收约366亿元。公司2019年至今累计宣布硅片扩产项目约65GW,产能扩张速度超预期。主推M6大硅片,上下游并举刺激产线升级:公司在2019年推出M6大尺寸硅片,根据公司4月官网报价,M6与M2硅片价差为0.34元/片(含税)。鉴于公司当前硅片毛利率高达30%以上,后续有望通过缩小M6与M2价差刺激下游电池厂商升级产线。根据披露,2020年公司M6尺寸组件产能将超过20GW,占规划产能的80%,公司上下游并举推进M6渗透率提升,预计2020年M6出货占比有望达到70%以上。投资建议:我们预计公司2019-2021年营收分别为285.5亿元、381.8亿元、592.6亿元,归母净利润为47.8亿元、61.1亿元、74.6亿元,维持“买入-A”投资评级。
风险提示:扩产不及预期;产品价格大幅下滑;订单交付不及预期。
晶盛机电
(二)晶盛机电:新一轮大尺寸硅片扩产,2020年订单高增长
新一轮硅片扩产周期开启:从光伏产业链看,目前硅片环节盈利能力最好,产品供不应求,公司下游硅片厂商积极布局扩产,目前已宣布扩产项目接近100GW,2020年有望迎来硅片扩产新周期。公司客户中环、晶科、上机数控累计宣布扩产硅片约55GW,对应设备采购金额约100亿元(公司2019年营收31.3亿元),有望带动公司未来业绩增长。
背靠210硅片龙头,在手订单高增:公司目前已具备12英寸单晶炉制造能力,是210大硅片龙头中环股份重要供应商,去年11月、今年3月分别中标中环协鑫五期一、二批设备采购项目,合计金额28.5亿元。根据我们估算,公司2020年一季度在手订单约40~45亿元,预计2020年Q2-Q3将迎来业绩确认高峰。
投资建议:我们预计公司2020-2021年营收分别为34.6亿元、42.6亿元,归母净利润为9.0亿元、11.5亿元,维持“买入-A”投资评级。
风险提示:单晶炉需求不及预期;订单交付不及预期。
爱旭股份
(三)爱旭股份:率先实现210大尺寸电池片量产,PERC电池效率领先
率先实现大尺寸电池量产,产能规模持续扩张:继天津一期166mm大尺寸电池去年9月底投产后,公司2020年1月宣布义乌二期210mm大尺寸电池片量产,是业内第一家实现210电池片量产的企业。根据公司公告,今年将启动义乌三期4.3GW和改扩建天津基地1.6GW高效电池项目,预计2020年、2021年、2022 年底产能将分别达到22GW、32GW、45GW,其中今年底166和210电池产能有望分别达到10GW,大尺寸进程处于业内领先地位。
PERC电池效率行业领先,成本处行业第一梯队:公司自有专利管式PERC技术较其他PERC技术在效率、成本和产品可靠度方面更具优势,应用至今电池转换效率从21.56%提升到22.5%,高于CPIA预测行业的平均效率22.1%,产品有望享受溢价。根据公司公告,2019年上半年公司单晶PERC的非硅成本已降到0.253元/W,远低于行业平均的0.34元/W,处于国际领先水平。随着大尺寸电池片占比的提升,预计非硅成本有望进一步下降2-3分/W。
投资建议:我们预计公司2020-2022年营收分别为109.9亿元、162.7亿元、212.5亿元,归母净利润为12.1亿元、16.1亿元、24.4亿元,维持“买入-A”投资评级。
风险提示:扩产不及预期;产品价格下跌超预期。
通威股份
(四)通威股份:产能全球第一,硅料电池双龙头
产能规模全球第一,HJT规划行业领先:公司现有电池产能约20GW,其中单晶PERC电池17GW。根据公司公告披露,2020年-2023年高效电池规划产能分别为30-40GW、40-60GW、60-80GW、80-100GW,产能规模全球第一。此外公司在PERC+、TOPCon、HJT等新型技术领域均有布局,已有400MW异质结电池中试线(规划2GW),是业内规模较大的HJT产线,预计2023年HJT转换效率有望达到25%以上。
