北极星

搜索历史清空

  • 水处理
您的位置:光伏光伏系统工程电站并网技术正文

太阳能光伏并网技术研究

2012-12-18 10:28来源:SOLARZOOM关键词:太阳能光伏光伏发电光伏收藏点赞

投稿

我要投稿

根据以上分析,可知因定电压法的特点如下:

1)原理简单,控制方法容易实现.只需耍将光伏阵列输出电压固定在近似最大功率点电压Um处即可。

2)由于光伏阵列输出电压固定在某一特定值,因此系统比较稳定.不易出现振荡.

3)在外部环境发生变化的情况下控制精度较低.因此适用子外部环境(光照强度、温度等)变化不大的场合,如太空。

3.1.2干扰观测法

扰动观察法是一种通过主动改变光伏阵列工作点、根据改变前后的输出功率的变化来确定最大功率跟踪方向的一种方法.它的工作原理是:给光伏阵列的工作点施加一定的扰动.然后判断光伏阵列输出功率的变化.如果输出功率增大.则保持扰动方向不变继续扰动;如果输出功率减小.则反方向扰动。

扰动观察法的特点如下:

1)跟踪算法简单,容易实现;

2)光伏阵列最终会在最大功率点附近振荡.造成部分功率损失;

3)跟踪步长会对跟踪精度及跟踪速度产生影响.即跟踪步长过大.可以提高跟踪速度,但会使跟踪精度下降,功率损失增大:跟踪步长过小,可以最终提高跟踪精度,但是过小的步长会使系统长时间工作在非最大功率点附近,即踪速度级慢;

4)在外部环境发生急剧变化时,系统会发全误判现象,但是能够最后自我修正。

3.1.3电导增量法

电导增量法是另外一种比较常用的最大功率点跟踪方法.,通过光伏阵列的P-U曲线可以看出:当光伏阵列的工作点位于最大功率点的左侧时。dP/dU>O:当光伏阵列的工作点位于最大功率点时,dP/dU-0:当光伏阵列的工作点位于最大功率点的右侧时,dPIdU

扰动观察法类似的是,当外部环境发生剧烈变化时.电导增量法也会发生“误判”现象.甚至有可能导致无法完成最大功率点跟踪。根据电导增量法原理,判断dP/dU=0,工作点被错误的认定为最大功率点。如果外部环境不再发生变化.光伏阵列将保持在此工作点工作,从而导致最大功率点跟踪失败。只有当外部环境再次发生变化时,电导增最法才会自我修正到正确的跟踪方向。根据以上分析,可以看山电导增量法含有复杂的除法运算,这对于致字处理器的实时处理形响较大。如果能够去除除法运算,程序的运算效率将大大提高.实时性也将更强。

投稿与新闻线索:陈女士 微信/手机:13693626116 邮箱:chenchen#bjxmail.com(请将#改成@)

特别声明:北极星转载其他网站内容,出于传递更多信息而非盈利之目的,同时并不代表赞成其观点或证实其描述,内容仅供参考。版权归原作者所有,若有侵权,请联系我们删除。

凡来源注明北极星*网的内容为北极星原创,转载需获授权。

太阳能光伏查看更多>光伏发电查看更多>光伏查看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