北极星

搜索历史清空

  • 水处理
您的位置:电力电力新闻市场正文

河南多家龙头倒闭 高新区已不再提光伏

2012-11-05 08:56来源:大河网关键词:光伏企业光伏产业光伏收藏点赞

投稿

我要投稿

原因

“大跃进”注定悲剧

尚德电力从一个无锡小厂发展到全球最大的多晶硅电池组件制造商,在美国上市,可谓风光无限,董事长施正荣更是在2006年成为中国首富。这一成功也催生了中国光伏产业的迅猛发展,引发了这个产业庞大的造富运动。

2010年以来,是光伏企业的野蛮生长阶段,投资者出手往往惊人。河南煤化集团焦煤公司旗下的合晶科技主产多晶硅,总投资在110亿元左右。2011年2月,被认为是“巩义有史以来投资规模最大、科技含量最高、市场前景最好的项目”光伏项目开工。2011年4月,投资25亿元的河南益丰光伏科技股份有限公司1000兆瓦太阳能电池片及组件项目,在巩义奠基,巩义已形成较为完整的太阳能光伏产业链。

以最具代表性的多晶硅生产为例,河南既有中硅高科这样年产能5000吨、居全国第三的企业,也有不少产能达到或超过1000吨的企业。与多晶硅、单晶硅配套的铸锭、圆棒、切片以及太阳能电池制造生产企业也有一大批。

河南光伏的“大跃进”是惊人的。2008年,安阳仅有一家光伏企业,但2009年被中国可再生能源学会授予“中国光伏产业示范基地”,2010年12月,还成为“联合国工业发展组织国际太阳能技术促进转让中心(安阳)光伏产业化与技术研发基地”。此外,郑州、南阳、平顶山、鹤壁、三门峡、济源、焦作、漯河等市地,均有光伏产业园、光伏产业基地等规划。

光伏产业“钱景”无限,投资是“百舸争流”。强大的利益驱使,使得赚得盆满钵盈的河南民企和有海外背景的人士,从耐材、防盗门、小钢铁、煤矿、玻璃、钢帘线、起重机转身“鲤鱼跳龙门”,光伏产业的增长失去了控制。新进入者的贸然大手笔进场,过度竞争,产品过剩,“双反”寒流袭来,对外出口遇阻,对内价格战惨烈,由于无法通过差异化路线突围,只能是“剩者为王”。

投稿与新闻线索:陈女士 微信/手机:13693626116 邮箱:chenchen#bjxmail.com(请将#改成@)

特别声明:北极星转载其他网站内容,出于传递更多信息而非盈利之目的,同时并不代表赞成其观点或证实其描述,内容仅供参考。版权归原作者所有,若有侵权,请联系我们删除。

凡来源注明北极星*网的内容为北极星原创,转载需获授权。

光伏企业查看更多>光伏产业查看更多>光伏查看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