大尺寸电池投产,新增产能非硅成本行业最低:根据公司公告披露,目前公司单晶PERC电池非硅成本平均为0.22元/W左右,处于行业第一梯队。2019年底成都四期166大尺寸电池投产,预计眉山210电池产线有望在今年Q2投产,随着大尺寸电池占比提升,到2020年底公司非硅成本有望进一步降到0.20元/W左右。根据公司规划,未来新增产能均兼容210及以下尺寸,到2023年非硅成本有望降至0.18元/W以下。
硅料产能将扩至22万吨-29万吨,成本优势凸显:公司现有硅料产能约8万吨,处于全球前三。其中乐山、包头6万吨新产能电价较低,生产成本均在4万元/吨以下,处于行业最低水平。根据公司规划,2021-2023年硅料产能将分别扩至11.5-15万吨、15-22万吨、22-29万吨,新增产能生产成本目标3-4万元/吨,现金成本目标为2-3万元/吨。低成本高品质硅料的释放,将使得高成本产能进一步出清,加速进口硅料替代进程。
投资建议:我们预计公司2019年-2021年营业收入分别为358.8亿元、455.0亿元、535.7亿元,归母净利润为27.4亿元、39.4亿元、47.8亿元,维持“买入-A”的投资评级。风险提示:扩产不及预期;产品价格下跌超预期。
中环股份
(五)中环股份:光伏+半导体双驱动,210大硅片有望放量
硅片盈利能力增强,210硅片需求Q3有望放量:公司光伏硅片2019年实现营收149.2亿元,同比增长23%;毛利率17.9%,同比增加2.8pct;累计销售51.4亿片,同比增长76%,硅片盈利、销量齐升带动公司净利润高速增长。目前中环五期210尺寸大硅片已实现产业化供应,根据我们统计,已公告的210电池组件规划产能达到100GW左右,预计今年三季度210硅片需求有望逐渐放量。
半导体业务获领先客户认可,电站业务稳步增长:公司半导体硅片2019年实现营收11.0亿元,同比增长8%;毛利率25.7%,同比减少4.4pct:累计销售4.5亿平方英寸,同比增长21%,在全球前十大功率半导体客户的销售收入提升2倍以上,获得全球领先客户认可。公司发电业务实现营收5.2亿元,同比增长54%;累计并网电站485.22MW,同比增长167%,在手电站容量稳步增长,为公司贡献利润。
现金流改善明显,研发投入创新高:公司2019年经营活动净现金流为25.1亿元,同比增长47%,其中四季度11.75亿元,同比增长39%。三项费用率合计12.6%,同比减少0.4pct,其中销售费用率、管理费用率、研发费用率、财务费用率分别同比-0.4pct、-1.22pct、+0.35pct、+0.88pct。公司抓住光伏平价上网和半导体国产替代的行业机遇,持续加大技术研发创新,2019年研发总投入约11.7亿元,同比增长51%,创历史新高。
投资建议:我们预测公司2020-2022年营业收入为232.5亿元、300.2亿元、366.7亿元,归母净利润为16.0亿元、21.8亿元、27.2亿元,维持“买入-B”投资评级。
风险提示:扩产项目落地情况不及预期;半导体硅片国产化不及预期。
迈为股份
(六)迈为股份:在手订单充足,布局HJT全线设备
外购设备拉低毛利率,单位人工成本下降:公司丝网印刷成套设备2019年实现营收11.8亿元,同比增长78%,占总收入的82%;毛利率为31.2%,同比下降7.7pct,主要是低毛利率的外购设备增加所致。丝印成套设备销量为198条(换算成单线),同比增长69%,平均单价596.8万元,同比增长5%。从成本来看,成套设备单位人工成本同比下降18.5%,占比2.1%,同比下降1.0pct,主要系规模扩大生产效率提升。
