北极星

搜索历史清空

  • 水处理
您的位置:电力电力新闻评论正文

马凯下江南 “光伏产业发展指导意见”呼之欲出

2012-12-14 09:04来源:21世纪网-《21世纪经济报道》关键词:光伏产业光伏企业光伏收藏点赞

投稿

我要投稿

“春天还会远吗?”

“冬天来了,春天还会远吗?”据一位与会者回忆,在12月7日的座谈会上,马凯引用英国诗人雪莱的这一名句给大家鼓劲。他说:光伏是朝阳产业,新型产业,也是中国的优势产业,欧美对中国双反就因为中国是强大对手;光伏产业当前遇到的困难和危机都是暂时的。

马凯强调,一定要坚定促进光伏产业发展的决心和信心。中央发展光伏的战略决策没有变,必须贯彻落实,不能动摇。

马凯的话让光伏业界人士看到了希望。“现在最重要的,就是要把国家支持光伏产业发展的政策真正落到实处。”一位参加与马凯座谈的光伏企业负责人毫不讳言他对光伏产业政策落实现状的不满。

比如,2009年,国家出台发展光伏终端市场的相关政策,但几年下来,终端市场的情况一直不容乐观。西部大型光伏电站的发电量长期不能完全并入电网,可再生能源补贴电价无法按时发放,以地方国企和央企为主的电站开发商和承包商没有收益,就反过来拖欠以民营企业为主的组件供应商的货款,使得光伏制造企业普遍存在巨额应收账款难以回笼的问题。

“一边是银行在收贷,一边是好不容易生产出来的东西拿不回钱,企业怎么能不陷入困境?”上述企业人士反问。

这位负责人认为,在整个光伏产业链中,制造业是投资最大、就业最多、创新能力最强的环节,也是国家真正需要拯救的环节,国家目前给予光伏发电的1元上网电价是有盈利空间的,但没有被组件商所分享。他担心即使国内市场做起来了,届时大部分红利可能流入电站运营商和开发商囊中,制造业仍然无利可图。

一些公开数据显示这一担心并非没有根据:今年下半年,光伏组件销售价格已跌至行业平均成本价格以下。如8月开标的中电投150MW光伏电站项目,14家申请招标企业的组件平均报价为4.5元/瓦。同期开标的三峡20MW光伏电站项目,20家申请招标企业的组件平均报价4.43元/瓦。由于国内项目招标均采取最低价中标的方式,故这两个项目最终中标价格分别为4.42和4.1元。

光伏业界人士认为,目前光伏行业组件产品的平均现金成本为4.2元/瓦左右,还不算上运营成本、财务成本等。故实际的组件成本价格均高于招标价。“不解决价格倒挂的问题,国内市场的启动只能使企业出货越多亏得越多。”

而国内光伏组件产能严重过剩,企业间恶性竞争相互压价,被多位光伏业内人士认为是造成价格倒挂的主因,这已导致在美国上市的中国光伏企业业绩急剧下滑。

今年第三季度财报显示,尚德、英利、天合光能、阿特斯四家龙头企业今年第三季度的出货量同比分别下降21%、5%、3%和8%,而营业收入却同比分别下降52%、47.46%、38%和35%,降幅大大高于出货量。

这也导致今年三季度,尚德、英利、天合光能和阿特斯的毛利率分别只有5%,-22.7%,0.8%和2.2%。

“价格战再这样打下去,所有的企业都要死。”一位参加马凯座谈会的光伏企业老总呼吁,光伏行业应积极展开兼并重组,产能达到供需平衡,避免恶性竞争。

投稿与新闻线索:陈女士 微信/手机:13693626116 邮箱:chenchen#bjxmail.com(请将#改成@)

特别声明:北极星转载其他网站内容,出于传递更多信息而非盈利之目的,同时并不代表赞成其观点或证实其描述,内容仅供参考。版权归原作者所有,若有侵权,请联系我们删除。

凡来源注明北极星*网的内容为北极星原创,转载需获授权。

光伏产业查看更多>光伏企业查看更多>光伏查看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