登录注册
请使用微信扫一扫
关注公众号完成登录
我要投稿
能源是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的重要物质基础,是我市建设“丝绸之路经济带”历史文化名城、区域中心城市和现代化大城市的重要支撑,是促进经济发展方式转变和经济结构调整的着力点。为了加快全市能源发展,推动能源生产和利用方式变革,确保我市经济社会全面协调可持续发展和人民生活水平持续提高的用能需要,促进能源与经济、社会、环境的协调发展,依据《能源发展战略行动计划(2014-2020年)》、《甘肃省能源发展战略行动计划(2014-2020年)》、《甘肃省人民政府办公厅关于做好“十三五”省级重点专项规划编制工作的通知》,特制定《天水市“十三五”能源发展规划》。规划现状年2015年,规划期水平年2016—2020年,远期展望到2025年。
第一章 发展基础
一、发展成就
“十二五”期间,我市持续加强能源基础设施建设,积极发展新能源及可再生能源产业,加大传统能源产业升级改造力度,拓展能源供应渠道,提升能源综合利用效率,供应能力迅速提升,为全市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提供了能源保障。
(一)新能源及可再生能源发展取得重大突破
“十二五”期间,我市能源建设在维持合理开发水能资源的同时,积极推进风能、太阳能、生物质能、地热能等资源摸底和开发工作,风电、光电、生物质发电装机取得从无到有的重大突破。
水电项目。全市现有水电站主要分布在张家川县马鹿河、武山县榜沙河上,总装机14400千瓦。在“十二五”时期,新建成麦积新庄水电站扩容项目,新增扩容1000千瓦;张家川寺湾水电站工程装机960千瓦;麦积蔚明水电站项目装机7500千瓦,新增总装机9460千瓦。
风电项目。“十二五”时期,全市建成张家川49.5兆瓦风电场项目。甘谷古坡风电场项目、张家川风电场二期项目、秦州杨家寺风电场项目、武山太皇山风电场项目和清水白驼镇风电场项目等共260兆瓦风电项目已核准。甘谷古坡二期50兆瓦风电场项目已列入国家能源局“十二五”第五批风电项目核准计划,正在开展前期工作。
太阳能利用项目。包括光伏发电和热利用。光伏发电主要为分布式开发和光伏扶贫工程,“十二五”时期,我市光伏发电已正式起步,清水县作为国家能源局对口帮扶县,已建成首批200户光伏扶贫试点项目。全市取得光伏电站指标70兆瓦,已备案65兆瓦,并开工建设。同时,在公用设施、学校、厂矿、建筑屋顶、空地等适宜场地大力推广建设分布式光伏电站。扩大太阳能热水器在城乡民用和公共建筑领域的应用规模,继续推广太阳房和太阳灶,全市热利用面积已达到15万平方米。
生物质能。生物质能利用包括生物质发电和沼气应用,我市因地制宜积极发展生物质发电,装机容量位于全省生物质发电的靠前位置。充分利用农作物秸秆和农产品加工剩余物、森林资源剩余物、能源林木等资源,“十二五”规划重点能源建设项目凯迪生物质能发电厂一期工程30兆瓦项目已建成投运,发电厂产生的肥料用于生产有机肥,建成了20万亩有机农产品基地,初步形成了循环经济产业链;首座垃圾填埋沼气发电厂—秦州水家沟垃圾填埋气发电厂成功投运,装机1兆瓦。“十二五”时期,新建成农村户用沼气21454户;在建大型沼气工程3处。
地热能资源。我市地热资源蕴藏较丰富,开发利用历史悠久,已探明地热资源有7处,分别是武山铁疗温泉、武山矿疗温泉、清水汤峪温泉、麦积街亭温泉、麦积中滩地热、秦安叶堡于夫子沟地热、麦积伯阳镇地热点。已开发利用的有5个,其中武山铁疗温泉、武山矿疗温泉、清水汤峪温泉、麦积街亭温泉主要运用于沐浴、理疗、采暖、旅游等领域。
