登录注册
请使用微信扫一扫
关注公众号完成登录
我要投稿
今年初,财政部、国家发改委、国家能源局三部委联合下发了《关于促进非水可再生能源发电健康发展的若干意见》(财建[2020]4号),光热行业同仁看了之后是哀鸿遍野,觉得前途一片灰暗。
(来源:微信公众号“CSPPLAZA光热发电平台”作者:卢智恒)
首先,整个文件的中心思想,就是要将可再生能源发电项目的收入方式从原本的财政补贴方式转向市场收益方式,简单地说,就是政府要甩包袱了。这一点就使很多人发愁了:光热项目下一步不靠财政补贴的话,出路在哪里?原文中的部分内容,其实已经透露了将来光热项目出路的一些端倪。逐一细读体会如下:
一、完善现行补贴方式
(一)以收定支,合理确定新增补贴项目规模。根据可再生能源发展规划、补助资金年度增收水平等情况,合理确定补助资金当年支持新增项目种类和规模。财政部将商有关部门公布年度新增补贴总额。国家发展改革委、国家能源局在不超过年度补贴总额范围内,合理确定各类需补贴的可再生能源发电项目新增装机规模,并及早向社会公布,引导行业稳定发展。新增海上风电和光热项目不再纳入中央财政补贴范围,按规定完成核准(备案)并于2021年12月31日前全部机组完成并网的存量海上风力发电和太阳能光热发电项目,按相应价格政策纳入中央财政补贴范围。”
以收定支,目的很明了,就是为了防止可再生能源补贴资金缺口的进一步扩大,毕竟光热项目如果是享受补贴电价,是要从可再生能源补贴资金中分钱的。“新增海上风电和光热项目不再纳入中央财政补贴范围”这一句,普遍被大家理解为光热项目已被一刀切,行业梦想已告破灭。然而,我觉得这样的理解有些不合逻辑。
从国家层面来看,要控制的是补贴资金的总量,简单地来讲,就是不管补给谁、补多少,总的钱数不能超过某个总规模数字。国家发改委和能源局要做的事情呢,就是要确定补给谁、补多少。但是,如果是在所有的待选项目中筛选获得补贴的“幸运儿”,有什么特别的理由要把海上风电、光热项目排除在外吗?毕竟这个补贴资金不叫“光伏、陆上风电、生物质的补贴资金“,它是适用于所有可再生能源项目的。
要选,应该是大家公平地一起选,只要你需要补贴的理由够充分、能服众,譬如光伏可以扶贫,光热项目也一样可以扶贫,这都是可以成为待选项目的。
所以,这一点不应把它理解为海上风电、光热项目已被排除在将来可再生能源年度补贴总额的范围之外,而是说新增的海上风电、光热项目不会“自动地”、“单独地”纳入中央财政补贴范围,它们会与光伏、陆上风电、生物质项目一样,要么一起接受筛选作为年度新增补贴总额范围内的待选项目,要么就一起平价上网。
“按相应价格政策纳入中央财政补贴范围”这个也是行业讨论较多的地方,大家最近都催促政府尽快出台光热项目的价格退坡政策,明确退坡电价。但是,我认为这样做是吃力不讨好。光热项目的现有价格政策就是“发改价格〔2016〕1881号”文件,其中提到了:
推理过程如下:
所以我就纳闷了:为什么我们一定要催促政府尽快出台一个新的退坡电价呢?是嫌1.15太高了吗?如果不是,我们现在要做的应该是把握2021年底之前这段时间,尽快推动存量光热项目,而不是去推动政府出台一个退坡电价,否则连这个财政补贴的最后机会也悄悄地溜走,过了这村,就没这店。“(二)充分保障政策延续性和存量项目合理收益。已按规定核准(备案)、全部机组完成并网,同时经审核纳入补贴目录的可再生能源发电项目,按合理利用小时数核定中央财政补贴额度。对于自愿转为平价项目的存量项目,财政、能源主管部门将在补贴优先兑付、新增项目规模等方面给予政策支持。价格主管部门将根据行业发展需要和成本变化情况,及时完善垃圾焚烧发电价格形成机制。”
“按合理利用小时数核定补贴额度”,简单地讲,就是对于一个项目在一个地区每年该发多少电,主管部门心里有数。有了这个数,可能会堵死一部分项目想通过扩充规模而多发电、多申领财政补贴的路子,但从另一方面来看,对于那些达不到这个数的项目来说,是可以多优化配置、多提升运行水平,更好地向这个目标靠拢。这部分的补贴是在财政预算中的,就看你有没有本事拿全了。
