北极星

搜索历史清空

  • 水处理
您的位置:电力评论正文

光伏产业转型要靠科技实力

2014-04-21 14:28来源:经济日报关键词:光伏发电光伏产业链光伏市场收藏点赞

投稿

我要投稿

最近,有两件事情特别令人感慨。

其一是光伏产业的命运。据悉,我国光伏组件产量已经连续7年居于世界首位,如2013年全球光伏组件产量40吉瓦,而其中26吉瓦出自中国,2014年国际产量将达到43吉瓦,而中国产量有望超出28吉瓦。漂亮的数字,光鲜的外表,但没有掌握核心技术成为致命软肋,使光伏产业对内因为高成本进口造成产业链条难以向下游延伸,对外靠加工贸易赚点小钱却频频遭遇贸易摩擦。此前,美国和欧盟已经向中国发起光伏产品贸易调查,此番美国故伎重演,来者不善,看来中国光伏产业的前景更加艰难曲折。

其二是钢铁产业的命运。目前,我国钢材产量已经突破10亿吨,粗钢产量达7.79亿吨。但是,在戴着钢铁产业第一生产大国帽子的同时,钢铁企业却终日被经济效益所困扰,全国每生产一吨钢仅能赚取1元钱。30年前当我国纺织工业成为朝阳产业时,因为没有合格强度抗疲劳钢材不能够生产高端纺织机械,30年后纺织工业成为夕阳产业时依然如此。在笔者看来,钢铁产业的现状与大而不强息息相关。

我国经济发展对于上述两大产业转型的需求最为迫切。但是,转型要靠技术创新的硬实力作为支撑,这就要求我们要在科技研发方面有所作为,要有自力更生的决心。核心技术的研发难度很高,可能要从原始的点滴数据积累做起,还要经历漫长的时间,偶发灵感的启发等等。下定丢掉幻想、自力更生的决心很有必要。还要有坚持不懈的恒心。科技发展等不得,急不得,只要持之以恒,坚持不懈,努力探索,终将能够取得成功。更为重要的是要有取得胜利的信心。如今中国已经是世界第二大经济体,2012年我国首次实现全社会科技研发投入超万亿,总量居于世界第三位。这些给科技研发提供了强有力的支持,是我们不断取得科技研发突破的信心保证。

然而,再回到当前的现实面前,我国光伏产业寒冬期短期内很难摆脱。痛定思痛,中国光伏产业如何摆脱受制于人的局面?中国古代有一句著名的语言:其政在于内而不在于外。光伏产业等新兴产业依旧以其无比魅力在向中国经济招手,通过这些产业转型可以化解我国当前急需解决的金融高杠杆、产品高库存和扩大内需等经济难题。特别是光伏产业已有在发达国家80%市场占有率的先例,多么诱人的前景!但在我国要想使美好理想变为现实,还要培育科技硬实力,不但要取得光伏应用技术的不断突破,更要取得光伏基础核心技术的不断突破。

投稿与新闻线索:陈女士 微信/手机:13693626116 邮箱:chenchen#bjxmail.com(请将#改成@)

特别声明:北极星转载其他网站内容,出于传递更多信息而非盈利之目的,同时并不代表赞成其观点或证实其描述,内容仅供参考。版权归原作者所有,若有侵权,请联系我们删除。

凡来源注明北极星*网的内容为北极星原创,转载需获授权。

光伏发电查看更多>光伏产业链查看更多>光伏市场查看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