登录注册
请使用微信扫一扫
关注公众号完成登录
2016-04-25 11:09来源:中电新闻网作者:于琳娜关键词:First Solar光伏组件成本碲化镉薄膜光伏组件收藏点赞
我要投稿
【编者按】一直以来,中国的光伏产业在全球极富竞争力。依靠产业自身积累,光伏产业在中国走出了自己的特点,目前多个领先全球的太阳能发电设备生产企业都在中国。以本国强大市场为驱动力,利用价格优势和高品质产品,中国企业致力于在全球扩大关键市场的影响力。强大的销售网络和品牌认可度,让中国太阳能发电设备生产企业获取大量机会。现在,美国企业却发来“战书”了,而“技术”一词,成了关键。
经过努力,美国光伏电池板生产商First Solar的制造成本终于比中国本土的生产商还要低了,这是近三年来的首次,也证明了FirstSolar公司从美国政府获取的30亿美元贷款担保的价值所在。通过对技术创新7.75亿美元的投入,First Solar公司的制造成本降低到每瓦特40美分,而这比中国光伏生产商的成本少了近15个百分点。First Solar公司预计,2019年,其制造成本会低至每瓦特25美分。
新技术缔造低成本
在过去的5年里,First Solar公司对于制造过程加强管控,提升了效率,减少了浪费,两项新产品分别定于明年和2019年上市。该公司采用的技术借鉴来自平面电视工业,即用更大规模的生产装备制造更低成本、更大尺寸的光伏单元。与此同时,中国的光伏企业由于缺乏持续性投资,对于装备和技术的创新正面临困境。
“中国的企业在多晶硅的制造成本和技术创新方面遇到了瓶颈,”美国Cowen&Co的分析师Jeffrey Osborne在接受访谈时说,“现在看来并没有什么好的解决办法,而且用工成本也在不断增加。”First Solar公司取得的成果得益于创新和高效,太阳能转化为电能的规模化随之增加。标准的太阳能电池用多晶硅片制造,其市场份额主要被中国的天合光能集团占据。
“First Solar公司采用了与以往完全不同的新型碲化镉薄膜技术,目前仍有一些环节需要改进。”公司首席技术官Raffi Garabedian说道。他认为应用该项技术的最高效率在理论上可达30%,而在今年,技术团队在实验室中做到了22.1%,后续通过不断改进最终将用于工厂的实际生产中。
应用单晶硅技术的最高效率在理论上可达29%,但因为成本的问题,并没有在太阳能电池的制造上广泛推广。而作为现在最常使用的多晶硅技术,其效率几乎达到了理论上的极限。其中,天合光能在实验室中做到了21.3%。
战略调整是关键
在几年之前,First Solar公司的多晶硅产品具有明显的成本优势。不仅因为它生产所需的工时少、工人少以及能源少,更因为它的产品中所含半导体材料比别的公司少得多,而半导体材料在全球太阳能电池行业发展初期的价格相当昂贵。现在多晶硅每千克价格为14美元,但在2008年却是475美元。
过去,当中国的太阳能电池板企业带着低价的产品大规模进军全球市场的时候,德国、日本和美国的同类企业受到了重创。尽管当地政府对中国制造征收反倾销税,但其中大部分企业仍然在与中国企业的竞争中落败。FirstSolar也丢掉了以往的成本优势,为了避免与中国企业的正面交锋,不得不将发展的重心暂时转移到大型太阳能发电厂。
特别声明:北极星转载其他网站内容,出于传递更多信息而非盈利之目的,同时并不代表赞成其观点或证实其描述,内容仅供参考。版权归原作者所有,若有侵权,请联系我们删除。
凡来源注明北极星*网的内容为北极星原创,转载需获授权。
北极星太阳能光伏网获悉,10月29日,美国太阳能电池板制造商FirstSolar发布了2024年第三季度收益报告。报告显示,今年第三季度FirstSolar的净销售额为8.88亿美元,环比下降1.22亿美元,同比增长10.8%;第三季度净利润为3.13亿美元,环比减少3600万美元,同比增长16.8%。FirstSolar称,净销售额下降主要
近日,有外媒报道称,FirstSolar位于美国阿拉巴马州劳伦斯县的新的3.5GW光伏组件工厂已经隆重开业。该光伏组件工厂是完全垂直一体化薄膜太阳能制造工厂,同时也是FirstSolar在俄亥俄州以外的第一家美国工厂,投资11亿美元。一旦产能达到满负荷,该工厂将支持800个就业岗位。据悉,阿拉巴马州的新工厂以
美国太阳能电池组件制造商FirstSolar在2024年第二季度实现净销售额强劲增长,达到10.1亿美元。二季度其组件产量总计3.72GW,而上一季度为3.63GW,去年同期为2.8GW。实际出货量为3.36GW,环比增长24%,同比增长21%。与此同时,该公司的盈利表现同样强劲,二季度毛利率达到49.4%,比上一季度提高5.8个百
