登录注册
请使用微信扫一扫
关注公众号完成登录
我要投稿
徐广福最终还是放弃了硅片制造。
9月7日,这位中国第一批杀入多晶硅领域的富豪创办的大全新能源宣布,为了应对多晶硅硅片日益严峻的市场条件,本月底将退出太阳能硅片制造业务。
在上一轮光伏行业遭遇危机、市场最为低迷的2012年,徐广福都没有放弃,依然保留着硅片制造业务。
对于大全突然宣布的这一消息,一位光伏行业老司机非常感慨:
多晶硅片的盛宴,散场了!当年我们怀揣几百万的支票,走南闯北,四处作揖,只为买400万片多晶硅片,结果都铩羽而归,当年它多牛啊,俱往矣……
一、硅片产能过剩严重到什么程度?
2004年,徐广福将自己创办的“长江电气”更名为“大全集团”,试图从单纯的电气设备涉足其他领域。
他在思考,如何尽快将公司做到百亿产值目标。
在2004年之前,全球多晶硅产业发展平稳,年产量在3万多吨,其中70%以上用于集成电路等传统半导体器件行业。
但是2004年之后因为光伏行业,多晶硅的供应开始逐渐出现紧缺现象。
徐广福发现多晶硅可以帮助他实现百亿级目标,于是在2006年,他在重庆创办了重庆大全新能源,投资建设1500吨产能多晶硅项目。
那一年,发迹于热电的朱共山也选择进入光伏行业,当年计划投资70多亿成立江苏中能硅业科技发展有限公司,在江苏徐州上马多晶硅生产线。
拥有多晶硅,往下游延伸顺理成章。2008年7月,大全新能源决定上马硅片制造业务,第二年就开始投产了。
朱共山将多晶硅往下游延伸到硅片领域是两年以后了。2010年,协鑫开始涉足硅片领域,只花了不足一年,就成为了行业第一。
2011年年底,海外突然开始对我国光伏企业实施“双反”,无锡尚德、江西赛维LDK、河北英利等昔日的明星光伏企业陷入困境。
徐广福的大全新能源当然未能幸免于难。2012年,大全新能源亏损3740万美元,2011年还赚了8720万美元。
尽管如此,徐广福也没有放弃硅片制造业务。一般来说,在光伏行业各环节中,若以营业利润率进行排序,顺序是这样的:多晶硅料>硅片>电池芯片>电池系统安装及服务>电池组件。
2013年7月,国务院发布了《关于促进光伏产业健康发展的若干意见》,将许多濒临死亡的光伏企业从生死的边缘拉了回来。
在各种政策刺激下,徐广福与众多多晶硅、单晶硅企业一样,一边扩张硅料产能,一边扩张硅片产能。
到2015年底的时候,国内硅片总产能还只有61GW左右,但是2017年迅速达到107GW,根据各家企业规划,到2018年底产能将达到143GW,而同期海外产能鲜有扩张。到2018年年底,如果算上海外硅片产能,全球硅片产能将达到170GW左右。
2017年,全球光伏新增装机102GW,同比增长37%,其中中国新增装机53GW,同比暴增53.6%。由于中国市场的刺激,光伏全产业链都赚得盆满钵满。
然而,2018年5月底,国家能源局发布的政策改变了这一切。因为这一政策,中国今年光伏需求将从去年53GW新增装机,萎缩到40GW左右,进而导致今年全球市场新增装机要低于2017年。
一增一减之间,无论是多晶硅还是单晶硅都迎来了冬天。
二、单多晶之争
在过去几年的扩产中,单晶硅与多晶硅市场之争日趋白热化,徐广福的多晶硅片明显处于下风,且产能较小,只有区区1GW左右
2016年春节前夕,隆基股份董事长钟宝申在《中国证券报》上振臂一呼:
2015年是单晶硅重回光伏产业主导地位的起始之年,未来五年内,单晶硅发电成本将明显低于多晶硅,完全主导市场。
于是以隆基和中环为代表单晶硅企业,开始了一轮疾风骤雨般的扩张。
到2017年底的时候,全球光伏企业硅片产能超过20GW的,只有保利协鑫一家。但是2018年底,全球硅片产能超过20GW的,将增加到三家企业,新增了隆基和中环。
隆基硅片产能从2017年的12GW激增到2018年25GW,中环从2017年8GW激增到2018年23GW,且全部都是单晶硅片。
钟宝申振臂一呼的前一年,2015年,多晶硅在国内应用端市场份额达到85%左右,但是中国光伏行业协会统计显示,今年上半年,单晶产品的产量占比明显上升,一些多晶硅片企业受制于设备、资金等因素,陆续停产或破产,6月以来有加速趋势。
今年上半年硅片产量中,单晶硅片已经占据52.7%;电池片产量中,单晶电池片占据41%。而2017年全年,我国单晶硅片和电池片产量占比还分别为31%和32.3%。
三、上游硅料过剩要好于硅片环节
相比于一家家硅片巨无霸公司,大全新能源的多晶硅片业务最后沦落成了“小微公司”。
