登录注册
请使用微信扫一扫
关注公众号完成登录
目前与组件效率相关的BOS成本相比前几年有所降低,但考虑到组件价格下降更大,节省的BOS成本占组件价格的比例还有所上升,因此市场形势对高效率产品更加有利。
以上测算考虑了相同的安装容量,见于土地充足的地面电站。对于工商业屋顶(居民屋顶类似),组件占满屋顶安装时高效率组件可获得更大的安装容量,这样除了以上成本外,
A.电站的开发成本
B.电网接入成本
C.综合自动化设备成本
也可以被更大的安装容量摊薄,使用高效率组件更加有利。
组件版型变化降低BOS成本
早期采用125mm电池的组件与采用156mm电池的组件对比
如果我们回到2012年,当时市场上还存在着125mm单晶硅片制作的组件,使用72片电池(6′12)的组件尺寸为1580′808mm,单晶组件功率约205Wp;同期156mm的60片电池组件功率约260W,尺寸1650′991mm。两种组件的开路电压分别为45.92V和38.24V,因此156mm电池片的组件串联数量更大,考虑到单块采用156mm电池组件的功率更高,因此单串组件的总功率明显高于125mm硅片的组件,承载单串组件的支架就可以做的更大,平摊到每Wp的支架与基础成本就可以有明显节省,而组件、支架的安装的人工工作效率也因为单块组件的功率上升而得到提升,光伏电缆的用量减少,土地的占有量也会略微节省。
这样的节省无法通过简单的线性折算来计算,而需要建立阵列模型来具体分析,按照2012年的成本模型简单的测算结果如下表(项目地为格尔木,下同),30%的功率提升带来了与组件功率相关的BOS每瓦成本0.43元,约16%的节省。
2.60和72版型组件的对比
156(.75)mm电池片也可以封装成72片(6′12)电池的组件以进一步提升组件功率,电池数量的增加使得开路电压增加、串联数量降低,单串组件的功率保持不变,但对于常见的组件两排竖装的情况,支架略微延伸斜梁的长度就可以承载72片电池组件,支架成本略有降低,这种情况对于成本较高的平单轴支架更为明显,因此平单轴跟踪系统通常都会搭配72片电池组件使用;另一方面,组件、支架的安装的人工工作效率也因功率提升而降低,中国市场对60片电池组件的偏爱主要是习惯问题,,同属亚洲的韩国、东南亚、印度等新兴市场在大型电站与工商业分布式电站基本都采用了72片电池组件来降低系统成本。
如下表测算,72片电池组件在支架、电缆、汇流箱等方面可带来约1分/Wp的节省,安装方面简单按照组件数量做推算,可带来2.7分/Wp的节省。综合可以在系统端带来3.7分/Wp的BOS成本节省。
3.采用更大硅片(166mm)组件与现有组件的对比
组件尺寸在2018年又开始出现了再次变大的趋势,类似的存在着增加电池片数量或把硅片做大两种方式。可以把电池片数量从72片提高到78片(+8.3%),硅片尺寸提高到M4(边长161.7mm,+5.7%)乃至166mm(约+12%)。根据60到72片电池的变化可以发现增加电池片数量会降低组串数量,对于支架和桩基础的节省相对有限,选择增大硅片尺寸对于降低BOS成本更加有利,并且在生产可以实现、组件安装没有明显困难的情况下应尽量增大硅片尺寸,下表对采用166mm硅片的系统成本做了详细测算:
可见在功率提升11.8%的情况下,BOS成本可节省5.48分/Wp,桩基础与支架是节省额度最大的两部分。以上测算是根据中国国内较低的成本结构所做的测算,如使用跟踪支架及在较高人力、土地成本的地区,BOS成本的节省还将更高。
总结
组件效率提升带来的光伏电站BOS成本节省已为业内所熟知,其节省值可通过简易的方式计算得到。而组件尺寸的增大也可以带来BOS成本的节省,本文回顾了电池片尺寸从125mm变化到156mm、以及电池数量从60变化到72片带来的BOS成本节省,同时明确了下一步可以通过将电池片进一步做大来节省BOS成本,详细的测算显示使用166mm对边距的单晶电池片相比156.75mm电池片可使BOS成本至少节省约5.5分/Wp,在目前市场竞争日趋激烈,成本压力明显增大的形势下不失为一种理想的选择。
