登录注册
请使用微信扫一扫
关注公众号完成登录
我要投稿
近日,有媒体报道称,为有效消除化石能源燃烧引起的雾霾,减少温室气体排放,彻底解决能源危机,有航天专家提议,中国应在距离地面3.6万公里的地球同步轨道建造太阳能电站。
疑问:在太空建造太阳能电站的计划是否可行?能否真的有助于解决能源危机?
解答:
太空太阳能电站通过太阳能电池板吸收阳光,然后以微波的形式把太阳能传送到地面,地面的微波接收机将太阳能转化为电能。早在上世纪60年代,这种设想就已被提出。
“在太空,光照强度很高,而且太阳能电池板不需要清洗,发电效率比较高。现在,有人把这个概念重新提出来,主要是为了应对气候变化和化石能源对环境造成的污染破坏。”自然资源保护协会(NRDC)能源、环境与气候变化高级顾问杨富强告诉《中国科学报》记者。
修建太空太阳能电站的初衷是好的,而且理论上似乎可行,但从当前技术发展的现状看,存在的瓶颈仍不容忽视。
“太阳能电站需要大面积的太阳能电池板,电池板如何展开、能量如何传输都可能存在问题。”北京航空航天大学宇航学院副院长、航天飞行器技术系主任黄海表示。此外,电池板的柔性、变形及其大小、拼装、重量等很多方面也需要考虑。这些将导致太空太阳能电站的建造成本非常高。
对于在太空轨道运行的太阳能电站而言,姿态控制十分重要。“姿态控制是指太阳能电站的帆板为垂直对准太阳光,并且需要根据光照改变帆板的朝向。”黄海称,因为帆板面积很大,控制帆板的朝向有一定难度。
北京航空航天大学宇航学院教授董云峰则认为,能量传输是建造太空太阳能电站的核心问题。“现在能量传输问题还没有完全解决。无论是激光传输,还是微波传输,能量传输的距离都很有限,且传输效率不高。这方面还没有得到突破。”
董云峰告诉记者,能量传输是一个系统概念,由传输距离、传输效率以及传输设备的重量等构成一个系统,而当前系统技术尚不成熟。“目前,还未有技术证明在这么远的距离仍能保证很高的传输效率。”
特别声明:北极星转载其他网站内容,出于传递更多信息而非盈利之目的,同时并不代表赞成其观点或证实其描述,内容仅供参考。版权归原作者所有,若有侵权,请联系我们删除。
凡来源注明北极星*网的内容为北极星原创,转载需获授权。
太阳能作为一种可再生的清洁能源,在化石燃料日趋减少的情况下,太阳能已成为人类使用能源的重要组成部分。据外媒报道,英国政府近日委托“Frazer-NashConsultancy”公司筹划一项新研究,以分析“基于太空的太阳能”(SBSP)的可行性,并计划2050年前在地球同步轨道建造太空太阳能电站。据了解,太空太阳
根据中国空间技术研究院(CAST)的信息,中国计划到2035年建成一个200MW级的太空太阳能发电站。上周在中国东南部福建省厦门市举行的第六届中俄工程论坛上,中国科协项目研究员王力表示,太空太阳能电站将捕获那些永远不会到达地球的太阳能量。王说,这些能量被转换成微波或激光,然后传回地球表面供人们
据德国《航空杂志》网站日前报道,去年底,德国一个研究团队制造出一款太阳能无人机,可在大气平流层中停留,滞空时间长达3个月。根据研发进度,这架太阳能无人机在进行相关测验工作后,将很快试飞。与传统飞机相比,太阳能无人机无需携带任何燃料,利用太阳能电池产生的电量即可供飞机远距离飞行,夜
近日中国航天科技集团公司(CASC)发布了一个太空探索的主要路线图,其目标之一是在2040年建造一艘核动力航天飞机。这是中国航天新路线图的一部分,旨在使中国成为世界航天领域的领导者。中国航天科技集团公司(CASC)是中国太空计划主要承包单位,本周,据《英国时报》报道,CASC发布了一个雄心勃勃的
北极星太阳能光伏网总结3月25日要闻,新电改配套文件直指清洁能源“弃电”尴尬、晶科能源、阿特斯等五家光伏企业2014年财报简述、高送转股炒作渐入高潮 投资者淘金应警惕三大陷阱等,详情如下:新电改配套文件直指清洁能源“弃电”尴尬晶科能源、阿特斯等五家光伏企业2014年财报简述高送转股炒作渐入高潮 投资者淘金应警惕三大陷阱紫金电子拟转让部分海润光伏股票 实际控制人或将变更全球能源互联网走在路上 顶层设计刻不容缓山东发改委、能源局山东监管办关于进一步加强光伏发电建设与运行管理工作的通知看了这个 弄清光伏扶贫收益
