登录注册
请使用微信扫一扫
关注公众号完成登录
图1. 钝化接触太阳能电池结构示意图[1]
前表面与常规N型太阳能电池或N-PERT太阳能电池没有本质区别,主要区别在于背面。硅片背面采用硝酸湿法氧化出一层1.4 nm左右的极薄氧化硅层,并利用PECVD在氧化层表面沉积一层20 nm厚的磷掺杂的微晶非晶混合Si薄膜。钝化性能需通过后续退火过程激活,Si薄膜在该退火过程中结晶性发生变化,由微晶非晶混合相转变为多晶。在850 °C的退火温度下退火,iVoc > 710 mV, J0在9-13 fA/cm2,显示了钝化接触结构优异的钝化性能。所制备的电池效率超过23%,其余电性能参数如Voc, Jsc和FF在表1中列出。下图2和图3分别为Fraunhofer-ISE 的单晶钝化接触太阳能电池的效率提升及钝化性能改善曲线,从中可以看到钝化接触技术对于效率提升的潜力。目前N型前结钝化接触太阳能电池世界纪录(25.8%)由该研究所保持(其余电性能参数见表1)。
图2.Fraunhofer-ISE的N型单晶钝化接触太阳能电池效率进展
图3.Fraunhofer-ISE的N型单晶钝化接触太阳能电池钝化性能进展
1.2 钝化接触太阳能电池的优势
为什么高效太阳能电池效率提升到25%之后的技术路线是钝化接触电池,而非其他结构的太阳能电池;为什么是N型钝化接触电池,而非P型钝化接触电池,这是个值得思考的问题。
常规Al-BSF太阳能电池由于背面金属电极直接与Si接触,载流子复合严重,导致J0偏高,Voc难以超过685 mV。PERC太阳能电池在背面金属与Si之间沉积Al2O3/SiNx叠层钝化膜,利用场钝化和化学钝化对背表面实现了优异的钝化效果,提高了电池Voc。目前PERC太阳能电池的Voc可以接近690 mV,但仍难以超过700 mV。由于Al2O3/SiNx均为介质绝缘膜,为实现电学接触,需对介质膜进行局域开孔,由此造成载流子需通过二维输运才能被金属电极收集,造成横向电阻输运损耗,FF随着金属接触间距的增加而减少。同时金属与Si局域接触仍然在该区域存在较高的复合,即J0,metal比较高。
更高效的太阳能电池要求在具有良好的界面钝化情况下,尽可能实现一维纵向输运,使Voc和FF最大化。而钝化接触便是实现该功能的途径之一。钝化接触电池的Poly-Si与Si基底界面间的氧化硅对钝化起着非常关键的作用,氧化硅通过化学钝化降低Si基底与Poly-Si之间的界面态密度。多数载流子通过隧穿原理实现输运,少数载流子则由于势垒以及Poly-Si场效应的存在难以隧穿通过该氧化层。在重掺Poly-Si中,多数载流子浓度远高于少数载流子,降低电子空穴复合几率的同时,也增加了电导率形成多数载流子的选择性接触。在选择性接触区域,多子传输导致电阻损失,同时少量少子向金属接触区域迁移导致复合损失。前者对应接触电阻ρc,而后者则对应界面复合J0。目前国际报道了J0低至2 fA/cm2,ρc低至3 mΩ/cm2的n+ Poly钝化接触,iVoc高达733 mV [2],而电池Voc也可轻松突破700 mV。
HIT也采用了类似接触钝化的技术。HIT采用非晶硅作为钝化材料,非晶硅存在较严重的寄生吸收,同时由于非晶硅的钝化性能对温度敏感,所以HIT电池要求制备温度低于200 °C,配套地要求使用低温银浆、透明导电层(TCO),而TCO存在较强的自由载流子吸收。此外仅靠单层TCO作为减反射层,减反效果较差。综合这些因素可以认为钝化接触电池是目前更具有量产前景的钝化接触技术。
图4. n+ Poly,p+ Poly和a-Si:H三者的钝化接触性能[3]