(二)火电项目有序推进
“十二五”期间,我市加快推进火电能源项目建设,在经济下行压力较大的环境下,已投运的大唐甘谷电厂(装机600兆瓦)正常运行,煤耗指标持续降低,发电效率逐步提高,同时积极采取大用户、供热改造等措施增加发电量。天水2×350兆瓦热电联产项目正由中国华电集团公司甘肃分公司进行前期建设,电厂建成后将在采暖期向秦州和麦积进行供热,该项目已获得省发展改革委核准,前期工作正在有序推进。国电投清水2×1000兆瓦火电项目于2015年初完成可研评审,已完成部分专题论证。华电张家川2×1000兆瓦等火电项目已开展前期选址论证,正在开展项目前期工作。
(三)煤炭用量基本达到预期目标
我市自身煤炭资源缺乏,煤炭需求主要依靠市外调入。“十二五”期间,实施工业企业动力锅炉改造和集中供热项目,逐步调整能源结构,一次能源煤炭需求量逐年合理减少,2015年煤炭用量控制在186.41万吨标准煤,基本达到“十二五”末煤炭消费预期目标。
(四)天然气利用迈上新台阶
“十二五”期间,我市天然气应用主要以LNG的方式,同时积极配合建设中卫—贵阳联络线管道工程(天水段),该工程在天水境内共敷设管线(含干、支线)278.5公里,途经秦州、麦积、秦安、甘谷和武山等县区,于2014年8月建成通气,从而结束了天水没有管道天然气的历史。截至“十二五”末,秦州、麦积区已发展居民用户8.5万余户、商业公福240户、工业用户5户,高峰供气量8.3万立方米/日,2015年总供气量达到2400万立方米;秦安县已全部完成长输输气管线和城区中压管网敷设,完成户内安装工程4500户;甘谷、武山县敷设完成部分长输管线和城区管网,分别完成居民入户安装5000户、2500户;清水和张家川规划通过LNG方式为居民供气,正在开展前期工作。
(五)电网建设步伐加快
“十二五”是天水电网保持较快发展的重要时期,天水电网建设步伐加快,期间总投资达到19.27亿元,是“十一五”时期电网投资2.5倍。
“十二五”时期,我市建成兰州东—天水—宝鸡750千伏输变电工程和社棠330千伏变电站项目,境内330千伏变电站达到3座(天水变、秦安变、社棠变),330千伏线路总长260公里;新建或增容110千伏变电站7座,境内110千伏变电站累计达到23座、线路1160公里;35千伏变电站13座、线路296千米;新建和改造10千伏及以下线路共计1758公里。天水电网支撑保障能力进一步加强,2015年全社会用电量达到30.87亿千瓦时。
二、存在问题
我市能源发展还面临不少突出问题,需要在未来发展中积极应对:
一是能源自我供给能力不足。我市传统化石能源资源有限,用能对外依赖度高,在保证能源安全、可靠、持续供应方面存在较大压力,新能源和可再生能源资源量较丰富,发展空间大,但开发利用率不高。
二是能源消费结构不合理。我市能源消费以煤炭为主,存在煤炭终端消费过高、利用方式粗放、天然气利用率低、能源系统整体运行效率不高等突出问题,环境容量制约凸显。“十三五”时期必须通过能源供给侧结构性调整,引导能源供给向提质增效转变,加大“煤改气”、“煤改电”力度,逐步实现全市能源消费从传统以煤炭为主向多元化、非化石能源比重高、安全高效现代能源消费方式转变。
三是能源增长方式亟待改变。我市可再生能源起步较晚,实现替代传统能源需要一个发展过程,短期内很难实现,煤炭的消费量还将继续增加,大量燃煤造成的环境污染将日益严重。推广应用洁净煤燃烧技术,发展绿色、洁净、高效能源,提高能源资源利用效率等是今后必须着力研究解决的重要问题。
三、发展趋势
