北极星

搜索历史清空

  • 水处理
您的位置:光伏光伏组件其他企业正文

中海阳布局“大能源”棋局:光伏光热两手抓

2013-06-05 13:17来源:中国能源报关键词:中海阳光伏行业太阳能光热收藏点赞

投稿

我要投稿

2012年,在国家宏观经济增长放缓与行业周期性波动的双重影响下,国内光伏行业陷入低迷调整期,而银行等金融机构对光伏行业的监管加强,凡“涉光”企业均遭遇最严重的限贷或停贷,也进一步加剧了众多光伏企业破产、倒闭的风险。

此刻,光伏企业是被动等待市场复苏,还是趁机增强企业核心竞争力是摆在各个光伏企业面前的一道难题。前者则可能被对手赶超或甩开,后者则还有借势做大做强的希望。很显然,与众多在困境中选择“熬”的企业不同,中海阳选择了后者。2012年,中海阳全年实现营业收入8.1亿元,净利润3200多万元,成为光伏行业少有的盈利企业。

踏准市场节奏

光伏光热两手抓

行业内对中海阳企业的了解,多来自其承接的光伏电站建设速度与质量的优质口碑。得益于早期对光伏市场启动节奏的准确把握,中海阳自2005年成立以来,就瞄准了光伏产业链终端市场的开发,成为国内最早一批进入光伏电站EPC领域的企业。几年的时间,中海阳不仅建设完成诸多国内以“第一”或“首个”为代表的太阳能电站,而且通过技术的积累与不断创新,已经在“核心技术产品、系统模块、技术标准”等方面将自身打造成了一块行业内的“金字招牌”,从而为中海阳带来不俗的业绩。据最新数据的统计,截至今年5月,中海阳光伏电站装机中标签约容量已达132.23MWp,超过2012年全年总量。未来7个月,中海阳预计的中标签约量将继续大幅实现增长。

在太阳能光伏领域不断取得突破的中海阳并未止步于此,在成绩面前仍在致力寻求企业可持续发展的途径,展开了专注太阳能领域,“光伏、光热两手抓、两手都要硬”的企业发展战略方针,将其太阳能事业做到极致。

事实上,中海阳一直在关注其认为更有发展前景的太阳能光热领域。在国内太阳能光热电站建设启动的初期,就投入了大量的技术力量与资金,与国内外的顶级科研院所、大型能源集团广泛合作,目前,在太阳能热发电领域,中海阳再次担当起国内光热电站建设及技术路线创新突破的引领者这一角色。

2011年2月,中海阳在成都双流,即成立了成都禅德太阳能电力有限公司,注册资本2亿元,建设了一个太阳能聚光热发电反射镜生产研发基地,主要从事太阳能聚光热发电镜场设备的研发、生产与销售。据中海阳董事长薛黎明介绍,该研发基地占地240.8亩,建设面积17万平米,已投资5亿元,分别从德国、美国等国家引进国际一流生产设备,是国内首条具备国际先进技术和生产水平的太阳能聚光热发电反射镜生产线。目前已完成整条生产线的设备安装、调试工作,将于2013年6月份实现新产品的下线,为推进光热发电关键设备国产化的步伐,以及国内光热市场的启动做好了较充分的准备。

投稿与新闻线索:陈女士 微信/手机:13693626116 邮箱:chenchen#bjxmail.com(请将#改成@)

特别声明:北极星转载其他网站内容,出于传递更多信息而非盈利之目的,同时并不代表赞成其观点或证实其描述,内容仅供参考。版权归原作者所有,若有侵权,请联系我们删除。

凡来源注明北极星*网的内容为北极星原创,转载需获授权。

中海阳查看更多>光伏行业查看更多>太阳能光热查看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