北极星

搜索历史清空

  • 水处理
您的位置:光伏光伏组件其他企业正文

变者为王——中盛光电创新领跑光伏行业

2013-09-05 01:53来源:光能杂志关键词:中盛光电佘海峰光伏电站收藏点赞

投稿

我要投稿

记者:公司的研发侧重点在组件还是电站?

郑直博士:中盛以电站业务为龙头,组件的创新也是站在电站投资者或EPC厂商的角度去考虑,考虑怎样做组件才能给电站投资者的回报更多,风险更小,更可靠。比如现在很多厂家都在做的抗PID的组件,中盛在去年的SNEC展会上就展过了,比很多厂家早了一年。

记者:什么是抗PID组件?

郑直博士:过去几年的研究表明,存在于晶体硅光伏组件中的电路与其接地金属边框之间的高电势差,有可能造成组件性能的持续衰减。学术上称为PotentialInducedDegradation(电势诱导衰减),简称PID。PID最高发现在美国SunPower公司的n型电池组件上。后来在常规的p型电池组件上也有报道。中盛在前年开始关注,在去年的SNEC上推出了PIDFREE的组件,之后也一直在改进。

记者:能否透露PID现象导致的组件功率的具体衰减率?

郑直博士:主要是一些文献上的数据。通常情况下,组件第一年衰减2-3%,以后每年都在1%以下,后来发现有些光伏电站中组件串靠负极一端的第一块、第二块组件的衰减率明显偏大。

记者:客户的接受程度怎么样,有这种意识吗?

郑直博士:现在客户的要求是很强烈的,我们在国外的项目做得比较多,很多项目中的客户和银行都一致要求组件具备PIDFREE。

记者:EPC方面有什么变化吗?客户的要求有什么变化?

郑直博士:针对EPC方面的需求变化,我来讲一下我们的三接线盒组件,代号为CASTOR(双子星)组件。这是一种采用三个分体式接线盒的组件。优点是组件里面的串联电阻比较小,电缆也比较短,这样电站的发电效率就会提升。我们做过一些测算,三接线盒组件比常规单一接线盒可以提升1%以上的发电效率。初始成本跟常规组件是一样的,因为接线盒都比较小,总的物料成本是一样的。

投稿与新闻线索:陈女士 微信/手机:13693626116 邮箱:chenchen#bjxmail.com(请将#改成@)

特别声明:北极星转载其他网站内容,出于传递更多信息而非盈利之目的,同时并不代表赞成其观点或证实其描述,内容仅供参考。版权归原作者所有,若有侵权,请联系我们删除。

凡来源注明北极星*网的内容为北极星原创,转载需获授权。

中盛光电查看更多>佘海峰查看更多>光伏电站查看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