(一)全国能源发展趋势
预计“十三五”及今后一段时期,我国能源结构优化步伐加快,煤炭消费比重将进一步下降,天然气和非化石能源将继续较快增长。到2020年、2030年全国非化石能源占到一次能源消费比重分别达到15%左右、20%左右的发展目标。国家“十三五”规划《建议》提出:推动低碳循环发展;推进能源革命,加快能源技术创新,建设清洁低碳、安全高效的现代能源体系;提高非化石能源比重,推动煤炭等化石能源清洁高效利用;加快发展风能、太阳能、生物质能、水能、地热能,安全高效发展核电;加强储能和智能电网建设,发展分布式能源,推行节能低碳电力调度;改革能源体制,形成有效竞争的市场机制。
积极推进能源领域供给侧结构性改革,是适应和引领经济发展新常态的重大创新。能源发展方式要从粗放式发展向提质增效转变,能源工作方式从审批项目为主向推进改革和技术创新转变。推进能源领域供给侧结构性改革主要在7个方面:化解煤炭行业过剩产能、化解煤电过剩产能、着力解决弃水弃风弃光问题、加快推进电改落地、稳步推进石油天然气体制改革、加强能源扶贫、提高能源系统整体运行效率。
(二)全省能源发展趋势
全省“十三五”能源发展将围绕稳增煤炭产量、稳增油气产能、稳增风光装机、强化能源消纳转化和煤炭清洁高效利用,加大电力外送的“三稳增、一强化、一加大”能源发展总体思路,推进陇东传统能源综合利用示范区建设,进一步提升全省国家重要的油、气、煤、电综合运输通道地位,扩大能源输送、转化、储备能力,构建安全、稳定、经济、清洁的现代能源产业体系,促进能源资源优势转化为经济优势,建设国家综合能源基地。
全省能源区域布局提出在陇东南地区积极推动定西、天水、庆阳等地分散式风电场建设;在天水市和定西市等一些有资源优势的地区,创建一批以地热供暖为主和地热开发利用的示范基地、示范小区;重点建设平凉、庆阳、天水清水等地分布式光伏电站;提高天然气普及率,实现各市政府所在城市、重要旅游城镇全部供气;围绕形成向西南地区能源输送通道,进一步加强区域内地区间能源合作,实现优势互补,积极推动天水市、陇南市承接煤炭资源异地转化利用,推进形成清洁能源、生物能源和煤炭资源综合利用发展格局。
(三)天水市能源发展展望
顺应国家能源政策导向,未来五年我市能源发展趋势:一是稳步开发水能、风能、太阳能、生物质能、地热能等可再生资源,作为全市能源发展的优先领域,采取措施支持可再生能源市场开拓和推广应用,鼓励生产和消费可再生能源,使其产业化水平逐年提高,在一次能源消费中的比重不断提升,实现能源绿色供应和终端绿色消费。二是充分利用好过境天然气管道工程的优势,增强天然气供应能力,提高消费比重。三是全面贯彻节能优先战略,推进煤炭清洁化利用,提升新建火电项目煤炭清洁化利用水平,加强节能监管,逐步解决能源活动造成的浪费和环境污染问题,实现经济发展和环境保护的协调发展。四是继续加大电网建设力度,增强电网保障能力,建立健全安全高效的电网体系。五是大力推进能源体制机制创新,逐步放宽和完善能源市场准入制度,加强能源项目前期及建设管理,打通能源发展快车道,为能源发展战略的落实提供制度保障。
第二章 总体思路
一、指导思想
全面贯彻落实党的十八大和十八届三中、四中、五中全会精神,以邓小平理论、“三个代表”重要思想、科学发展观为指导,深入贯彻习近平总书记系列重要讲话精神,坚持创新、协调、绿色、共享、开放的发展理念,遵循“四个革命、一个合作”的能源发展战略思路,全面落实市委、市政府关于能源工作的各项决策部署,以开源、节流、减排为重点,充分考虑国家发展战略以及我市资源、环境、技术、经济等多种因素,把增强能源供应作为未来一段时期能源发展的主线,不断提升能源开发利用水平;充分发挥关中—天水经济区次核心城市的区位优势,构建清洁、低碳、安全、高效的现代能源体系。到2020年,基本形成与我市宜居宜业宜游历史文化名城相适应的现代能源供应和消费体系,以能源发展方式转变促进产业结构升级和生产生活方式的转变,为全市“十三五”及长远经济社会可持续发展提供基础支撑。
