登录注册
请使用微信扫一扫
关注公众号完成登录
我要投稿
上市8年的易成新能为避开阵痛期二次转型,去年净利降54倍,成为目前沪深两市“亏损王”。
前晚,易成新能发布的业绩快报显示,去年,公司实现营业收入18.26亿元、净利润-10.23亿元,同比下降23.98%、5489.95%。而在2016年,公司净利润增幅逾2倍至0.21亿元。
业绩剧变源于行业环境突变。易成新能称,受行业变化影响,公司传统业绩经营性亏损严重,同时,大额计提固定资产减值准备和存货跌价准备,再加上下游客户重整,公司对其应收账款全额计提坏账准备,这些因素叠加,导致公司经营业绩亏损。
实际上,登陆A股8年来,易成新能经营业绩总体上都不算好。
2013年,经营业绩跌跌不休的新大新材(易成新能前身)实施重大资产重组,委身于中国平煤神马集团,以此进行产业转型及产业链延伸。不过,国内规模最大的两家光伏切割刃料生产企业重组并未结出硕果。除了2013年因为重组并表财报好看一些外,重组之后业绩一直是不温不火,去年更是巨亏。
为了摆脱经营不利局面,2016年,易成新能曾谋划重组并购下游客户江西赛维,结果以失败告终。此外,公司早已于2015年布局产业升级转型,还相继布局锂电池产业等。
不过,从目前来看,新项目收益增速还无法抵消传统业务下滑影响。
净利11年首亏暂成“亏损王”
地处河南开封的易成新能遭遇了经营业绩11年来的首次亏损。
根据公司发布的业绩快报,2017年,公司实现营业收入18.26亿元,同比下降23.98%,营业利润-9.86亿元,同比下降2341.68%,利润总额-9.89亿元,同比下降2813.56%,净利润-10.23亿元,同比下降5489.95%,基本每股收益-2.03元,同比下降5489.95%。
长江商报记者梳理沪深两市公司业绩快报发现,去年近50家公司经营业绩为亏损,易成新能亏损10.23亿元,暂为两市“亏损王”。
易成新能解释称,公司经营业绩大幅亏损主要源于三大主因。首先是行业环境突变。去年初以来,金刚线替代传统砂线切割工艺在单晶硅切片工艺基本实现完全替代,大批多晶硅切片企业也将传统砂浆切片机改造为金刚线切割工艺。受此影响,公司传统客户大幅减少对晶硅片切割刃料的采购,造成晶硅片切割刃料产品销量和单价均出现大幅下滑,传统业务经营性亏损严重。其次是为应对行业变化影响,公司关停了母公司及全资子公司平顶山易成新材料、新疆新路标光伏材料部分晶硅片切割刃料生产及加工业务,大额计提固定资产减值准备和存货跌价准备。第三是下游客户赛维两公司通过第二轮重整计划,公司应收账款减值风险增加,相应计提应收账款坏账准备。
长江商报记者查询发现,去年是易成新能11年来的首次亏损。
易成新能的前身是新大新材,其上市前三年的2007年至2009年,其净利润分别为0.22亿元、0.77亿元、0.98亿元,呈现稳步增长之势。
2010年,新大新材成功闯关IPO在创业板挂牌,当年,公司实现营业收入12.10亿元,较2007年增长了5.08倍,实现净利润1.49亿元,较2007年增长5.77倍。
不过,2010年是新大新材经营业绩顶点,上市之后的年度,经营业绩不断下滑,大部分年度净利润低于0.5亿元,不及上市之前的业绩。总体上,2007年至2016年,虽然盈利能力不强,但实现了10年的净利润为正值。
产业升级转型效果不理想
昨日下午,一券商人士告诉长江商报记者,2010年之后,光伏行业受“双发”影响,行业内不少企业经营陷入困境。
易成新能也未逃脱业绩下滑命运。2012年,公司实现的净利润只有0.27亿元,仅为2010年的18.12%。无奈之际,公司走上了卖壳之路。
2013年4月,公司向中国平煤神马集团等发行股份购买易成新材100%股权,交易作价8.9亿元,交易完成后,公司易主,中国平煤神马集团成为公司控股股东。