日前,FirstSolar发布了今年二季度的业绩报表。第二季度,FirstSolar净销售额为10.1亿美元,相较一季度增长2亿美元,环比增长24.7%。FirstSolar表示其业绩的增长主要得益于组件销售量增加以及组件平均售价的上涨。FirstSolar在今年二季度增加了0.9GW订单,上半年订单量达到3.6GW,平均售价为31.6美分/
7月19日,美国最大薄膜太阳能公司FirstSolar宣布,已对几家晶体硅电池制造商展开调查,指控其可能侵犯TOPCon专利。(来源:微信公众号“光伏情报处”)FirstSolar于2013年收购了TetraSun及其知识产权组合。在收购之前,这家总部位于加利福尼亚州的初创公司率先推出了大尺寸晶体硅片的专有电池架构和制
美国太阳能组件制造商FirstSolar公布财报显示,一季度,公司净销售额为7.94亿美元,同比下降超过31%;净利润较上年同期增加1.94亿美元,达到2.37亿美元;毛利率为43.6%,环比增长0.2%,同比提高23.1%。一季度,FirstSolar生产了2.4GWSeries6组件和1.2GWSeries7组件,出货量总量2.7GW。报告期内,新签订
近日,FirstSolar宣布,将投资7亿美元,在印度建设组件工厂,这将成为印度“第一家”完全垂直一体化的太阳能制造工厂,也是该公司在全球运营的第六家工厂。据了解,该工厂位于印度泰米尔纳德邦,年产能为3.3GW,直接雇佣约1000名员工,将生产FirstSolar最新Series7薄膜碲化镉组件。FirstSolar声称,与
近日,FirstSolar公布2023年第三季度业绩,公司营收低于预期,但每股收益却超过预期。据悉,FirstSolar收入为8.01亿美元,低于8.92亿美元的预期。该公司公布的每股收益为2.50美元,超出预期22.5%。去年同一季度,FirstSolar公司每股亏损0.46美元,销售额仅为6.29亿美元,相较去年,公司今年显示出了强
9月21日,据媒体报道,FirstSolar首席执行官MarkWidmar表示,随着组件价格跌至历史新低,拜登政府需要加强贸易执法,以防范来自中国太阳能供应商的不公平竞争。Widmar在接受采访时表示:“如果没有人想追究他们的责任,我认为美国需要这样做,出于其自身的战略理由。”值得关注的是,9月中旬,欧洲光伏
日前,FirstSolar宣布将在美国建设第5家组件工厂,投资51.1亿美元,年产能3.5GW。据悉,该工厂将于2026年投入运营,将助力公司实现美国14GW总容量和全球25GW总容量的目标。该工厂将生产FirstSolar的Series7组件,这些组件可以使用经美国财政部国内材料使用指南认证的100%美国国内零件生产。FirstSolar
日前,FirstSolar透露计划在美国开设第五家工厂,以满足美国太阳能组件的旺盛需求。新工厂预计将增加3.5GW年产能,耗资11亿美元。项目厂址暂未确定,目前计划在2026年开始生产。美国《通货膨胀降低法案》制定的国内制造业激励措施以及公用事业和企业采购计划中对可再生能源的日益重视,对美国制造的太
2023年下半年以来,中国市场光伏组件价格不断下滑,目前价格已经腰斩。近一段时期以来,招投标市场不断出现超低价中标的案例。中标价低于成本,已成为困扰光伏制造行业的难题。行业企业普遍呼吁权威机构发布公允的组件成本,以供市场和政府监管部门参考。按《中华人民共和国招投标法》第四十一条之规定
近日,MercomIndiaResearch发布2023年第二季度印度光伏市场报告。报告称,2023年第二季度,印度大型光伏项目的平均成本同比下降8.1%,与上一季度相比下降4.5%,成本下降主要是由于光伏组件价格下降,而光伏组件约占光伏项目安装成本的60%。随着中国生产的光伏产品产量的增长,多晶硅及光伏组件产业链上
近日,西藏自治区人民政府印发《关于进一步降低用电成本助力高原特色产业高质量发展实施方案(暂行)》,《方案》提出,通过降低用电成本,优化营商环境,增强招商引资吸引力,促进产业做强做优做大。先行选择高原农畜产品精深加工业、先进制造业、民族手工业、高新数字产业等民生产业、优势产业、特色产
6月7日,广宇发展在互动平台上称,随着光伏组件价格的下降,公司光伏项目建设成本压力得到一定程度缓解,有利于提升项目综合收益。公司项目电价一般由项目所在地的火电脱硫标杆电价及参与交易情况综合确定。据广宇发展近期接受投资者调研时表示,2023年公司力争装机规模超千万千瓦,资源获取规模超千万
在国际海运成本居高不下备受关注的同时,近日,又有光伏制造企业向记者透露,随着可再生能源发展提速,国内物流环节也亟待升级优化。“中国光伏企业非常愿意尝试智能制造设备,但在厂内数字化达到世界先进水平的同时,厂外物流服务却依然与十年前相差无几。”
据美国分析师马特·沃森(MattWatson)称,近几个月,白银在光伏组件成本中的比重上升了约5%,约占总成本的10%。“随着光伏组件成本在每瓦$0.018-$0.019左右,白银占整个组件成本结构的10%左右,而组件和电池价格仍在下降,寻找降低白银成本的方法将变得越来越重要。”沃森表示。沃森指出,目前白银
