北极星

搜索历史清空

  • 水处理
您的位置:电力电力新闻市场正文

青海“十三五”期间易地扶贫搬迁20万人

2019-09-16 11:16来源:新华网作者:耿辉凰关键词:光伏扶贫光伏发电青海光伏市场收藏点赞

投稿

我要投稿

在青海省西宁市湟中县土门关村与青峰村交界处,157个砖混结构的农家小院整齐地排列着,这是489名秋子沟村村民于2018年底入住的新家。

过去,秋子沟村位于土门关乡东北部山区,距离乡政府7公里。12岁的王世秀在土门关村中心小学上六年级,她从一年级就住校,每周末回家。一到雨雪天,这7公里的上学路便成了她的烦心事:“山路又陡又滑,特别危险,感觉随时都会摔倒。现在,从学校到新家走路只要10分钟,新房有暖气,宽敞又明亮。”

2017年,因土地贫瘠、山大沟深、交通不便,有64户207人建档立卡贫困户的秋子沟村被确定为易地扶贫搬迁村。湟中县在按要求完成搬迁户住房建设的基础上,为易地扶贫搬迁村庄配套完善水、电、路、网、村级综合服务中心、卫生室、村道亮化等基础设施,解决村民行路难、上学难、就业难的问题。得益于政策高效落实,2018年,157户搬迁群众全部实现入住,秋子沟村顺利实现贫困村退出,64户贫困户全部脱贫。

秋子沟村是青海省易地扶贫搬迁的一个缩影。“十三五”期间,青海省在8个市(州)、38个县(市、区)、266个乡(镇)、1249个村实施易地扶贫搬迁项目,搬迁安置农牧民群众5.2万户、20万人,其中,建档立卡贫困户3.3万户、11.89万人。

近年来,青海省坚持“挪穷窝”与“换穷业”并举,通过产业扶持、转移就业、低保兜底等举措,促进搬迁群众稳定增收,2018年青海省搬迁贫困群众人均可支配收入达到8187元。

在深度贫困的藏区,易地扶贫搬迁也取得瞩目成绩。以三江源区的果洛藏族自治州为例,政府将工程的实施与产业扶贫紧密结合起来,在保护生态的同时,发展生态农牧业、特色资源开发、民族手工业、商贸住宿服务、光伏扶贫、旅游等产业,带动74个村庄,13898户47262名贫困人口稳定脱贫增收,建档立卡搬迁户年户均增收2986元,人均增收878元,增幅达79%。

青海省扶贫开发局局长马丰胜表示,下一步工作重心将从“搬得出”转向“稳得住”和“能致富”,青海将持续抓好问题整改工作,细致做好后续扶持工作,跟进做好管理服务工作,认真做好档案管理工作。

原标题:青海“十三五”期间易地扶贫搬迁20万人
投稿与新闻线索:陈女士 微信/手机:13693626116 邮箱:chenchen#bjxmail.com(请将#改成@)

特别声明:北极星转载其他网站内容,出于传递更多信息而非盈利之目的,同时并不代表赞成其观点或证实其描述,内容仅供参考。版权归原作者所有,若有侵权,请联系我们删除。

凡来源注明北极星*网的内容为北极星原创,转载需获授权。

光伏扶贫查看更多>光伏发电查看更多>青海光伏市场查看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