“自愿转为平价项目的存量项目”,再次体现了政府要把想将可再生能源从财政补贴向市场收益转制的思想。但问题在于,市场是以利益为先的,要想项目自愿转制,就必须建立相应的市场收益机制来弥补原本享受财政补贴的利益损失。所以政府应当做的事情,是尽快建立和完善这些相应的市场收益机制,而不是吊起“补贴优先兑付、新增项目规模”这样的胡萝卜。
要知道,这两个胡萝卜在逻辑上都是有问题的:补贴兑付本来就是政府应当履行的义务,由于前期办事不力导致补贴拖延,是一种失职,在合同中相当于违约,是不适宜拿来作为谈判筹码的。
至于新增项目规模,逻辑也很简单,如果是享受财政补贴的新增项目,补贴仍然会被拖欠,投得越多被拖欠的就越多,这样的市场逻辑应该是不成立的;如果是平价上网,分两种情况,一种情况是平价能够支撑项目自身的成本,项目可以盈利,由于不牵涉财政补贴而且又符合国家清洁能源大战略,投资者自然是能投多少就投多少,这是市场自发行为,根本不需要什么“支持政策”;另一种情况是平价不能支撑项目自身的成本,项目无法盈利,这时又没有市场收益机制来弥补成本缺口,任你批准多大新增规模都没用,因为不盈利的项目投资者不会投,这也是市场自发行为。
所以说无论是哪种情况,不需要给出什么支持政策,政府只要好好地把相关的市场收益机制建立和完善起来,通过这些市场机制承接原有财政补贴的收益,原有项目才有可能考虑是否自愿转为平价项目,这样财政补贴的负担才有可能减轻。“(三)全面推行绿色电力证书交易。自2021年1月1日起,实行配额制下的绿色电力证书交易(以下简称绿证),同时研究将燃煤发电企业优先发电权、优先保障企业煤炭进口等与绿证挂钩,持续扩大绿证市场交易规模,并通过多种市场化方式推广绿证交易。企业通过绿证交易获得收入相应替代财政补贴。”绿证是可再生能源项目由财政补贴转向市场收益的重要工具,上述最后一句话也印证了这一点,这个也是第(二)条提到的政府应当尽快完善的市场机制之一(之所以说之一,是因为还有另外一种机制,将在文末讨论)。绿证从2017年2月正式核发至今,都是采用“自愿认购”的形式,而且资料都是在网上公开的。
自愿认购,也就是没有强制性,放在我国具体的国情之中,结果自然就是除了极少数有崇高信仰的以外,大部分的个人或企业都不会花钱去购买。这就造成了绿证卖家热情高涨、买家态度冷淡的尴尬局面,也是绿证交易市场饱受诟病的焦点之一。
破局的方法就是从自愿购买改为强制购买,也就是这一条所说的“配额制”,发电企业需要生产一定配额的绿证电力,消费企业需要消费一定配额的绿证电力,这样绿证交易市场的规模才能真正扩大,才会有之后各种与绿证挂钩、多种市场化方式的可能。
在财政补贴逐步削减的大前提下,绿证交易对光热发电行业肯定是一个利好,但要做到光热行业真正从绿证机制中受益,除了配额制以外,我建议: 1)扩大允许申领绿证的项目范围,目前只有纳入国家可再生能源电价附加补贴目录的陆上风电、地面集中式光伏电站项目可以申请绿证,这样相当于剥夺了光热项目通过绿证收入替代财政补贴的机会,因此应当将绿证项目范围扩展到涵盖所有投运的光热项目,这样光热项目才有可能享受得到绿证带来的好处,特别是对将来不再享受中央财政补贴的光热项目;
2)取消绿证挂牌价格的上下限,完全应由市场来确定交易价格;
3)考虑按照峰谷时段制定不同的绿证种类,而不是按照目前的发电类型来分类,因为峰谷时段反映的思想是“同量不同质“的市场供求关系变化,与市场化改革的大方向相一致的。
二、完善市场配置资源和补贴退坡机制
(四)持续推动陆上风电、光伏电站、工商业分布式光伏价格退坡。继续实施陆上风电、光伏电站、工商业分布式光伏等上网指导价退坡机制,合理设置退坡幅度,引导陆上风电、光伏电站、工商业分布式光伏尽快实现平价上网。
(五)积极支持户用分布式光伏发展。通过定额补贴方式,支持自然人安装使用“自发自用、余电上网”模式的户用分布式光伏设备。同时,根据行业技术进步、成本变化以及户用光伏市场情况,及时调整自然人分布式光伏发电项目定额补贴标准。
(六)通过竞争性方式配置新增项目。在年度补贴资金总额确定的情况下,进一步完善非水可再生能源发电项目的市场化配置机制,通过市场竞争的方式优先选择补贴强度低、退坡幅度大、技术水平高的项目。”
