北极星

搜索历史清空

  • 水处理
您的位置:电力企业正文

福莱特核心技术来路不明 寄生光伏前景堪忧

2012-10-09 09:14来源:投资者报关键词:光伏产业光伏企业光伏收藏点赞

投稿

我要投稿

核心技术来路不明

可见,福莱特的成败取决于超白压花玻璃的生产和销售。然而其苦心孤诣得来的这一核心技术的真实身份却值得怀疑。

追溯福莱特的成长史,公司于1998年成立,以50万元起步,主要从事传统玻璃加工。公司前8年一直扮演着一个传统制造小企业的角色,直到2006年才陡现转机。招股书显示,2006年福莱特通过自主研发,成为国内第一家打破光伏压花玻璃技术垄断的企业,该产品在2006年实现量产,并在后来成为支撑公司发展的核心技术,这一技术也在几年间给公司带来丰厚的利润。

然而,一家小小的传统玻璃制造企业,如何在短短一年时间之内在光伏压花玻璃技术上取得突破?对此,公司并未做过多解释。不过,一则《嘉兴日报》的报道透露了其中的玄机。

在这篇题为《嘉兴福莱特在光伏“寒冬”中布局未来》的报道中,福莱特董事长阮洪良说:“2006年,我看到光伏新能源作为一个朝阳产业的巨大潜力,觉得这是个转型的好机会。”他当年就主导了企业的第一次战略转向——收购上海的两家外资公司,由此快速切入太阳能光伏玻璃行业,之所以采用收购而不是自创,主要原因就是求快。

其收购的一家外资公司名为上海梭拉赛富玻璃有限公司。招股书透露,福莱特当前的核心技术人员韦志明恰好曾担任这家公司的厂长。他还主持编制了太阳能超白压花玻璃的生产工艺和产品标准。因此,福莱特在短短一年时间内突破技术壁垒取得的核心技术,很可能和此次收购相关。

除此之外,公司研发能力较低,这使其核心技术的取得存疑。招股书显示,截至2011年底,福莱特共有研发技术人员185人,但公司本科及以上学历的人员只有118人。这意味着,至少有67名(占比36%)的研发人员学历为大专及以下水平。

投稿与新闻线索:陈女士 微信/手机:13693626116 邮箱:chenchen#bjxmail.com(请将#改成@)

特别声明:北极星转载其他网站内容,出于传递更多信息而非盈利之目的,同时并不代表赞成其观点或证实其描述,内容仅供参考。版权归原作者所有,若有侵权,请联系我们删除。

凡来源注明北极星*网的内容为北极星原创,转载需获授权。

光伏产业查看更多>光伏企业查看更多>光伏查看更多>