北极星

搜索历史清空

  • 水处理
您的位置:光伏光伏组件太阳能电池市场正文

“双反”之下 太阳能电池之路如何走

2013-08-15 10:10来源:海关信息网关键词:太阳能电池欧盟双反光伏产品收藏点赞

投稿

我要投稿

今年7月27日,距以德国SolarWorld为首的欧洲光伏制造商联盟(EUProSun)向欧盟委员会正式提交对中国光伏产品进行反倾销和反补贴立案调查的申请已有一年,商务部官网传来消息,称中欧双方已就中国输欧光伏产品贸易争端达成价格承诺。据介绍,此番价格承诺体现了中方绝大多数企业的意愿,使中国光伏产品在双方协商达成的贸易安排下,继续对欧盟出口,并保持合理市场份额。按照价格承诺,未来我国输欧光伏产品仅较此前每瓦平均售价上浮0.05欧元-0.07欧元,上浮比例为9.6%-14%。据海关信息网(www.haiguan.info)统计, 今年上半年我国出口太阳能电池2.5亿个,比去年同期(下同)增加46.6%,价值52亿美元,下降35%,出口平均价格为20.7美元/个,下降了55.7%。

月度出口量逐月攀高,出口均价大幅回落。今年以来,我国太阳能电池月度出口量持续环比增加,6月当月出口5738万个,同比增加34.2%,环比增加9.5%。与此同时,出口均价大幅回落,6月当月为每个14.5美元,同比下跌46.8%,环比下跌9.8%。

一般贸易方式出口占主导地位。上半年,我国以一般贸易方式出口太阳能电池2亿个,增加65.7%,占同期我国太阳能电池出口总量的78.6%;以加工贸易方式出口4962万个,增加4.2%,占19.7%。

以外商投资企业出口为主且增长显著。上半年,我国外商投资企业出口太阳能电池1.8亿个,增加58.9%,占同期我国太阳能电池出口总量的73.1%;民营企业出口6174万个,增加28.2%;国有企业出口598万个,减少23%。

对欧盟出口大幅减少,对日本等新兴光伏市场出口倍增。上半年,我对欧盟出口太阳能电池6296万个,减少34.5%;对日本、香港、韩国、加拿大和印度分别出口3825万个、2699万个、2892万个、3012万个和2641万个,分别激增3.6倍、1.5倍、1.1倍、1.4倍和1.4倍;上述六者合计占同期我太阳能电池出口总量的85.5%。

2011年,中国向欧盟出口了总价值210亿欧元(约合1665亿元人民币)的太阳能面板和相关部件,出口量占中国光伏制造业总产量的70%。而中欧光伏双反案也因此成为中欧迄今为止最大的贸易摩擦、全球涉案金额最大的贸易争端[1]。2012年,受到“双反案”影响,太阳能电池出口总量显著减少,出口额为233亿美元,同比下降35%。时隔一年,贸易壁垒冲击未能烟消云散,尽管在日本、南非等光伏新兴市场的旺盛需求带动下,我国太阳能电池出口总量回升,但出口至欧盟的太阳能电池仍大幅减少34.5%,较去年同期下滑32.9个百分点,不仅如此,整体出口均价以及出口值都明显下滑。由此可见,目前我国光伏产品出口存在不少隐忧:

首先,产能过剩依存度过高,迫使企业低价竞争。太阳能电池市场产能过剩,供需失衡,多晶硅价格下滑,导致行业整体利润下降。国内光伏市场尚未大规模启动,我国80%以上太阳能电池产品依赖出口[2],其中近70%左右出口到欧美市场。产能过剩、过高的外贸依存度以及贸易壁垒多重因素迫使企业为争夺市场份额,只能维持低价竞争态势。

投稿与新闻线索:陈女士 微信/手机:13693626116 邮箱:chenchen#bjxmail.com(请将#改成@)

特别声明:北极星转载其他网站内容,出于传递更多信息而非盈利之目的,同时并不代表赞成其观点或证实其描述,内容仅供参考。版权归原作者所有,若有侵权,请联系我们删除。

凡来源注明北极星*网的内容为北极星原创,转载需获授权。

太阳能电池查看更多>欧盟双反查看更多>光伏产品查看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