而且,相比于最近几年新增的产能,大全新能源的硅片生产线并没有技术优势。
徐广福不得不选择退出,抽出精力专营硅料领域。在其最赚钱的多晶硅领域,竞争对手不断蚕食其市场份额。虽然他和朱共山在多晶硅领域同时起步,但是现在协鑫已经将大全新能源远远的甩在了身后。
截至今年7月底,协鑫多晶硅产能高达7.4万吨,大全新能源只有2万吨。
考虑到新疆成本较低,朱共山在2017年4月宣布,决定北上新疆,投资57亿上马6万吨多晶硅产能。
特别声明:北极星转载其他网站内容,出于传递更多信息而非盈利之目的,同时并不代表赞成其观点或证实其描述,内容仅供参考。版权归原作者所有,若有侵权,请联系我们删除。
凡来源注明北极星*网的内容为北极星原创,转载需获授权。
在光伏产业蓬勃发展的浪潮中,技术创新始终是驱动行业破浪前行的核心引擎。210技术诞生五年来,凭借其显著的高功率输出与低成本优势,迅速在市场中开疆拓土。TrendForce集邦咨询预计,2025年210系列硅片产出占比近六成,且未来几年将持续增长,而182及以下尺寸产品将淡出市场。而TOP10组件商中九家都明
北极星太阳能光伏网获悉,1月16日,陕西省西安市工信局对光伏产业发展政策拟奖补项目进行公示,隆基绿能科技股份有限公司硅片产品拟被列入“支持企业技术创新和产品迭代”奖补范围,隆基乐叶光伏科技(西咸新区)有限公司年产29GW高效单晶电池项目拟被列入“支持企业扩建先进产能项目”奖补范围。
1月16日,硅业分会公布本周硅片价格。本周硅片价格暂时持稳,其中N型G10L单晶硅片(182*183.75mm/130μm/256mm)成交均价稳定在1.18元/片;N型G12R单晶硅片(182*210mm/130μm)成交均价稳定在1.3元/片;N型G12单晶硅片(210*210mm/150μm)成交均价稳定在1.55元/片。本周G10L系列硅片最高价有调整,但由于成
1月16日,TrendForce集邦发最新光伏产业链价格。硅料环节本周硅料价格:N型复投料主流成交价格为40元/KG,N型致密料的主流成交价格为38元/KG;N型颗粒硅主流成交价格为38元/KG。供给动态供给侧,厂商继续保持减产策略,料企库存转移较为顺畅,厂商维持抱团挺价的策略;需求侧,假期临近,拉晶端采购进
根据TrendForce集邦咨询新能源研究中心1月15日最新报价,N型复投料主流成交价格保持在40元/KG,N型致密料主流成交价格为38元/KG,N型颗粒硅报价从35元/KG上涨至38元/KG,涨幅高达8.57%。本周M10硅片主流成交价格依旧为1.1元/片;G12价格维稳在1.65元/片。N型182单晶硅片人民币价格上涨至1.18元/片;N型
1月8日,四川发改委公布了《关于高效太阳能电池片生产制造基地节能报告》的审查意见,原则同意该项目节能报告。报告显示,此高效太阳能电池片生产制造基地位于资阳市三草湾智能制造产业园,属于新建项目,总投资410,934.24万元。分两期建设N型20条晶硅电池生产线,年产20GW高效单晶硅片(中间产品,一
北极星太阳能光伏网获悉,1月9日,四川省发改委发布了一则光伏制造项目节能报告的审查意见,原则同意了中威新能源(成都)有限公司报送的光伏单晶硅片智能工厂建设项目(一期)的节能报告。文件显示,中威新能源光伏单晶硅片智能工厂建设项目(一期)建设地点位于四川省成都市双流区黄甲街道西航港大道
1月2日,新疆塔城地区和丰工业园区迎来新年喜讯,晶美新能源(塔城)有限公司单晶硅拉棒切片项目正式落地。该项目由浙江昀丰新材料科技股份有限公司旗下晶美新能源(塔城)有限公司投资建设,计划总投资84.73亿元,一期项目投资30亿元,建设生产厂房与配套设施以及拉晶、切片产能12GW,组件产能6GW的全
1月9日,集邦新能源发布最新光伏产业链价格。硅料本周硅料价格:N型复投料主流成交价格为40元/KG,N型致密料的主流成交价格为38元/KG;N型颗粒硅主流成交价格为35元/KG。供给动态:头部料企继续推进减产策略,月环比减少约4.5%-5.0%,产出落于44-46GW区间;自律减产协议生效与多晶硅期货上市分流,多晶
1月9日,硅业分会公布最新硅片价格。本周硅片价格扩大涨幅,其中N型G10L单晶硅片(182*183.75mm/130μm/256mm)成交均价涨至1.18元/片,涨幅达7.27%;N型G12R单晶硅片(182*210mm/130μm)成交均价涨至1.3元/片,涨幅达7.69%;N型G12单晶硅片(210*210mm/150μm)成交均价涨至1.55元/片,涨幅达9.15%。除G12R
