北极星

搜索历史清空

  • 水处理
您的位置:光伏光热发电系统工程访谈正文

姚志豪:中国光热发电的机遇与挑战

2014-11-11 10:17来源:新华网关键词:姚志豪首航节能光热发电收藏点赞

投稿

我要投稿

主持人:我相信很多网民在上小学最开始接触科学、自然这样一门课程的时候,肯定是做过这样的实验,就是拿一面镜子对着光可以反射到另一面墙上。那咱们这个光热形象地来说是不是也是这样的原理呢?

姚志豪:对,主持人说得很好。我在很多时候、很多场合给人家解释光热发电原理都是用小时候用凹透镜聚光把火柴点燃的例子。光热发电本身是热力发电,热力发电产生蒸汽进了汽轮机进行发热,火电是烧煤产生热量,使水产生蒸汽,我们光热就是用你刚才说的大量的反光镜把光给反射聚焦起来形成高温,这个热是可以储存起来的,然后产生蒸汽供汽轮机连续发电。

主持人:那既然您说光热和光伏相比有发电稳定、储热连续等等的优点,但是现在大家讨论得很多的还是光伏,那在应用方面我看国内的光热似乎走在光伏的后面,您怎么看待目前光热发电产业的现状呢?您认为什么时候才能进入到规模化发展的阶段呢?

姚志豪:这个问题提得非常好,这不仅是我们很多网民,也是很多股民所关心的,为什么光热这么好的一个东西走在了光伏的后面?第一我要纠正大家的一个观念,其实光热的大规模应用要大大早于光伏。早在上世纪80年代,在美国加州就有九座光热电站总装机354兆瓦,一种槽式的光热电站,已经运行30年了,一直到今年还在运行。这个电站是和天然气互补的,但是这个项目投资非常大,在那时候投的钱换算下来是今天几百亿的人民币,而且那时候大家对清洁能源的关注以及政府对它的支持不像今天这么明确,并且那时候能源短缺、气候变化问题不像今天这样摆上议事日程,因此导致这个公司后来在90年代以后就没有在这个行业继续从事下去了。

光伏本质上是一种产品级的应用,只要电池板的工艺是成熟的,只要得到认证后,就可以批量往外面卖,可以往一家一户的屋顶来装。特别是欧洲一些国家出台新能源光伏发电的补贴政策后,在德国、意大利这些国家大量应用,很快市场就推起来了。也就是说它的终端应用、市场启动的门槛相对来讲比较低,只要政府有一个合适的电价这个产品就可以往外卖,安装一个屋顶的光伏就像安装家里的一台空调,安装一台冰箱的这么一个工作量。

主持人:但是光热不一样是吧?

姚志豪:对,光热不一样,光热本质上是地面大型的热力电站。这个工程要实施的时候就像我们要建一座火电厂、核电站这样的工程一样,是系统级的庞大工程。光热要像火电一样带汽轮机发电,所以单个项目规模一般都是50兆瓦以上,那这个初投资就要人民币10几亿甚至20亿。因此这样一个项目实施除了本身各个环节的装备、产品要技术成熟,还要系统集成,所以光热应用最大的应用难度是系统集成。这其中涉及通讯、热工、化工等等十几个专业,除此之外火电行业所有的专业全部都有。因此它是一个技术门槛非常高的技术密集型工程,并且专业跨度很大的。对于我们一个项目要实施的话,这个团队和这个公司必须具备相当的实力,而且国家还得有相应的扶持政策,要这几个方面都具备的话,我们需要一些时间,这就是为什么光热我们从终端应用上来讲是走在了光伏之后。

您刚才提的第二个问题是如何才能进入规模化的发展,我想我可以给大家举一个形象的例子,就是我国的高铁。我们知道高铁技术也是最早由欧美国家开发并且掌握了核心技术的,但我们会发现只有中国企业在国内大量建设高铁之后,我们才把成本下降。因为高铁本质上也是一种大型的基建项目,涉及的专业很多,投入也很大,而且产业链环节很长。我们中国企业进入整个制造环节,然后又进入终端的应用环节,而且我们又提供了很强大的融资支持,这几方面都具备之后再加上国家产业政策的扶持,我们中国企业正在全面走向海外。

所以光热也是一样,虽然它在国外已经建设了一些项目,但也只有在中国进行了大量应用。企业广泛参与,把它整个装备的成本降下来,使这个产业链能够更加成熟、更加完善。然后在中国国内有大量的应用之后,我们必然就具备了像高铁一样整体走出去,走向海外的实力,到时候大家都会看到光热将进入到国内国外大量应用的时代。

原标题:姚志豪:中国光热发电的机遇与挑战
投稿与新闻线索:陈女士 微信/手机:13693626116 邮箱:chenchen#bjxmail.com(请将#改成@)

特别声明:北极星转载其他网站内容,出于传递更多信息而非盈利之目的,同时并不代表赞成其观点或证实其描述,内容仅供参考。版权归原作者所有,若有侵权,请联系我们删除。

凡来源注明北极星*网的内容为北极星原创,转载需获授权。

姚志豪查看更多>首航节能查看更多>光热发电查看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