在手订单充足,预收货款大增:截至2019年底,公司预收账款14.1亿元,同比增长60%,已签订未执行订单充足。存货价值为20.7亿元,同比增长61%,其中发出商品17.0亿元,同比增长57%,根据行业9~10个月验收周期,我们预计发出商品有望在2020年下半年确认收入。
研发投入大幅增长,布局下一代光伏核心设备:2019年研发投入9429万元,同比增长141%,占营收比重为6.6%,同比增加1.6pct。公司积极进行印刷、激光和真空相关技术研发,前瞻性布局大硅片、HJT、IBC、钙钛矿等先进光伏电池核心设备以及OLED面板激光切割设备,有望在技术迭代中抢占先机。
疫情影响Q1订单交付,行业向上基本面不变:受疫情影响,公司一季度订单交付及确认情况较原计划延迟,导致Q1净利润同比持平。但我们认为光伏设备行业景气度向上基本面不变,2021年光伏全面平价上网在即,产业链提效降本需求强烈,大硅片、HJT等高效电池技术即将进入密集导入期,晶科、天合、隆基、通威、阿特斯等核心客户公布扩产产能超100GW,公司凭借前期产品布局,未来业绩有望进入快车道。
1、大尺寸硅片下游拓展不及预期。虽然大尺寸硅片在电池端良率水平表现良好,但下游组件和电站的应用尚需厂长时间验证,若下游拓展情况不及预期,可能会导致电池厂商盈利受损。
2、新型高效电池技术发展不及预期。目前TOPCon、HJT等新型高效电池量产技术处于起步阶段,如果技术发展不及预期,可能导致被其他高效电池技术取代。
3、新型高效电池技术成本下降不及预期。目前TOPCon、HJT等新型高效电池成本较高,虽然现在降本路径相对比较清晰,但是若成本下降幅度不及预期,可能会导致市场拓展较慢。
特别声明:北极星转载其他网站内容,出于传递更多信息而非盈利之目的,同时并不代表赞成其观点或证实其描述,内容仅供参考。版权归原作者所有,若有侵权,请联系我们删除。
凡来源注明北极星*网的内容为北极星原创,转载需获授权。
近日,中国光伏行业协会分享了年度报告中第七篇,我国钙钛矿太阳能电池发展情况我国钙钛矿太阳能电池发展情况:(一)钙钛矿技术概述钙钛矿(Perovskite-PVK)是指以俄国地质学家LevPerovski名字命名的一类具有ABX3结构的矿物化合物(如CaTiO3),而具有光伏效应的钙钛矿材料主要是一类具有相同晶体结
7月9日,中铁建网络信息科技有限公司2025年度光伏组件框架采购评标中标候选人公布,中标候选人第一名为隆基乐叶光伏科技有限公司。招标公告显示,中铁建网络信息科技有限公司2025年度光伏组件框架采购,预估采购总量3GW,光伏组件工艺为N型单晶硅双面双玻TOPCon,有效期至2025年12月31日。在框架采购执
北极星储能网讯:7月7日,工信部公示第六届全国非公有制经济人士优秀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建设者人选名单,将100名全国非公有制经济人士优秀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建设者拟表彰人选名单和8名后备人选名单予以公示。其中,包括9家新能源相关企业:李nbsp;想理想汽车创始人、董事长兼首席执行官陈建成nbsp
甘肃敦煌西行百公里,车轮碾过公路尽头,驶入黄沙漫卷的戈壁腹地。在正泰工程师的带领下,北极星电力网记者探访国家首批“沙戈荒”风光大基地示范项目——龙源电力敦煌480MW风光互补电站。这座投资约10亿元、年发电量13.5亿千瓦时的电站,正悄然书写着能源转型的传奇。正是在这片飞沙走石、极端温差的
