北极星

搜索历史清空

  • 水处理
您的位置:电力市场正文

分布式光伏平台:“三足鼎立”还是“三分归晋”?

2017-09-27 16:19来源:能源评论作者:王伟关键词:分布式光伏光伏电商光伏运维收藏点赞

投稿

我要投稿

面对具有共享基因的分布式光伏,在互联网+的政策驱动下,平台俨然成为了最热的“风口”。

无论是光伏产业链上的组件、设备制造商,还是相关信息服务商,亦或本身就是平台的供电企业,甚至是跨界的金融企业,都在信心满满地搭建平台,并纷纷宣称自己的一体化优势。一时间,搭载智慧能源、大数据、云端概念的平台让消费者莫衷一是,甚至无所适从。

让天下没有难做的生意,是淘宝针对千万小企业创立的愿景;在分布式光伏领域,让人人能用得上太阳能,似乎也成为勃兴的一众光伏云平台的努力目标。但理想很丰满,现实很骨感,当下的多家云平台,面对60吉瓦的“盛宴”虽然垂涎三尺,但却苦于缺乏破解法门的密匙,如老虎吃天,难以下口。

实际上,目前除国家电网公司的分布式光伏云网,堪称真正涵盖用户从安装、运维、融资、接入全流程的“一站式智能管家”,其余平台大多是聚焦某几个环节的集成服务方案。但无论是大而全的万能平台,还是小而美的专业服务,需要的不仅是平台的核心竞争力,更是开放的心态,因为在这一领域,企业与平台之间的幻灭已司空见惯,正所谓:分分合合寻常事,难靠一家打天下。

电商平台:欲成阿里先换思维

催生众多平台出炉的首先是诱人的“蛋糕”。资料显示,我国约有4000万户独立住宅,若按照平均20%安装量测算,将有3200亿元市场规模待开发,而目前开发数量不足预估规模的3%。

光伏电商平台兴起的理由似乎也很正确:由于分布式光伏发电系统涉及面板、逆变器、并网、运行监控等多种技术和政策因素,普通消费者面对如此复杂的产品,需要一个强大的专业平台提供“傻瓜式”服务,为了能够节约消费者时间和精力,以线上方式提供产品展卖的平台应运而生。

基于这一思维模式,自2014年开始,不少光伏制造企业的重心往下游转移,或独立运营,携手电商平台推出了电商计划。如英利的全球电子商务平台计划,晶科入驻苏宁易购、天猫、京东,昱辉针对海外市场改版电商平台。更有甚者,部分资源富集地区的政府也行动起来,如江西新余,就将区域内170多家光伏企业整合,推出了线上“新余光伏市场”。但比较多的是,专注于民用分布式光伏的一些中小承包商,通过自搭平台,或利用淘宝或天猫等电商,试图吸引普通消费者。

对于企业而言,需要注意的是,看似门槛很低的分布式光伏电商平台,实际上需要强大的互联网基因。如果仅仅为了提升企业形象,勉强嫁接互联网,在线上呈现产品,结果很有可能门庭冷落。相关企业需要调整心态,打破传统的闭环操作惯性。说白了,就是将传统工业领域的工程思维和消费领域的用户思维完美结合,才能成为真正的电商,赢得用户的青睐。

融资平台:发现“痛点”信任是本

光伏行业的资金密集性,决定了对融资的极度渴望,但是资本的甘霖却迟迟难以润泽,尤其对于分散的分布式光伏而言,缺乏对接的有效平台一直被视为行业“痛点”。

当下,以互联网金融的思维来破解光伏融资难题的思路,则被寄予厚望。如东方日升“光合联萌”B2P玩法,其众筹项目凭借高达10%~15%的预期收益,受到众多投资者的追捧;国鑫所通道模式,协鑫集团瞄准新能源供应链企业,可以让其抵押“欠条”、打包成理财产品出售;其他的还包括如江山控股推出掌钱、爱康科技的爱康金服、合大太阳能筹建的淘顶网,都是以众筹等理财方式直接对接消费者。

值得关注的是,6月13日,中民新光有限公司推出“中民智荟”服务平台,以“S2B模式(Supply chain plat form To business,服务于中小企业的供应链平台)”,聚合系统主材供应商、代理商、家庭用户等利益相关者。其优势在于,家庭用户可以零首付安装,在10~15年内通过电费分成支付款项;代理商在交付一定的押金之后,获取三倍的设备提货权益,其收益不来自于销售光伏发电设备,而是系统安装费。

深入观察,不难发现,对于面向消费者的融资平台,如何有效把控风控水平,提升用户的信任是其核心竞争要素。首先是要解决其征信难题。其次,严格按照第三方中介平台模式操作,平台所涉及的交易资金均由第三方支付机构与借款企业对接,不经手任何项目资金。否则,即使如绿能宝这样的平台——外有郎朗等演艺界明星,恒大集团许家印等商界大佬的站台,内有做成国内No.1的绿色金融服务品牌壮志,却从第一个吃螃蟹的先驱成为先烈,最终甚至会影响公众对行业的信任。

运维平台:风生水起实用为根

一旦运行起来,分布式光伏的运维就会成为用户关注的焦点。每日发电量,运行状态、设备参数,这些都应成为提供给用户的信息标配,以让消费者第一时间了解运营状况。

在运维方面,集中式电站会有专业人员对接,但对普通消费者而言,光伏系统的复杂性会让大多数人望而却步。如何将专业后台平滑嫁接到用户侧,并按照互联网思维提供服务就成为致胜关键。

目前在运的主流运维平台大多标榜为智能电站管家,相关组件、设备、IT企业、第三方机构都在发力:一是硬件企业,其服务主要是基于硬件的软件服务升级,很难拓展到极佳的云服务内容。二是传统软件企业,其优点是行业背景比较强,光伏行业经验也比较丰富,缺点是软件本身过于传统,相关软件的升级版数据量较大,分析和运行速度相对较慢。三是新进入的跨界企业,其优点是善于资源整合、市场推广,产品的用户界面友好,不足在于行业经验,监控内容相对简单,不具备自主知识产权的硬件采集设备。

直面一体化平台的崛起,未来是在细分领域培育出“独角兽”,还是最终演变成全能型的旗舰,成就“三分归晋”的传奇?答案或许并不明晰,但在如三国争霸的竞争态势下,企业需要清楚的是,建立平台固然重要,但这只是第一步,提高自己的竞争能力并携手产业链提升获客能力,才是可能成功的关键。

投稿与新闻线索:陈女士 微信/手机:13693626116 邮箱:chenchen#bjxmail.com(请将#改成@)

特别声明:北极星转载其他网站内容,出于传递更多信息而非盈利之目的,同时并不代表赞成其观点或证实其描述,内容仅供参考。版权归原作者所有,若有侵权,请联系我们删除。

凡来源注明北极星*网的内容为北极星原创,转载需获授权。

分布式光伏查看更多>光伏电商查看更多>光伏运维查看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