太阳能在地球上产生电能的效率并不理想,这是由于效率较低的太阳能板及其较高的成本。但在太空环境下,科学家认为可以改变传统方式,产生大量电能。目前,日本计划建造一个太空太阳能电站,预计2040年从太空卫星每年向东京传送10亿瓦电。日本宇宙航空研究开发机构(JAXA)提议,未来25年,日本计划建造太空太阳能电站。该机构详细描述了这一计划,从太空太阳能电站创建一个年发电量10亿瓦的商业系统,这相当于一座核电站每年发电量。JAXA退休教授司理佐佐木(SusumuSasaki)概述称,未来计划在东京湾海港建造一个3公里长的人造岛屿。这座岛屿布设了50亿个天线,能够
据英国媒体15日报道,人类早已开始利用太阳能,但从地面搜集太阳能远远没有从太空直接搜集太阳能那样高效。科学家表示,凭借目前的实验室技术,人类利用巨大的人造卫星搜集太阳能,并用无线能量传输器把能量传送回地球的设想将在未来10年~20年内变成现实,而把这种太阳能转化成经济效益则在未来30年内成为可能。这个设想听起来像007系列电影《黄金眼》中的一幕,但不少科学家认为,太空发电站将成为解决地球能源问题的长远方案。取之不尽的清洁能源总部设在巴黎的国际宇航科学院成立了全球首个评估太空太阳能发电站技术可行性的科研小组,负责人约翰·曼肯斯曾任
9月23日,美国一颗相当于大巴车体积的失控卫星,与地球进行了亲密接触,引起全球恐慌。时隔6天,中国的"天宫一号"被精准送入到预定轨道。众所周知,飞船、卫星等航天器在太空中飞行主要依靠电池提供动力,而这个电力供给主要来自太阳能电池帆翼。为什么要开发太空太阳能电力?据计算,太阳向地球表面辐射的能量非常巨大,每平方米可接收1336瓦的能量,而由于受到地球大气云层的反射和吸收,中微小悬浮颗粒的散射,不同的季节和昼夜更替等因素影响,落到地表的太阳光能量每平方米只有125瓦至375瓦。大气云层对太阳光的反射和吸收如果将太阳能电池板发射到空中,并
有消息称,由中科院院士王希季牵头、多名中科院和工程院院士参加完成的咨询评议报告--《空间太阳能电站技术发展预测和对策研究》已正式上报国家发改委,建议我国尽快开展太空电站的论证和设计,争取在2040年前建成商业性的太阳能空间电站。太空太阳能拥有巨大潜力根据计算,离地球1.5亿公里的太阳每小时向地球表面辐射的能量非常巨大,足以供全人类直接使用一年。若按每平方米地表面积计算,太阳光辐射能量应达到1000瓦。可惜由于受到地球大气特别是云层的反射和吸收、近地大气中微小悬浮颗粒的散射、不同季节变化等因素的影响,最后落到地表的太阳光能量,每平方米只有125瓦至375
你能想像几只蜘蛛在太空中爬来爬去,最后编出一个巨大的太阳能蜘蛛网电池吗?极缺能源的日本即将出炉如此雄心勃勃的计划。据英国《新科学家》杂志 2005年12月14日披露,日本科学家打算于2006年1月发射第一艘飞船,派出机器蜘蛛展开实验,以期在太空中“织出”结构十分复杂的太阳能电池网,从而为日本获得无限的能源。“蜘蛛”机器人在太空编织“蜘蛛网”所谓的太空“蜘蛛”使命是一项规模庞大的从太空获取能源的项目。具体的实施方案是:先发射一艘大型飞船,飞船入轨运行后,三艘小飞船从母船中释放出来,小飞船加母船各占一角,它们会释放一根根“蜘蛛线”连接彼此,保
7月10日,海南省发改委发布《关于海南省深化新能源上网电价市场化改革的实施方案(征求意见稿)》。方案指出,坚决纠正不当干预电力市场行为,不得向新能源不合理分摊费用,不得将配置储能作为新建新能源项目核准、并网、上网等的前置条件,对2025年6月1日前已并网的新能源存量项目,继续执行省配置储
