北极星

搜索历史清空

  • 水处理
您的位置:电力市场正文

风光互补:或加重弃风弃光问题

2015-10-08 09:05来源:《财经国家周刊》作者:刘俊卿关键词:风光互补弃光太阳能发电收藏点赞

投稿

我要投稿

除能量的互补性以外,风电与光伏在资源方面也被认为具有协调发展优势。如在中国西北地区同时具备充足的风资源和光照资源,且在风电场同步建设光伏还可以对土地进行合理化、集约化利用。

但看起来很美,实现起来并不容易。北京天润新能投资公司通过对2005〜2009年新疆哈密十三间房地区多年测风数据和太阳辐射资源日变化分析表明,在该地区建设49.5兆瓦的风电场与10兆瓦的光伏电站互补能够实现的效果最好,如单独计算风力发电站日均出力峰谷差是6.2兆瓦,采取风光互补后,峰谷差缩减到4.0兆瓦。然而,在该地区,正因为风电装机是光伏的5倍左右,才能取得较为满意的效果。即便如此,因采取风光互补而缩小的峰谷差2.2MW,仅是总装机59.5MW风光互补电站的3.7%。

吴鸣表示,理论上风光互补打捆输出具有优势,但在西部电网限电严重的情况下,如进行配建,风光互补装机量叠加必将进一步加剧限电,造成更加不利的局面。

另一种模式是给“风光互补”系统配套大规模储能,用来削峰平谷,储存阶段性过剩的电量来缓解弃风弃光导致的电力损失。2012年张家口国家风光储输示范工程,通过两期的建设如今风电总装机49.85万千瓦、光伏装机9万千瓦、储能装置7万千瓦,这是国内集风电、光伏、储能及输电工程四位一体的最大规模示范项目。该项目并网3年,虽从技术上能够满足风电、光伏等并网发电要求,并提升了风电、光伏并网可靠性,但经济性却屡遭质疑。

中国电力科学研究院电工与新材料研究所所长来小康向记者表示,目前中国已建成风光储示范项目验证了技术的可行性,但商业化运营模式未能形成。成本是个始终绕不开的问题,配套储能项目后的平均成本远高于现行电价。

储能成本过高待解

中国化学与物理电源行业协会秘书长刘彦龙对记者说:“在偏远地区及海岛等特殊应用环境下,采用风光储系统比燃油发电则可实现成本大幅度下降,应用价值得到体现。”

原标题:风光互补:看上去很美
投稿与新闻线索:陈女士 微信/手机:13693626116 邮箱:chenchen#bjxmail.com(请将#改成@)

特别声明:北极星转载其他网站内容,出于传递更多信息而非盈利之目的,同时并不代表赞成其观点或证实其描述,内容仅供参考。版权归原作者所有,若有侵权,请联系我们删除。

凡来源注明北极星*网的内容为北极星原创,转载需获授权。

风光互补查看更多>弃光查看更多>太阳能发电查看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