2021开年已经近一个月,从去年9月份开始上涨的海运费用也攀至高峰。据光伏們调研了解,运费上涨至少给光伏组件带来了超过0.1元/瓦成本的增加。(来源:微信公众号“光伏們”ID:pv_men作者:Jill)据印度开发商称,光伏电池、组件的运费上涨了500%-800%。海运费的高昂成本拉高了光伏电站整体成本,加重
在经历过上半年的硅片尺寸争议之后,近日随着隆基、晶科、晶澳等182组件的量产,关于二者的争论再次甚嚣尘上。尽管如此,但面临光伏全面实现平价的挑战,大尺寸是当下行业都一致认可的路线。大硅片尺寸目前有两种路线:一个是保守派,满足现有设备升级可兼容尺寸的极大值,将硅片尺寸提升至182mm,72片
目前组件厂商通常有两种组件的生产方式,我们测算了在这两种生产方式下,辅材的采购成本占组件生产成本的比例,也测算了辅材采购成本占组件销售价格(考虑一定毛利率)的比例。在测算中基于各个时期主流60片单面单玻组件基本参数,价格为含税价。(一)组件厂通过外购电池片进行组件加工(详见表1测算
近日,WoodMackenzie最新研究表明,在所有细分市场中,光伏系统成本的下降速度超过预期。据悉,WoodMackenzie将这一情况归因于光伏组件的价格下降,使用单晶PERC组件的住宅系统成本预计从2020年到2025年将下降17%;使用单晶PERC组件的商业和公用事业规模系统的成本预计将分别下降16%和20%。此外,使用
光伏回收已经不再是10年前考虑的昂贵材料再利用,随着光伏成本的下降,光伏回收更多地是从环保角度关注光伏产品生命周期结束后该如何处置,特别是如何处理其中的重金属元素。(来源:微信公众号“光伏测试网”作者:testpv)日前,在美国华盛顿州参众两院通过了一项法案,发布该州的太阳能回收新政策。
日前,FirstSolar与NationalGridRenewables将于2024年和2025年在美国各地交付2GW碲化镉薄膜太阳能组件。据悉,这笔交易在FirstSolar4月份发布2022年第一季度财报之前签订。2021年8月,FirstSolar在俄亥俄州的第三个生产基地破土动工,这个3.3GW的新工厂计划于2023年上半年投产,投资额为6.8亿美元。全
导读:就连被称为“第三代电池”的钙钛矿电池现在的发展也是有声有色,为何碲化镉的产业化之路却这么难呢?作为光伏发电的主要技术方向之一,薄膜电池一直被认为是未来取代晶硅电池的下一代太阳能电池技术,近年来备受追捧。而作为发展最为成熟的两类薄膜电池,铜铟镓硒薄膜电池以及碲化镉薄膜电池成为
根据新闻机构DPA报道,几个月前申请破产的德国薄膜太阳能组件制造商CalyxoGmbH已被出售给机械和设备工程公司TSGroup,并保留了所有工作。TSGroup周二已签署协议,收购Calyxo的所有业务,包括生产和专利,这是由破产管理人LucasFloether周二宣布的。该公司将保留现在的经营地点,但将以TSSolar的名义运
近日,德国薄膜太阳能光伏组件制造商CalyxoGmbH向德绍地区法院申请破产。法院任命LucasFlther律师为公司临时破产管理人。、Flther&Wissing律师事务所Flther表示:破产申请对当前的商业运作没有影响。现在将审查所有重组方案,并将更准确地了解公司的经济状况。目的是保持业务运营和保留尽可能多的工作
FirstSolar上周发表了企业可持续发展报告,显示公司正在采取行动减少碳足迹并降低光伏电站项目在其生命周期的不良影响。与典型的硅晶组件相比,制造薄膜电池板的能耗较低,但负责任的管理和矿副产品的处理却相当重要。FirstSolar的半导体材料中有镉(Cd)和碲(Te),公司将这些材料封装入组件,并提供25年
尽管新的转换效率尚未获得美国能源部国家可再生能源实验室(NREL)最终确认,但AboundSolar似乎已经赶超了碲化镉薄膜光伏领域领头羊福斯第一太阳能(FirstSolar)。缩短生产指标的差距也许仍任重而道远,但开口区域效率达到了12.2%,同时现有生产设备生产光伏组件的规格已经达到82.8W已经是一个不错的开端了。福斯第一太阳能于2011年使批量生产光伏组件的平均效率上升到11.7%。AboundSolar预计在2012年下半年开始大规模生产82W光伏组件,在2013年上半年开始生产85W光伏组件。但是福斯第一太阳能已经反复强调预计在2012年第
请使用微信扫一扫
关注公众号完成登录
姓名: | |
性别: | |
出生日期: | |
邮箱: | |
所在地区: | |
行业类别: | |
工作经验: | |
学历: | |
公司名称: | |
任职岗位: |
我们将会第一时间为您推送相关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