7月7日,《关于第六届全国非公有制经济人士优秀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建设者人选名单的公示》对外发布。此次公示的是100名全国非公有制经济人士优秀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建设者拟表彰人选名单和8名后备人选名单。完整名单见附件。共有4名光伏企业的董事长入选!李仙德晶科能源股份有限公司董事长钟宝申
晶硅-钙钛矿叠层太阳电池因其有望超越单结电池的肖克利-奎伊瑟(Shockley-Queisser)效率极限,而成为当前全球先进光伏技术研究的热点。受制于短波光子的热驰豫损失,传统晶硅单结太阳电池效率的进一步提升面临瓶颈。为此,科学家们提出将宽带隙钙钛矿与晶硅集成,通过构建串联叠层太阳电池,有效减少
在2025年6月11日至13日举办的SNECPV#x2B;第十八届国际太阳能光伏与智慧能源(上海)大会暨展览会上,安徽凯撒新能源科技有限公司(以下简称“凯撒新能源”)以其卓越的创新产品和前沿技术,成为展会焦点,吸引了全球行业人士的目光。高光亮相实力诠释创新底色作为亚洲光伏应用领域的佼佼者,凯撒新能源
“春城”昆明以其宜人气候闻名,但2025年1月下旬,一场罕见的强雨雪天气突袭,最高气温骤降至仅4#x2103;,让远道而来越冬的海鸥都措手不及。然而,正是在这场“崩溃级”寒潮中,隆基BC二代技术(Hi-MO9组件)却上演了一场令人惊叹的“抗逆超发”大戏!近期,一份来自云南昆明某商业建筑屋顶的半年实证
北极星太阳能光伏网获悉,7月4日晚,森特股份发布公告,披露关于收购隆基绿能光伏工程有限公司100%股权的最新进展。根据公告,森特股份于2022年3月31日决定以现金6849万元收购标的公司全部股权,并于同年4月25日完成工商变更登记,标的公司自2022年4月起纳入森特股份合并报表范围。今年7月3日,森特股
据不完全统计,2025年1-6月,除已上市氢能企业增发募资外,氢能产业链共计超过20家企业获得融资,与去年同期相比数量有所减少,具体包括:考克利尔氢能、卡文新能源、云韬氢能、骊能新能源、新工绿氢、未势能源、氢合科技、科安创能、艾氢技术、锦美氢源、镁源动力、天芮科技、青鳐科技、聚智合众、协
在全球积极推进绿色能源转型的大背景下,光伏发电技术凭借绿色、高效的特性,在建筑领域的应用愈发广泛。然而,随着光伏发电系统在建筑中大规模部署,安全问题,尤其是火灾防范问题,成为了保障生命财产安全的关键环节。特别是在面对台风、高温等极端天气时,光伏电站的火灾隐患不容忽视,这对安装光伏
7月8日,A股光伏板块集体大涨,多只光伏ETF涨幅超5%,光伏设备板块涨幅5.68%。截至发稿,首航新能涨幅超过20%,艾能聚、大全能源、拉普拉斯、亿晶光电、拓日新能、亚玛顿、欧晶科技、弘元绿能、通威股份、钧达股份涨幅均过10%;此外,双良节能、阳光电源、锦浪科技、爱旭股份、东方日升、TCL中环、晶
7月2日,A股光伏板块躁动。可谓一根阳线,改变信仰。这也让低迷的光伏行业,又一次成为资本市场关注的对象。终其原因,近期高层关于“反内卷”的呼声很高,力度很大,而以“内卷”出名的光伏行业,自然首当其冲,势在必破。大家都寄希望于光伏行业能够尽快通过“反内卷”实现产能出清,尽早走出泥潭。
2025年正值中泰建交50周年,这一重要节点不仅象征着中泰两国“亲如一家”的深厚友谊,也为两国在能源、科技产业等多个领域的合作注入了新的活力。在这一背景下,创维光伏于7月2日至4日亮相在曼谷举办的(ASEANSustainableEnergyWeek2025),携多款核心产品及智能光储解决方案精彩登场,以技术实力回应