7月10日,海南省发改委发布《关于海南省深化新能源上网电价市场化改革的实施方案(征求意见稿)》。方案指出,坚决纠正不当干预电力市场行为,不得向新能源不合理分摊费用,不得将配置储能作为新建新能源项目核准、并网、上网等的前置条件,对2025年6月1日前已并网的新能源存量项目,继续执行省配置储
第六章非化石能源发展本章作者伍梦尧(中能传媒能源安全新战略研究院)一总体发展概况01非化石能源成为发电量增长主要力量2024年,全国全口径非化石能源发电量同比增长15.4%,全口径非化石能源发电量同比增量占总发电量增量的比重达到84.2%。其中,水电、核电、风电、太阳能发电、生物质发电2024年度发
北极星储能网获悉,7月7日,美国能源部发布《美国电网可靠性和安全性评估报告》,其中明确指出,到2030年,美国电厂退役加上电力负载增长将导致该国停电风险增加100倍,特别是人工智能驱动的数据中心增长,将威胁到美国能源安全。美国能源部的分析表明,如果维持目前发电厂退役时间表和新增装机量,大
7月3日获悉,哈密—重庆±800千伏特高压直流输电工程自6月10日投运以来,累计外送电量超过10亿千瓦时。新疆哈密的风电、太阳能发电经特高压线路直抵重庆,缓解重庆迎峰度夏供电压力。来自新疆的电为持续高温的山城送去清凉。据测算,10亿千瓦时电量可满足重庆市全市家庭约42.9天的用电需求,可保障重庆
7月4日,由国网能源研究院联合国家气候中心主办的2025年电力供需分析报告成果发布会在京召开。国网能源院经济与能源供需研究所在会上发布《中国电力供需分析报告2025》的研究报告。根据预测,2025年全国全社会用电量将达到10.3万亿kW·h,比上年增长5%。全年新投产装机容量比上年增长53.2%,规模再创历
近日,国家电投、中核汇能、华能电力、广东省电力开发、山西粤电最新岗位招聘,北极星整理如下:国家电投集团新能源科技有限公司,是国家电投集团中央研究院全资产业化子公司,负责实施集团公司B类科研课题项目--高效品体硅铜栅线异质结光伏电池(C-HJT)研究及产技术开发。公司2017年9月在北京注册成立
“预计2025年新投产装机规模再创历史新高,风电、太阳能发电合计新投产装机规模突破5亿千瓦。到2025年底,预计全国发电装机容量达到39.9亿千瓦,其中新能源装机占比达到48.2%。”7月4日,由国网能源研究院有限公司、国家气候中心主办的“2025年电力供需分析报告成果发布会”上,国网能源研究院有限公司
第五章电力行业发展本章作者王雪辰(中能传媒能源安全新战略研究院)一、电力生产01全国发电量同比增长6.7%,电力生产供应能力进一步提升2024年,全国全年电力系统运行保持稳定,供需总体平稳,电力生产供应能力进一步提升。《2024年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统计公报》显示,2024年全国规模以上电厂发电量10
7月2日,2025泰国可再生能源展览会(ASlASustainableEnergyWeek)在曼谷#xB7;诗丽吉王后国家会议中心盛大开幕。作为亚洲领先的可持续能源平台,展会汇聚了行业领袖、政策制定者和创新企业。首航新能源携户用、工商业、地面电站全场景光储解决方案惊艳亮相,凭借光储创新技术和系统集成优势赢得了业界高
近日,马尔代夫可可尼岛(Cocoonlsland))366千瓦屋顶光伏项目成功并网发电,该项目全部采用正泰新能ASTRON7系列组件,预计每年可产生约700兆瓦时的清洁电力,为当地度假酒店提供稳定、环保的能源供应,同时大幅减少碳排放,助力马尔代夫实现可持续发展目标。该项目由斯里兰卡可再生能源企业WindForce
近日,由一道新能与QEnergyFrance联合开发建设的法国漂浮式光伏项目顺利并网发电。作为目前欧洲最大规模的漂浮式光伏项目,该项目不仅刷新了法国区域光伏应用的新高度,也成为一道新能拓展国际版图的重要里程碑。项目自2023年启动以来,历经科学选址、生态评估与精密设计,最终于法国中部LesIlotsBland
