北极星

搜索历史清空

  • 水处理
您的位置:电力人物正文

大隐于光伏行业的巨富——贺学初其人

2012-11-26 09:20来源:北极星太阳能光伏网(独家)关键词:光伏行业贺学初光伏收藏点赞

投稿

我要投稿

经多方调查,记者从相关渠道获得了贺学初的从业经历。不难看出,其资本运作手法颇具传奇色彩。

贺学初现年47岁,1983年毕业于安徽财贸学院,毕业后在国家商务部就职,之后又在华润集团任财务部门负责人,1997年离职后进入资本市场。贺学初的炒作典型案例包括:于2001年将连续5年亏损的上市公司四海互联网重组后更名为上海证大地产;又于2002年将连续5年亏损的南华信息科技重组后更名为吉利汽车。两次卖壳,都让自己赚得盆满钵满。

一位券商高层人士告诉导报记者,圈内人称“老贺”的贺学初,20世纪90年代后期开始炫技于香港资本市场,5年内成功运作过数只被香港股民短线热炒的著名股票:国中控股(前身为柏宁顿)、上海世纪控股、南华信息科技(原国润控股,后又更名吉利汽车)等。“圈内人评价说,内地人在港股中玩得比较好的,为数不多,但贺是其中之一,因为他低调而且专业。”

洪桥集团接连收购巴西矿产资源,不得不使人们联想到贺学初“资本玩家”的名号。表明上看,显示了这家以太阳能多晶硅材料为主业的公司进军传统资源领域的野心,不过如果对贺学初的操作手法稍加了解就会发现,他频频出手巴西矿产资源,又是一幕资本炒作大戏的开始。

从杂志出版转向太阳能光伏

记者查询相关资料发现,贺学初的发迹源于从杂志出版向太阳能光伏行业的转型。

2008年5月,山东省邹城市外经贸局发布一则消息:近日,市外经贸局协助合资企业济宁凯伦光伏材料有限公司办结股权变更及增资手续。该企业由合资企业变更为外商独资企业,由单一种类的单晶硅生产企业扩充至单晶硅、多晶硅等产品种类齐全的多品种、产业化企业。香港凯伦光伏材料投资有限公司将追加投资1720万美元,增加注册资本800万美元,用于扩大生产规模,扩充产品种类,提高产品质量。预计外资六月份到位。而这则交易背后的神秘人物正是贺学初。2008年,太阳能级多晶硅价格最高达500美元/公斤,这也是多晶硅销售最旺盛的时候。
贺学初进入凯伦光伏材料有限公司之前,凯伦光伏材料有限公司产能仅为3500吨/年,在被贺学初纳入囊中后,首期投资了3000余万元,建设了两条3600吨/年的硅料生产线,。此后年产硅料达7000余吨,产值逾亿元。投资4.6亿元的二期工程——太阳能电池多晶硅原料项目,于2008年6月开工建设。首条100吨/年的多晶硅原料生产线也调试生产;贺学初的计划是:二期工程建成投产后,公司年可生产太阳能电池多晶硅(5-6N)1000吨、其他多晶硅(4-5N)4000吨,其他硅料2000吨,实现年产值12亿元。正是这一次嗅觉加魄力的交易,使贺学初赚的盘满钵满,也从次贺学初在资本市场风声水起。

投稿与新闻线索:陈女士 微信/手机:13693626116 邮箱:chenchen#bjxmail.com(请将#改成@)

特别声明:北极星转载其他网站内容,出于传递更多信息而非盈利之目的,同时并不代表赞成其观点或证实其描述,内容仅供参考。版权归原作者所有,若有侵权,请联系我们删除。

凡来源注明北极星*网的内容为北极星原创,转载需获授权。

光伏行业查看更多>贺学初查看更多>光伏查看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