6月20日,北极星太阳能光伏网发布一周要闻回顾(2025年6月23日-6月27日)。政策篇新疆136号文承接方案:增量电价0.15-0.262元/kWh、存量0.25-0.262元/kWh6月25日,新疆发改委官网发布文章《深化新能源上网电价市场化改革助力新能源高质量发展》及《自治区贯彻落实深化新能源上网电价市场化改革实施方案
光伏技术创新,正处于一个特殊窗口期。关键技术变革胶着不前,BC、HJT、TOPCon等技术路线争论不休,叠层电池、钙钛矿等新兴技术蓄势待发,新一轮“超级创新”尚无突破,“微创新”成为支撑当前光伏行业进步的重要力量。目前,光伏“微创新”立足降本增效,主要涉及四条主线:少银/无银化、电池技术优化
6月20日,爱旭股份发布2023年度向特定对象发行A股股票募集资金使用可行性分析报告(第三次修订稿)。根据报告,公司计划通过此次向特定对象发行股票,募集资金总额不超过35亿元(含本数)。其中30亿元将投入义乌六期15GW高效晶硅太阳能电池项目,剩余5亿元用于补充流动资金,以缓解公司较高的负债压力。据
北极星售电网获悉,6月17日,浙江义乌市发展和改革局发布关于对义乌市十四届政协四次会议2025132号建议答复的函。答复文件提到,义乌深化交易机制,持续拓展绿色电力市场,积极鼓励企业开展绿色电力交易,积极购买绿色电能,据统计2024年我市企业自愿购买绿证总量约79.5万个,绿电总量约7.95亿度,相当
北极星储能网获悉,6月17日,义乌市发展和改革局发布关于对义乌市十六届人大四次会议苏溪5号建议答复的函,提到,下一步将继续推广“光伏+储能”模式,解决新能源发电的间歇性问题,提高能源利用效率;积极引导工业园区建设智能微电网,实现新能源发电、储能和用电的智能化管理,帮助工业园区提高清洁
近日,TaiyangNews发布了2025年4月版《TOPSOLARMODULESListing》报告。报告指出,在全球光伏组件竞争愈发激烈、产能过剩与价格触底的大环境下,组件效率正成为最核心的产品差异化因素,也是推动单瓦成本下降的动因之一,这一趋势在2025年6月更新的列表中得到了充分体现。本月最新列表不仅带来了多项效
6月11日#x2014;13日,伴随第十八届(2025)国际太阳能光伏与智慧能源(上海)大会暨展览会(SNECPV#x2B;2025)圆满落下帷幕,淮南益恒光伏科技有限公司也即将迈入新的征程,让我们一起来回顾展会三天有哪些精彩内容!展会Day1上海国家会展中心光伏展区人头攒动。一家展会“新面孔”迎来了国内外客商青
6月11日,SNECPV#x2B;第十八届(2025)国际太阳能光伏和智慧能源amp;储能及电池技术与装备(上海)大会暨展览会盛大开幕。在这场光伏行业的年度盛宴中,创维光伏以开启全民光伏新时代为主题,携多款创新产品和商业模式震撼亮相,向世界展示了中国光伏企业的创新实力和普惠理念。技术跃迁:创维光伏开启全
近日,中国光伏行业协会分享了年度报告中第七篇,我国钙钛矿太阳能电池发展情况我国钙钛矿太阳能电池发展情况:(一)钙钛矿技术概述钙钛矿(Perovskite-PVK)是指以俄国地质学家LevPerovski名字命名的一类具有ABX3结构的矿物化合物(如CaTiO3),而具有光伏效应的钙钛矿材料主要是一类具有相同晶体结
甘肃敦煌西行百公里,车轮碾过公路尽头,驶入黄沙漫卷的戈壁腹地。在正泰工程师的带领下,北极星电力网记者探访国家首批“沙戈荒”风光大基地示范项目——龙源电力敦煌480MW风光互补电站。这座投资约10亿元、年发电量13.5亿千瓦时的电站,正悄然书写着能源转型的传奇。正是在这片飞沙走石、极端温差的
