北极星

搜索历史清空

  • 水处理
您的位置:电力评论正文

光伏行业变围城 大乱之后有大治

2013-04-07 09:42来源:solarF阳光网关键词:光伏产业多晶硅尚德收藏点赞

投稿

我要投稿

 伴随中国光伏业步入“后尚德时代”,巨头陨落带来的震荡持续发酵,不但一些圈外投资者视光伏为畏途,避之唯恐不及;身为国内多晶硅魁首的保利协鑫对于接盘重组无锡尚德这块烫手山芋也是急于撇清。另一方面,光伏业如同钱钟书笔下的围城,“虽然里面的人都想出去,外面的人也想进来”。传统巨头的破产颓败带来了市场份额的暂时真空,让曾经长期屈身其下的厂商们看到了“王侯将相宁有种乎”的真相,更刺激了一些长期徘徊圈外的不速之客逆市布局抄底的心思,富士康大手笔杀入光伏市场,虽然令人意外,却也在情理之中。

面对十多年来的最大变局,“后尚德时代”的中国光伏纷乱不堪。尽管赛维一息尚存,但“光伏双雄”无疑已成昨日黄花,群雄并起、逐鹿中原的大格局正在隐然成形。尽管鹿死谁手尚未可知,但相信经过一番纵横捭阖的拼杀博弈,新的雄主终将现身,光伏江湖必经此大乱方可有大治。

尚德怎成保利协鑫的烫手山芋?

此前媒体报道,在可能参与无锡尚德重组的企业家中,国内最大的多晶硅厂商保利协鑫董事长朱共山是政府最属意的人选。经过一番猜测与澄清的角力,保利协鑫最终承认,的确接到无锡市政府邀请,参与尚德破产重整的方案讨论,但尚未作出最后决定。

光伏业每况愈下的近两年来,与赛维、尚德动辄数亿美元的亏损相比,保利协鑫曾一度在2011年依然实现近43亿港元的净利润,出色的业绩和大胆的投资理念,逐渐将其“掌门人”朱共山推至公众的聚光灯下。

在行业整体衰败的大环境下,保利协鑫异军突起,靠的是其“放中游、抓两头”的产业链战略,业务主要集中于上游硅料生产和下游电站的开发建设。其一方面拥有6.5万吨多晶硅的全球最大产能,配套硅片可年满足13GW电池组件的用料需求,并为全球前十大光伏电池组件制造商提供原料;另一方面,保利协鑫又介入光伏系统集成业务,在国内及欧美市场开发光伏电站项目,亦取得不俗战绩。相对于国内多数企业“单脚跳”的模式,两条腿走路的保利协鑫自然要稳当得多。

对于保利协鑫而言,无锡尚德的确是个烫手山芋。众所周知,无锡尚德的产业主要集中在中游,以生产和销售光伏电池及组件见长,而这正是保利协鑫此前避免涉足的领域。这方面保利协鑫始终有着清晰的认知。早在2012年,政府方面就曾希望保利协鑫参与尚德、赛维的债务重组进程;朱共山曾就此公开表示,光伏产业低迷之际,公司希望稳健发展而非盲目扩张。何况,保利协鑫刚刚与同为电池组件商的英利签订了一揽子合作协议,此时进军产业链中游,无疑将合作伙伴推到了竞争对手的位置;而且,与自己的客户抢生意,上游的多晶硅业务又将如何自处?

诱惑也并非全然没有。如若朱共山收购无锡尚德之后,保利协鑫有望实现产业链上的纵向整合,从而成为国内首个上中游“通吃”的光伏企业。正如笔者曾经指出,产业链上的纵向整合,将成为中国光伏下一轮分化组合浪潮的重头戏。谁能率先打通全产业链,就能够在行业寒冬中最大限度化解风险、增厚收益,对于今后成就霸业、定鼎中原无疑大有裨益。

说到底,在如今光伏低迷、信贷紧缩的状况下,财务投资人的角色对保利协鑫的诱惑力并不大,而参与中游经营亦非后者所愿。因此,具体是否参与,还是要看无锡地方政府拿出的最终方案。但笔者认为,问题的关键在于,无锡尚德的破产重整,是否应由政府包办?纵观尚德的从生到死,背后无不显露出政府掌控拿捏的有形之手。如果重组进程无法实现市场化竞争和运作,其他企业多半还是会投鼠忌器,敬而远之;毕竟,没人希望再当第二个尚德。

富士康逆市抄底胜算几何?