彼时,业内人士分析称,国内规模最大的两家光伏切割刃料生产企业联合重组,在产品结构、产业链延伸等方面实现优势互补,实现了公司产业转型,有利于提升公司盈利能力、增强抵御风险能力。
不过,重组之后,公司的经营业绩仍无明显起色。2014年,公司实现的营业收入和净利润分别为22.59亿元、0.46亿元,同比分别增长45.96%、-39.42%,营业收入大幅增长,盈利能力大幅下滑。
2015年,公司更名为易成新能,同时表示,公司由光伏刃料供应商向光伏新能源产业链延伸,未来易成新能将加快“新材料、新能源、节能环保”新兴产业战略布局。
更名之后,易成新能谋求二次产业升级转型。
2015年底,公司投建年产600万千米电镀金刚线项目,并逐步减少碳化硅、树脂金刚线产能。
2016年,公司还筹划重组下游客户江西赛维,试图打通硅片产业链。彼时,不少券商发布研报称,重组完成,易成新能将实现“弯道超车”,形成以光伏产业链为主业,实现光伏产业链各业务之间的协同与联动发展。
遗憾的是,停牌半年重组,到去年2月,公司最后宣布重组终止,并解释称,政策变动对公司重组交易方案构成影响。
此外,公司还加快锂电产业链布局,7000万元收购河南平煤国能锂电70%股权,而在2015年,公司曾公告收购中平瀚博40%股权,后者从事锂电负极材料的制售业务。
现金流9个月净流出15亿
频频进行转型布局的易成新能持续投入,存在一定的流动性压力。
目前,易成新能主要业务为光伏切割刃料生产、研发、销售和晶硅片切割废砂浆的回收再利用、石墨、电池片等。为此,公司频频投入。
据长江商报记者不完全统计,仅在光伏产业领域的投入,就超过21亿元,包括平煤隆基新能源二期拟投资17.14亿元、超3亿元收购平襄公司50.20%股权等。而在金刚线项目上,公司也是频频投入。去年12月11日晚,公司公告称,全资子公司易成新材拟新建年产200万千米超精细金刚线项目、年产100吨超细银粉生产项目,投资金额合计为2.65亿元。
上述投入,大部分始于易成新能去年四季度的公告。而从公司去年三季报看,公司的经营活动产生的现金流量净额为超-15亿元,而2016年全年为0.22亿元,9个月净流出15亿元。
为了支撑公司产业转型布局,易成新能融资不断。
2013年以来,易成新能曾筹划4次定增,2013年的一次成功实施,另外3次终止。2015年,公司成功发债募资6亿元。
去年11月26日,易成新能再次公告,拟发行规模为12亿元的公司债,用于补充公司营运资金、偿还有息负债等。
巨大的投入和频频融资,使得易成新能的资产负债率不断上升。
去年三季报显示,截至去年9月底,公司资产负债率为53.15%,较年初的44.90%上升了8.25个百分点。而2015年,公司的资产负债率为40.30%。当期,公司的货币资金余额为6.50亿元,未分配利润为0.40亿元,应收账款和存货合计为25.93亿元,占流动资产总额的64.07%。
由此可见,去年净利亏损超10亿元,新项目需要持续巨额投入,应收账款和存货减值,诸多因素叠加,易成新能流动性压力大幅上升无疑。
特别声明:北极星转载其他网站内容,出于传递更多信息而非盈利之目的,同时并不代表赞成其观点或证实其描述,内容仅供参考。版权归原作者所有,若有侵权,请联系我们删除。
凡来源注明北极星*网的内容为北极星原创,转载需获授权。
刚刚结束的财报披露季,光伏组件行业可谓一片惨淡,或许“破界”早已成为诸多企业的战略之一。事实上,这也是新型电力系统构建下的必然路径,多元一体或将是新能源企业的统一选择。组件四寡头光伏制造行业的惨烈同样展现在头部企业。聚焦组件环节,此前北极星根据企业披露数据以及调研情况公布了今年一
北极星储能网获悉,易成新能4月23日晚间发布公告称,公司拟收购公司控股股东中国平煤神马控股集团有限公司(简称“中国平煤神马”)所持有的河南平煤神马储能有限公司(简称“储能公司”)80%股权,收购完成后,由储能公司股东各方对其同比例增资12,500万元,其中,公司增资10,000万元,上海采日能源科