二、基本原则
1.坚持超前规划、安全多元发展。适度超前规划建设能源基础设施,多元化配置能源品种,多渠道引入能源资源。加快城市电网、农村电网以及境内电源的建设和改造。提高石油、天然气利用水平。健全能源储备体系,完善应急预案,提高系统保障能力和调节能力。在能源建设、生产、运输、消费等环节,加强源头监管和治理,全面强化安全意识。
2.坚持优化结构、绿色低碳发展。着力优化能源结构,坚持发展非化石能源与化石能源高效清洁利用并举,逐步降低煤炭比重,合理控制能源开发强度和节奏,保持持续发展动力,稳步开发利用风能、太阳能、生物质能和地热能等可再生能源,有序推进水电建设。建成1-2个新能源示范和绿色能源示范县,形成科学合理的能源消费结构。
3.坚持城乡一体、统筹协调发展。结合城镇化、新农村和美丽乡村建设,同步配套清洁、高效的能源基础设施。提升农村生产生活用电水平,增强农村用电的安全性和稳定性,适度发展沼气发电,加快推进光伏扶贫工程等多种建设模式的实施。
4.坚持创新驱动、提质增效发展。全面贯彻能源技术革命和体制革命,充分利用我市能源建设试点机会多、代表性强的特点,加强能源科技创新体系建设。坚持节约优先,集约高效开发能源,大力提高能源利用效率,合理控制能源消费总量,促进能源消费结构调整,实现能源发展方式从粗放式发展向提质增效转变。
三、发展目标
通过开发利用境内新能源和可再生能源优势资源,提高天然气利用水平,调整能源结构,提高能源系统利用效率,增强能源自给能力,控制能源消费总量。
——提高能源支撑保障能力,电力装机达到4258.73兆瓦以上,火电装机达到3300兆瓦,新能源和可再生能源装机达到958.73兆瓦,完成新一轮农网改造升级。
——优化能源结构,可再生能源发电装机占电力总装机接近23%,非化石能源占一次能源消费比重达到18%,城乡居民用能大幅度提高天然气普及率,天然气比重达到10%以上,提高电力在终端能源消费中的占比。
——到2020年全市一次能源消费总量控制在600万吨标准煤左右,煤炭消费总量控制在500万吨标准煤左右。
特别声明:北极星转载其他网站内容,出于传递更多信息而非盈利之目的,同时并不代表赞成其观点或证实其描述,内容仅供参考。版权归原作者所有,若有侵权,请联系我们删除。
凡来源注明北极星*网的内容为北极星原创,转载需获授权。
再有不到180天,“十四五”将收官。“5年前制定的规划《纲要》各项主要指标中,能源综合生产能力等8项指标进展超过预期。”7月9日,在国新办举行的“高质量完成‘十四五’规划”系列主题新闻发布会上,国家发展改革委主任郑栅洁指出。会上,国家发展改革委发布十组数据,印证“十四五”期间能源发展取
7月9日,国务院新闻办公室举行“高质量完成‘十四五’规划”系列主题新闻发布会。国家发展改革委主任郑栅洁介绍,“十四五”时期,能源综合生产能力进展超过预期。“十四五”规划把创新提到前所未有的重要位置,加上大型LNG运输船全球领先;全球第一座第四代核电站石岛湾基地投入商业运行。“用能”更
7月9日,国务院新闻办公室举行“高质量完成‘十四五’规划”系列主题新闻发布会。国家发展改革委主任郑栅洁介绍,“十四五”时期,能源综合生产能力进展超过预期。“十四五”规划把创新提到前所未有的重要位置,加上大型LNG运输船全球领先;全球第一座第四代核电站石岛湾基地投入商业运行。“用能”更