第(四)条提到了价格退坡机制,覆盖了光伏、陆上风电、工商业分布式光伏三种电站,但并未提及光热项目和海上风电,这与我们在第(一)点的分析是互相印证的:政府压根就没想着现在就给光热项目出台个退坡电价,那我们干嘛还要催着政府做这件事情呢?没有新的价格政策,那就一切按原有价格政策来执行就是了。
第(五)条虽然和光热项目没有直接关系,但要知道,新增的户用分布式光伏项目是纳入年度新增补贴总额范围的,也就是要从补贴总额中分掉一部分的,所以户用分布式光伏项目其实是竞争对手,而且是一个受政策倾斜的优势种子选手。但我一直认为,靠近用能中心的分布式光伏才是光伏使用的正确打开姿势,比起那些远离用能中心的集中式光伏电站,它的总体社会成本更低,而产生的社会效益更高,我个人是举双手赞成的。
第(六)条进一步论述了第一点中主管部门在如何选取能够纳入年度新增补贴总额范围的可再生能源发电新增项目的入选标准,就是三点——补贴强度低、退坡幅度大、技术水平高。
对于光热项目来讲,技术水平高这一点比较容易达成,但补贴强度低、退坡幅度大这两点尚且需要业内人士的共同努力。同样,这里重点只强调了通过竞争性方式配置新增项目,并没有特意将海上风电、光热项目剔除在外,所以再次说明,将来的新增光热项目也是有机会入选年度财政补贴项目的。
三、优化补贴兑付流程
(七)简化目录制管理。国家不再发布可再生能源电价附加目录。所有可再生能源项目通过国家可再生能源信息管理平台填报电价附加申请信息。电网企业根据财政部等部门确定的原则,依照项目类型、并网时间、技术水平等条件,确定并定期向全社会公开符合补助条件的可再生能源发电项目清单,并将清单审核情况报财政部、国家发展改革委、国家能源局。此前,三部委已发文公布的1-7批目录内项目直接列入电网企业可再生能源发电项目补贴清单。
(八)明确补贴兑付主体责任。电网企业依法依规收购可再生能源发电量,及时兑付电价,收购电价(可再生能源发电上网电价)超出常规能源发电平均上网电价的部分,中央财政按照既定的规则与电网企业进行结算。
(九)补贴资金按年度拨付。财政部根据年度可再生能源电价附加收入预算和补助资金申请情况,将补助资金拨付到国家电网有限公司、中国南方电网有限责任公司和省级财政部门,电网企业根据补助资金收支情况,按照相关部门确定的优先顺序兑付补助资金,光伏扶贫、自然人分布式、参与绿色电力证书交易、自愿转为平价项目等项目可优先拨付资金。电网企业应切实加快兑付进度,确保资金及时拨付。
(十)鼓励金融机构按照市场化原则对列入补贴发电项目清单的企业予以支持。鼓励金融机构按照市场化原则对于符合规划并纳入补贴清单的发电项目,合理安排信贷资金规模,切实解决企业合规新能源项目融资问题。同时,鼓励金融机构加强支持力度,创新融资方式,加快推动已列入补贴清单发电项目的资产证券化进程。”
第(七)条说的是以后所有的可再生能源项目,无论是不是享受财政补贴,都要自行到管理平台上填报申请信息,这符合当今网络化办事的便捷流程。这里还提到了“电网企业根据……原则,……确定并公开……项目清单”,与第(一)条结合理解,就是要确定每年哪些具体项目会入选新增补贴总额,具体操作起来可能是财政部确定当年补贴的总规模,国家发改委、能源局确定分配给每一种类型的可再生能源项目补贴规模,譬如风能xx亿,太阳能xx亿,生物质能xx亿,而最后哪些具体项目能够入选,审批权限则下放到电网企业,也就是“上头定规模,电网定项目”。
这种权力下放的原因,一方面当然是可以减轻国家中央部委的工作量,另一方面应该是考虑到电网企业会更清楚电网中负荷调配的具体需求,从而更合理地选择各种类型的可再生能源配比,力图解决可再生能源的消纳问题,因为消纳是目前可再生能源最突出的问题。
根据我的判断,前期在太阳能类型中,电网企业会更多地选取光伏,因为价格低廉,但越往后,随着火电比例降低和调峰潜力开发殆尽,能够符合调峰调度需求的光热项目会逐步受到青睐,因为电网友好这个特性,不能只靠吹,是要真刀真枪实现的。
第(八)、(九)两条说的都是补贴兑付的问题。简单地说,燃煤脱硫标杆电价以内的部分,电网企业能够做到按月结算兑付,而对于超出燃煤脱硫标杆电价的补贴部分,则需要等每年底一次的年度结算和拨付。