北极星太阳能光伏网获悉,3月22日,易成新能披露2024年年度报告,报告期内,易成新能实现营业收入34.22亿元,同比降幅为65.38%,实现归母净利润-8.51亿元,同比降幅高达1948.2%。易成新能称,公司营收减少的原因主要为出售平煤隆基股权及电池片产品销量减少,收入减少;利润下降的主要原因一是受光伏行
北极星储能网获悉,3月12日,易成新能发布公告,与中州时代新能源科技有限公司签订了《储能项目框架合作协议》。该协议旨在确立双方在河南省内绿色低碳新型储能项目的合作,具体合作事项将根据实际情况一事一议。预计到2025年,双方共同储备合计500兆瓦时的储能框架项目。协议内容为共同推进河南省内绿
北极星储能网获悉,3月1日,易成新能发布《关于高级管理人员辞职的公告》,董事会于近日收到副总裁杨国新先生递交的书面辞职报告。杨国新先生因达到领导干部离职年龄,申请辞去公司副总裁职务,辞职后,将不再担任公司任何职务。同日,董事会收到董事吕晶晶女士递交的书面辞职报告,吕晶晶女士因工作调
2024年,光伏寒冬之下,新一轮并购重组大幕拉开。在此,地方国企动作频频,据北极星统计,2024年以来,已有7家光伏制造上市企业“易主”地方国资。继续追溯收购个案,可以发现的是,国企“接盘”动机略有不同。其中,紧追能源转型大势,优化产业结构布局的不在少数。如厦门国资“三剑客”之一的建发集
刚刚进入2025年,宁德时代、亿纬锂能、远景动力、瑞浦兰钧等多家头部电池企业,相继传来产能建设项目的新进展。1月5日,亿纬锂能荆门高新区超级工厂二期(60B)基桩工程正式启动。这是继去年12月10日其超级工厂一期(60A)项目投产后,亿纬锂能又一重要扩产部署。据悉,二期(60B)工厂量产产品为亿纬锂能全
12月27日,易成新能发布公告称,公司近日收到副总裁兰晓龙递交的书面辞职报告。因个人原因,兰晓龙申请辞去公司副总裁职务,辞职后,将不再担任公司任何职务。同日公告显示,12月26日,易成新能召开第六届董事会第二十二次会议审议通过了《关于聘任高级管理人员的议案》,根据相关法律法规,经过其控股
2024年开年至今,“产能过剩”、“竞争加剧”充斥着整个行业。如今,距离2024年结束仅一个多月时间,光伏产业链各环节过的怎么样?停产、裁员频现硅料价格从年初开始,一直处在低迷状态。追踪硅业分会数据可发现,4月17日起,除N型料外各类型硅料均价全部跌破5万元/吨。到了5月份,N型硅料降至4.18万元
北极星储能网讯:11月22日,中国平煤神马集团与宁德时代在福建宁德签署战略合作协议。中国平煤神马集团党委书记、董事长李毛,副总经济师、易成新能董事长杜永红,宁德时代董事长兼CEO曾毓群,宁德时代监事会主席、生态委员会主席吴映明见证签约。中国平煤神马集团党委常委、副总经理王安乐与宁德时代
11月19日,易成新能发布关于重大资产出售及购买暨关联交易之标的资产过户完成的公告。公告表示,公司以现金方式向控股股东中国平煤神马出售所持有的平煤隆基80.20%的全部股权,同时以现金方式向平煤隆基购买其持有的平煤光伏100%股权。截至公告披露日,标的资产的过户手续已全部办理完毕,标的资产已交
5月9日,*ST沐邦发布公告称,因公司与无锡先导装备股份有限公司的合同纠纷案,2025年5月7日公司部分募集资金账户资金被司法划扣,划扣金额共计42,545,436.00元。公告指出,2024年10月*ST沐邦募集账户因与无锡先导买卖合同纠纷,被无锡市新吴区人民法院冻结6,935.00万元;2025年2月,公司与无锡先导因买
