登录注册
请使用微信扫一扫
关注公众号完成登录
因地制宜大力发展光伏产业
红安被列为“国家层面的生态型限制开发区”——大别山水土保持生态功能区,这对红安县生态环境保护提出了更高要求。在保护资源环境的基础上发展经济,可再生能源的开发利用是一条重要的途径。红安属亚热带季风气候,年均总日照为2088.6小时,占可照时数的45%。红安又是大别山南麓的丘陵地区,荒山荒坡多达10多万亩,光伏产业开发利用潜力巨大。
红安县委、县政府在充分调研的基础上,决定大力发展以光伏为代表的新能源产业,把发展光伏产业当作重要支柱产业来抓。光伏扶贫具有建设周期短、见效快、增收持续稳定等优点,在全县大范围内实施已具备条件,适逢国家提出了精准扶贫的战略部署,为此红安县委、政府制定的13个精准扶贫措施中,均将光伏扶贫定为重点产业扶贫措施,并狠抓项目落实。
2014年,红安县建设了高桥镇光伏发电扶贫推广示范项目,取得了良好的示范效应,为全县开展光伏扶贫工作奠定了良好的基础。红安县因势利导,以镇村为单位,组织群众代表到示范点现场参观学习,宣传光伏扶贫政策,广大贫困户深刻感受到光伏扶贫的增收效果,强烈要求列入光伏扶贫对象。
探索“2533”光伏扶贫科学模式
在总结经验的基础上,红安县不断创新户用分布式光伏开发利用机制,探索分布式光伏开发利用的新途径、新方式,探索实践了“2533”光伏扶贫模式,成功实施百村万户扶贫工程。
“2”——两种建设类型。结合红安实际,充分利用闲置资源,使荒山变银山、屋顶变金矿。
一是以相对集中的地面村级电站为主。综合考虑用地、管理、并网等因素,采取整村或联村建设模式,按照全县统一每亩300元价格,流转荒山坡地2050.5亩,在161个点位集中建设村级电站267个,总装机规模61556千瓦。其中每村建设一座50千瓦光伏电站,每户建设一个3千瓦分布式光伏发电站,产权及收益分别归贫困村和贫困户所有。
二是以屋顶分布式发电系统为辅。2014年,启动光伏扶贫试点,在高桥镇建设了总投资720万元、总装机容量300千瓦的屋顶分布式光伏发电站,帮助300个农户户平均年增收3000元以上,经济效益明显,为全县光伏扶贫推广工作奠定了良好基础,积累了宝贵经验。为解决少数新增贫困户收入和易地扶贫搬迁产业配套问题,红安县成立能源投资开发有限公司,投资在产业园区、新农村建设小区、易地扶贫搬迁集中还建点屋顶建设分布式扶贫电站,统筹解决其他特殊贫困群体的稳定收入问题。
“5”——5个筹资渠道。实施光伏扶贫最大的难题是初期建设资金。红安全县光伏扶贫项目总投资达51791万元(不含社会捐资),前期资金投入压力大。红安县充分用好用活各项扶贫政策,争取多方支持,通过开拓“地方财政资金+金融机构贷款+贫困户贷款+扶贫资金+社会捐赠”5个筹资渠道,破解项目融资难题。
一是地方财政筹集整合一批。县政府按照“渠道不乱、用途不变、捆绑使用”原则,整合各类涉农、移民搬迁等资金10672.6万元。
二是金融机构贷款一批。由县政府向县农发行、农行主借光伏扶贫贷款共26000万元,本金和利息分10年逐步偿还。
三是贫困户自筹一批。贫困户每户从农行集中贷款8000元,共14118.4万元,由县政府全额贴息,本金按“332”模式3年逐步偿还,即脱贫摘帽之后,贫困户第一、二年各偿还3000元,第三年偿还2000元。
四是上级扶贫资金支持一批。与对口单位紧密对接,争取省发改委专项资金1000万元。
五是社会捐赠一批。社会爱心企业积极响应中央号召,全力参与支持老区精准扶贫,劲酒集团、信义光伏、湖北省电力勘测设计院及光伏施工企业等爱心企业共捐赠资金和设备6000万元。
“3”——三高建管标准。坚持从高设标、建管并重、政企同向,确保光伏扶贫项目高标准建设、持续性收益。