在此我可以以自然人分布式光伏项目业主的身份告诉大家,即使是处于兑付队列较高的优先级别,当年发的电,最快也要次年4月份左右才能拿到财政补贴的钱,所以对于那些兑付优先级靠后的可再生能源项目,在次年下半年才拿到补贴是很常见的事,稍微拖一拖还会到第三年,也就是发电补贴兑付的时长至少为7~19个月(19个月对应的是一月份发的电,而7个月对应的是十二月份发的电)。
所以,在制订投资项目的财务模型时,应考虑此兑付因素对项目现金流的影响,并且留有一定的余地。事实上,兑付进度滞后的症结不在于电网企业,而在于中央财政补贴拨付资金的速度。所以,我们应向政府提出以下建议:
应尽力缩短补贴资金的拨付周期,改为按半年、或按季度拨付,以切实减轻项目业主的现金流压力,其实这也是变相降低项目融资成本。
第(十)条,说的是新能源项目如何实现融资。这是一个老大难问题,其实这也不能全怪金融机构,毕竟国内的商业性金融机构也是遵循市场风险规律办事,首先它们习惯了只向国有企业提供无抵押贷款授信的做法,因为历史经验证明这是风险最低的;其次之前固定的存贷款基准利率市场给予了它们足够安逸的生活,固步自封不思进取,不愿意冒风险去接受新事物,开拓新业务。因此,这需要整个金融行业的改革。
目前放开利率浮动限制、启用LPR等一系列利率市场化改革措施,都是金融行业改革的喜人进步,只有在市场生存压力下,金融机构才会有心思、有动力开拓新业务。当然,这是金融行业的市场化改革,我们除了寄望越来越好以外,好像也无法做些什么。但对于可再生能源项目,至少有一点我们是可以做的,就是上面说的建议政府缩短补贴资金的拨付周期,这是金融机构在评估项目贷款时经常提出的问题。因为谁都清楚,对于财政补贴的项目,没有补贴的尽早到位,还本付息是实现不了的。
四、加强组织领导
促进非水可再生能源高质量发展是推动能源战略转型、加快生态文明建设的重要内容,各有关方面要采取有力措施,全面实施预算绩效管理,保障各项政策实施效果。各省级发改、财政、能源部门要加强对本地区非水可再生能源的管理,结合实际制定发展规划。各省级电网要按照《中华人民共和国可再生能源法》以及其他政策法规规定,通过挖掘燃煤发电机组调峰潜力、增加电网调峰电源、优化调度运行方式等,提高非水可再生能源电力消纳水平,确保全额保障性收购政策落实到位。”
文件的最后一条提到了电力消纳,着重强调了三种实现途径——燃煤机组深度调峰、增加电网调峰电源、优化调度。
为什么要提消纳?因为“弃风、弃光”。
为什么要“弃风、弃光”?因为无法调度调峰。
让燃煤机组深度调峰与优化调度,我理解这两个是一个意思,目的都是为光伏、风电让路,让它们在能够多发时就多发,尽量提高电网中清洁能源发电量的比重。到了光伏、风电无法多发的晚高峰时段,就重新让燃煤机组增加出力,把出力“顶”上去。
增加调峰电源,一方面是在光伏、风电能够多发电时,让它们多发,并设法把清洁电力储存起来,譬如储能系统;另一方面在晚高峰时段,把储存的清洁电力再释放出来(譬如储能系统),或者让机组快速启动把出力顶上去(譬如天然气调峰电站),以弥补光伏、风电的出力缺口。
但随着火电比例逐步降低的大趋势,通过燃煤机组进行深度调峰的总体能力会越来越小,我们又无法回到“有多少间歇性电源就上多少火电调峰配套”的年代,那么越往后,解决问题的途径貌似就剩下了增加调峰电源一个,因为你如果没有调峰电源,再怎么优化调度都没用,“巧妇难为无米之炊”。这里插一句,光伏、风电的短时出力预测技术,是可以减少对电网的冲击,让电网能够提前一些对间歇性有所准备,但出力预测不是电力调度,因为它说到底还是一种被动发电的播报,无法通过主动控制的方式来响应电网的发电要求。
我觉得,以上是一种将清洁发电和调峰调度两个问题分开解决的思路,也就是光伏、风电解决清洁发电的问题,而调峰电源解决调峰调度的问题。然而,我们能不能转换一种思路,用一种可调峰调度的可再生能源,一次性把这两个问题都同时解决了呢?答案是肯定的,光热就有这样的潜质。