北极星储能获悉,2025年7月9日上午10时国务院新闻办公室举行“高质量完成‘十四五’规划”系列主题新闻发布会。国家发展改革委副主任李春临在发言中指出,2024年可再生能源发电量达到3.46万亿千瓦时,约为“十三五”末的1.6倍;高速公路充电桩数量4年翻了两番多,覆盖了98.4%的高速公路服务区,大大减
北极星储能获悉,2025年7月9日上午10时国务院新闻办公室举行“高质量完成‘十四五’规划”系列主题新闻发布会。国家发展改革委秘书长袁达在发言中指出,商品消费方面,人工智能加速融入日常生产生活,智能手机、智能家居、智能汽车等广受消费者欢迎。有效投资的增加,通过生产等链条促进居民就业增收,
北极星电力网获悉,7月9日,国新办举行“高质量完成‘十四五’规划”系列主题新闻发布会。国家发展改革委主任郑栅洁表示,“十四五”时期,能源综合生产能力进展超过预期。“用能”更加清洁,新能源发电装机规模历史性超过煤电,建成了全球最大清洁发电体系,我们每用3度电就有1度是绿电,这个比例还会
善水为民,福济蒙东。近日,中国电建参建的内蒙古迄今投资规模最大水利工程,引绰济辽工程全线试通水成功,将对推动蒙东地区,经济社会高质量发展,具有重大战略意义。引绰济辽工程是国家水网骨干工程,是国务院确定的“十三五”期间实施的172项节水供水重大水利工程之一,也是内蒙古迄今投资规模最大
第五章电力行业发展本章作者王雪辰(中能传媒能源安全新战略研究院)一、电力生产01全国发电量同比增长6.7%,电力生产供应能力进一步提升2024年,全国全年电力系统运行保持稳定,供需总体平稳,电力生产供应能力进一步提升。《2024年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统计公报》显示,2024年全国规模以上电厂发电量10
近日,工业和信息化部印发《关于深入推进工业和信息化绿色低碳标准化工作的实施方案》(以下简称《实施方案》),提出以实现碳达峰目标为引领,加大绿色低碳领域标准创新和供给力度,实施支撑工业和信息化全面绿色低碳转型的标准体系。围绕绿色工厂、绿色工业园区、绿色供应链、产品绿色设计等绿色制造
随着中国式现代化进程不断推进、“双碳”目标的落实,我国能源电力需求仍将持续刚性增长,新能源已逐步成为新型电力系统中的主体电源。气候变化背景下,能源电力供应和需求都面临关键影响因素变化大、不确定性增多等挑战,电力供需平衡的难度越来越大。国网能源研究院近期发布的报告显示,从用电侧看,
为贯彻落实《国家标准化发展纲要》《关于加快经济社会发展全面绿色转型的意见》《加快构建碳排放双控制度体系工作方案》《关于加快推动制造业绿色化发展的指导意见》,深化工业和信息化绿色低碳标准化工作,健全完善绿色低碳标准体系,支撑工业和信息化绿色低碳转型升级,工业和信息化部近日印发《关于
7月10日,中国电力企业联合会举办新闻发布会,中电联秘书长、新闻发言人郝英杰发布《中国电力行业年度发展报告2025》(以下简称“《报告》”)。这是中电联连续20年发布年度发展报告。作为中电联“1#x2B;N”年度系列报告的主报告,《报告》以电力行业统计与调查数据为依据,系统回顾了我国电力行业2024
7月10日,海南省发改委发布关于公开征求《关于海南省深化新能源上网电价市场化改革的实施方案(征求意见稿)》意见的通知。点击查看文件全文:《关于海南省深化新能源上网电价市场化改革的实施方案(征求意见稿)》文件指出,推动上网电量全面进入电力市场。2026年1月1日起,全省新能源(所有风电、太