一是高标准设计。2016年年初,红安县组织国内6名光伏专家,按照行业领先标准设计光伏组件技术招标参数,高标准制订设计和实施方案。
二是高质量建设。面向全国公开招标5家知名光伏企业负责项目建设,并招标一家专业监理公司,对设计方案、材料采购、组件安装等环节,进行全天候、全过程跟踪监理,确保建设质量。
三是高效率运行。为了保障扶贫电站建成后的长效运行和维护管理,招标一家专业运维公司,全面负责所有光伏扶贫电站的后期营运管理,确保项目稳定性、增收持续性。
“3”——三定结算环节。为确保光伏扶贫发电收益按时足额发放到贫困村、贫困户,保证结算过程公正、公平、公开,红安县坚持总体平衡、相对均衡的原则,出台了光伏扶贫收入分配管理办法,明确了关键的结算环节。
一是锁定结算对象。按照全县重点贫困村、建档立卡贫困户和社会捐赠或自建电站,锁定3类结算对象。
二是确定结算流程。以乡镇为基本结算单位,按0.98元/度计算发电收益。
三是限定结算时间。原则上以电力实际结算时限为准,每年至少结算两次以上。电力结算金额集中拨付到乡镇指定三资账户后,乡镇在15个工作日内核算出支付细项,并及时转账至村集体、贫困户账上。
经济效益和社会效益双丰收
红安县光伏扶贫电站已于2017年6月30日前全部并网发电,截至2018年11月底已产生发电量9247万千瓦时。
一是增加贫困村、贫困户收益。截至2018年12月已发放贫困村每村平均收入5.78万元以上,提高了贫困村集体收入,发放贫困户收益户均3470元以上,增加了贫困户获得感,提高了贫困户的生活保障。
二是经济效益。光伏扶贫工程建设周期短、见效快、收益增收稳定,可持续获益25年,5万贫困人口可从中受益,年可帮助贫困村集体增收5万元、贫困户每户平均增收3000元,保证贫困村、贫困户的长期稳定收益。
三是环境效益。总装机61兆瓦的光伏扶贫电站25年累计发电量约为152500万千瓦时,节约标准煤约61万吨,节省原煤83.97万吨,减少二氧化碳排放约149.55万吨,减少二氧化硫排放约4.5万吨,减少氮氧化物排放约2.25万吨,减少碳粉尘排放量约40.8万吨。
四是保障后期运维。光伏扶贫电站主要是三分养七分建,为了保障贫困村、贫困户收益,全县161个建设地址的267个村级扶贫电站已全部实现数据化传输、专业智能化管理。
在保护资源环境的基础上发展经济,可再生能源的开发利用是一条重要的途径。红安县充分利用自身独特的地理优势,大力发展以光伏为代表的新能源产业,把发展光伏产业当作重要支柱产业来抓,并直接与脱贫攻坚相结合。在探索实践中,红安多渠道筹集资金,坚持总体平衡、相对均衡的原则,出台了光伏扶贫收入分配管理办法,明确了关键的结算环节,让利于贫困村、贫困户,不仅取得了良好的扶贫效果,还产生了巨大的环境效益和社会效益。
好书推荐:
特别声明:北极星转载其他网站内容,出于传递更多信息而非盈利之目的,同时并不代表赞成其观点或证实其描述,内容仅供参考。版权归原作者所有,若有侵权,请联系我们删除。
凡来源注明北极星*网的内容为北极星原创,转载需获授权。
世间有万般色彩每一种都源自地球的馈赠地球承载46亿年的变迁孕育出星河草木和万彩万物将所有美好呈现给每一个生灵今天,是第56个世界地球日珍爱地球,人与自然和谐共生让我们为守护地球的每一分色彩而努力浪漫质感褐在褐色的大地上,一排排光伏板鳞次栉比,源源不断地发出绿色电能。板上发电、板间种植
在固有印象中,光伏产业可谓“分工明确”,敏锐且灵活的民营企业主攻上游光伏制造,而资金与实力雄厚的央国企则驰骋下游光伏电站开发运营。然而,在“双碳”战略实施以及残酷的光伏去产能淘汰赛下,曾经的分界线愈加模糊,国资早已或主动或被动控股多家光伏组件企业。最近市场熟知的莫过于一道新能,于