北极星售电网获悉,近日,青海电力交易中心转发青海省能源局关于征求《青海电力现货市场规则汇编(V4.0征求意见稿)》《青海电力现货市场第三次结算试运行方案(征求意见稿)》意见建议的函。《青海电力现货市场第三次结算试运行方案(征求意见稿)》提到,本次结算试运行时间为2025年7月16日至29日(2
2025年7月3日,工业和信息化部党组书记、部长李乐成主持召开第十五次制造业企业座谈会,深入学习贯彻习近平总书记重要指示批示精神,落实党中央、国务院决策部署,聚焦加快推动光伏产业高质量发展,听取光伏行业企业及行业协会情况介绍和意见建议。会上,14家光伏行业企业及光伏行业协会负责人作交流发
2025年7月3日,深圳创维光伏科技有限公司与深圳创维储能技术有限公司举行战略合作签约仪式。创维光伏公司董事长范瑞武,携手创维数字总裁兼创维储能董事长赫旋等,双方核心管理团队共同出席签约仪式。该战略合作的签署,标志着双方以强强联手之姿,正式开启光伏与储能深度融合的新纪元。深度合作!创维
2025年正值中泰建交50周年,这一重要节点不仅象征着中泰两国“亲如一家”的深厚友谊,也为两国在能源、科技产业等多个领域的合作注入了新的活力。在这一背景下,创维光伏于7月2日至4日亮相在曼谷举办的(ASEANSustainableEnergyWeek2025),携多款核心产品及智能光储解决方案精彩登场,以技术实力回应
认证标准总是滞后于行业发展?质量、性能、成本是不可能三角?极端工况下产品技术怎样创新?2025年6月30日,在晶澳科技北京总部,TÜV北德光伏总经理缪存星先生、江苏沃莱新材料副总裁朱晓六女士及晶澳科技组件研究部负责人,作为晶澳科技首期“JASolarPowerTalk”栏目的嘉宾,面向全球从业者举行了一
比攀峰更难的,是于挫败后重新鼓起再战的勇气;而比重拾勇气更显不易的,是历经狂风暴雨洗礼后,仍能再度傲然屹立于行业之巅。回望光伏行业数十年的风云变幻,几番大浪淘沙,无数企业在残酷的市场竞争中折戟沉沙,能够重燃生命力的企业寥寥无几,英利能源当为其一。01重返巅峰的“三驾马车”提及英利,
从零碳服务区的“点状突破”到零碳高速的“线型协同”,交通运输部科学研究院交能融合创新团队(简称团队)聚焦“双碳”目标,依托多项重点科研项目,在零碳服务区、零碳高速公路建设和标准规范等方面取得系列成果,为行业提供了可复制、可推广的技术方案和实践经验。交通运输部科学研究院正高级工程师
为贯彻落实《交通运输部等十部门关于推动交通运输与能源融合发展的指导意见》,加速交通强国与新型能源体系建设,由中国交通运输协会、长沙理工大学等单位联合主办的“2025全国交通与能源融合创新技术发展大会”,将于2025年10月22日至24日在长沙召开。会议以“交能创新融合,加快强国建设”为主题,旨
6月23日,安徽省住房城乡建设厅发布关于省十四届人大三次会议第0025号代表建议答复的函,其中提到,加快推动分布式储能发展。合理布局发展电源侧新型储能,推动风电光伏发电出力曲线与负荷特性相匹配。针对电网接入分布式光伏承载力不足等问题,推动在电网台区建设分布式储能电站,提高电网运行稳定性
截至5月底,宁波地区光伏装机容量历史性突破1000万千瓦,达到1024.45万千瓦,接近世界最大水电站——三峡水电站装机容量的一半,成为浙江首个光伏装机容量突破千万千瓦的城市。与此同时,今年前5个月,宁波光伏发电量累计43.7亿千瓦时,约占全省光伏总发电量的五分之一,同样位居全省首位。浙江光伏第
请使用微信扫一扫
关注公众号完成登录
姓名: | |
性别: | |
出生日期: | |
邮箱: | |
所在地区: | |
行业类别: | |
工作经验: | |
学历: | |
公司名称: | |
任职岗位: |
我们将会第一时间为您推送相关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