4月2日,昆山天洋新材料有限公司向江苏常州市金坛区人民法院申请太一光伏科技(常州)有限公司(以下简称“太一光伏”)破产一事被公开,案号为(2025)苏0413破16号。资料显示,太一光伏科技(常州)有限公司成立于2020年,注册资本为38,800万,该公司专注于太阳能光伏产品的研发、生产和销售。据悉,
近日,海源复材发布公告称,公司控股股东赛维电力拟将其持有的3717.5万股股份转让给新余金紫欣企业管理中心(有限合伙),转让价格为9.42元/股,合计约3.5亿元,实控人将变更为刘洪超、丁立中、刘浩三人,公司股票自3月31日起复牌。令人唏嘘的是,仅五年的光景,原股东赛维电力便从当初力挽狂澜的“白
前不久,晶澳科技发布公告称,计划发行H股股票并申请在香港联合交易所上市,突然的融资计划一时间让这位穿越行业多轮周期行业老兵成为市场焦点,同样追求A+H两地上市的还包括两度冲击港交所IPO的跨界“黑马”钧达股份,及先导智能、三一重能等。无独有偶,对H股的热情同样扩散至未上岸A股光伏企业,全
近日,有投资者通过互动平台向ST聆达提问:董秘您好,请问重整协议什么时候出,重整至今这么久了,一直没有进展,希望回答。3月24日,ST聆达回复称,截至目前公司尚未与重整投资人签署投资协议,尚未收到法院关于进入重整程序的相关法律文书,公司能否进入重整程序尚存在重大不确定性,公司预重整相关
3月22日,棒杰股份发布公告称,自前次披露日至2025年3月21日,公司光伏板块子公司在金融机构累计新增逾期或提前到期的借款金额合计约8,645.95万元(上述借款金额不包含因逾期产生的违约金、滞纳金和罚息等),占上市公司最近一期经审计净资产的7.89%。具体情况如下:截至2025年3月21日,棒杰股份光伏板
3月20日晚间,*ST中利发布公告称,公司于2025年3月20日召开第七届董事会2025年第三次临时会议审议通过了《关于聘任公司董事会秘书的议案》,根据《中华人民共和国公司法》《公司章程》等相关规定,经公司董事长许加纳先生提名,董事会提名委员会审核通过,同意聘任廖嘉琦先生(简历见附件)担任公司董
天眼查显示,无锡尚德太阳能电力有限公司又新增一项被执行人消息。具体如下,立案日期为3月14日,执行标的168,167.00元,执行法院江苏省无锡市中级人民法院。
3月13日,棒杰股份发布公告称,公司于近日收到苏州环秀湖逐光企业管理合伙企业(有限合伙)(简称“环秀湖逐光”)的《关于要求棒杰股份履行回购义务的函》,环秀湖逐光要求棒杰股份回购其持有的全部或部分棒杰新能源股权,且在接到该函的60日内支付全部回购价格。如果棒杰股份怠于履行回购义务,每迟延
继50亿元收购案告吹后,润阳股份再迎来重磅消息。2月25日,设备商奥特维、捷佳伟创公告拟以债转股方式对润阳股份进行增资。其中,奥特维转股债权总额为1.8亿元,捷佳伟创转股债权总额为7.2亿元。前有江苏悦达集团增资,后有奥特维、捷佳伟创“驰援”,润阳股份的前路再现曙光。转型润阳股份成立于2013
近期,网络流传一张关于2025年1月工资延期发放通知,并印有厦门三五互联信息有限技术公司的红章。根据通知,工资延期原因为公司经营困难,资金流转困难,受行业竞争加剧、建站市场衰落等影响,公司业务受挫,资金回笼缓慢。同时,通知也表示1月份工资最长延期时间不超过30日。截至目前,三五互联银行账
五月前后,2024年和2025年一季度财报相继公布。行业寒冬,在光伏主产业链无序扩张之下,“卖铲子”设备企业依旧赚到了钱。据统计,与光伏制造环节大面积亏损相比,2024年及今年一季度,11家光伏设备企业中10家营收、净利润均为正数,2024年11家核心设备企业营收近900亿元,净利润近百亿元,其中捷佳伟创
日前,亿晶光电科技股份有限公司2025年第一季度报告公布。报告期内,企业营业收入608,160,615.73元,同比下降39.50%,主要系太阳能销售量及销售价格下降所致,归属于上市公司股东的净利润-53,142,725.22元。此外,公告显示,受光伏行业周期性波动及市场不确定性加强的影响,亿晶光电常州基地5GWPERC电