图4显示了n+ Poly,p+ Poly和a-Si:H三者的钝化接触性能[3]。可以看出n+ Poly和a-Si:H的钝化性能接近,均优于p+ Poly钝化性能。但是,a-Si:H接触电阻率(ρc)比n+ Poly大,p+ Poly无论钝化性能还是接触电阻率都不如n+ Poly。目前PERC太阳能电池背面采用Al2O3/SiNx叠层钝化,J0低于10 fA/cm2,钝化性能甚至优于p+ Poly,使p+ Poly在p型太阳能电池中丧失优势;而n+ Poly用作P型太阳能电池前表面的发射极,则又会存在多晶硅寄生吸收的问题,导致短路电流低。因此P型钝化接触电池相对N型钝化接触电池更没有优势,这也是几乎所有企业都将目光聚焦在N型钝化接触电池的原因。
1.3 钝化接触太阳能电池的潜力
从宏观上讲,SiOx/(n+或p+) Poly与a-Si:H(i)/a-Si:H(n+或p+)均属于载流子选择性接触结构,即满足以下两方面的条件:1)抑制少数载流子的传输,避免其达到界面与多数载流子发生复合(低的J0);2)促进多数载流子的有效传输,降低电阻损失(低的ρc)。德国哈梅林太阳能研究所(ISFH)所长R. Brendel、R. Peibst及J. Scht为了定量比较不同材料的电学性能,将钝化性能参数(J0)和接触性能参数(ρc)结合在一起,定义了材料载流子选择性(Selectivity)的概念,用S10表示[4]。其中,S10=log[Vth/( J0•ρc)],Vth为25 °C时的热电压。不同的载流子选择性材料与硅基底结合构成载流子选择性电池,材料的载流子选择性决定电池极限效率的上限。R. Brendel、R. Peibst及J. Scht在2019年Silicon PV的报告会上基于载流子选择性S10的概念从理论上对不同结构太阳能电池的理论效率极限做了细致的分析[5],如图5所示。
图5. 不同电子/空穴选择性接触材料组成电池的极限效率[5]
图5为不同电子/空穴选择性材料结合组成的太阳能电池的极限效率计算,电子选择性材料SiOx/n+ Poly-Si与空穴选择性材料SiOx/p+ Poly-Si结合的电池的选择性可以达到13.8~14.2,高于电子选择性材料a-Si:H(i)/a-Si:H(n+)与空穴选择性材料a-Si:H(i)/a-Si:H(p+)结合的电池,即HIT,因而具有更加高的效率极限(28.2%~28.7%),高于HIT的27.5%极限效率,同时也远远高于PERC电池(24.5%),最接近晶体硅太阳能电池理论极限效率(29.43%)[6]。
2.钝化接触太阳能电池研究进展
目前国内学术界研究钝化接触太阳能电池开展得不多。中国科学院宁波材料技术与工程研究所(NIM TE, CAS, China)制备的小面积(4 cm2)的钝化接触电池效率为22.15%,156×156 mm2尺寸的电池效率为21.37%。此外该研究所在理论模拟方面也做了相关工作,采用AFORS-HET软件模拟了氧化硅厚度、界面态密度以及poly-Si性质对钝化接触电池性能的影响。上海交通大学沈文忠教授团队制备的大面积(156.75×156.75 mm2)的钝化接触太阳能电池平均转换效率在20.7%以上,最高效率接近22%。
国外研究钝化接触太阳能电池的研究所或高校主要有Fraunhofer-ISE(德国),ISFH(德国), ANU(澳大利亚),SERIS(新加坡)和TU-Delft(荷兰),ECN(荷兰)。其中ISFH和TU-Delft主要研究POLO-IBC太阳能电池,即将钝化接触技术应用在IBC太阳能电池中。
Fraunhofer-ISE目前保持N型单晶和多晶钝化接触电池世界纪录效率,命名为TOPCon电池,Feldmann等在2013年首次报道的电池就是双面TOPCon结构,电池具有703 mV的Voc和23.7%的效率;2014年,Feldmann等通过改善金属接触面积和降低接触损失,将电池的Voc提升至715.1 mV,取得24.4%的转换效率;2015年,Fraunhofer-ISE将电池背面TOPCon结构的J0降到7 fA/cm2,同时将电池效率提升至25.1%;2017年,Richter和Feldmann等探究不同硅片厚度及电阻率对TOPCon电池效率的影响,在4cm2大小,电阻率为1 Ω•cm,厚度为200 μm的FZ硅片上取得了25.8%的前结世界效率记录,具体电性能参数见表1。