1月8日晚间,TrendForce集邦咨询新能源研究中心公布光伏产业链最新报价。根据TrendForce集邦咨询新能源研究中心1月8日最新报价,N型复投料主流成交价格保持在40元/KG,N型致密料主流成交价格为38元/KG,N型颗粒硅报价为35元/KG。本周M10硅片主流成交价格企稳在1.1元/片;G12价格保持在1.65元/片。N型18
11月8日,硅业分会发布10月份硅产业链产量分析。工业硅据安泰科统计,2024年10月份工业硅全国总产量45.21万吨,环比增加2.55%,同比增加26.49%,排名前三的地区为新疆、云南和四川,全国开工率为76.51%,较上月小幅增加,主要原因是,北方地区开工维持高位,同时有新增产能产出和前期停炉检修企业复产
本周硅片价格整体下跌,其中N型G10L单晶硅片(182*183.75mm/130μm/256mm)成交均价降至1.05元/片,跌幅达5.41%;N型G12R单晶硅片(182*210mm/130μm)成交均价降至1.26元/片,跌幅达1.59%;N型G12单晶硅片(210*210mm/150μm)成交均价降至1.45元/片,跌幅达3.33%。通过不同尺寸硅片的调价幅度可以得
(一)全球硅片产业发展情况2023年硅片规模继续保持快速增长趋势,截至2023年底,全球硅片总产能约为974.2GW,同比增长46.7%,产量约为681.5GW,同比增长78.8%。从生产布局看,2023年底位于中国大陆的企业硅片产能约为953.6GW,占全球的97.9%,占据绝对领先地位。2023年,全球生产规模前十的硅片企业总
本周硅片价格再度走跌,目前成交基本以出清前期库存为主。M10单晶硅片(182mm/150μm)成交均价降至1.76元/片,周环比跌幅为2.22%;N型单晶硅片(183.75mm/130μm/256mm)成交均价降至1.70元/片,周环比跌幅为7.10%;G12单晶硅片(210mm/150μm)成交均价降至2.55元/片,周环比跌幅为3.41%。供应方面,
本周价格小幅下滑。M10单晶硅片(182mm/150μm)成交均价维持在2.05元/片,周环比持平;N型单晶硅片(182mm/130μm)成交均价降至1.98元/片,周环比下跌1.98%;G12单晶硅片(210mm/150μm)成交均价维持在2.89元/片,周环比持平。本周N型182硅片下跌的主要原因是企业主动降价清理库存。供应方面,2月硅
2023年,我国光伏产业技术加快迭代升级,行业应用加快融合创新,产业规模实现进一步增长。根据光伏行业规范公告企业信息和行业协会测算,全国多晶硅、硅片、电池、组件产量再创新高,行业总产值超过1.75万亿元。多晶硅环节,1—12月,全国产量超过143万吨,同比增长66.9%。硅片环节,1—12月,全国产量
根据中国光伏行业协会对掌握的企业样本数据统计,2023年11月,太阳能级多晶硅产量环比下降6.4%,同比增长0.6%;硅片产量环比下降0.4%,同比增长28.9%,其中单晶硅片产量占比约99.9%;电池片产量环比下降4.0%,同比增长42.5%,其中单晶电池片产量占比约98.6%;组件产量环比下降2.7%,同比增长34.8%,其中
根据中国光伏行业协会对掌握的企业样本数据统计,2023年9月:太阳能级多晶硅产量环比增长2.1%,同比增长9.9%;硅片产量环比下降6.5%,同比增长69%,其中单晶硅片产量占比约99.4%;电池片产量环比增长0.6%,同比增长45.6%,其中单晶电池片产量占比约98.5%;组件产量环比增长2.6%,同比增长59.5%,其中单
根据中国光伏行业协会对掌握的企业样本数据统计,2023年7月:太阳能级多晶硅产量环比下降8.1%,同比增长3.5%;硅片产量环比增长5.8%,同比增长52.8%,其中单晶硅片产量占比约99.3%;电池片产量环比增加9.4%,同比增长38.5%,其中单晶电池片产量占比约98.4%;组件产量环比增加8.6%,同比增长68.8%,其中
据SMM统计,10月国内硅片总产量约为32GW,环比9月增长6.5%,2022年累积产量265GW,同比增长43%。