7月10日,海南省发改委发布《关于海南省深化新能源上网电价市场化改革的实施方案(征求意见稿)》。方案指出,坚决纠正不当干预电力市场行为,不得向新能源不合理分摊费用,不得将配置储能作为新建新能源项目核准、并网、上网等的前置条件,对2025年6月1日前已并网的新能源存量项目,继续执行省配置储
7月10日,海南省发改委发布《关于海南省深化新能源上网电价市场化改革的实施方案(征求意见稿)》。方案指出,坚决纠正不当干预电力市场行为,不得向新能源不合理分摊费用,不得将配置储能作为新建新能源项目核准、并网、上网等的前置条件,对2025年6月1日前已并网的新能源存量项目,继续执行省配置储
第六章非化石能源发展本章作者伍梦尧(中能传媒能源安全新战略研究院)一总体发展概况01非化石能源成为发电量增长主要力量2024年,全国全口径非化石能源发电量同比增长15.4%,全口径非化石能源发电量同比增量占总发电量增量的比重达到84.2%。其中,水电、核电、风电、太阳能发电、生物质发电2024年度发
北极星储能网获悉,7月7日,美国能源部发布《美国电网可靠性和安全性评估报告》,其中明确指出,到2030年,美国电厂退役加上电力负载增长将导致该国停电风险增加100倍,特别是人工智能驱动的数据中心增长,将威胁到美国能源安全。美国能源部的分析表明,如果维持目前发电厂退役时间表和新增装机量,大
7月3日获悉,哈密—重庆±800千伏特高压直流输电工程自6月10日投运以来,累计外送电量超过10亿千瓦时。新疆哈密的风电、太阳能发电经特高压线路直抵重庆,缓解重庆迎峰度夏供电压力。来自新疆的电为持续高温的山城送去清凉。据测算,10亿千瓦时电量可满足重庆市全市家庭约42.9天的用电需求,可保障重庆
7月4日,由国网能源研究院联合国家气候中心主办的2025年电力供需分析报告成果发布会在京召开。国网能源院经济与能源供需研究所在会上发布《中国电力供需分析报告2025》的研究报告。根据预测,2025年全国全社会用电量将达到10.3万亿kW·h,比上年增长5%。全年新投产装机容量比上年增长53.2%,规模再创历
近日,国家电投、中核汇能、华能电力、广东省电力开发、山西粤电最新岗位招聘,北极星整理如下:国家电投集团新能源科技有限公司,是国家电投集团中央研究院全资产业化子公司,负责实施集团公司B类科研课题项目--高效品体硅铜栅线异质结光伏电池(C-HJT)研究及产技术开发。公司2017年9月在北京注册成立
“预计2025年新投产装机规模再创历史新高,风电、太阳能发电合计新投产装机规模突破5亿千瓦。到2025年底,预计全国发电装机容量达到39.9亿千瓦,其中新能源装机占比达到48.2%。”7月4日,由国网能源研究院有限公司、国家气候中心主办的“2025年电力供需分析报告成果发布会”上,国网能源研究院有限公司
第五章电力行业发展本章作者王雪辰(中能传媒能源安全新战略研究院)一、电力生产01全国发电量同比增长6.7%,电力生产供应能力进一步提升2024年,全国全年电力系统运行保持稳定,供需总体平稳,电力生产供应能力进一步提升。《2024年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统计公报》显示,2024年全国规模以上电厂发电量10
7月7日上午,第三十一届兰洽会新能源及新能源装备制造产业投资发展对接推介活动在兰举办。本次推介会共签约新能源及新能源装备制造产业招商引资项目175个,签约总额1298.12亿元;签约贸易合同项目1个,签约金额2.5亿美元。据悉,兰州市新能源客户服务数据中心项目、天水市独立共享储能项目、张掖市电网