光热最大的优势,就是可轻松储能调度,而且储能时间可以很长,所以无论是作为独立发电的可再生能源电站,还是“光伏+光热”的混合电站,或者是多种能源互补的清洁能源综合发电基地,光热都是不可或缺的一部分,都是可以承担调峰调度任务的清洁电源主角。因此,我认为这一条内容恰恰是整个文件对光热发展最大的利好和支持,所以我们不应对行业的未来丧失信心。作为国内刚起步不久的光热发电,成本压力肯定是已经发展了十余年的光伏、风电没法比的,目前可再生能源整体市场又面临着由财政补贴向市场收益的历史转折点,如何解决光热行业后续的发展,是我们不可回避的问题。既然政府是这个历史转折的主要推手,作为甩掉财政补贴包袱的“代价”,主管部门应当尽快着手建立和完善替代财政补贴的相关市场收益机制,前面提到的绿证是一个,而以下是另一个机制——电力现货交易市场,这也是5年前国内启动的新电改的目标。
电力现货交易市场,说白了就是类似股票公开报价交易市场,里面的“股票”就是针对当天的、第二天的不同时段及实时的电力商品,供求双方实时报价并被撮合交易,所以这是完全由市场定价的电力交易机制,它反映的是“同量不同质”的市场供求关系变化对电价的影响。
可以简单想象一下,当白天时段阳光充足,各光伏电站大量发电,电力供应过剩,为了尽快售出电力,发电商会压低电力报价,从而使整体电价水平下滑。到了晚高峰时段,太阳下山,光伏出力下降,涌现电力缺口,而用户用电需求大量增加,供不应求,为了获得电力,采购商会提高采购报价,从而使整体电价水平上升。最终的结果,就是在不同的时段,电力价格会上下波动,出现峰谷差别。这个峰谷电价差价,能够为包括光热项目在内的所有调峰电源,或者其它所有储能电站带来盈利的机会。
而且,由于这个是实时市场交易报价,就无需主管部门花费三年五载、绞尽脑汁去研究一个“合理”的峰谷电价,因为一切都由市场说了算。根据国外经验,电力交易市场中的峰谷电价区间在0.5~3倍的基准水平范围波动是常见的事情。
现在,包括某些省份已实行的电力调峰辅助服务补贴,以及迟迟不见踪影的发电侧峰谷上网电价,在将来的电力现货交易市场中都是能一起解决的问题,而且是市场定价,无需主管部门干预制订价格。可以预期,一旦这样的电力现货交易市场机制成熟,光热项目就可以通过自身的技术优势,优先保证全部高峰发电时段和部分价格较高的发电时段,避开价格较低的发电时段,使电站收益实现最大化,从而才能最终“自食其力”,真正通过市场收益摆脱对财政补贴的依赖。
此外,在建立电力现货交易市场机制时,我建议: 1)制定奖罚分明的规则,对于寡信失约的供应商,应有严厉的罚则;对于诚信守约的供应商,应考虑奖励,譬如给予交易成交费用的不同折扣;
2)对于已享受财政补贴的项目,应当限制进入电力现货交易市场,或从实际成交的电力价格中,扣除重复的部分收益。
综上所述,对下一步光热项目的发展,我得出的结论是:
1)目前存量的光热项目,电价仍然是1.15,投建截止日期被放宽到2021年12月31日。因此,我们应当抓紧时间,尽快启动建设这些存量项目。2022年开始,光热项目不再享受1.15的电价,它会与其它可再生能源项目一起,竞争入选每年新增补贴范围的名额,没入选的就走市场定价的路子。
2)对于享受财政补贴的光热项目,应建议政府进一步缩短补贴资金的拨付周期至半年或每季度,这样可以切实减轻项目的现金流压力,也是变相减少项目融资成本。
3)对于转向市场收益的光热项目,绿证是弥补一部分原财政补贴的一种市场收益机制。落实配额制、扩大绿证覆盖范围、完全市场定价,是光热项目能够切实从绿证交易受益的关键。此外,我们还应争取按不同时段制定绿证种类的可能,以体现“同量不同质”的市场化思维。
4)电力现货交易市场是弥补原财政补贴的另一种市场收益机制,电价完全由市场公开报价确定,设有奖罚分明的严格规则,并对已享受财政补贴的项目进入交易市场作出合理限制或进行收益扣减。光热项目充分发挥自身的技术优势,利用不同时段的交易电价,实现收益最大化,真正通过市场实现项目的盈利。
5)主管部门在甩掉财政包袱的同时,应致力于推动和完善绿证、电力现货交易市场的建设和制度,以实现可再生能源项目从财政补贴模式向市场收益模式的顺利转变。
特别声明:北极星转载其他网站内容,出于传递更多信息而非盈利之目的,同时并不代表赞成其观点或证实其描述,内容仅供参考。版权归原作者所有,若有侵权,请联系我们删除。