特别声明:北极星转载其他网站内容,出于传递更多信息而非盈利之目的,同时并不代表赞成其观点或证实其描述,内容仅供参考。版权归原作者所有,若有侵权,请联系我们删除。
凡来源注明北极星*网的内容为北极星原创,转载需获授权。
2月21日,在樱花初绽的东京湾畔,亚洲最负盛名的清洁能源展会之一——2025年日本国际智慧能源周圆满落下帷幕。晶澳科技携DeepBlue系列旗舰产品及两大场景化解决方案盛装登场,面向日本等全球重要的沿海和岛屿国家,交出了一份因地制宜的零碳答卷。日本是全球最早开发光伏资源的国家之一,市场规模曾稳
2月17日,三峡集团2024年光伏组件框架集中采购(第二批次)中标结果公布。本次招标项目不划分标段,招标范围为集团公司各项目单位光伏发电项目所需的580Wp及以上N型TOPCon组件及其附属设备,预估采购总容量约2.5GWp。此次框采,共有3家企业中标,分别是一道新能源科技股份有限公司、通威太阳能(合肥)
近期,有地方在风光项目开发建设有关工作的通知中称,2025年计划实施2GW左右光伏领跑计划,要求组件转换效率24.2%以上。不少业内人士建议,须强调综合效率的价值,而非仅强调正面效率,避免引发新一轮的“内卷式”竞争。光伏领跑者计划,曾经推动了我国光伏行业的发展,但时过境迁,光伏行业已经走过平
2月19日,日本国际太阳能光伏展览会(PVEXPO)在日本东京BIGEXPO展馆隆重开幕,英利发展携PANDA3.0系列光伏组件亮相展会,向日本市场展示多款适配本土需求的高性能光伏组件及系统解决方案。日本地处环太平洋地震带,台风、地震及冬季强降雪频发,对光伏设备的耐久性提出极高要求。英利发展PANDA3.0系列组
在CTC国检集团海南实证基地,为期三个月实证数据出炉。在2024年10月至12月冬季期间,在高温高湿条件下,HJT组件的单瓦发电量优于BC组件,平均单瓦发电量高2.97%,单日日均增发最高14.18%。高温高湿环境的“天然实验室”海口,作为海南省的省会,拥有典型的热带季风海洋性气候,全年阳光充足,年均水平
2月19-21日,亚洲地区规模最大、专业性最强、影响力最大的国际性展会日本国际智慧能源周(SmartEnergyWeek2025)于东京有明国际会展中心正式开幕,正泰新能携ASTRON系列产品闪耀亮相,为日本带来最新能源解决方案。日本国际智慧能源周,被誉为加速能源行业发展、推动多元化可再生能源技术进步的重要舞
近日,梅耶博格宣布已与德国可再生能源公司IBCSolar签署了为意大利市场供应德国制造组件的初始合同。梅耶博格没有提供有关数量和价格的任何信息。据悉,这些组件是在萨克森州的Freiberg制造的。梅耶博格已于4月关闭那里的生产。组件生产将集中在美国亚利桑那州的固特异,但该公司不想在美国生产太阳能
近期,TaiyangNews发布了2025年2月版《TOPSOLARMODULESListing》报告。在本月的列表中,收录了来自32家公司的50款已实现商业化量产出货的太阳能组件——本月所有公司和组件情况与1月版均一致。如前文所述,2025年2月TOPSOLARMODULESListing列表与上月保持一致。爱旭的Comet2U系列组件继续保持领先,其
2025年2月19日至2月21日期间,航天光伏销售团队奔赴日本东京,参与了备受瞩目的东京太阳能光伏展览会PVEXPO。作为日本国际智能能源周的重要组成部分,该展会不仅是日本国内规模最大、专业性最强、影响力最广泛的国际性可再生能源行业盛会之一,更在亚洲地区占据着举足轻重的地位,是全球光伏产业的重要
