北极星

搜索历史清空

  • 水处理
您的位置:光伏光伏组件多晶组件市场正文

美企以诉讼挤压中国光伏业 警惕欧盟“跟风”

2013-10-16 08:42来源:法治周末关键词:美起诉光伏企业英利天合光能收藏点赞

投稿

我要投稿

光伏业“共谋”说被质疑

面对ECD的一再发难,国内光伏业者开始愤愤不平。

江西通能硅材料有限公司负责人王强告诉记者,国内光伏业之间的真实关系,与ECD破产管理人口中所说的“共谋”恰恰相反。

王强回忆道,长期以来,中国的光伏产业是典型的“两头在外”(一头是产业链上游的硅料和设备依赖进口,另一头是产业链下游的光伏产品几乎全部用于出口)。产业链上中游的光伏企业之间一度是各自为战的散沙状态,产业链是断裂的。上游的多晶硅厂商首要的目标市场是海外而非本土组件制造商;同样,包括3巨头在内的中游厂家,也大多舍近求远选择进口多晶硅,这使得国内多晶硅生产商“压力山大”。而中国光伏业近两年来所遭遇的全行业危机,与这种产业链条的“断裂”不无关系。

对此,天合光能企业传播总监范瑞峰也表示认同。他透露,在几年前中国光伏业的全盛时期,国内组件制造商之间为了拼规模、上产量,争相采购多晶硅原料。包括尚德电力、天合光能等巨头当时都曾以40美元至50美元/公斤的价格与海外多晶硅厂商签订长期供货合同,这些合同少则几年,长则十多年。结果2008年起多晶硅价格急剧下滑,目前市价最低跌至18美元/公斤,中方企业却只能硬着头皮按照约定的高价履行这些海外长单,这使得未来几年,中国光伏企业背负的海外长单总额仍将高达两三百亿美元之巨。而此时,美国、德国等地多晶硅生产商却在加紧对华低价倾销,挤占中国的多晶硅市场份额,使得国内多晶硅企业苦不堪言。

记者查询2012年数据发现,国内多晶硅产量当年同比下滑25%至6万吨;而进口量则增长30%突破8.5万吨,其中约95%来自美国、韩国和欧盟。中国43家多晶硅企业中仅7至8家勉强开工生产,其他超过80%的企业均已关闭生产线,技术团队和工人大量流失。

“ECD从定点打击升级到对中国光伏上中游的全方位覆盖,甚至延伸到金融领域,可谓立意深远。”中投顾问新能源行业研究员沈宏文对记者分析道。他认为,虽然“中枪”后的光伏3巨头大多倾向于淡化处理,避免事态升级扩大。然而ECD却并无此意,而是进一步扩大打击面,似乎着意将此案由单纯的企业间纠纷拉抬至对中国光伏业反补贴、反垄断诉讼的高度,这无疑令本已风平浪静的中美光伏贸易议题再度显得迷离莫测。

然而,对于ECD方面的野心,林伯强认为,中美国家之间的光伏战已经告一段落,此次诉讼只是企业之间的战争,想以此影响中美光伏贸易议题并非易事。

投稿与新闻线索:陈女士 微信/手机:13693626116 邮箱:chenchen#bjxmail.com(请将#改成@)

特别声明:北极星转载其他网站内容,出于传递更多信息而非盈利之目的,同时并不代表赞成其观点或证实其描述,内容仅供参考。版权归原作者所有,若有侵权,请联系我们删除。

凡来源注明北极星*网的内容为北极星原创,转载需获授权。

美起诉光伏企业查看更多>英利查看更多>天合光能查看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