时光流转至5月中旬,伴随着2024年度财报披露季进入尾声,光伏企业2025年第一季度的业绩答卷也基本呈现眼前。着眼当下,行业供需失衡的矛盾仍然严峻,市场整体下行的大背景下,一季度的光伏企业业绩依旧难掩颓势。从已披露的96家光伏企业一季报数据来看,行业盈利困境凸显。其中,35家企业仍未摆脱净利
光伏行业深陷泥沼,多数企业严重亏损之下,依然有企业高歌猛进,业绩甚至成倍增长。近日,光伏企业陆续公布2024年业绩年报、快报。据北极星统计,截至目前,有10家企业在2024年实现营收与利润的双增长,在凛冽寒冬中划出一道强势增长曲线。营收榜单中,捷佳伟创一马当先,以116.26%同比增幅领跑;拉普
2024年以来,全球光伏行业经历“冰火两重天”:一面是能源转型需求持续增长,另一面是阶段性产能过剩引发的价格快速下滑。作为硅料、电池片双料全球龙头,通威股份(600438.SH)保持了一贯的稳健经营步调,通过加强技术研发与生产降本增效,进一步巩固提升主要业务环节领先的技术、成本、品质、品牌等
4月29日,锦浪科技发布2025年第一季度报告。报告期内,锦浪科技营收1,517,642,435.90元,同比上涨8.65%,归属于上市公司股东的净利润194,703,647.78元,同比大涨859.78%。
4月29日,泉为科技发布系列公告,其中2025年一季度营业收入23,096,175.83元,同比减少61.58%,归属于上市公司股东的净利润16,678,468.13元,同比增加13.29%。同日另一则公告显示,近日泉为科技控股子公司安徽泉为绿能新能源科技有限公司(以下简称“安徽泉为”)、山东泉为新能源科技有限公司(以下简
4月29日,协鑫能科发布2024年度报告及2025年一季度报告。2024年度,协鑫能科实现营业收入97.96亿元,归母净利润4.89亿元。其中,扣非归母净利润2.94亿元,较上年上升190.83%。在行业同质化内卷严重的大背景下,协鑫能科取得骄人业绩,得益于持续优化资产结构,深入推进“双轮驱动”战略。2025年首季,
北极星太阳能光伏网获悉,4月28日晚,阿特斯发布2024年年度报告和2025年第一季度报告。报告显示,阿特斯在2024年度实现营业收入461.65亿元,实现归属于上市公司股东的净利润22.47亿元,经营业绩的贡献主要来源于公司的高质量光伏业务以及高速发展的储能业务。2025年第一季度,阿特斯实现营业收入85.86
4月28日,亚玛顿发布2025年第一季度报告,报告期内,公司营业收入559,591,875.72元,本期较上年同期减少36.80%,主要原因系报告期受光伏市场影响,虽然光伏玻璃销售价格较上年环比有所上升,但与上年同期比较仍处于低位,因此营业收入较上年同期减少,近利润5,049,424.71元,同比下降58.25%。营业成本
北极星太阳能光伏网获悉,4月25日,美畅股份发布2024年度报告及2025年第一季度报告。报告显示,2024年,美畅股份实现营业收入22.71亿元,同比下降49.66%;实现归母净利润1.46亿元,同比下降90.84%;实现扣非净利润9329万元,同比下降93.91%。对于2024年业绩下滑的原因,美畅股份在公告中表示,报告期内
请使用微信扫一扫
关注公众号完成登录
姓名: | |
性别: | |
出生日期: | |
邮箱: | |
所在地区: | |
行业类别: | |
工作经验: | |
学历: | |
公司名称: | |
任职岗位: |
我们将会第一时间为您推送相关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