6月30日,高台县发展和改革局发布高台县2025年三季度分布式光伏承载力评估结果公告。原文如下:为提升分布式光伏消纳水平,促进分布式光伏高质量发展,落实《国家能源局关于印发分布式光伏发电开发建设管理办法》(国能发新能规【2025】7号)要求,高台县发展和改革局联合国网高台县供电公司依据国家能
北极星太阳能光伏网获悉,5月22日,泰合源年产150万吨光伏压延玻璃厂前区办公楼宿舍楼顺利封顶。据悉,甘肃泰合源新能源科技有限公司是连云港科创不锈钢新材料有限公司在新区注册成立的全资子公司,主要负责年产150万吨光伏组件超薄封装材料项目建设及后期的生产运营。建设的150万吨光伏组件超薄封装材
近日,网上国网公布甘肃省分布式光伏2025年2季度接入配电网可开放容量。根据文件,2025年第二季度分布式光伏可接入共计8829MW。其中,兰州市、酒泉市可开发容量达GW级,兰州市可开发容量最高,约3.6GW。
北极星太阳能光伏网获悉,5月20日,甘肃省嘉峪关市发改委公布嘉峪关市分布式光伏接入电网可开发容量,截止3月31日,嘉峪关市分布式光伏可开放容量为69.43MW,评级为绿色。
5月16日,金昌市人民政府印发金昌市贯彻落实“十四五”河西走廊经济带发展规划2025年行动计划的通知,通知指出,健全碳达峰碳中和“1+N”政策体系,深入开展碳达峰“十大行动”,构建碳达峰碳中和“九大体系”。推动产业结构绿色低碳转型,加快传统产业转型升级和新旧动能转换,加快可再生能源发电项目
5月9日,甘肃省强工业行动领导小组办公室关于印发《甘肃省深入推进新型工业化暨强工业行动2025年度工作要点》的通知,通知指出,以传统产业、大数据行业等为重点,大力推广源网荷储一体化、新能源自备电站、智能微电网、增量配电网、绿电聚合等新能源就近就地消纳模式,推动产业结构和能源消费结构绿色
5月15日,甘肃能源监管办发布《关于开展电网公平开放现场监管工作的通知》,甘肃能源监管办拟于2025年5月下旬至6月开展电网公平开放现场监管工作,了解相关情况,并听取意见建议。通知指出,监管范围涵盖六方面。其中,在接网工程投资建设及回购情况方面,重点监管对新能源、储能等各类主体配套送出工程
北极星太阳能光伏网获悉,5月14日,甘肃省定西市发改委公示了定西市2025年第二季度分布式光伏承载能力评估等级结果,经评估,通渭县、岷县的分布式光伏承载能力评估等级已为红色,在电网承载力未得到有效改善前,暂停分布式光伏接入。
5月13日,甘肃省武威市人民政府公布了2025年武威市投资机会清单,共拟建设53个光伏、储能等新能源及装备制造产业链项目,总投资为566.77亿元,其中包含12个光伏类项目,涉及投资金额95亿元。详情见下:2025年甘肃省武威市新能源及装备制造产业链项目投资机会清单
5月8日,甘肃省甘南藏族自治州临潭县人民政府发布公示了国网临潭县供电公司2025年分布式光伏承载力评估结果。经评估,2025年2季度临潭地区10kv线路负载率超过90%的线路仅一条,为110kV新城变113新化线,评估等级为红色。评估等级为绿色的有9条线路、等级为黄色为有7条。2季度临潭地区10kV变压器可开放
请使用微信扫一扫
关注公众号完成登录
姓名: | |
性别: | |
出生日期: | |
邮箱: | |
所在地区: | |
行业类别: | |
工作经验: | |
学历: | |
公司名称: | |
任职岗位: |
我们将会第一时间为您推送相关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