北极星

搜索历史清空

  • 水处理
您的位置:电力企业正文

光伏巨头救赎之路——阿特斯英利篇

2013-01-10 11:37来源:solarF阳光网关键词:阿特斯英利光伏收藏点赞

投稿

我要投稿

摘要:传统的光伏大企垂直一体化模式已经走入历史,相对应的“组件生产--电站开发”一体化模式逐渐兴起,大型企业迈出了二次创业的步伐。

中国海外上市光伏企业约有10家,以企业规模而论,尚德和赛维LDK最大,因此这两家企业在行业过多竞争的格局下输的最惨,相比之下其他海外上市企业的命运稍微好一点,还不至于沦落到变相破产重组的局面。2012年阿特斯英利都做了许多转型准备,在2013年这种准备工作将会集中释放,即阿特斯大力建设海外光伏电站,而英利则发力国内光伏市场。传统的光伏大企垂直一体化模式已经走入历史,相对应的“组件生产--电站开发”一体化模式逐渐兴起,大型企业迈出了二次创业的步伐。

阿特斯:降成本,2013年电站业务占50%

阿特斯2012年前出货量约为1500MW,前三个季度亏损额为9200万美元,在所有海外上市企业中亏损程度较小,使其有能力立足当前,谋求业务转型。2013年阿特斯太阳能会做两件事情,一是降低产品生产成本,二是加大电站建设和运营力度。

1、阿特斯2012年第一季度的组件成本为0.73美元/瓦,该公司计划2012年底将组件成本降为0.55~0.60美元/瓦。且不管阿特斯是否做到了这一点,单就其成本下降目标来看,比其他海外上市企业低了许多,说明阿特斯在产品生产成本方面是有核心竞争力的,这恐怕也是其亏损相对较少的一个主要原因。在其他海外上市公司中,英利2012年底的目标是将非硅成本降至0.56~0.58美元/瓦;尚德非硅成本一直较高,定为0.74美元/瓦;晶科非硅成本定为0.57~0.58美元/瓦。相比较来看,阿特斯的组件总成本比其他上市企业的组件非硅成本还要低,因此如果2013年要达到继续下降的目标,则可能需要在人员、管理、财务费用等方面下功夫。

2、阿特斯2012年在海内外储备了大量的光伏项目,为企业转型奠定了基础。阿特斯2012年约有25%的营业额来源于电站建设,2011年这一比例为10%,2013年提高到50%。截至目前,阿特斯在海外的大型光伏项目主要有:

A、阿特斯在美国获得11个总量为122MW的光伏电站项目,项目规模从2MW到29MW不等,阿特斯将以合资的方式参与建设,预计项目于2012年全部完工。

投稿与新闻线索:陈女士 微信/手机:13693626116 邮箱:chenchen#bjxmail.com(请将#改成@)

特别声明:北极星转载其他网站内容,出于传递更多信息而非盈利之目的,同时并不代表赞成其观点或证实其描述,内容仅供参考。版权归原作者所有,若有侵权,请联系我们删除。

凡来源注明北极星*网的内容为北极星原创,转载需获授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