Fraunhofer-ISE也进行P型钝化接触电池的研究, P型钝化接触电池有前表面场 (FSF) 和没有FSF的效率分别为24.3%与23.9%。双面采用钝化接触结构的P型Si太阳能电池效率为19.2%。Fraunhofer-ISE的研究表明,钝化接触太阳能电池对硅片的电阻率和厚度相比其他技术的太阳能电池有更宽的容忍率[1]。该研究所制备的大面积(100 cm2)的钝化接触太阳能电池效率高达24.5%,Voc为713 mV。
ISFH研究的钝化接触太阳能电池命名为POLO (Poly Si on Oxide)太阳能电池。该研究所对POLO太阳能电池的钝化机理,载流子输运机理以及表征做了非常深入的研究。该研究所的研究表明采用氧化硅作为钝化层+多晶硅作为载流子选择性接触材料,是能取得潜在最高效率的组合。2016年,ISFH制备的N型POLO-IBC太阳能电池效率达到24.25%,Voc为727.1 mV;2018年其制备的P型POLO IBC太阳能电池效率则高达26.1%,是目前P型太阳能电池的世界纪录效率[2]。但该电池不仅需采用光刻技术掩膜来分别实现硼原子和磷原子的注入,也需要精确控制激光开膜的能量来减少对poly钝化性能的损伤,制备流程复杂,不适合产业化。
ANU也有研究n-Si基底和p-Si基底的钝化接触太阳能电池。该研究所目前N型钝化接触太阳能电池效率为24.7%,其余性能参数见表1。ANU首次采用磁控溅射制备p+ Poly,其p型钝化接触太阳能电池效率为23%,Voc超过700mV,表明磁控溅射也可以制备出性能优异的Poly-Si[7]。
SERIS制备的大面积(244.3 cm2)双面N型钝化接触太阳能电池,称之为MonoPolyTM。2018年报道的电池效率为22.8%,J0, Poly < 3 fA/cm2,背面J0,metal(Poly) < 25 fA/cm2,双面率>85%;2019年Silicon PV上,SERIS报道了将大面积电池的效率提升至23.2%[8]。TU-Delft制备POLO-IBC电池效率超过22%,J0, p+ Poly=4.5 fA/cm2, J0,n+ Poly=11.5 fA/cm2。该电池基区与发射区之间的gap采用a-Si:H进行钝化,金属电极与BSF,Emitter之间也有一层a-Si:H[[9]。ECN称其N型钝化接触太阳能电池为PERPoly (Passivated Emitter and Rear Polysilicon),面积达239 cm2, 2016年对外公布的效率为21.5%。
表1. 不同研究所的钝化接触太阳能电池性能参数
下表2归纳整理了这些研究所目前最佳性能的钝化接触太阳能电池的相关性能参数以及制备工艺。与大多数研究所不同,ISFH所制备的氧化硅层厚度超过2 nm,并且在后续工艺中采用1050℃的退火使氧化硅层破裂,形成孔洞(pinhole),从而实现界面钝化和载流子的输运。
表2. 不同研究所的钝化接触太阳能电池钝化接触性能
TOPCon工艺优化
特别声明:北极星转载其他网站内容,出于传递更多信息而非盈利之目的,同时并不代表赞成其观点或证实其描述,内容仅供参考。版权归原作者所有,若有侵权,请联系我们删除。
凡来源注明北极星*网的内容为北极星原创,转载需获授权。
4月18日,北极星太阳能光伏网发布一周要闻回顾(2025年4月14日-4月18日)。政策篇广西、重庆、广东、江苏……6地工商业分布式光伏上网比例敲定日前,广西、重庆就分布式光伏发电开发建设管理实施细则征求意见。据北极星统计,截至目前,已有6个省区市出台相关文件,对分布式光伏上网电量比例作出规定。