17日,记者从国网青海省电力公司获悉,今年,国家电网有限公司(以下简称“国网”)再次向定点帮扶的玛多县捐赠1500万元帮扶资金,通过实施医疗巡诊、阳光助学等6个项目,助力玛多县乡村全面振兴。玛多县是国家级乡村振兴重点帮扶县,国网自2011年起定点帮扶玛多县,截至2024年底,累计捐赠资金及实物资
光伏行业仍处于深度调整期,且产能出清与内卷结果尚不明朗,企业经营承压,人事格局变动也同步变得频繁。北极星根据公开信息统计,2025开年至今,共有24家光伏上市企业高级管理人员出现变动,变动次数达到32起。按业务领域来细分,人事变动范围涵盖行业多个环节,其中电池组件环节人事变动最为频繁,约
3月20日,安徽省六安市舒城县人民政府发布《关于开展2025年度光伏公益岗动态调整和村级光伏扶贫电站收益分配计划制定工作的通知》,光伏公益岗位是指各类开发主体使用光伏扶贫电站发电收益开发的,用于吸纳有劳动能力或半(弱)劳动能力、有务工就业意愿的脱贫人口及监测对象实现就地就近就业的公益岗
近日,内蒙古自治区乌兰察布市凉城县25.46MW光伏帮扶村级电站项目正式复工,该项目以新能源与乡村振兴有效衔接为核心,致力于推动县域经济的绿色转型,总投资10790万元,总装机容量25.46MW,覆盖凉城县麦胡图镇、六苏木镇、鸿茅镇、岱海镇四个行政区域。项目预计2025年5月底全部建成并网。该项目分为5
东风醒芳草,沃野千里处处春。又是一年春耕春播好时节,亦是一年谋划、发力乡村振兴工作的重要节点。乡村振兴,“国之大者”,民之关切。国家电网公司贯彻落实2025年全国两会及中央一号文件精神,发布《2025年助力乡村振兴工作要点》,为推进乡村全面振兴、服务农业强国建设作贡献。这份2025电“靓”乡
北极星售电网获悉,近日,内蒙古自治区能源局发布关于加快新型储能建设的通知。文件提出,独立新型储能电站作为独立市场主体,平常运行可自主选择是否参与电力中长期交易,可自主申报充放电曲线,充放电量按照市场交易规则和要求结算。在发生危及电力系统安全事故(事件)及其他必要情况时,所有调管范围
2月24日,全国统一电力市场建设再传捷报——蒙西电力现货市场在历经32个月的长周期连续结算试运行后转入正式运行。至此,蒙西电力现货市场成为继山西、广东、山东、甘肃之后,我国第5个转入正式运行的电力现货市场。内蒙古能源局相关负责人表示,蒙西电力现货市场“转正”,将对优化内蒙古电力资源配置
3月3日,云南省发展和改革委员会、云南省能源局联合发布关于印发云南省2025年第一批新能源项目开发建设方案的通知。根据文件,此次开发建设的新能源项目共计175个,合计规模约14.49GW。其中,光伏项目共计143个,合计规模12.03GW,风电项目32个,合计规模2.455GW。经梳理,此次公布的清单中项目分布于1
3月3日,云南省发展和改革委员会、云南省能源局联合发布关于印发云南省2025年第一批新能源项目开发建设方案的通知。根据文件,此次开发建设的新能源项目共计175个,合计规模约14.49GW。其中,光伏项目共计143个,合计规模12.03GW,风电项目32个,合计规模2.455GW。经梳理,此次公布的清单中项目分布于1
北极星电力软件网获悉,11月28日,铜陵市乡村振兴局发布关于《关于印发铜陵市脱贫地区帮扶产业“四个一批”专项行动实施方案的通知(征求意见稿)》的征求意见。修改意见请于11月29(周三)下午下班前盖章书面反馈至市乡村振兴局项目科。文件提出,推动产业创新升级。巩固拓展光伏扶贫工程成效,强化光
11月28日,安徽省铜陵市乡村振兴局印发《铜陵市脱贫地区帮扶产业“四个一批”专项行动实施方案(征求意见稿)》,《方案》提出:提升一批帮扶产业项目,加快帮扶产业迭代升级。巩固拓展光伏扶贫工程成效,强化光伏扶贫电站运维管理、“光伏+”综合利用、规范收益分配等,确保光伏扶贫电站效益持续稳定
