北极星

搜索历史清空

  • 水处理
您的位置:电力评论正文

转场OR坚守?中国光伏的海外博弈

2013-08-20 08:53来源:中国企业报关键词:光伏价格承诺光伏产品光伏企业收藏点赞

投稿

我要投稿

去年2月,索日新能源拿到了日本光伏市场的JET认证,成为浙江第一家、中国第七家拿到日本准入证书的光伏企业。该公司总经理虞彦坚告诉记者:“我们在产品大量销往日本市场的同时,又在进行一项新的动作——在日本建合资公司,直接做终端市场。这样我们也可以通过日本生产销往欧洲,照样可以把我们销量保住。”

不过,即便转战日本,也并不意味着高枕无忧。据悉,中国国有太阳能电池企业宁夏银星能源(7.17,0.10,1.41%)公司上海分公司副总经理李俊前不久就有“我们完全被欧洲市场拒之门外,希望在日本东山再起”的豪言壮语。然而,有业内人士向记者透露,“日本市场虽然是个开放的市场,但中国的光伏企业和日企相比仍有较大差距,我们的企业靠价格取胜。如果有一天中国企业真的威胁到了日本企业,像夏普这样的大公司会把现在实验室里还没必要透露的技术拿出来,而且日本市场可能两年后就会走下坡路。”

鉴于欧洲市场的现状,虞彦坚也有着自己的考量:“目前新兴市场的容量除印度、日本市场外,很少有需求量超过吉瓦级的市场,恐怕少量几个中国企业的进驻就能够满足当地需求,当大量中国企业转移出货目标时,这些市场很容易出现饱和。”

小光伏企业生存危机

除市场之外,出口配额也让王小鑫感到无奈。据了解,由于部分光伏企业的强烈反对,原定的“6:3:1”分配方案已经调整为“6.5:2.5:1”,无论方案如何改变,但分给中小企业的那个“1”却始终没变。据悉,明年中国获得的配额是7G瓦,而今年8月至12月的配额是1.8G瓦。

王小鑫给记者算了一笔账,“我国光伏小企业数量最多,但配额最少,可谓是狼多肉少。我们公司年生产能力是70M瓦—80M瓦,如果签了,今年能被分到的也就是2M瓦,仅仅相当于我们十天的产能。”

王小鑫坦言:“造成今天光伏企业困境的首要原因是全行业产能过剩,但这主要是因为几家大企业盲目扩充产能造成的。”他认为,因为全行业产能过剩导致的“双反”,后果却主要由小企业来承担,这同样很不公平。

随着价格承诺的尘埃落定以及国内市场的蓄势待发,大企业将自己的全球化战略调整为“立足国内、坚守欧洲和开拓新兴”。而对于中小企业而言,所谓的“全球布局”本身就是一种奢望,好不容易打拼出的欧洲市场,如今在利益份额的压制下,变得暗淡无光。

采访中记者了解到,不少中小光伏企业表示期望得到国家政策方面的支持,以渡过难关。“小企业同样为国家税收和产业发展都做出了重要贡献。比如我们公司新近开发的为农村和偏远地区拉电的项目就很受欢迎,但因为市场不够大,大企业不会去做,如果单靠大企业,中国的光伏产业发展或许将落后10年。”山东烟台日新灯具科技有限公司总经理张来团对记者说。

投稿与新闻线索:陈女士 微信/手机:13693626116 邮箱:chenchen#bjxmail.com(请将#改成@)

特别声明:北极星转载其他网站内容,出于传递更多信息而非盈利之目的,同时并不代表赞成其观点或证实其描述,内容仅供参考。版权归原作者所有,若有侵权,请联系我们删除。

凡来源注明北极星*网的内容为北极星原创,转载需获授权。

光伏价格承诺查看更多>光伏产品查看更多>光伏企业查看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