凡来源注明北极星*网的内容为北极星原创,转载需获授权。
供给、消费、技术、制度、国际合作全方位支持民营企业参与新能源建设水电水利规划设计总院新能源院院长辛颂旭今年年初,习近平总书记在民营企业座谈会上发表重要讲话,明确提出“促进民营经济健康发展、高质量发展”。随后,各相关部委和地方政府积极行动,加快完善鼓励、支持、引导民营经济健康、高质
支持能源领域民营经济高质量发展促进经济社会全面绿色低碳转型北京大学能源研究院高级分析师吴迪副院长杨雷4月28日,《国家能源局关于促进能源领域民营经济发展若干举措的通知》(下称《通知》)公开发布,旨在深入贯彻落实习近平总书记在民营企业座谈会上的重要讲话精神,支持能源领域民营企业加快高
能源领域民营经济发展支撑有力空间广阔华北电力大学教授、国家能源发展战略研究院执行院长王鹏促进民营经济健康发展、高质量发展,是习近平总书记在民营企业座谈会上的明确要求。国家能源局深入贯彻习近平总书记重要讲话精神,就促进能源领域民营经济发展进行专题研究部署,印发《国家能源局关于促进能
4月28日,国家发展改革委办公厅印发《绿色低碳先进技术示范项目清单(第二批)》的通知。清单显示,中广核太阳能德令哈有限公司实施的30万千瓦熔盐槽式光热发电示范项目、中国大唐集团新能源股份有限公司实施的弃电热转换光伏光热发电一体化示范项目等101个项目入选。国家发展改革委要求,各有关部门和
4月28日,国家能源局发布关于促进能源领域民营经济发展若干举措的通知,通知指出,鼓励民营经济创新发展。支持民营企业参股投资核电项目,建立健全长效工作机制。支持民营企业投资建设水电、油气储备设施、液化天然气接收站等基础设施项目,支持民营企业参与油气管网主干线或支线项目。支持民营企业参
北极星售电网获悉,4月28日,国家能源局发布关于促进能源领域民营经济发展若干举措的通知。文件明确,支持发展能源新业态新模式。加快发展虚拟电厂,有序推动发展绿电直连模式,研究出台支持智能微电网健康发展的意见,制定推动大功率充电、提升充电基础设施运营服务质量等政策,支持民营企业积极投资
北极星储能网获悉,4月27日,古浪县人民政府发布如何持续优化调整能源结构(政策问答·加紧经济社会发展全面绿色转型)。原文如下:如何持续优化调整能源结构(政策问答·加紧经济社会发展全面绿色转型)中央经济工作会议提出,协同推进降碳减污扩绿增长,加紧经济社会发展全面绿色转型。今年的《政府
柴达木盆地的戈壁“沙海”之中,光热电站、光伏厂区的数万面“定日镜”“光伏板”列成一望无际的“矩阵”追逐日光,“大容量熔盐储罐”“超级充电宝”“绿氢工厂”将吸收的太阳能高效利用、存储转化,数百兆瓦的光热储能发电项目正加速建设......中国“沙戈荒”地区主要位于新疆、内蒙古、青海、甘肃、
文/赵云灏作者供职于华北电力大学国家能源发展战略研究院崔正湃姚冬作者供职于国网冀北电力有限公司推动新能源参与电力市场成为完善全国电力统一大市场,支撑新能源高质量发展的重要路径。2024年7月24日,国家发展改革委、国家能源局印发《电力中长期交易基本规则—绿色电力交易专章》(发改能源〔2024
近日,中电建南方、华东新华、青岛城投、广东建晟、水发绿色多个新能源岗位招聘,北极星整理如下:中电建新能源集团股份有限公司(简称:电建新能源集团)成立于2021年12月,是大型央企中国电力建设股份有限公司(简称:中国电建)的重要子企业,主要从事以新能源为主的清洁低碳能源项目的投资开发和运
日前,中国能建投资公司、浙江火电共同投资的新疆吐鲁番1吉瓦“光热+光伏”一体化项目300兆瓦光伏全容量并网发电。该项目位于吐鲁番市鄯善县七克台镇,规划总装机容量1吉瓦,是新疆维吾尔自治区2022年第二批市场化新能源项目。项目包括900兆瓦光伏发电项目和100兆瓦光热发电储能项目,新建1座220千伏汇
据Eco-Business报道:在两年前的COP28气候大会上,各国签署了到2030年将可再生能源部署增加三倍的承诺,这一宣布受到了极大的欢迎和媒体关注。当时,在东南亚国家中,只有印度尼西亚和越南没有做出这一承诺,而菲律宾、泰国、马来西亚和新加坡则支持了这一协议。然而,该地区总体上并没有以科学家们所