7月8日,A股光伏板块集体大涨,多只光伏ETF涨幅超5%,光伏设备板块涨幅5.68%。截至发稿,首航新能涨幅超过20%,艾能聚、大全能源、拉普拉斯、亿晶光电、拓日新能、亚玛顿、欧晶科技、弘元绿能、通威股份、钧达股份涨幅均过10%;此外,双良节能、阳光电源、锦浪科技、爱旭股份、东方日升、TCL中环、晶
据企查查官网显示,通威新能源科技(金堂)有限公司成立,注册资本4000万元。股权穿透信息显示,该公司由通威股份旗下通威新能源有限公司与上海昱则同创新能源技术有限公司共同持股,其中通威新能源有限公司占股70%,占主导地位。值得注意的是,新公司的经营范围极具指向性,储能技术服务、合同能源管
7月2日,A股光伏板块躁动。可谓一根阳线,改变信仰。这也让低迷的光伏行业,又一次成为资本市场关注的对象。终其原因,近期高层关于“反内卷”的呼声很高,力度很大,而以“内卷”出名的光伏行业,自然首当其冲,势在必破。大家都寄希望于光伏行业能够尽快通过“反内卷”实现产能出清,尽早走出泥潭。
7月3日,通威股份发布关于子公司永祥股份引入战略投资者进展暨实施增资扩股完成并办理工商变更登记的公告。通威股份表示,截至目前,经审慎沟通与综合评估,永祥股份已与工银金融资产投资有限公司(领投方)、中国中信金融资产管理股份有限公司(领投方)、交银金融资产投资有限公司、中银金融资产投资
(一)2024年全球多晶硅产业发展情况截止到2024年底,全球建成已投产产能324.9万吨,若从已具备投产条件的产能来看,达到339.4万吨,同比增加38.1%。全球多晶硅产量约为195.7万吨,同比增加21.7%,其中:电子级多晶硅产量约3.9万吨,太阳能级块状硅约为163.2万吨、颗粒硅约为28.6万吨,在全球多晶硅总
北极星售电网获悉,7月1日,四川广元市经济和信息化局发布关于市第八届人民代表大会第五次会议第4号建议办理情况的函,其中提到,探索开展绿电直连、源网荷储、储能一体化等供电新模式,助力企业降低用能成本。积极协助通威科创试验炉等项目加快办理前期手续。加大向上汇报争取,力争在光伏玻璃产能指
6月29日,深交所官网显示,无锡江松科技股份有限公司(简称“江松科技”)创业板IPO已进入问询阶段。江松科技此次申请上市拟募集资金约10.53亿元,用于光伏智能装备生产基地建设、研发中心升级等项目。作为国内光伏电池智能自动化设备领域的龙头厂商,江松科技主要从事高效光伏电池智能自动化设备的研
“430”、“531”政策节点的倒计时压力下,光伏行业迎来史无前例的抢装潮。据国家能源局数据,2025年5月光伏新增装机创下92.92GW的历史峰值,单月完成量接近去年全年总量的三分之一,1-5月累计新增装机197.85GW,同比激增150%。伴随抢装需求释放,组件招标需求同步推进。据北极星统计,2025年上半年,
近期,浙江省新能源、山西粤电、通威太阳能、华东新华、日托光伏企业发布招聘信息,北极星整理如下浙江省新能源投资集团股份有限公司(下称“浙江新能”)成立于2002年8月,注册资本约24.05亿元人民币,是浙江省能源集团有限公司所属的专业从事风电、太阳能发电、水电、氢能等可再生能源和新能源投资、
请使用微信扫一扫
关注公众号完成登录
姓名: | |
性别: | |
出生日期: | |
邮箱: | |
所在地区: | |
行业类别: | |
工作经验: | |
学历: | |
公司名称: | |
任职岗位: |
我们将会第一时间为您推送相关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