北极星

搜索历史清空

  • 水处理
您的位置:电力市场正文

反制重拳出击 守住欧盟光伏阵地

2013-05-21 14:53来源:中国电子报社关键词:光伏产业光伏企业光伏产品收藏点赞

投稿

我要投稿

日前,欧盟的两名官员表示,欧盟执行委员会已同意对进口自中国的一系列太阳能光伏产品征收平均税率约为47%的惩罚性关税。欧盟此次针对中国的反倾销重税,在打击中国光伏企业的同时,无疑也将给自身带来严重损害,引发欧盟光伏产业发展的停滞甚至倒退。

当前,中欧光伏产业已形成分工较为明确的产业发展体系,是互补互利的,更多的是合作而非竞争。欧盟市场中,光伏产业供应链价值的70%在欧洲,上下游供应商创造的产值约400亿欧元,贡献了26.5万个工作岗位,而主张“双反”的那些企业,最多创造了不超过8000个工作岗位。但是,欧盟却不顾欧洲平价太阳能联盟数百家光伏企业千余名高管的联名抗议,为了打击我国产业,宁愿硬着头皮面对日益上涨的电费压力和即将出现的大量失业人群。

长期来看,欧盟市场的总需求不会大幅度降低,但无论是投资者还是中间零售商、安装商,对光伏的积极性都受到了打击,他们会纠结于是转而选择价高质平的当地品牌,还是为增加的关税买单。羊毛出在羊身上,我国组件制造商不可能愿意也无力承担这部分的损失,只能将成本转嫁到中间商或者终端用户。而此前,欧盟光伏发电的成本已经基本与居民用电成本持平,甚至更低。如果光伏组件成本上升,无疑会让这一成果付之一炬。这样一来,就会逼迫欧盟各国政府要么提高补贴额度,要么干脆放弃光伏。但是,在没有找到比光伏更经济高效和可广泛应用的新能源之前,后者的可能性微乎其微。

市场还在,为了帮助我国光伏企业守住欧盟阵地,我国政府的反制重拳即将出击。据可靠渠道消息,为反制欧盟反倾销重税,商务部将于近日发布对原产于欧盟的太阳能级多晶硅进行反倾销和反补贴立案调查的结果。据悉,相关税率将有可能高达60%以上。一旦裁决公布,我国上游多晶硅产业将迅速复苏,下游组件企业也将摆脱高价进口长单的困扰,光伏产品成本将获得进一步下降的空间。

因此,在等待政策利好逐渐释放的同时,广大企业更应苦练内功、降本增效,与当地合作伙伴更加紧密地合作,互相理解并分摊风险及成本,共同守护好这片阵地。

投稿与新闻线索:陈女士 微信/手机:13693626116 邮箱:chenchen#bjxmail.com(请将#改成@)

特别声明:北极星转载其他网站内容,出于传递更多信息而非盈利之目的,同时并不代表赞成其观点或证实其描述,内容仅供参考。版权归原作者所有,若有侵权,请联系我们删除。

凡来源注明北极星*网的内容为北极星原创,转载需获授权。

光伏产业查看更多>光伏企业查看更多>光伏产品查看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