党的二十大站在以中国式现代化全面推进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战略高度,对能源发展作出新部署、提出新要求,提出要积极稳妥推进碳达峰碳中和、深入推进能源革命、加快规划建设新型能源体系、确保能源安全、积极参与应对气候变化全球治理等,为新征程上推动能源高质量发展指明了方向。我们要紧密结合学习贯
【核心提示】2023年是全面贯彻党的二十大精神的开局之年。《政府工作报告》指出,今年工作要坚持稳字当头、稳中求进,保持政策连续性针对性,加强各类政策协调配合,形成共促高质量发展合力。今年的能源工作将按照《政府工作报告》的部署,坚持稳中求进,全力保障能源安全,推动发展方式绿色转型,为全
北极星环保网获悉,2月20日,广东省印发《广东省加快农村能源转型发展助力乡村振兴实施方案》,《方案》提出,到2025年,风能、太阳能、生物质能等新能源占农村能源的比重持续提升,农村电网保障能力进一步增强,服务水平进一步提高,农村绿色低碳新模式新业态逐步推广应用,新能源产业成为农村经济的
北极星风力发电网获悉,2月20日,广东省能源局广东省农业农村厅广东省乡村振兴局印发《广东省加快农村能源转型发展助力乡村振兴实施方案》的通知,通知指出,加快推进32个整县(市、区)推进屋顶分布式光伏发电项目建设,并以此为抓手,探索县域清洁能源规模化开发新模式。支持具备资源条件的地区,特别
2月20日,广东省能源局广东省农业农村厅广东省乡村振兴局印发《广东省加快农村能源转型发展助力乡村振兴实施方案》的通知,通知指出,加快推进32个整县(市、区)推进屋顶分布式光伏发电项目建设,并以此为抓手,探索县域清洁能源规模化开发新模式。支持具备资源条件的地区,特别是脱贫地区、革命老区,
时光荏苒,岁序更新,2023年悄然来到。据国家能源局12月16日公布的数据显示,1-11月,太阳能发电新增装机6571万千瓦。北极星太阳能光伏网跟踪数据显示,12月份新增光伏装机超20GW,全年100GW装机目标或有望达成。在12月30日,2023年全国能源工作会议上,国家能源局设立2023年目标,风电装机规模达4.3亿
习近平总书记在党的二十大报告中指出,“立足我国能源资源禀赋,坚持先立后破,有计划分步骤实施碳达峰行动”“加强能源产供储销体系建设,确保能源安全”。北部荒漠,19.6万余块光伏板立于黄沙之上,国家电投达拉特光伏电站投运以来,累计输出绿色电力超25亿千瓦时、治沙1.6万亩;东南沿海,1台核电机
编前:十载砥砺前行,十载春华秋实。党的十八大以来,我国能源行业在以习近平同志为核心的党中央坚强领导下,以“四个革命、一个合作”能源安全新战略为根本遵循,坚定不移推进能源革命,能源生产和利用方式发生变革,能源发展取得历史性成就。十年来,我国能源消费清洁低碳转型步伐加快,能源供给能力
党的十八大以来,以习近平同志为核心的党中央高瞻远瞩,准确把握我国经济社会发展的阶段性特征,统筹能源发展和安全,作出一系列重大战略部署,指导推动清洁低碳、安全高效的现代能源体系加快构建,新时代我国能源电力行业进入高质量发展新阶段。(来源:微信公众号“中能传媒研究院”作者:杨昆中电联
4月的光伏市场,正被“抢装”的紧张氛围笼罩。随着“430”、“531”两个对应着新老政策执行的分界点与市场化全面入市的关键时间节点的临近,分布式光伏进入了与时间赛跑的冲刺阶段。分布式抢装进入“倒计时”在这场与时间的赛跑中,4月30日成为众多分布式光伏项目的“生死线”。作为《分布式光伏发电开
国家能源局数据显示,截至2025年2月底,风、光累计装机容量达1456GW(光伏占比64%),超越火电高居全国第一大电源。这一趋势同样在更多地方省份快速蔓延,据北极星统计,截至2024年底,15个省份新能源装机规模超过火电跃居省内第一大装机电源。当规模之基已筑牢,“质”自然成为下一个目标。2月9日,市
