北极星

搜索历史清空

  • 水处理
您的位置:电力评论正文

光伏业回暖仍需三五年

2013-08-13 14:40来源:solarF阳光网关键词:光伏行业光伏产业光伏企业收藏点赞

投稿

我要投稿

第三,组件制造环节的利润无法有大提升,光伏产业发展的动力越来越依靠市场,全球各国都在下调光伏补贴,产业链中的任何一个环节都失去上调价格的条件,只能向成本要效益,涨价是万万不能的。

强者越强,是市场化竞争的结果,但优势企业在中国很难发挥出优势,因为中国市场的救市行为让所有企业都看到了希望,“自产自用”趋势非常明显,传统的组件制造企业很难获得市场份额,大多也都沦为了EPC项目承包方或电站投资者,谁的电站建设的多,谁的组件就会卖的多,一线企业开拓中国市场其实考验的是其获取项目的能力,组件销售反而被边缘化。

最主要的是,影响行业走向的很多主要问题都未解决,光伏行业谈回暖还需很长时间,其中首要还是产能问题。在国家发改委能源研究所研究员王斯成看来,2020年以前,中国平均每年10-15个GW的装机是没有问题的,到2020年将达到100GW,到那时产能过剩自然就消失了。笔者认为,中国光伏行业等不了多长时间,以五年或十年之后的眼光来看待今天的产能没有意义,只要市场大了,产能自然就会起来,但现在的问题是企业能看见明天的太阳吗?

再者,用需求来消化产能的做法是荒唐的,需求必须由市场来决定,中国“十二五”末可以完成35GW的装机量,拯救当前的国内市场。但产能问题一直还存在,“十二五”之后巨大的光伏需求靠什么来支撑,如果成本没有大幅改观,政府还愿不愿意继续出巨资来维持每年10GW的装机量。产能过剩的本质是光伏行业竞争力偏弱,市场需求下滑,中国政府不能人为的造市场,供需之间的核心矛盾不能得到解决,中国光伏根本没有希望。

中国光伏市场雷声大雨点小的问题也会一直存在,很多政策尚未出台,而且已经半公布的补贴政策无法唤起企业装机热情,光伏发展模式还处于摸索阶段,到底35GW的装机目标能完成多少谁也不清楚。同时,中国发展分布式市场处于严格的申报阶段,并不是备案制度,注定只有少量公关能力强的企业会从下游终端市场中受益。很多光伏政策和操作细则都处于讨论阶段,中国光伏市场不会一蹴而就,光伏行业真正回暖恐怕还需要3~5年。

投稿与新闻线索:陈女士 微信/手机:13693626116 邮箱:chenchen#bjxmail.com(请将#改成@)

特别声明:北极星转载其他网站内容,出于传递更多信息而非盈利之目的,同时并不代表赞成其观点或证实其描述,内容仅供参考。版权归原作者所有,若有侵权,请联系我们删除。

凡来源注明北极星*网的内容为北极星原创,转载需获授权。

光伏行业查看更多>光伏产业查看更多>光伏企业查看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