北极星

搜索历史清空

  • 水处理
您的位置:电力电力新闻评论正文

【光伏观察】为什么会是光伏?

2012-10-11 11:21来源:《太阳能发电》吴军杰关键词:光伏新能源光伏发电收藏点赞

投稿

我要投稿

技术历史的必然

看看光伏技术的发展历史就知道,光伏业能有今天的地位,实非偶然,其实必然。

在上世纪50年代,随着航天科技的发展,光伏技术开始发端,随后在70年代趋近成熟,但由于成本太高,光伏只是被用在航天器等少数高科技领域,无法在工业、民用领域使用。

任何事物的发展都需要合适的环境,光伏也一样。

上世纪70年代末期发生的第一次全球性石油危机,让一些国家开始将替代能源的眼光放到了光伏技术上,随后光热发电又被引起重视,这正是上世纪80年代前后光伏和光热发电并行发展的一段历史。美国加州那个至今仍在运行的300多兆瓦的光热电站,正是从1982年开始建设。

但由于成本高企,第一波全球性的太阳能源利用试验,随着石油危机的解除而终止。

不过,也正是这一波较大规模的尝试,不仅留下了一些目前仍在运行的项目,也为进入新世纪来光伏技术的规模化发展预设下了技术路线。

在一定程度上,航天科技代表着未来社会科技的发展方向。因此,从人类将航天器送入外太空以来均以太阳能作为能源来看,未来社会的能源选择中,太阳能源会占据相当重要的位置。

另外,源于半导体科技的光伏技术,也有着丰富的理论基础、技术基础以及实践经验。同时,在全球庞大的半导体产业的支持下,光伏技术还有着快速产业化的资源基础和实践能力。

所以,光伏行业今天的位置,是科技发展的必然,是历史的必然。

激励政策的驱动

从上世纪第一次规模化推广光伏技术的历史来看,光伏技术规模化利用的逻辑前提是更低的成本,但经济学基本常识显示,成本的降低又与规模息息相关。

于是, 政策补贴的激励模式得以出场。

回溯十年来的光伏业发展史,不断降低成本无疑都是其中的主轴,无论是“硅”、“膜”技术路线之争,还是产业链条上的竞争格局变化,无不如此。

而光伏技术的成本之所以能够如此之快地降低成本到目前这样一个水平,需要感怀的至少有一个国家和一个人。

这个国家,是德国——一个以严谨与精细著称于世的国家。正是德国率先推出针对光伏利用的政策补贴的激励模式,为光伏技术今日的规模化推广迈出了极其重要的一步。

而这个人,则是施正荣博士。正是在他的示范作用下,光伏产品制造在中国这个最具制造业比较优势的国度遍地开花,并因此在极短的时间内快速降低至趋近平价利用的成本水平。当然,所有曾经为光伏业付出努力的人都值得感激,正是他们让光伏技术的利用推广有了今日的局面。

诚然,光伏业今日的局面的确有一些值得悲观的理由。

但是,回看来路,看看光伏技术的“前世今生”,就会发现,经过一路的不断被质疑,光伏技术的发展基础却越来越坚实,并已经成为各主要工业国家更加重视的新兴产业——如果不重视,“双反”的理由是什么?在这个现实的世界里,损人不利己的事,恐怕没几个人愿意干。

换个角度来看,作为欧洲最主要的国家和经济发动机,德国这些年花那么多钱来补贴和鼓励光伏利用,恐怕不会是钱多了烧得慌。

事实上,正是以德国为首的欧洲国家通过财政补贴政策的激励,光伏技术的规模化应用才开始起步,有了这个市场需求,才带来了光伏制造业今日的发展规模。

而今,随着光伏发电已经在一些国家和地区能够实现平价利用,补贴政策将逐步退出历史舞台,这种转换,光伏业必须要适应。

投稿与新闻线索:陈女士 微信/手机:13693626116 邮箱:chenchen#bjxmail.com(请将#改成@)

特别声明:北极星转载其他网站内容,出于传递更多信息而非盈利之目的,同时并不代表赞成其观点或证实其描述,内容仅供参考。版权归原作者所有,若有侵权,请联系我们删除。

凡来源注明北极星*网的内容为北极星原创,转载需获授权。

光伏查看更多>新能源查看更多>光伏发电查看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