北极星

搜索历史清空

  • 水处理
您的位置:电力电力新闻市场正文

西藏太阳能发展现状和前景展望

2015-08-25 14:47来源:中国西藏网关键词:太阳能发电太阳能产业西藏光伏市场收藏点赞

投稿

我要投稿

(三) 利用太阳能是西藏的现实需求。长期以来,由于常规能源缺乏,西藏广大农牧区形成了以牛、羊粪作燃料,砍柴取暖,打草烧火的传统生活用能习惯。根据全区2020年和全国同步建成小康社会的目标任务,自治区针对农牧民群众现实生活状况,明确提出了以“六通”(通电、通路、通水、通邮、通讯、通广播电视)为主要内容的小康社会建设基本要求。然而,全区能源供应特别是电力供应不能满足城镇和乡村的生产生活需求,给全区同步小康社会建设造成了前提性障碍。

西藏生态脆弱,农牧民居住分散,平均每平方公里1-2人,且广大牧区人口流动性大,流动范围广,实际生活用电功率较小,固定的电网建设成本极高且不能适应广大农牧民群众的生产生活要求。环保供电、分散供电、持续供电和小功率供电是西藏广大农牧区基层自然条件和社会条件以及人口分布状况的必然选择。在农牧区,人们的能源主要以畜粪、薪柴等生物质能为主,这类能源不仅产值率低,而且对于西藏的生态环境也会产生直接或间接的影响。因此,改变落后的能源利用模式,发展以太阳能为代表的绿色、低碳、节能的新能源利用模式是我们必然的选择。

太阳能在西藏农牧区的应用

二、光伏、光热、多能互补:阳光“沐浴”下的高原生机勃勃

(一)太阳能资源的开发利用重大举措。近年来,在国家有关部委和自治区的高度重视和支持下,西藏又先后实施了“阳光计划”、“科学之光计划”、“阿里光电计划”、“西部省区无电乡通电工程”、“无电地区电力建设项目”、“金太阳工程”等一批具有较高社会、经济、生态效益的太阳能推广示范工程。

(二)太阳能推广示范工程突出成效。现在,西藏的太阳能资源已被广泛应用在照明、通讯、广播电视、提水灌溉、取暖等生产生活的各个方面,使用和驾驭光能的技术日趋精进和多样化。太阳灶、太阳能热水器等已深入到千家万户,不仅提高了人们的生活质量,而且减少了对环境的破坏。截至目前,国家累计投入资金超过40亿元,在西藏实施了总装机容量达到180兆瓦的光伏项目,直接或间接解决了无电或缺电地区60万以上人口的用电问题。目前西藏推广了40多万台太阳灶,根据测算,一台截光面积为1.6平方米的太阳灶,一年使用280天,每天使用6小时所产生的热量,相当于2.14吨薪柴燃烧所释放的热量,换算为蓄粪为2.26吨。也就是说一台太阳灶一年可使一户农牧民少用牛羊粪2.26吨或薪柴2.14吨,年节约燃料开支约800元,年近800平方米草原免遭破坏,将原先使用的蓄粪还田、还草,相当于150公斤尿素的肥力。西藏太阳能热水器利用技术主要分为太阳能家用热水器、集中式太阳能热水器、太阳能集中供暖三个方面。比如我自己家里用了十几年的一台120升的太阳能热水器,可以满足一家三口人洗澡和其它生活用热,每年节约近1000度电,换算一下,相当于节约了400多公斤煤,减少二氧化碳排放1000公斤。太阳能热水器除广泛应用于西藏的普通家庭外,一些小区、宾馆采用了与建筑物相结合的集中供热技术进行大面积热水供应,这种热水系统操作更加方便、便于管理、热利用率更高、成本更加低廉,深受大众的欢迎,使用安全可靠。目前西藏太阳能热水器推广面积已达45万平方米。太阳能暖房在西藏的应用主要是附加阳光间式被动式太阳房,已经在拉萨、那曲、阿里、日喀则、山南等地推广了大量的被动式太阳房,广泛应用于家庭、学校、机关办公楼、养殖等方面,推广被动式太阳房约42万平方米。据测算被动式太阳房比普通房屋冬季室内温度提高5℃—10℃;每平方米建筑在采暖期可节约20—40公斤标准煤。以拉萨为例,供暖期为149天,一栋建筑面积为100平方米的建筑物改造为被动式太阳房,每年在采暖期可节约3.5吨标准煤,换算为薪柴约为5.5吨薪柴,换算为蓄粪约为5.8吨。年节约供暖开支约2000元,具有明显的经济和生态效益。被动式超低能耗绿色建筑太阳能技术的应用和主动式太阳能供暖项目也正在西藏示范推广。

原标题:西藏太阳能发展现状和前景展望
投稿与新闻线索:陈女士 微信/手机:13693626116 邮箱:chenchen#bjxmail.com(请将#改成@)

特别声明:北极星转载其他网站内容,出于传递更多信息而非盈利之目的,同时并不代表赞成其观点或证实其描述,内容仅供参考。版权归原作者所有,若有侵权,请联系我们删除。

凡来源注明北极星*网的内容为北极星原创,转载需获授权。

太阳能发电查看更多>太阳能产业查看更多>西藏光伏市场查看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