北极星

搜索历史清空

  • 水处理
您的位置:电力电力新闻评论正文

谁动了光伏员工的年终奖?

2013-01-24 10:45来源:solarF阳光网关键词:光伏产业光伏企业年终奖收藏点赞

投稿

我要投稿

当然,那些因为经营困难而缩减开支、发不出年终奖的企业,管理层必须身先士卒、共体时艰,并且拿出令人信服的扭亏办法,才能取信于员工,大家一起节衣缩食过苦日子。从国内外以往的案例来看,但凡经历过起死回生、再创辉煌的企业,在困难时期高管无不是带头降薪,有的甚至自愿零薪酬工作。如果高管与员工只能同甘却不能共苦,那就怪不得员工要喊你“下课”了。在尚德公开信中,员工指责CEO金纬在取消员工年终奖的同时,却变相为自己和亲信加薪;而从尚德的公开回应来看,对于这个问题却是避而不答,显然难平众人悠悠之口。毕竟,如果裁员、降薪、取消福利这些都只是为了养肥自己,那就是纯粹耍流氓;从法理上说,已经涉嫌变相克扣、拖欠员工工资,政府部门是该好好地彻查一番。

生能源行业做好“顶层设计”,这个才能让光伏企业“不折腾”、吃上定心丸。

做好“顶层设计”,首先就是市场启动应与产业规范相结合,严防地方政府的投资冲动和保护主义;要明确各有关部委的产业管理分工,形成合力,才能切实解决光伏业的发展难题。

当前,我国可再生能源产业规划并不缺少,太阳能、风能、生物质能等都有各自的规划,相关文件描绘了一幅幅看上去很美的蓝图。但“顶层设计”并不是简单地数字叠加游戏,也不是各部委方针、政策的大糅合。就2012年来看,光伏遭遇欧美“双反”,风电场超五成“弃风”,生物质企业“赔本赚吆喝”,这就可见并不是单纯的行业发展路径问题,而是整个可再生能源产业出现了共性问题。

说到底,可再生能源企业在顶层设计并不完善或缺乏可行性时一哄而上,必然会接连不断地出现问题,企业迟早陷入困境。就国内政策面来看,一手捂住电价,死保CPI不过限;一手刺激可再生能源发电,靠能源企业自身消化中间成本,这个本身就是“以子之矛攻子之盾”。另一方面,电网建设规划跟不上可再生能源发展,结果就是风电装机后、光伏电站投产后才发现电网线路建设不完备、要么是当地根本消纳不了这些电能,这些对企业的积极性伤害很大,也给企业带来了大量的无谓损失。

因此,政府在鼓励资本进入可再生能源产业时应有一套完整的设计思路和框架,充分考虑资源、能源结构、环境等多重因素以及技术成熟度、能源利用效率、能源比价等;既要有产业发展的相关政策,还要有市场推广政策,要对不同的发展方案进行优化。

此外,政策制订不能“头痛医头、脚痛医脚”,为了鼓励光伏制造业就大力扶植组件企业,而忽略了产业链的上下游,当前市场的组件产能过剩很好地说明了这样的做法行不通。政策发力,必须针对连贯的产业链,保证上下游互相带动和影响,形成循环和互动。

投稿与新闻线索:陈女士 微信/手机:13693626116 邮箱:chenchen#bjxmail.com(请将#改成@)

特别声明:北极星转载其他网站内容,出于传递更多信息而非盈利之目的,同时并不代表赞成其观点或证实其描述,内容仅供参考。版权归原作者所有,若有侵权,请联系我们删除。

凡来源注明北极星*网的内容为北极星原创,转载需获授权。

光伏产业查看更多>光伏企业查看更多>年终奖查看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