引nbsp;言随着新能源占比快速提升,电力系统逐渐呈现“双高”特征,低惯量、低阻尼、弱电压支撑等问题凸显。当传统火电逐渐退出,谁来维持电网的电压和频率稳定?构网储能(Grid-FormingStorage)因其能提供电压、频率支撑能力,正成为破局的关键!什么是构网储能构网与跟网是并网运行时系统的两类基本
4月28日,国家能源局举行新闻发布会,新能源和可再生能源司副司长潘慧敏介绍一季度可再生能源并网运行情况。原文如下;今年以来,国家能源局深入贯彻落实党的二十大和二十届二中、三中全会精神,锚定碳达峰碳中和目标,统筹能源安全供应和绿色低碳发展,全力推动可再生能源发展迈上新台阶。可再生能源装
全球绿色能源转型浪潮下,新能源展会已成为行业技术交流与产品展示的重要平台。4月23至25日,2025韩国国际绿色能源展览会(GreenEnergyExpo)在大邱会展中心盛大举行,吸引全球行业巨头齐聚。作为一家全球领先的光伏和储能解决方案提供商,首航新能源携多款重磅产品精彩亮相,备受瞩目。2025年,受政府
4月24日,中天钢铁集团(南通)有限公司的10MW/20MWh储能电站项目并网仪式在中天钢铁南通园区内举行。中天钢铁(南通)有限公司常务副总经理张俊杰,中天钢铁(南通)有限公司副总经理、能控中心分管领导臧雪松,能控中心主任方神州;远东股份资深合伙人、客户官田旭,远东股份高级合伙人、高级客户经理程
4月21日,新能源云平台公布2025年第四批可再生能源发电补贴项目清单。此次纳入2025年第四批可再生能源发电补贴清单的项目共26个,核准/备案容量603.81兆瓦,其中:集中式发电项目11个、核准/备案容量599.35兆瓦,分布式发电项目15个、核准/备案容量4.46兆瓦。此次变更可再生能源发电补贴清单的项目共24
北极星电力网获悉,4月21日,粤电力A公告,2025年第一季度,公司累计完成合并报表口径发电量252.92亿千瓦时,同比减少10.32%;其中煤电完成180.53亿千瓦时,同比减少15.71%,气电完成47.83亿千瓦时,同比增加2.49%,风电完成13.36亿千瓦时,同比减少9.79%,光伏完成8.82亿千瓦时,同比增加111.00%,水
新能源是中欧能源合作的突破口。文/罗佐县特朗普再次入主白宫后,加征关税成为其近期对外经济政策的核心。特朗普主导下,美国不仅对加拿大、墨西哥、中国产品加征关税,对欧盟关税加征也是近在咫尺的事情。慕安会上美国副总统万斯对欧洲进行了言辞激烈的批评,引发欧洲政坛强烈不满,欧盟对此作出了回
国家能源局4月18日发布一季度绿色电力证书相关数据,共核发绿证6.62亿个,相当于6620亿千瓦时的清洁电力取得“身份证”。其中3月份核发绿证1.74亿个,同比增长9.39倍。截至2025年3月底,累计核发绿证56.17亿个。绿电是风电、光伏、水电等可再生能源发电的统称。它如同能源领域的“纯净水源”,通过特高
刚刚过去的周末,席卷全国多地的极端大风天气成为热点话题。在气象部门的频繁预警下,人们不约而同地选择周末居家,躲避大风。气象监测显示,自4月11日以来,我国中东部大部地区出现大风天气,阵风风力8级以上,影响国土面积超过350万平方千米;内蒙古、华北、黄淮部分地区阵风11至13级,局地14至15级
北极星售电网获悉,2025年3月,国家能源局核发绿证1.74亿个,同比增长9.39倍,其中可交易绿证1.44亿个,占比82.26%,涉及可再生能源发电项目7.07万个,本期核发2025年2月可再生能源电量对应绿证1.60亿个,占比91.66%。2025年1-3月,国家能源局共计核发绿证6.62亿个,其中可交易绿证4.56亿个。其中风电2
奥地利联邦经济部宣布,计划于2025年6月23日启动新一轮资金申请,对使用欧洲制造部件的小型光伏和储能项目提供最高20%的“欧洲制造(MadeinEurope)”奖励。该部指出,“从奥地利的角度来看,在光伏组件控制所需的逆变器和电池储能系统领域,欧洲企业拥有的重要技术专长值得关注。”此前,奥地利气候保