据SMM统计,10月国内硅片产量共计32.9GW,环比9月增加6.12%,硅片供应继续增加,虽相较9月增速有所下降,但相对下游需求来说,硅片供应过剩态势进一步增加,亦导致了国内硅片价格于10月末出现了明显走跌。据SMM了解,10月造成国内硅片供应继续增长的主要原因仍是硅料供应的放开,据SMM统计10月国内硅料
9月11日,内蒙古能源局公示参与自治区战略性新兴产业电力交易企业名单,共有7家企业上榜。其中包括3个光伏企业,分别为双良晶硅新材料(包头)有限公司、内蒙古大全新能源有限公司、内蒙古通威硅能源有限公司。详情如下:关于参与自治区战略性新兴产业电力交易企业名单的公示根据《内蒙古自治区能源局
5月24日,在第16届SNEC展会现场,安泰新能源三大全新解决方案发布会,圆满举行,燃爆全场!安泰新能源董事长黄仕塔、安泰新能源CEO黄丽琴及多方媒体嘉宾出席此次发布会,相聚于展位E3-510,共同启动并见证了安泰新能源「泰阳顶」全铝BIPV系统的全新升级与跟踪系统智能解决方案迭代的震撼发布,发布会现
5月24日,在第16届SNEC展会现场,安泰新能源三大全新解决方案发布会,圆满举行,燃爆全场!安泰新能源董事长黄仕塔、安泰新能源CEO黄丽琴、TV北德集团全球可再生能源高级副总裁、全球光伏运营中心总裁兼大中华区副总裁须婷婷、光伏們创始人王超、光伏盒子创始人兼首席分析师诸葛及多方媒体嘉宾出席此次
3月1日,大全新能源公司发布2022年第4季度及2022年度业绩情况说明。2022年第4季度,大全新能源多晶硅产量为33,702吨,第3季度为33,401吨;多晶硅销售量为23,400吨,第3季度为33,126吨;多晶硅单位制造成本为7.69美元/公斤,第3季度为6.82美元/公斤;多晶硅单位现金制造成本为6.78美元/公斤,第3季度为6
新年伊始,内蒙古包头市九原区人民政府与国内光伏头部企业之一——新疆大全新能源股份有限公司签订了年产10万吨高纯硅基材料和年产2万吨半导体硅基材料项目投资协议。企业将在一期项目“年产10万吨高纯多晶硅+年产1000吨半导体多晶硅项目”的基础上,在九原区继续投资建设“年产10万吨高纯硅基材料项
近日,内蒙古大全新能源有限公司二期年产10万吨高纯多晶硅项目和2万吨半导体硅基材料项目已完成能评批复手续,目前已正式启动征拆和前期工作。据悉,2021年12月18日,大全新能源公司与九原区人民政府签订《包头市九原区人民政府、新疆大全新能源股份有限公司项目投资协议书》,约定20万吨/年高纯多晶硅
继9月29日公告签下656.9亿元硅料采购合同后,10月13日晚,双良节能发布公告,全资子公司签下15.53万吨多晶硅致密料采购合同,预计采购金额约470.56亿元。公告显示,双良节能全资子公司双良硅材料(包头)有限公司9月30日与新疆股份有限公司、内蒙古大全新能源有限公司签订《多晶硅采购供应合同》。合同
7月25日,大全新能源宣布,计划于8月3日(周三)美股盘前公布截至2022年6月30日的2022年第二季度未审计财务业绩。另外,公司管理层已安排于美东时间8月3日8:00(北京时间当天20:00)召开财报电话会议。该公司上季度财报显示,Q1营收12.803亿美元,上年同期2.561亿美元,同比涨幅达400%。一季度毛利为8.136
作为全球太阳能光伏产业中多晶硅的重要供应商,大全新能源出现在美国证券交易委员会可能面临退市风险的公司名单中。据悉,大全新能源的名字出现在美国证券交易委员会根据HFCAA确定的公司名单中,这意味着如果PCAOB无法审查审计大全底稿,该公司可能会在2024年初从美国证券交易所退市。根据HFCAA规定,
持续的多晶硅供应短缺可能会限制今年全球太阳能市场的增长,因为该行业正在艰难的满足强劲的需求。
根据大全招股说明书公布的2020年主要客户销售的具体产品、金额等信息整理,隆基股份、晶科能源、上机数控、晶澳科技、天津中环五家光伏企业为其报告期内前五大客户,据统计,五大客户共购买小块料28110吨,致密料11934吨,菜花料23920吨,珊瑚料4276吨,销售金额达42.85亿元,占比91.87%。
请使用微信扫一扫
关注公众号完成登录
姓名: | |
性别: | |
出生日期: | |
邮箱: | |
所在地区: | |
行业类别: | |
工作经验: | |
学历: | |
公司名称: | |
任职岗位: |
我们将会第一时间为您推送相关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