北极星

搜索历史清空

  • 水处理
您的位置:电力电力新闻评论正文

光伏的“敌人”究竟是谁?

2013-07-15 10:09来源:《太阳能发电》杂志关键词:光伏发电光伏产业光伏行业收藏点赞

投稿

我要投稿

在市场推广模式上,要更广泛地寻求光伏发电在社会生产与生活体系中的直接利用方式,比如与建筑功能的更紧密结合,比如与智能化家居生活模式的结合,比如与农业现代化的结合,比如与高能耗的工业生产方式结合,比如与小而分散但基数庞大的各类用能终端结合,等等。

而在认识上,则需要清醒地意识到自身的配角身份和弱势地位,需要更广泛地思考如何融入现有能源系统。在这个阶段,如何生存下来以及生存得更好,应是光伏首要的策略,而不是在意眼前一城一池之得失。

第二个阶段:变革

随着更广泛地融入社会生产与生活体系,光伏等新兴能源技术的发展才有可能进入第二个阶段——与传统能源以及传统能源利用模式的相持阶段,并影响传统的能源利用模式逐渐发生变革。

光伏的技术特性决定了其分散但灵活、广泛的应用特点,可以任何规模,可以人人参与,可以无处不在。但面对一种已经建设了200年且高度发达的集中式能源供应模式,以及在此基础上形成的体系化的社会生产与生活模式,光伏的力量,短期内看还实在太弱小。

不过,正如蚂蚁可以战胜大象一样,光伏发展的第一个阶段和第二个阶段,就正是要不断“啃噬”传统的能源利用模式这头大象。

其实,光伏的崛起没有敌人,是典型的和平崛起。无论是传统的能源,还是传统的能源利用模式,都可以与光伏形成相互影响、互为依托的关系。比如,当光伏融入传统能源传输通道时,需要传统能源为其调峰;反过来,光伏则可为传统能源的综合减排发挥巨大作用,以及弥补其传输的不足,并增强整个能源供应系统的安全性,等等。

只有更深入更广泛地融入现有能源利用系统之后,光伏等新兴能源的技术特性才更有可能发挥出来,并点滴但深刻地影响和改变这个传统的系统,乃至促发社会生产与生活模式的变革。

这将是一个更为漫长而卓绝的过程,但也是一个将理想真正变成现实的发展阶段,随着光伏等新兴能源技术的应用更加广泛,其综合竞争力和影响力将不断增强,传统的能源传输模式将不得不顺应其技术特点,并据此作出改变。

在这个阶段,传统的能源传输与利用模式将开始转向更适应新兴能源技术特性的方向,比如高度智能化、智慧化的能源与电力调度技术,比如电力直流传输技术与直流终端利用模式,比如独立、智能化的清洁能源供应方式,等等。同时,传统的社会生产与生活模式,也将顺应新兴能源技术的特性而发生巨大变革。

投稿与新闻线索:陈女士 微信/手机:13693626116 邮箱:chenchen#bjxmail.com(请将#改成@)

特别声明:北极星转载其他网站内容,出于传递更多信息而非盈利之目的,同时并不代表赞成其观点或证实其描述,内容仅供参考。版权归原作者所有,若有侵权,请联系我们删除。

凡来源注明北极星*网的内容为北极星原创,转载需获授权。

光伏发电查看更多>光伏产业查看更多>光伏行业查看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