2025年日本东京智慧能源周展览会(SmartEnergyWeek2025)于东京BigSight国际会展中心持续绽放光彩。展会进入第二天,现场热度丝毫未减,来自世界各地的行业翘楚、企业代表汇聚于此,思维的火花不断碰撞,共同探寻清洁能源的未来走向。战略签约:共绘未来蓝图2025年2月20日,东方日升迎来重要时刻——株
近期,有个行业信息备受关注。陕西省于2025年1月印发《关于开展陕西省2025年风电、光伏发电项目开发建设有关工作的通知》,2025年计划实施2GW左右光伏领跑计划,要求组件转换效率24.2%以上,只强调正面效率,而忽视综合效率。无论从综合发电能力还是产能现状角度看,这或许都是有失合理的政策,甚至可
在CTC国检集团海南实证基地,为期三个月实证数据出炉。在2024年10月至12月冬季期间,在高温高湿条件下,HJT组件的单瓦发电量优于BC组件,平均单瓦发电量高2.97%,单日日均增发最高14.18%。高温高湿环境的“天然实验室”海口,作为海南省的省会,拥有典型的热带季风海洋性气候,全年阳光充足,年均水平
近期,TaiyangNews发布了2025年2月版《TOPSOLARMODULESListing》报告。在本月的列表中,收录了来自32家公司的50款已实现商业化量产出货的太阳能组件——本月所有公司和组件情况与1月版均一致。如前文所述,2025年2月TOPSOLARMODULESListing列表与上月保持一致。爱旭的Comet2U系列组件继续保持领先,其
近期,有个行业信息备受关注。陕西省于2025年1月印发《关于开展陕西省2025年风电、光伏发电项目开发建设有关工作的通知》,2025年计划实施2GW左右光伏领跑计划,要求组件转换效率24.2%以上,只强调正面效率,而忽视综合效率。无论从综合发电能力还是产能现状角度看,这或许都是有失合理的政策,甚至可
隆基BC二代产品自发布以来,其卓越的弱光性能一直备受行业关注。近期,云南昆明某商业建筑屋顶实证项目的最新数据出炉,为BC组件的弱光性能优势提供了有力佐证,使其在光伏领域“捕光能手”的地位更加稳固。此次实证电站建设在大楼屋顶,总容量为169kWp,分为“实证区”和“示范区”两部分。实证区组件
近日,仁烁光能首次运用全量产工艺制备出30cm×40cm大尺寸全钙钛矿叠层组件,并实现了光电转换效率26.12%(孔径面积900cm2),远超同尺寸钙钛矿单结组件效率。仁烁光能已先后在国际上刷新了11次钙钛矿光电转换效率世界纪录,团队在小尺寸(1cm2)全钙钛矿叠层太阳能电池上已经实现30.1%的世界纪录效率
组件转换效率体现企业技术实力与组件发电性能的“硬指标”,当下,众多企业逐鹿其间,技术获得突飞猛进的发展。日前,海外一家媒体Taiyangnews公布2024年12月全球光伏组件转换效率排行榜,该榜单涵盖全球33家企业,组件产品为53款。总体来看,我国光伏企业几乎包圆榜单前二十,组件均为新型电池技术。
近日,经第三方机构权威认证,捷泰科技自主研发的TOPCon/钙钛矿叠层电池转换效率成功突破31.0%,再次彰显了公司在先进光伏电池技术领域的卓越研发实力,也为钙钛矿/晶硅叠层电池技术迈向产业化发展提供了重要的技术支撑。潜心攻关,再创佳绩此次效率的飞跃,是捷泰科技继2024年6月SNEC展会上首次公布TO
技术路线迭代十字路口,叠加内卷的产业背景,卷技术成为企业破局同质化竞争的重要抓手。其中,组件转换效率作为体现企业技术实力及衡量组件发电性能的重要标尺,当下各路玩家正上演一场史诗级的“华山论剑”。北极星跟踪海外一家资讯平台公布的全球光伏组件转换效率榜单,整理出1~8月组件转换效率前二十
SNEC、IntersolarEurope,从上海到慕尼黑,两场光伏年度盛会完结,热辣滚烫的氛围之下难掩行业焦虑成为普遍感叹。不过,既定的行业变局之下也催生了确定的企业行为:穿越周期。作为驱动光伏巨轮的核心引擎,光伏组件技术狂卷仍是主旋律。一年有余,从各路组件豪强亮出的“杀手锏”,也可窥探最新的组件