这边,保利协鑫对于无锡伸来的橄榄枝“十动然拒”;而身为电子代工企业的富士康,则在此时大手笔杀入光伏市场,拟在广西投资兴建20座光伏电站以及5家光伏设备制造企业。而在此前,富士康就曾传出将斥资1000亿元在山西、江苏两地投资光伏项目。

作为一个光伏行业的新手,富士康并没有选择收购或者参股现存的大陆厂商,而是选择自立门户、白手起家。这是因为,虽然光伏行业看起来行情糟糕、盈利前景低迷,但在富士康看来,仍远比其原先的代工业务更有利可图。由于产能过剩,目前大陆许多全新的光伏生产设备可以用很便宜的价格买到,加上一些光伏企业大规模裁员,对善于管控成本的富士康来说,此时自立门户比之收拾烂摊子或许更为划算。

事实上,媒体热炒的“员工跳楼”新闻只是富士康陷入代工困境的冰山一角,其业务结构的转型升级已经是势在必行随着国内人工成本的不断上升,代工企业的利润空间越来越缩水。精明的富士康从酝酿打通供应链,布局零售连锁卖场到开辟新能源产业,不断寻找突围路径。富士康的口号也从制造的富士康,转向服务的富士康,去年又提出转型科技的富士康。

就目前来看,富士康优先锁定的转型行业包括动力锂电池、LED、光伏产业等新兴产业领域,从而实现公司内部电子元器件的产业升级;云计算和物联网等也都是富士康在大陆重点发展的新兴产业。

笔者认为,目前光伏产业最大的问题是市场的巨大需求和落后的技术水平之间的矛盾,由此而造成的高成本低产出的问题是最大的挑战。富士康在目前国内光伏产业整合重组的大背景下进行长线布局,以较低的成本进入这个市场,既有挑战也是一个巨大的机会。但关键的问题还在于技术门槛。国内的光伏产业长期以来过分依赖国际市场,“两头在外”的格局下,核心技术、关键的设备材料都是进口。富士康进来容易,但如果不能突破现行产业格局的禁锢,真正摆脱代工的惯性,要想在光伏江湖寻得自己的一席之地,殊非易事。

值得关注的是,广西在我国的光伏版图中似乎还无足轻重。整体来看,广西的光伏行业发展得不快,技术层次不高、规模也不大。就在今年年初,被称为广西“光伏之都”的兴安县被指造假,企业疑请临时工表演上班,并以发展光伏产业之名“圈地”,一度引发社会关注。面对这样的投资环境,富士康却为何却选择在此布点?其实,越是欠发达地区,地方政府在招商引资方面,给出的优惠条件也越多,包括土地、税收、能源等,或许正是这些吸引了从不做亏本买卖的富士康。

地方筑巢引凤或许无可厚非,但优惠政策密集并不必然能造就产业的繁荣。对于富士康来看,既然是着眼长线,产业链的上下游都要兼顾,消费市场的培育尤为重要。而从这些方面考量,广西显然尚不具备一个理想的投资兴业环境;对于富士康而言,笔者的忠告是“投资有风险、选址需谨慎”。其西进抄底之旅究竟成败如何,恐怕还要拭目以待。

投稿与新闻线索:陈女士 微信/手机:13693626116 邮箱:chenchen#bjxmail.com(请将#改成@)

特别声明:北极星转载其他网站内容,出于传递更多信息而非盈利之目的,同时并不代表赞成其观点或证实其描述,内容仅供参考。版权归原作者所有,若有侵权,请联系我们删除。

凡来源注明北极星*网的内容为北极星原创,转载需获授权。

光伏产业查看更多>多晶硅查看更多>尚德查看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