北极星

搜索历史清空

  • 水处理
您的位置:电力电力新闻评论正文

红炜:中国光伏曾经可能落后30年

2015-07-14 11:15来源:新浪博客作者:红炜关键词:光伏产业光伏发电光伏市场收藏点赞

投稿

我要投稿

其次是因为中国有着世界最强大的光伏产业。从去年中国光伏产品销售总量已经占据70%的世界市场份额,到今年中国光伏电站市场建设规模即将占据年度40%的世界市场比例,中国光伏从生产能力到消费能力都是无可比拟的。

再次是因为中国已经没有退路。2012年中国的二氧化碳排放量约占据世界的1/3,2014年中国原油对外依存度达到59.6%,雾霾已经到了国人一天也无法忍受的时刻,“中国的环境压力比任何国家都大,环境资源问题比任何国家都突出”,中国对加快提高可再生能源使用比例、改变生存环境的发展之路别无选择。

同时,中国光伏面临风险和抓不住机遇的可能性也是存在的。

首先,光伏是人类一项全新的事业,在它的发展过程中,既面临着走弯路这种技术性风险,也面临着革命性技术出现这种颠覆性风险。在人类创新的路上,步子迈得过快是风险,过慢也是风险。当年戈尔巴乔夫的改革步伐过快,不仅输掉了自己,更输掉了苏联。几个世纪以来,中国还从来没有扮演过在一个现代产业方向上引领世界的角色,这是机遇也是风险。

其次,光伏目前还是一个非完全市场化的产业,在未来的发展中,突出市场化和尽快实现完全市场化始终是光伏产业发展的最重要问题,而市场化思维体系和成熟市场化环境是解决这一问题的基础。在这一方面,中国先天不足。

光伏发电还在探讨能源阶段,中国抓住了机遇,实现了弯道超车;在光伏发电进入补充能源阶段,中国能否再次抓住机遇,考验着国家和光伏人的智慧。

如何抓住这个机遇

第一,清醒地认识探讨能源和补充能源阶段光伏产业竞争环境的异同。

在探讨能源阶段,中国光伏产业所以能弯道超车、后来居上,一个重要原因在于竞争的主战场是生产环节,靠是最新的高端装备和成本低廉的劳动力。改革开放以来,中国的加工业在世界上几乎战无不胜。

在补充能源阶段,中国光伏要取得应有的成功一定不那么容易,因为必须面对产品生产和电力消费两个市场。不仅要靠极具竞争力的加工业,要靠电站建设市场的创新商业模式和投融资能力,还要靠市场化消费环境,更要靠一个国家的产业、金融环境的不断改善。

相对光伏产业生产力的快速进步,中国现行的生产关系是不相适应的,甚至是制约生产力进步的。这意味着中国光伏产业的每一个质的进步,或者等待生产关系的进步,或者挑战现行生产关系。

原标题:中国光伏曾经可能落后30年——光伏进入补充能源时代的思考之二
投稿与新闻线索:陈女士 微信/手机:13693626116 邮箱:chenchen#bjxmail.com(请将#改成@)

特别声明:北极星转载其他网站内容,出于传递更多信息而非盈利之目的,同时并不代表赞成其观点或证实其描述,内容仅供参考。版权归原作者所有,若有侵权,请联系我们删除。

凡来源注明北极星*网的内容为北极星原创,转载需获授权。

光伏产业查看更多>光伏发电查看更多>光伏市场查看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