近日,美国北达科他州共和党籍国会议员JulieFedorchak提出一项名为《2025年终止间歇性能源补贴法案》(EndingIntermittentEnergySubsidiesActof2025)的法案,建议在未来五年内逐步取消对风能和太阳能项目的生产税收抵免(PTC)和投资税收抵免(ITC)。她指出,目前这类补贴已对能源市场造成严重扭曲,
4月21日,新能源云平台公布2025年第四批可再生能源发电补贴项目清单。此次纳入2025年第四批可再生能源发电补贴清单的项目共26个,核准/备案容量603.81兆瓦,其中:集中式发电项目11个、核准/备案容量599.35兆瓦,分布式发电项目15个、核准/备案容量4.46兆瓦。此次变更可再生能源发电补贴清单的项目共24
4月18日,杭州市临平区发展和改革局发布关于2023-2024年度杭州市光伏发电项目补贴清单的公示,根据公示清单,浙江杭州临平区入选2024年自然人户用光伏补贴项目公示名单共计108个;入选2024年工商业光伏补贴项目公示名单共计82个;入选2023年自然人户用光伏补贴项目公示名单共计199个,入选2023年工商业
近期,随着关联公司海源复材的控制权变更,曾制霸光伏市场的赛维再次进入话题中心,当然牵引而出的还有赛维神话的缔造者——彭小峰。这一昔日新能源行业最年轻的首富,自国内光伏事业坍塌后,远遁美国再造“光伏梦”,并且近几年大有高歌猛进之势。然而,这一次似乎又要梦碎了。两造“光伏神话”21世纪
4月8日,北京怀柔发改委发布关于对《北京市怀柔区绿电交易补贴措施(征求意见稿)》公开征集意见的公告。根据公告,鼓励各用电单位主动参与绿色电力交易,对2025年6月1日后,购买绿色电力(以下简称“绿电”)的单位,按照怀柔区域内参与绿色电力交易的电力用户,给予每千瓦时0.01元的补贴,每个电力交
日前,杭州市富阳区发展和改革局发布《关于申报2025年度光伏发电项目补贴清单的通知》,通知称拟开展2025年度光伏补贴工作,2023年1月1日至2023年12月31日期间并网的光伏发电项目;2022年1月1日至2022年12月31日期间并网,但尚未列入上一轮补贴清单的符合条件项目(2026年将不再对2023年及之前并网项目
3月31日,浙江省杭州市富阳区发展和改革局发布关于申报2025年度光伏发电项目补贴清单的通知。通知指出,并网时间要求为2023年1月1日至2023年12月31日期间并网的光伏发电项目;2022年1月1日至2022年12月31日期间并网,但尚未列入上一轮补贴清单的符合条件项目(2026年将不再对2023年及之前并网项目进行
3月24日,北京市发展和改革委员会关于公布北京市分布式光伏发电项目补贴名单(2025年第一批)的通知。其中,北京2025年第一批法人单位项目共4个,并网规模4555.41千瓦,申报补贴标准为0.03元/千瓦时;北京2025年第一批自然人项目共1634个,申报补贴标准为0.1元/千瓦时,其中不符合列入补贴名单项目并网
3月21日,新能源云平台发布关于公布2025年第二批可再生能源发电补贴项目清单的报告。此次纳入2025年第三批可再生能源发电补贴清单的项目共50个,核准/备案容量1592.46兆瓦,其中:集中式发电项目21个、核准/备案容量1493.40兆瓦,分布式发电项目29个、核准/备案容量99.06兆瓦。此次变更可再生能源发电
3月19日,北京市通州区经济和信息化局发布关于促进北京城市副中心绿色低碳产业高质量发展的实施细则,通知指出,支持可再生能源利用。鼓励工业企业、软件信息服务业企业因地制宜使用可再生能源替代化石能源,从根源上减少碳排放。对完成分布式光伏建设项目,按照总装机容量(实际安装的发电机组额定有
请使用微信扫一扫
关注公众号完成登录
姓名: | |
性别: | |
出生日期: | |
邮箱: | |
所在地区: | |
行业类别: | |
工作经验: | |
学历: | |
公司名称: | |
任职岗位: |
我们将会第一时间为您推送相关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