北极星

搜索历史清空

  • 水处理
您的位置:电力电力新闻国际正文

纽约时报:中国太阳能光伏产业身陷四面楚歌

2012-10-15 10:18来源:纽约时报网关键词:太阳能组件太阳能光伏收藏点赞

投稿

我要投稿

纽约投资银行和资产管理公司Maxim Group的可再生能源分析师的亚伦·丘(AaronChew)估计,中国规模最大的十家太阳能产业制造商已经贷款180亿美元,而且来源几乎全部都是国有银行。

德克·托马斯(Dirk Thomas)曾长期在电脑硬盘产业担任高管,现在是一名常住香港的光伏产业分析师。他预测中国或许能渡过当前太阳能组件产业的麻烦,取得胜利。他说,那些由政府选定,可以得到更多银行贷款的中国太阳能组件企业,最终可能会收购足够多的国内及国外竞争对手,从而获得市场主导地位,抑制过剩的产能,并设置高到足以盈利的价格。

这样就会重复从20世纪80年代开始,已经在电脑硬盘产业发生过的模式。只不过在硬盘产业,产业整合是由一家日本企业东芝和两家美国企业希捷(Seagate)和西部数据(WesternDigital)领导的。

几年前,中国太阳能产业开始快速扩张时,许多全球产业界人士都预期,进一步的技术突破,会促进成本进一步降低。然而中国企业大幅降低成本的主要手段,却是规模效应,建设越来越大的工厂,来制造常规的太阳能组件。现在,很少有业内高管认为,通过建造更大的工厂能进一步降低成本。

与此同时,业内也几乎没有研发出什么新技术。一些专家将此归咎于中国常规多晶硅太阳能组件产能的快速扩张,这种扩张很快地压低了成本。对于较新的薄膜太阳能技术的投资,尤其是在欧洲,已经陷入困境。

“因为中国产能过剩而人为造成的低价,几乎摧毁了采用薄膜的第二代光伏技术。”位于华盛顿的乔治·华盛顿大学(George Washington University)太阳能研究所(SolarInstitute)所长肯·茨魏贝尔(KenZweibel)说,“这对美国的竞争优势是一个极大的挫败。”

北京可再生能源咨询公司安元易如(Azure International)的合伙人麦振兴(Sebastian Meyer)表示,他认为美国对中国太阳能组件施加惩罚性关税是犯了一个错误。他说,美国在生产太阳能组件制造厂设备的领域仍然很有实力,只要中国的银行,以及地方和省级政府不肯承认失败,继续承担巨额成本,就应该让中国实际上生产那些太阳能组件。

“如果从中国购买太阳能组件,中国已经付了一部分的钱。”他说,“如果我是美国政府,就会让美国人从中渔利。”

投稿与新闻线索:陈女士 微信/手机:13693626116 邮箱:chenchen#bjxmail.com(请将#改成@)

特别声明:北极星转载其他网站内容,出于传递更多信息而非盈利之目的,同时并不代表赞成其观点或证实其描述,内容仅供参考。版权归原作者所有,若有侵权,请联系我们删除。

凡来源注明北极星*网的内容为北极星原创,转载需获授权。

太阳能组件查看更多>太阳能查看更多>光伏查看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