4月18日,四川省经信厅关于印发《四川省新能源产业链建圈强链工作方案(2025—2027年)》的通知,通知指出,到2027年,主要承载地和协同发展地融合态势基本形成,新能源产业链关键材料、核心技术和装备自主可控水平大幅提升,市场机制、标准体系和管理体制更加健全,链主链核企业规模实力不断壮大,产
北极星售电网获悉,4月18日,四川省经济和信息化厅发布关于印发《四川省新能源产业链建圈强链工作方案(2025—2027年)》(以下简称《方案》)的通知。《方案》指出,进一步完善电力市场交易机制,促进省内发电企业充分竞争,推动电源企业和新能源制造业用户在更大范围内协商形成交易价格。鼓励“三州
4月15日,钧达股份发布关于申请境外公开发行股票(H股)并上市的进展公告。公告称,公司已于2025年4月15日向香港联交所再次更新递交了本次发行上市的申请,并于同日在香港联交所网站刊登了本次发行的申请资料。值得注意的是,这已是该公司第三次冲击港股上市,前两次申请分别在2024年8月、2025年4月,主
国家统计局数据显示,2025年3月份,全国规上工业太阳能电池(光伏电池)产量7844万千瓦,同比增长23.6%;2025年1-3月份,全国规上工业太阳能电池(光伏电池)产量17267万千瓦,同比增长18.5%。2025年3月份,全国规上工业太阳能发电量418亿千瓦时,同比增长8.9%;2025年1-3月份,全国规上工业太阳能发电
近期,随着关联公司海源复材的控制权变更,曾制霸光伏市场的赛维再次进入话题中心,当然牵引而出的还有赛维神话的缔造者——彭小峰。这一昔日新能源行业最年轻的首富,自国内光伏事业坍塌后,远遁美国再造“光伏梦”,并且近几年大有高歌猛进之势。然而,这一次似乎又要梦碎了。两造“光伏神话”21世纪
近日,隆基电池研发再次取得重大突破。经美国国家可再生能源实验室(NREL)认证,隆基自主研发的晶硅-钙钛矿两端叠层太阳电池转换效率达到34.85%,再次刷新晶硅-钙钛矿叠层电池效率世界纪录。晶硅-钙钛矿叠层太阳电池作为下一代超高效太阳电池的主流技术路线,其理论极限效率高达43%,远超单结太阳电池的
美国东部时间4月11日,美国海关和边境保护局(CBP)发布了一份关税更新指南。据该指南,美国对《美国统一关税表》(HTSUS)中20项税目的产品免除14257号行政命令之下的“对等关税”,这些产品包含自动数据处理器、电脑、通信设备、显示器与模组、半导体相关等类别。12日晚至13日,有媒体在报道这一消息
守正创新担当作为奋力谱写河南能源高质量发展新篇章河南省发展改革委党组成员,河南省能源局党组书记、局长夏兴党的二十届三中全会对规划建设新型能源体系作出了系统部署,2025年全国能源工作会议进一步对能源重点任务提出了明确要求,为推动能源工作实现“十四五”圆满收官、“十五五”良好开局指明了
从钙钛矿光链官微获悉,4月11日,浙江绍兴柯桥区招商引资工作会议召开。会上,举行了重大产业链项目集中签约仪式,共有43个项目签约,其中24个项目现场签约,计划总投资达317亿元,项目主要涉及光电信息、新型复合材料等领域。杭绍临空示范区共有13个项目签约,计划总投资达110亿元。其中,新一代光伏
4月11日,隆基在安徽芜湖基地宣布:经德国哈梅林太阳能研究所(ISFH)权威认证,其自主研发的杂化背接触晶硅太阳电池HIBC(HybridInterdigitated-Back-Contact)光电转换效率达到27.81%,将单结晶硅光伏电池的极限探索推向新高度。2022年11月,隆基创造了26.81%的晶硅电池转换效率世界纪录;2024年5月,隆
4月18日,四川省经信厅关于印发《四川省新能源产业链建圈强链工作方案(2025—2027年)》的通知,通知指出,到2027年,主要承载地和协同发展地融合态势基本形成,新能源产业链关键材料、核心技术和装备自主可控水平大幅提升,市场机制、标准体系和管理体制更加健全,链主链核企业规模实力不断壮大,产