1月20日,湖北省能源局关于2024年常规新能源发电项目竞配排序结果的公示。《公示》显示,湖北2024年常规新能源发电项目竞配结果共41个风光项目,总规模为204万千瓦,其中风电项目30个,规模135万千瓦;光伏项目10个,规模49万千瓦;风光一体化项目3个,规模15万千瓦;另一个5万千瓦项目未明确类型。而
1月15日,浙江省平湖市人民政府印发《平湖市分布式光伏发电项目建设管理办法》,《办法》指出,光伏项目建设应符合城乡总体规划,并与周边建筑物、景观等相协调,光伏组件应按集中优先、整齐对称、色调和谐、美观统一的原则布置。应采用数字高效、全生命周期运维的管理模式,并放开数据接口,接入平湖
尽管光伏赛道竞争异常激烈,不乏企业因各种原因倒闭或黯然退出,但这一领域依然吸引着众多新进入者的目光。据北极星太阳能光伏网根据天眼查相关数据统计,2024年新注册成立的光伏相关公司数量超过了25万家,截止至2024年底,光伏相关公司的总数更是突破了百万家大关,彰显着光伏行业仍然具备巨大吸引力
12月26日,湖北省能源局公布2024年第一批新能源发电项目名单的通知,通知指出,本次公布的新能源发电项目共5个,容量合计300MW。其中风电项目4个,容量230MW;光伏项目1个,容量70MW。5个项目均位于湖北天门市,投资企业均为国家电投集团湖北电力有限公司。原文如下:省能源局关于公布2024年第一批新能
12月10日,湖北省能源局关于开展2024年常规新能源发电项目竞争性配置的通知。根据通知,2024年常规新能源发电项目竞争性配置总规模为100万千瓦。各市州申报规模不超过15万千瓦,直管市不超过5万千瓦;单个项目不超过5万千瓦,单个企业以省级公司为单位不超过5万千瓦。关于调节能力,文件指出,为支撑全
12月6日,湖北省能源局发布《湖北省2025年电力中长期交易实施方案》,对风电、光伏项目入市的具体要求如下。1、集中式风电、光伏项目110千伏及以上新能源场站:须直接参与中长期及现货交易;110千伏以下新能源场站:可直接参与市场交易或作为价格接受者,直接参与中长期交易后须报量报价参与电力现货交
国家电投集团湖北电力有限公司(简称“湖北公司”)是国家电力投资集团有限公司旗下二级单位,前身为国家电力投资集团有限公司湖北分公司,注册成立于2015年12月。2023年3月,经集团公司批准正式更名成立。主要负责国家电投在湖北省的发展和协调工作。截止2024年9月,公司管理装机规模达500万千瓦。公
当下,随着光伏发电走入农村,通过自己持有或出租屋顶等方式安装光伏项目成为老百姓实现家庭收入增长的方式。然而,这也引来了一批不法分子的觊觎,他们利用老百姓对光伏知识的匮乏和对美好生活的向往,炮制出一个个看似诱人实则凶险的光伏骗局。为了充分保护村民的合法权益,避免产生矛盾纠纷,提防上
近日,《湖北省玻璃行业大气环境综合整治实施方案》发布。《方案》提出,2026年底前,全省8家平板玻璃企业基本完成综合整治工作;2028年底前,光伏压延玻璃、日用玻璃等企业基本完成综合整治工作。全文如下:鄂环发〔2024〕12号湖北省玻璃行业大气环境综合整治实施方案为深入贯彻《中共中央国务院关于
请使用微信扫一扫
关注公众号完成登录
姓名: | |
性别: | |
出生日期: | |
邮箱: | |
所在地区: | |
行业类别: | |
工作经验: | |
学历: | |
公司名称: | |
任职岗位: |
我们将会第一时间为您推送相关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