自去年12月最高功率组件达到738.98W以来,经过不到一个月持续优化,2024年1月捷佳伟创HJT单玻组件功率达到745.33W,双玻单封组件741.66W,纯双玻量产组件最高功率735.79W,以上HJT组件电池端均采用12BB印刷工艺,再次刷新公司HJT组件功率记录!本次高效组件所用电池片均来自于捷佳伟创常州中试线,电池
近日,正泰新能表示将在下月规模化量产其自5月发布的n型矩形新品——ASTRON7s。作为行业首家采用n型TOPConZBB-TF(TilingFilm)技术的组件产品,ASTRON7s以TOPCon3.0电池、矩形硅片、ZBB-TF等技术的运用,受到行业大量关注。ASTRON7s采用正泰新能自研的TOPCon3.0高效电池,运用矩形硅片,创新性叠加ZBB
12月14日,中环股份在投资者互动平台表示,公司首发的210平台型技术涉及超百余项已申报专利及自有知识产权技术,并深入融入工业4.0客制化柔性智能制造,带来更高的光电转换效率、更高的生产制造效率、大幅降低度电成本,产品技术优势显著,得到全球光伏系统安装商和电池、组件制造商的高度认同。
2021年2月,DNVGL进行第三轮天合至尊组件系统价值和度电成本的测算。本轮测算分别对比210至尊系列和182两组组件,在横装固定支架系统下的系统成本BOS及度电成本LCOE,选址在日本典型光伏电站项目地本州岛青森县。DNVGL测算报告显示,天合光能210至尊系列单面545W组件较182mm单面535W组件,BOS降低高达6
在经历过上半年的硅片尺寸争议之后,近日随着隆基、晶科、晶澳等182组件的量产,关于二者的争论再次甚嚣尘上。尽管如此,但面临光伏全面实现平价的挑战,大尺寸是当下行业都一致认可的路线。大硅片尺寸目前有两种路线:一个是保守派,满足现有设备升级可兼容尺寸的极大值,将硅片尺寸提升至182mm,72片
采用G12硅片(边距210mm)的半片组件可以实现近600W的组件功率,该产品的缺点在于高电流导致的内部损耗高、热斑及接线盒可靠性风险显著提高,而优势被认为是显著提高了单串组件的功率从而降低系统端的成本。然而通过对系统端支架、电缆、逆变器等的具体分析,将发现G12半片组件相对技术上更成熟的M10(边
GTMResearch的最新报告预测,受系统平衡(BOS)成本下降的推动,至2020年全球光伏系统价格将平均下降40%。同时指出其下降速度仍没有跟上组件的成本下降。BOS在2007年时占美国住宅光伏系统平均总成本的58%,而现在占到75%。但GTM预计,受BOS下降的推动,光伏系统平均安装成本将从2014年的每瓦2.16美元降至
GTM Research发布了最近的市场报告,预计到2012年,每瓦的周边系统(Balance of System, BOS)成本将超过光伏组件成本。该报告指出,2010年BOS成本为1.43美元/瓦,或公用事业规模的晶体硅(cSi)太阳能项目标准的44.8%。随着太阳能光伏组件价格持续下降,GTM预计,到2012年,相同项目的BOS成本将增加50.6%。该报告还预测,注意力将转向对BOS组件和服务具有更多经济收益的项目,包括安装、支架、底座和劳动力。GTM Research的报告详细介绍了产品的改进以及关键BOS部件的经济定位,包括全球
请使用微信扫一扫
关注公众号完成登录
姓名: | |
性别: | |
出生日期: | |
邮箱: | |
所在地区: | |
行业类别: | |
工作经验: | |
学历: | |
公司名称: | |
任职岗位: |
我们将会第一时间为您推送相关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