北极星

搜索历史清空

  • 水处理
您的位置:电力电力新闻评论正文

解读太阳能产业“人才荒”

2013-01-21 09:56来源:能人网关键词:太阳能太阳能产业光伏收藏点赞

投稿

我要投稿

人才本稀缺又流失形势不容乐观

21世纪最稀缺的就是人才,对于太阳能产业和企业来讲,现在的形势不容乐观,不仅在于人才的长期稀缺,还在于人才的持续流失。人才的流失有企业和产业两个层面的现象,前者影响的是某个企业个体,而后者则对整个行业产生负面拉力。太阳能行业人才流动超出了正常范围,这种流动往往形成行业性的人才流失,上升为行业问题。

管理差距导致人才储备力度欠佳

太阳能企业多数是民营、私营企业,小企业管理混乱,难以提供员工个人发展平台,对人力资源难以形成有效的吸引力。而部分大企业,虽然在管理层面比较规范,但距离现代化企业还有一定差距,并且形成了大组织病,官僚作风严重,组织效率低下,使员工的积极性降低。就这样,整个太阳能行业人力资源储备就像一个大水缸,进水口固然水量充沛,但出水口也是流量颇大,最终水缸内的存水量自然难以形成有效积累。

太阳能行业吸引人才却缺精英

随着行业的影响力提高,太阳能对人力资源的能见度和吸引力增强,人才的流入量增大,不少企业感到乐观,人力资源问题暂时得到了缓解,但在众多的人力资源中,太阳能专业的人才还是相对稀缺的。

未来掌握主动破解中高端人才荒

业内人士指出,彻底打破太阳能热水器行业的人才荒现象首先要求每个用人企业要建立良好的待遇保障机制和人才晋升机制,以便留得住人才。现在在太阳能行业的许多企业还采用粗放式的人力资源战略,人员流动率过高。这种方式会让职工造成严重错觉,使员工觉得自己不受重视,缺乏安全感和对企业的认同感,影响工作效率,降低忠诚度,负面影响难以估量。其次,要以更开放的心态,接纳其他成熟行业的高端人才为我所用。企业不仅要把人力资源引进来,更要把人才转化为太阳能行业的人才,企业培训和再教育将在其中发挥重要的作用。最后,建立自主培养人才的长效机制,注重从企业内部发现并培养人才。随着产业规模的壮大,企业应该主动改变过去宽进宽出的人力资源模式,代之以严进严出的集约化人才培养机制,在人才竞争日趋激烈的未来掌握主动,这才是行业破解中高端人才荒的根本路径。

投稿与新闻线索:陈女士 微信/手机:13693626116 邮箱:chenchen#bjxmail.com(请将#改成@)

特别声明:北极星转载其他网站内容,出于传递更多信息而非盈利之目的,同时并不代表赞成其观点或证实其描述,内容仅供参考。版权归原作者所有,若有侵权,请联系我们删除。

凡来源注明北极星*网的内容为北极星原创,转载需获授权。

太阳能查看更多>太阳能产业查看更多>光伏查看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