北极星售电网获悉,4月18日,四川省经济和信息化厅发布关于印发《四川省新能源产业链建圈强链工作方案(2025—2027年)》(以下简称《方案》)的通知。《方案》指出,进一步完善电力市场交易机制,促进省内发电企业充分竞争,推动电源企业和新能源制造业用户在更大范围内协商形成交易价格。鼓励“三州
4月16日,由中国光伏行业协会指导、晶澳科技主办的沙戈荒专场论坛暨光伏极限挑战团「极境寻光」之旅第二站盛大启幕。继漠河“极寒攻坚”后,本次活动直接跨越至中国排名第四的沙漠#x2014;#x2014;浩瀚壮丽的腾格里,开展“大漠平沙”。政企领导、权威专家、合作伙伴及行业媒体齐聚于此,共同探讨沙漠光
近日,正泰新能向越南中部高地茶仓山区塔克学校捐赠多块ASTRON系列高效光伏组件,为当地90余名梭党族学生和教师带来稳定清洁的电力供应。作为“SolarTheFuture新光未来”全球公益计划中的一环,该项目旨在探索清洁能源普惠与教育公平的深度融合,推动全球可持续发展目标与地区民生改善的有机衔接;同时
北极星储能网获悉,4月14日,昌黎金智储有限公司130MW/260MWh构网型共享储能电站工程EPC总承包中标候选人公示。中冶京诚工程技术有限公司中浦水利集团有限公司联合体以报价39944.8万元,折合单价1.536元/Wh预中标。中标候选人报价范围1.535~1.537元/Wh,详情如下:中冶京诚工程技术有限公司中浦水利集
绿色工厂拔地而起,新能源汽车等产业加速布局……作为海南自贸港的重要窗口,海口国家高新区大力培育以绿色为底色的新质生产力,降碳、减污、扩绿与经济增长协同推进,展现出绿色发展新气象。绿色园区建设引领发展2023年12月,海口国家高新区成功入选生态环境部首批城市和产业园区减污降碳协同创新试点
日前,越秀资本举办2024年度网上业绩说明会。交流内容及具体问答记录显示,2024年末越秀资本管理户用分布式光伏装机容量14.08GW(控股11.72GW),目前项目运营状况良好,为公司贡献了良好的收益和稳定的现金流,全年实现电费收入30.69亿元,同比增长552%,控股子公司越秀新能源实现净利润6.08亿元,同
随着加快沙戈荒风光大基地建设写入政府工作报告,大基地场景下光伏电站正在如火如荼地建设中。但沙漠、戈壁和荒漠地区的地质地形和气象条件特殊,8级以上伴随沙尘的大风和高温差等严苛的气候非常常见,对光伏电站的建设施工和运维管理都带来了严峻的挑战,沙戈荒大基地建设规模较大,对光伏组件设备选
4月10日,第十三届储能国际峰会暨展览会(ESIE2025)于北京新国展二期盛大启幕,东方日升以场景化能源生态构建者姿态,携工商业光储、大型地面光储及光储充一体化三大解决方案矩阵亮相展会,依托技术创新与场景适配能力,为能源转型注入澎湃动能。在工商业光储板块,iCon125kW/261kWh工商业液冷储能一
宁夏银川,素有“塞上江南”之称,独特的地理环境使其成为光伏技术极限性能的试金石。这里光照资源丰富,但严苛的环境条件——夏季组件表面温度高达65℃以上、年均80多天的沙尘天气以及昼夜极端温差——对光伏组件的性能和可靠性提出了极高要求。在这一背景下,异质结技术凭借其卓越的发电性能、更低的
为深入贯彻习近平总书记在民营企业座谈会上的重要讲话精神,全面落实党中央、国务院决策部署,4月8日,国家发展改革委主任郑栅洁主持召开座谈会,天合光能董事长高纪凡作为民营企业代表受邀参加。郑栅洁听取民营企业对当前宏观政策在微观主体的落实情况及建议,听取应对美加征关税的举措及建议,听取稳
请使用微信扫一扫
关注公众号完成登录
姓名: | |
性别: | |
出生日期: | |
邮箱: | |
所在地区: | |
行业类别: | |
工作经验: | |
学历: | |
公司名称: | |
任职岗位: |
我们将会第一时间为您推送相关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